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时期散文:追问历史,感悟废墟文化

中国新时期散文:追问历史,感悟废墟文化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追问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自然流露。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一口气阐述“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归附大地的美。作者认为科学的态度应该是让废墟保持原来的样子。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

中国新时期散文:追问历史,感悟废墟文化

余秋雨在考察人类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种废墟文化,或者说这是一种废墟精神。他在《废墟》中对废墟生命的肯定,反拨着“中国历来却少废墟文化”的现象,其中又蕴含了他对悲剧的理解。

“文化本来应该是一种提醒和思索的力量,却又常常适得其反,变成了颠倒轻重缓急的迷魂阵。这次在路上凡是遇到特别触目惊心的废墟我总是在想,毁灭之前这里是否出现过思考的面影、呼唤的声音?”这种追问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自然流露。我们今天的人只要到过废墟,都会感叹文明的毁灭,但是没有毁灭之前,谁关心过文明的前途?余秋雨的追问体现了一种现代智慧。中国古代有很多知识分子都曾经发出过类似的声音,刘禹锡的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面对废墟发出的感慨,然而没有人理会中国文人的声音,诗人和文学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往往成为当权者的文化点缀,并没有人重视他们的声音,也就没有人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所以,废墟的存在也就有了史鉴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余秋雨写道:“但是大量的历史资料告诉我,没有,总是没有。在一代雄主、百年霸业的庇荫下,文化常常成了铺张的点缀、无聊的品咂、尖酸的互窥,有时直到兵临城下还在作精心的形象打扮。结果,总是野蛮的力量战胜腐酸,文化也就冤枉地跟着凋零,而跟着文化一起凋零的,总是历史上罕见的一段光明。因此,文化最容易琐碎又最不应该琐碎,最习惯于讲究又最应该警惕讲究。文化道义和文化良知,永远是文化的灵魂所在,否则,嘤嘤嗡嗡的文化,是自我埋葬的预兆。

在人类面临如此密集的难题时,我企盼有更多的智者承担起真正的文化责任,不管有多少掷石唾骂,仍能保持一个坚贞不渝的群体。”

在这里,余秋雨把文化人的责任凸现出来,并且,把文人与智者等同起来,表明了一种认识:文化是智慧的结晶,而智慧应该用来保护人类文明。这是废墟对余秋雨的启迪,也是对我们现代人的警示。

余秋雨是当代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他长期在艺术史中遨游,使他本人的艺术创造的才情得到滋润和发挥。他的学术著作中的才气透露了他散文创作上的才华。他的旅行成了艺术创造的过程。“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这段被详引的话大致表明了余秋雨的心态、情感特征和他艺术地观照把握山水自然的方式。

在《废墟》中,作者以现实的“废墟”景观为端点,创造了独特的放射线式结构:作品从一个矛盾的心态开始“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因为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废墟引发的议论,所以,作者的思绪就如同放射线一样发散开来。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一口气阐述“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作者写道: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归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从这些排比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待废墟的态度,“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作者认为科学的态度应该是让废墟保持原来的样子。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坏。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让废墟保留原来的样子,就是要肯定废墟文化,也就是说,废墟的存在也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文化下乡,所以,作者提出要重视“废墟文化”,因为废墟是悲剧的见证,由此阐明作者自己的悲剧观: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正因为这样,废墟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废墟。作者描述了现代人对待废墟的达观与自信,以抒情的理性精神指出: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www.xing528.com)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素材。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因此,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作者在文章中表现了废墟是人类的历史见证,应该自然保持历史原貌,不应该加以破坏或者予以重修。

通过废墟的思考,作者发现了中国人格中的不足,不敢面对废墟,所以,作者强调一种废墟文化,坦然面对废墟,才能走向现代,走向未来。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一种辩证的哲理思想,处处都表现出思想的开放和精神上的超越。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中追求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废墟这篇文章也就是在提倡这种态度。

围绕“废墟”作者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路宏阔,开阖自如,又以聚合性思维,让所有材料都围绕“废墟”这一中心点展开,形成开放、流动、多向、丰富的散文格局,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余秋雨在考察了西亚之后,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废墟文化思想,在《千年一叹》的序言里他说道:“安适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丰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阻断,任何安顿都是创造的陷阱,任何名位都会诱发争斗,任何争斗都包含着毁损。大而言之,许多伟大文明因此衰败,小而言之,许多学术艺文因此而沉沦。这是废墟的哲学,我刚从那么多废墟回来,当然比过去更加清醒。”

西亚的废墟里饱含着多少人类的教训,相比之下,余秋雨才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认识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多么需要珍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