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时期散文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新时期散文的发展与变革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我们80年代的寻根,是在寻求现实问题的答案,是面对我们的现实追问历史:为什么会这样?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就是以这样追问历史的姿态鲜亮登场于《收获》杂志,立刻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反响。[1]文化寻根散文的写法与思路和过去的散文完全不同。还应该受到重视的文化散文作家是军人李存葆,他的《祖槐》成为文化寻根的代表作品。

中国新时期散文的发展与变革

对现实的质询往往很难回答,特别是反思“文化大革命”,反思社会,很多问题在现实中找不到答案,散文的这种理性思考自然就会深入到历史或者文化的深层去寻求答案。新散文第二阶段是在文化寻根中开始的,文化寻根是北京小说作家李陀1984年提出来的,因为小说的寻根毕竟是虚幻、夸张甚至脱离现实的,所以,真正进行文化寻根的使命必然落在散文身上。“寻根”这个概念是从美国黑人作家的小说《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而来的,可是我们的“寻根”含义与美国黑人不同,他们是在寻找他们民族的起源地,是对民族平等的一种追求。而我们80年代的寻根,是在寻求现实问题的答案,是面对我们的现实追问历史:为什么会这样?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就是以这样追问历史的姿态鲜亮登场于《收获》杂志,立刻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余秋雨说:“近年来在学术上想得最多的是以中国文化史为背景的中国文化人格。因此,一接触山水,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在这方面的感悟投注上去了,我并不企图借这些散文来完整地梳理中国文化人格这个大题目,这是不可能的;仍然是一门心思在写游记,顺带作一些回忆,却不期然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山水对应起来了,文章之道有一种无法掩盖的律令,会把作者或时或地最浓重的内心感受暴露无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1](www.xing528.com)

文化寻根散文的写法与思路和过去的散文完全不同。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它把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与文化人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审美境界,给读者造成一种新型感受。

余秋雨的文化寻根走向了世界文化的比较思考,而从政坛走出来的王充闾继续专注于中国文化的思考与探究,成为受读者欢迎的学者散文家。还应该受到重视的文化散文作家是军人李存葆,他的《祖槐》成为文化寻根的代表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