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子》与《国富论》的经济思想比较:地租表现为土地价格或价值

《管子》与《国富论》的经济思想比较:地租表现为土地价格或价值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兼并或土地买卖过程中,其价格如何,必然与地租有关。有了地租,土地所有者只是坐享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中一个不断增大的份额。至于土地产品的价值,及土地的价值,总是在市场扩大的时候,在社会需求增加的时候。地租当市场不断扩大的时候,就是表现为土地的价值或价格,这就像利率是货币的价格一样。

《管子》与《国富论》的经济思想比较:地租表现为土地价格或价值

古代社会,土地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买卖已成事实。在《管子》书成之前,我国的土地制度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了春秋时期,《左传﹒庄公十九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及惠王即位。取蒍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由此可见,东周王权迅速衰落,“王土”逐渐演变成“君王”,且地方豪强逐渐演变成地方所有者。

《管子卷二十三·轻重甲第八十》记载:“今欲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不然,则世且并兼而无止。”这反映了《管子》时代的土地买卖兼并的实际情况。兼并或土地买卖过程中,其价格如何,必然与地租有关。中国古代的封建化社会的地主豪强他们为争夺土地所有权,最开始是用战争掠夺土地,后来逐渐演变成购买土地的所有权。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支付了一个等价物,并且大部分的土地所有权,是按这个方式转来的。土地所有权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以从前没有的经济方式,接近利益的原则来考察地租。为了理解土地所有权的实际影响,从现在史料来看,我国早在春秋末年,已经出现了买卖房宅的和田圃的事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赵襄子使中牟之士中章,胥已为中大夫,予之田宅,于是,“中牟之人弃其田耕,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到了战国时代,连耕地也开始卷入流通领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就曾以“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7]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农民为获得经营土地的许可,而收租金的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一切,实际上都表现为地租,这种贡赋不论是由什么组成,不论是由什么来源产生,地租就是地主豪强对土地的垄断权,凭借这个权利他们就可以向农民征收贡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段人民的收入,即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种人的收入。这三阶段,构成文明社会三大主要基本阶级,一切其他阶级的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这三大阶级的收入。”实际上我国古代社会地租产生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不存在,但土地私有化的形势已经存在,这样土地拥有者必然促进自己的利益,从中损害农民的利益,还是由于拥有土地,一些地主阶级他们不用劳力,不用劳心,更用不着任何计划与打算,就自己可以取得收入。

春秋战国以后,汉代董仲舒在《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正是土地的买卖,土地之所以成为商品,因为土地有交换价值,具有可以实现的,可以转化为货币的交换价值。又因为有其他商品成为他们的等价物,土地的买卖便不成问题。马克思说,“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地租的量(从而土地的价值)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结果而发展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产品的市场和需求会增大,另一方面,对土地本身的直接需求也会增大,因为土地本身对一切可能的甚至非农业的生产部门来说,都是生产竞争的条件。确切的说,就真正的农业地租来说,地租以及土地价值都会随着土地产品的市场扩大,也就是随着非农业人口所增加,随着他们对食物和原料需求和需要的增加而发展起来。”[8]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尽管商品生产规模不大,但只要有商品经济,地租也已经发展起来,并且按照农业生产变成商品生产的程度来发展。因为农产品要变成商品,变成交换价值和价格。而进入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当商品生产,其价值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时,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生产也相应发展起来。这样土地所有权依照它对土地的垄断权,也相应地越来越能攫取这个剩余价值中一个不断增大的部分,从而提高自己地租的价值和土地本身的价格。

有了地租,土地所有者只是坐享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中一个不断增大的份额。这就是他所处地位的特征。至于土地产品的价值,及土地的价值,总是在市场扩大的时候,在社会需求增加的时候。在商品世界扩大的时候,其价值量,剩余价值不断地向地租转化。地租当市场不断扩大的时候,就是表现为土地的价值或价格,这就像利率是货币的价格一样。地租的特征,随着农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会把农业剩余价值中日益增大的部分转化为地租。

[1]淤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37页。

[2]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11月第1版,第694页,第695页。(www.xing528.com)

[3]于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收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38页。

[4]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11月第1版,第716页。

[5]于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40页。

[6]淤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40页。

[7]淤《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8]淤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11月第1版,第717-7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