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重视经济利益开始,资源就是任何民族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管子》是这样解释问题的:“地主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11]这是说土地产生财富有时节的限制,民力使用有疲倦的时候,而君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用生财有时得土地和生财的人民供养欲念无穷的君主,如果没有把握分寸,就会导致上下之间的怨恨。因此要有限度地使用资源。
在探讨自利与使用资源的关系时,亚当·斯密认为,“有时,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某一国拥有非常大的自然优势。以致全世界都认为,跟这种优势进行斗争全无用处。通过安装玻璃,建设温床和暖壁,苏格兰也能载种出很好的葡萄,并酿造出很好的葡萄酒,其费用大约30倍于从外国购买的品质至少同样好的葡萄酒。仅仅为了要奖励苏格兰酿造波尔多和布风迪红葡萄酒,使以法律禁止一切外国葡萄酒进口,这难道合理吗。但是,如果苏格兰不向外国购买它所需紧要的一定数量的葡萄酒,而用比购买所需的多30倍的资本和劳动来自己制造,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即使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仅仅多1/30,或甚至仅多1/300,那也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程度虽然没有那么惊人,但同样是完全不合理的。”[12]亚当·斯密是放在与管子完全不同的立场上去说明该如何使用资源的。管子的思想主要是为了满足封建君主的需求,而亚当·斯密的视野则更大得多,他是为了让全世界怎样把资源用的更合理、更有效用。
在古代,当农业是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时,肥沃的大河流域发展得最快。在别的时代,人们可以看到其他地区显得突出了,这是因为发现了矿产,或是发现了矿产的新用途,或是因为发现了新的交通手段。一个国家的资源多少十分明显地对它的发展程度和类型都有限制。这不是唯一的限制,可能也不是主要的限制,无论如何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它们在利用已有资源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些。一国有了资源,人们的自利之心就促进更好地开发它,利用它,以致使本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其实无论是《管子》还是《国富论》在探讨资源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时,较根本的问题是研究资源的贫富与人的反应质量之间是否有关联。假定人类做出努力,同样的努力在富国产生的增长速度会快于穷国。然而是否还有某些规律可以表明较富国家付出的努力会大于较贫穷的国家,抑或恰恰相反?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一种“资源”还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交通。交通作为资源主要指它的地理特征。一个国家的地面形态,它的河流,它入海的通道,它港口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个国家与其它文明世界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屏障,在如高山峻岭,沙漠地带或无法穿越的丛林。进出通道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刺激贫富,从而扩大需求范围,鼓励努力和促进专业化。它还最终使具有不同习俗与不同思想的人混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的精神意志保持生气,刺激知识的增进以及有助于维护制度的自由和灵活性。进出通道的方便程度在解释任何国家人民的性格活力方面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实际上,任何社会人们使用资源追求自利,一步一步地改变了我们整个社会。
然而,《管子》的作者作解释自利之心时,仍然逃不出他的自己时代的局限,自己所代表的新兴剥削阶级的局限。在春秋战国社会经济急剧变动的条件下,新兴贵族阶级日益成长壮大,必然会要求一个能说明自己占有更多财富是合乎自然规律的理论。自利观念得到发展正是符合了这个要求。管子而外,战国末年的法家和儒家也在大肆宣扬自利的观点,可知这是当时的新兴贵族的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比较起来,亚当·斯密得出的结论则更适合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原则。管子认为追求自利是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尽管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是一般人之常情;但就个别人来说,他们的“如恶不同,务行所欲,是安危异焉,然后贤不肖之形见也。”
[1]淤《管子卷三·五辅第十》。
[2]淤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第105页。
[3]于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汉对照本第4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977页。
[4]淤《管子卷三·五辅第十》。(www.xing528.com)
[5]于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汉对照本第4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057页。
[6]盂《管子卷十二·侈摩第三十五》。
[7]淤《管子卷十二·侈靡第三十五》。
[8]淤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汉对照本第4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059页。
[9]于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1版,第156页。
[10]淤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汉对照本第4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059页。
[11]于《管子卷一·权修第三》。
[12]淤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汉对照本第4凹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9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