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花
胡三省1285年为《资治通鉴》撰写的《资治通鉴音注》 (以下简称《音注》,同时用“胡注”表示“胡三省音注曰”),是一部注释性著作,其注释中关于语音的材料约有76486条,去其重复,得到8414条音注,包括反切、直音、假借、如字、纽四声法等,反切和直音共有7577条。胡三省的《音注》与《广韵》 《集韵》音韵地位完全相同的约占到86.98%。研究表明,《音注》是反映宋末元初共同语读书音的文献材料,其音系承袭了五代、北宋、南宋、金代读书人递相传承的雅音系统的特点,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特殊音注,其所反映的语音现象不同于中古以后语音的发展与演变。这些特殊音注概括起来有五个特点:一是保留了上古的地名、人名的读法;二是对古代域外译音的保留;三是关于假借字的读音;四是记录了古今、方俗之音;五是误注了音。下面我们对照《广韵》或《集韵》来研究胡三省《音注》中特殊音切所反映出的韵母特点。
一、东锺韵字与江韵字交替
1.“败仲礼于头。”[1]胡三省音注:“杜佑曰:音崇,水所冲曰。”《广韵》崇,锄弓切,崇东合三平通;,士绛切,崇江开二去江。《集韵》、崇同音,弓切。《广韵》通摄诸韵字与江摄江韵字界限分明,绝不相混,胡三省以“崇”注“”,反映的是上古韵母的特点。
2.“作三阳宫于告成之石淙。”[2]胡三省音注:“淙,藏宗翻,又士江翻。”胡三省对“淙”字注音的切语与《广韵》的切语完全相同。“淙”的正读为冬韵,又读为江韵。
3.“隐性直。”[3]胡三省音注:“,书容翻,愚也,又陟降翻。”“”,《广韵》有书容、丑江二切。“”的正读为锺韵,又读为江韵。
4.“太常卿敬以勇略。”[4]胡三省注云“,古红翻,又古双翻”,与《广韵》切语完全相同。“敬”是唐德宗时人,其时“”作为人名有两个读音。
5.“壁带往往为黄金。”[5]胡三省注云:“,音工,流俗读之音江,非也。”可见,胡三省时代,“”的读书音只有“工”音,而“江”是俗读音。
6.“唐以夏丘为虹县。”[6]胡三省注云:“虹,汉书音贡,今音绛。”“虹”,《广韵》有古送切、古巷二切,古送切“贡”,古巷切“绛”,分别对应于胡三省的两个音,反映的是汉代音与宋代音的不同。
7.“囊扑二弟”[7]胡三省注云:“扑,弼角翻,又普卜翻。”胡三省的音注的地位与《广韵》“扑”的音韵地位对比如下:扑,胡注弼角翻,觉开二入江;《广韵》普木切,滂屋合一入通,《集韵》有“弼角切”,与胡注相同;胡注“扑,普卜翻”,滂屋合一入通,与《广韵》“普木切”相一致。“扑”《广韵》只有屋韵一读,胡注中则有觉韵、屋韵二种读法。
从这7个例子可知,文献中有些字既有江韵的读法,又有东韵的读法,其入声也是这样。分析表明,这些被注字在胡三省音中,既有东韵的读法,又有江韵的读法。而且,这样的读法与《广韵》或《集韵》音切的读法基本吻合。胡三省《音注》中东冬钟与江混注或者互为又音的这些例子说明在文献的读书音中,有些字依旧保持了上古的传统读法,这些字的读音在《广韵》中或者以又音的形式予以保留,或者不见于《广韵》,但在《集韵》中有所保留。
二、东锺韵字与梗曾韵字交替
8.“三郡乌桓攻鲜于辅于犷平。”[8]胡三省音注:“犷,服虔音,古曰:九勇翻,又音。”犷,《广韵》有两种读法,一读古猛切,见庚合二上梗;一读居往切,见阳合三上宕。,《广韵》居悚切,见锺合三上通。服虔是东汉末年人,其音“”与师古的“九勇切”相合。“”,《广韵》古猛切,见庚合二上梗,与“犷”同音。这里胡三省采用服虔和颜师古(581—645)的注音,反映的是语音的发展。“犷”在东汉末读锺韵,到隋末初唐,既可读锺韵,又读庚韵。这种现象与《中原音韵》中古的梗曾二摄的舒声字既见于庚青部、又见于东锺韵的情况相同。
此外,其入声韵字也有混注的情况,表现为屋一与德混注1例、屋三与德混注2例、锡与沃混注1例:
9.“暴露于野三年。”[9]胡三省音注:“暴,蒲北翻,又如字。”《广韵》“暴”有二切,一为蒲木切,一为薄报切。胡三省的“蒲北切”与《广韵》“蒲木切”相对应,只是韵母不同:前者注为曾摄入声德韵,后者注为通摄入声屋一韵。
10.“于是信孰视之,出下,蒲伏。”[10]胡三省音注:“伏,蒲北翻。”
11.“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11]胡三省音注:“伏,凫墨翻,伏地也。”伏,《广韵》有二切,一为扶富切,一为房六切;胡注为德韵,《广韵》注为屋三韵。
12.“泗川守壮兵败于薛,走至戚。”[12]胡三省音注:“戚,如字;如淳将毒翻。”戚,《广韵》仓历切,清锡开四入梗。胡注如字,指的就是这个音,同时胡三省又给出如淳的音。“毒”是通摄入声沃韵字。如淳的注音在《集韵》中被保留:《集韵》戚,有子六切、昨木切,音与“将毒切”近。
东锺韵和梗曾摄的这些混注情况,与其后的《蒙古字韵》 《中原音韵》里的情况相一致。《蒙古字韵》的公韵包括了庚耕登合口、弓韵包括庚三合口、清韵合口。[13]而《中原音韵》中,庚青部的“崩、绷、烹、棚、鹏、甍、盲、瞢、萌、迸、猛、艋、蜢、孟、肱、觥、薨、轰、宏、、横、嵘、弘、兄”等字都归在东锺韵里,东锺韵的“疼”归在庚青部里。[14]陆志韦认为在《中原音韵》里,登庚耕的喉牙音合口字变到东锺韵里去了:“庚耕登的合口跟东锺韵通押。这样的字《中原音韵》两韵部都收,可是两方面的字不全同。卓书只收在东锺,好像那些合口字真的已经变为uŋ、iuŋ音了。那么《中原音韵》的分收或是兼收表明有些合口字在方言异读(参《西儒耳目资》[uŋ]跟[uəŋ]重读)。”[15]
《资治通鉴音注》中东锺韵字与梗曾韵字的交替现象,与《蒙古字韵》(1269)、《中原音韵》(1324)等一样,反映的是梗曾摄喉牙音合口字所发生的音变。
三、-m、-ŋ尾韵字的交替
13.“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16]胡三省音注:“戆,愚也;古者下绀翻,今则竹巷翻。”戆,《广韵》有二切,一为呼贡切,一为陟降切;《集韵》戆有“呼绀切”。胡三省的“竹巷翻”与《广韵》“陟降切”相对应;“下绀翻”与《广韵》“呼贡切”对应。胡三省的注语说明“戆”字古读与今读不同:戆,古音是-m尾字,中古是-ŋ尾字。
14.“与门生百余人,举幡候中常侍高梵车,叩头流血,诉言枉状。”[17]胡三省音注:“梵,房戎翻,又房翻。”“梵”是人名,人名有存古性质,临文诵读时当不改其古音,但是语音有变转,胡三省时代文献中“梵”的读音有二,一为传统读书音,是上古音;一为其时代音,是中古音。所以将“梵”字的两个读音都注了出来,这一注音与《广韵》完全相同。
15.“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18]胡三省音注:“泛,方勇翻,孟康曰覆也。古曰:字本作,此通用。”泛,《广韵》孚梵切,《集韵》有“方勇切”与胡三省音相同。胡三省的注音与《集韵》一致,这是因为《集韵》比《广韵》更多保留文献古读的缘故。“泛”与“”(《广韵》方勇切)是异体字,音同义同形异。
16.“既而遣尚书郎王杼送伐还秦,并遗暮末马千匹及锦银缯。”[19]胡三省音注:“缯,慈林翻。”缯,《广韵》 《集韵》都在蒸韵,而胡注将其与侵韵字混同,或许是胡三省音中-m尾韵的“林”字已经变成了-n尾,而他的方音中in、iŋ分辨不清,所以用-m尾的“林”字作了-ŋ尾的“缯”字的反切下字。关于此种说法,在胡三省《音注》中,将-m尾字与-n尾字混注的还有以下5个:监(见衔),古苋翻(见山);邯(匣寒),户甘翻(匣谈);(清仙),千感翻(清覃);散(心寒),悉览翻(心谈);泛(敷凡),音幡(敷元)。这5例混注的例子说明了两点,一是胡三省《音注》中山摄与咸摄的主要元音已经变得相同,二是个别-m尾的字、-n尾的字已经分辨不清。
四、宕摄字与梗摄庚、耕韵字的交替现象
中古宕摄字与庚韵字交替有三种情况:一是阳韵字与庚韵开口三等字交替,二是唐韵字与庚韵开口二等字交替,三是青韵字与唐韵开口字交替。具体分析如下:
17.“书曰反虏逆贼鲵。”[20]胡三省音注:“,古字,音其京翻。”这里指出“”是“鲸”的古字,读音是“其京翻”。《广韵》“”巨良切,群阳开三平宕;《集韵》“”渠京切,与胡三省的注音一致,都是群庚开三平梗。
18.“杨曰:兑,犹聚也,读与队同。”[21]胡三省音注:“,音谅。”《广韵》,渠敬切,群庚开三去梗;《集韵》有“力让切”一读,与胡三省的注音一致。
19.“其后政绩可称者,唯常州刺史薛谦光、徐州刺史司马而已。”[22]胡三省音注:“,户萌翻,又音皇。”“”《广韵》户盲切,匣庚二开平梗,“户萌翻”的音韵地位是匣耕二开平梗;“皇”,《广韵》胡光切,匣唐合一平梗;《集韵》“皇”“”同一音组,胡光切。
20.“齐渠丘实杀无知,而陈、蔡不羹亦杀楚灵王,此皆大都危国也。”[23]胡三省音注引陆德明:“羹,音郎。”《广韵》羹,古行切,见庚开二平梗;《集韵》羹,卢当切,“羹”与“郎”在同一个音组里。
21.“审素二子、皆幼。”[24]胡三省音注:“,户盲翻,又音皇。”,《广韵》户盲切,匣庚开二平梗;胡三省的注音有一读与《广韵》相同,“”读作“皇”,与《广韵》音不同,而《集韵》保存了这一读法(见庚二合一平梗)。
22.“于是以贺及平原明山宾、吴兴沈峻、建平严植之补博士。”[25]胡三省音注:“,徒杏翻,又音畅。”“”,《广韵》有“徒杏”(澄庚开二上梗)、“丑亮”(彻阳开三去宕)二切,胡注与《广韵》注音完全相同。
23.“中郎将袁盎骑,车辔。”[26]胡注:,蒲浪翻。“李怀光自蒲城引兵趣泾阳,北山而西。”[27]胡注:“,读曰傍,步浪翻。”
例中的“”在文献中指的是“傍”,其义为“沿着……旁边走”。这种因为假借关系的注音不应当算作已经发生的音变。“”这样的注音却与《集韵》所注的音相同。因此我们认为,时音中“”除了其本身的读法外,还有假借音的读法。
宕摄与梗摄舒声韵出现的这种情况,在其入声韵中也的同时出现了:
,俱碧翻,见陌开三入梗;《广韵》居缚切,见药合三入宕;《集韵》俱碧切,与《音注》相同。
粕,普白翻,滂陌开二入梗;《广韵》匹各切,滂铎开一入宕;《集韵》匹陌切,与《音注》同音。
泽,音铎,定铎开一入宕;《广韵》场伯切,澄陌开二入梗;《集韵》泽、铎在同一个音组,达各切。
魄,音薄,铎开一入宕;《广韵》普伯切,滂陌开二入梗;《集韵》魄、薄在同一个音组,白各切。
药与陌三混注的现象,与其所相配的阳声韵阳与庚三韵的混注相一致。铎韵与陌二相混,与其所配的阳声韵唐韵庚二韵的相混一致。
五、臻摄字与山摄字交替的现象
24.“左传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大临、降、庭坚、仲容、叔达。’”[28]胡注:“,以善翻,韦昭以震翻。”“以震翻”是韦昭的注音,胡三省的注与之不同,但大概书音也有此读,所以胡三省就列在旁边。《广韵》“”有以浅、余忍两切,其中“以浅切”与胡三省的“以善翻”比较接近,以仙开三上山;而“余忍切”与韦昭的音“以震翻”接近,以真开三上臻。《集韵》中有“羊进切”,与韦昭的音一致。
《音注》中,谆韵与仙韵合口字的交替注音有以下5例,其被注字及其音韵地位如下:
25.“昌逃于下山,其众悉降。”[29]胡注:师古曰:,字兖翻,又辞兖翻。,《广韵》谆韵字,胡三省注的音都是仙韵合口字,声母条件是精母。,《音注》字兖翻,仙合三上山;又辞兖翻,邪仙合三上山;《广韵》子峻切,精谆合三去臻,《集韵》祖峻切,与《广韵》相同。
26.“散骑常侍裴昭明、散骑侍郎谢竣如魏吊。”[30]胡注:竣,七伦翻,又丑缘翻。“竣”《广韵》七伦切,清谆合三平臻,与胡三省所注的第一个音相同;《集韵》有“逡缘切”,与胡三省所注的第二个音相同。
27.“释子悛劝释伏兵请本,收斩之,悉诛其家。”[31]胡注:悛,七伦翻,又且缘翻。“悛”《广韵》此缘切,清仙合三平山,与胡三省所注的第二个音相同;《集韵》有“七伦切”,与《音注》第一个音同。
28.“败太守刘盱于允街。”[32]胡注:“贤曰:允,音铅。”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卷二云:“史《释文》曰:允,音铅。(海陵本同)余按《汉书音义》,惟允吾县音铅牙,允街县音铅街,此外无音。”[33]《广韵》:铅,以仙合三平山;允,余准切,以谆合三上臻;《集韵》有“余专切”,与《音注》相同。
29.卷县。[34]胡三省注曰“卷,音箘簬之”,既注明音读,又规定了意义。卷,《音注》音,溪谆合重三平臻;《广韵》有四切,均为仙韵字和元韵字;《集韵》有“巨陨切”,与《音注》同。
30.“宗室属未尽而以罪绝者,复其属。”[35]胡注:“谓袒免以上亲,以罪绝属籍者,复其属籍。免,音问。”按:袒免,上音但,下音问。袒免,谓去冠代之以免。免者,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却向后绕於髻。《广韵》问,亡运切,明文合三去臻;免,亡辨切,明仙开重三上山,《集韵》有“文运切”,与《音注》同。“袒免”是古专有名词,保存了古读。
六、梗摄青韵字与山摄桓韵字混注
31.“伏兵千人于野桥箐以邀官军。”[36]胡三省音注:“箐,李心传曰音咨盈翻,史曰仓甸切,盖从去声亦通。”《广韵》“箐”子盈切,而史的音被《集韵》收录。
32.“汉人自山通武陵。”[37]胡三省音注:“孟康曰:,音桓。唐峡州辰阳县有山。,音银。”《广韵》没有“”字的注音,《玉篇》户恳切,匣痕开一上臻;《集韵》“、恒、、”同一音组,胡登切。大概在文献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将“恒”或“”“”误作“桓”。正确的注音当为“,音恒”。胡三省误注“音银”,与《玉篇》 《集韵》声母皆不合。
七、阳声韵和阴声韵混注的现象
33.“右十二军出黏蝉。”[38]胡注:“蝉,服虔音提。”黏蝉是古县名,在乐浪。蝉,《音注》引服虔音提,禅支开三平止;《广韵》市连切,禅仙开三平山,《集韵》“蝉”“提”在同一个音组,音田黎切。
34.“陈留秦周、鲁国蕃向。”[39]胡注:“贤曰:蕃,姓也,音皮。”蕃向,人名。蕃,《音注》引李贤音皮,支开重三平止;《广韵》附袁切,元合三平山,《集韵》蕃、皮在同一音组,音蒲糜切。
35.“其诗曰:‘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40]胡注:“师古曰:《小雅采芑》之诗也。啴啴,众也。焞焞,盛也……,音土回翻。”焞焞是叠音词,利用词的重叠来表达某种意义,与单个词的意义不同,是属于构词法范畴。《集韵》“”有通回切,与《音注》同音。
36.“封宣帝耳孙信等三十六人皆为列侯。”[41]胡注:“晋灼曰:耳,音仍。”耳孙,即曾孙。《集韵》“耳”,如蒸切,注文曰:“昆孙之子为耳孙,通作仍。”[42]《音注》音仍,与《集韵》同音。
37.“西与秦将杨熊会战白马,又战曲遇东。”[43]胡注:“苏林曰:曲,音龋。遇,音。”曲遇,古地名。遇,《音注》音,疑锺合三平通;《广韵》牛具切,疑虞合三去遇;《集韵》遇、在同一音组,音鱼容切。
38.“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44]胡注:“禺,音愚,又鱼容翻。”番禺,古地名。禺,《音注》鱼容翻,疑锺合三平通;《广韵》遇俱切,疑虞合三平遇;《集韵》鱼容切,与《音注》切语同。
从以上分析看,阴声韵和阳声韵混注的字,其本身意义较为固定:或者是人名姓氏,或者是地名,或者是古语,完全是书面的读音。
八、止摄与蟹摄的交替
这里所说的止、蟹二韵字的交替不同于中古以后发生的止蟹分合音变。止蟹分合反映的是语音发展的规律,而这里探讨的几个例子既不同于中古的《广韵》,也不符合后世的演变。
39.“所奏事,余庆多劝上从之。”[45]胡三省音注:“,薄谐翻,又蒲回翻。”按:《广韵》“”只有一读:“敷悲切”,滂脂重三平止。《集韵》反切的音韵地位相同:《集韵》“”有“蒲枚”“皆”切,分别与胡三省的两个注音相对应。
40.“夜,命甲士六百,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46]胡三省音注:“鞴,蒲拜翻,韦囊也,鼓以吹火。”鞴,《音注》蒲拜翻,皆开二去蟹;《广韵》平切,脂开重三去止;《集韵》平切,与《广韵》相同。胡三省《音注》中“鞴”有两次注音,一是“蒲拜翻”,二是“平翻”,平翻与《广韵》《集韵》一致。由此看脂韵唇音字在胡三省看来是与皆韵开口相同的。
41.“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47]胡三省注云:“服虔曰:媒,音欺,谓诋欺也。孟康曰媒,酒教;,也,谓酿成其罪也。师古曰:孟康说是。齐人名饼曰媒。贾公彦曰:齐人名饼为媒者,麸和合得成酒醴,名之为媒。”媒,《音注》音欺,溪之开三平止;《广韵》莫杯切,明灰合一平蟹,《集韵》谟杯切,与《广韵》注音相同。《音注》与《广韵》 《集韵》皆不同。“媒,音欺”这个例子是汉代的注音,记录的是汉代的意义。这个音在《切韵》以及《切韵》后的共同韵读书音中已经不再出现,胡三省的《音注》为古文献作注,其音涉及先秦两汉的读音是不可避免的。
九、支与歌(戈)混注的现象
42.“波汉之阳,亘九嶷,为长沙。”[48]胡三省音注:“郑氏曰:波,音陂泽之陂。师古曰:波汉之阳者,循汉水而往也。水北曰阳。波,音彼皮翻,又音彼义翻。”此注中“波”有三个音,音“陂”“彼皮翻”“彼义翻”者,皆与《广韵》音不同,但《集韵》中有“波陂”在同一音组的,班糜切,义为阪也;有“波,彼义切”,义为循水也。“彼皮翻”与“彼义翻”两个注音只是声调的不同。
43.“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49]胡三省音注:“孔颖达曰:陂者曰坂。陂,彼寄翻,又普罗翻。李巡曰:陂者,谓峰山坡。”陂,《音注》普罗翻,滂歌开一平果;《广韵》彼为切,帮支开重三平止;《集韵》有“滂禾切”,在戈韵,与《音注》只是开合不同。
44.“乌江亭长船待。”[50]胡三省音注:“徐广曰:,音仪,一音俄。应劭曰:,正也。孟康曰:,音蚁,附也,附船着岸也。如淳曰:南方谓整船向岸曰。索隐曰:字,诸家各以意解耳。邹诞本作“样船”,以尚翻;刘氏亦有此音。”《广韵》“”“仪”“蚁”都是疑母支韵字。“”有平、上两种读法,“仪”读平声,“蚁”读上声。“俄”是疑母歌韵一等字;《集韵》、俄在同一音组,音牛河切。
45.“按《汉书律历志》:权轻重者不失黍。”[51](按此句是注释文字)胡三省音注:“古曰:,孟音来戈翻。此字读亦音累绁之累。”,读“来戈翻”时,其音韵地位是来戈合一平果;《广韵》,力委切,来支合三上止;《集韵》卢戈切,与《音注》相同。
十、虞模字的喉音字与麻二韵字混注的现象
46.“”在胡三省《音注》有四种读法:乌故翻、乌路翻;音于;一胡翻、音乌;乌瓜翻。其中,“乌故翻”出现了29次,“乌路翻”出现了3次,“一胡翻”出现了1次,“音乌”出现了1次,“音于”1次,“乌瓜翻”2次。“污损、玷污”义的“”读乌故、乌路翻:“宗室。”[52];“一胡”切“乌”,做名词,义为“停水”,停水即浊水:“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泽。”[53]“乌瓜翻”,做形容词,意为“下也”:“亿兆人,四三叛帅。”[54],“”与“叛”对文,都处在定语的位置上;“”音“于”:“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水上”[55]。胡三省注曰:“《水经注》:水出武安山东南,迳城北入漳。”《广韵》“”有乌路、羽俱二切,前者是影母模韵去声,后者是云母虞韵平声。《音注》的“音乌”“乌瓜翻”与《集韵》相一致。
47.“以其世子散骑常侍领冗从仆射。”[56]胡三省音注:“,枯花翻。杨正衡音孚。”《音注》枯花翻,溪麻合二平假;《广韵》,况于切,晓虞合三平遇;《集韵》有枯瓜切,与《音注》同。杨正衡的音与《广韵》《集韵》的音都不相同。
十一、虞与支混注
48.“亡逃不可得,即留所发兵垫娄地。”[57]胡三省音注:“服虔曰:垫,音垫之垫。郑氏曰:娄,音羸。师古曰:垫,音丁念翻。娄音楼。”《广韵》,羸,来支合三平止;娄,力朱切,来虞合三平遇;《集韵》娄、羸在同一音组,音伦为切。
十二、尤与混注
49.“迁太后于雍阳宫。”[58]胡三省音注:“,音倍。”《广韵》,倍,开一上蟹;,房久切,尤开三上流;《集韵》、倍在同一音组,音簿亥切。阳宫,秦文王所起。“音倍”保存了上古地名的读法。
十三、效摄与流摄混注
50.“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59]胡三省音注:“古曰:以漆漆物谓之,音许求翻,又许昭翻。今关东俗器物一再著漆者谓之捎漆;捎,即髹声之转重耳。‘髹’字或作‘’,音义亦与‘髹’同。今关西俗云黑髹盘、朱髹盘,其音如此。两义并通。毛晃曰:髹,赤黑漆。”
,《音注》许昭翻,晓宵开三平效;《广韵》许尤切,晓尤开三平流;《集韵》虚尤切,与《广韵》相同。根据胡三省的解释,“”之所以读“许昭翻”,是“捎”之转音,这个音是关东的俗音。
51.“力本业。”[60]胡三省音注:“,力竹翻,古戮字。《说文》:并力也。《字林》音辽。”《广韵》辽,来萧开四平效;,有力救、力竹二切,前者在尤韵,后者在屋韵;《集韵》、辽在同一音组,音怜萧切。
52.“分节度,穷极幼眇。”[61]胡三省音注:“师古曰:幼眇读曰要眇。”幼,在这里是“要”的通假字,《集韵》幼、要同一音组,一笑切。
53.“夫缴纫[62]争言而竞后息。”[63]胡三省音注:“《索隐》缴,音纠;康吉吊切,非。言其言戾,纷然而争,欲人先屈,务在人后方止也。”司马康的注音与《集韵》同,胡三省认为是错的。缴,《音注》引《索隐》音纠,见幽开三上流;《广韵》古了切,见萧开四上效;《集韵》缴,吉吊切,注云:“纠戾也。刘向曰纷缴争言。”[64]我们认为此处注音当从司马康。
54.“乃诈以舍人为宦者,进于太后。”[65]胡三省音注:“师古曰:,居翻;许慎郎到翻;康卢道切。”“”作为姓氏读“郎到切”,《广韵》与《集韵》相同。
十四、效摄与遇摄混注
55.“丰州都督崔智辩将兵邀之于朝那山北。”[66]胡三省音注:“朝,丁度《集韵》音与邾同。”《广韵》邾,陟输切,知虞合三平遇;朝,陟遥切,知宵开三平效;《集韵》朝、邾在一个音组,音追输切。
56.“仁不从,自将万人留皋。”[67]胡三省注:“皋,孟康音拓姑。陆德明曰:,章夜翻,又音。”孟康是南朝梁时人。《广韵》姑,古胡切,见模合一平遇;皋,古劳切,见豪开一平效;《集韵》皋、姑同一音组,攻乎切。(www.xing528.com)
十五、反映域外译音的几个例子
57.“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68]胡注:“孟康曰身毒,即天竺也,所谓浮屠胡也。邓展曰毒音笃。李奇曰一名天笃。师古曰亦曰捐毒。索隐曰身音乾。”“身”的这两个注音是域外译音,从汉至唐,历代对“天竺”的译音不同。《广韵》《集韵》“身”皆为“失人切”。
58.“龟兹王布失毕及其相那利等至京师。”[69]胡注:“龟兹,音丘慈,又音屈佳。”
59.“护羌校尉段击罕姐羌,破之。”[70]胡注:“姐,且也翻,又音紫。”《集韵》姐、紫在同一音组,音蒋氏切。
60.“孝元帝以其绝域,不,放其使者于县度。”[71]胡注:“县度,在乌国西。县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县,古悬字通。师古曰:悬绳而度也。乌,郑氏音。师古曰:乌,音一加翻;音直加翻;急言之声如耳,非正音也。”乌,《音注》说郑氏音,《集韵》乌、在同一个音组,音于谏切。
61.“温又使孤讨先零叛羌。”[72]胡注:零,音。“先零”是专有名称,是西羌最大的部落。零,《广韵》落贤切,来先开四平山;《集韵》灵年切,其下注云:先零,西羌名。
62.“右奥王闻之,即自立为车单于。”[73]胡三省注曰:“奥,音郁。”,《音注》音郁,影屋合三入通;《广韵》到切,影豪开一去效;《集韵》乙六切,与《音注》相同。
63.“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74]胡三省注曰:“宓,音密,又音伏。”宓,《音注》又音伏,奉屋合三入通;《广韵》美笔切,明质开重三入臻;《集韵》莫笔切,与《广韵》同。
64.“宗室。”胡三省注曰:“孟康曰:,音漫。古曰:,音秣,谓染也。”[75],孟康音漫,明桓合一去山;《广韵》莫结切,明屑开四入山;《集韵》、漫同一音组,音莫官切。
上文我们从韵母之间的关系出发,从15个方面分析了《资治通鉴音注》中的特殊音切。在分析具体的语音现象时,我们具体指出了其所反映的上古语音特点,或者是古今方俗之音,或者是通假,或者是误注等方面的问题。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的《音注》是音义类著作,引用了不少旧注,这都说明其注音是有传承的成分的。由于保留了一些古代专有名称的读音以及文字的假借音、古音与今音以及方俗之音,所以表现出某些音切比较“特殊”。在《〈资治通鉴音注〉音系性质的研究》一文中,我们指出,胡三省《音注》的音系反映了宋末元初共同语读书音的文献材料,其音系承袭了五代、宋初、南宋以及金代读书人递相传承的雅音系统。厘清这些特殊音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胡三省《音注》的语音系统。
[1]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35、6545、8648、7356、1002、4095、214页。
[2]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35、6545、8648、7356、1002、4095、214页。
[3]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35、6545、8648、7356、1002、4095、214页。
[4]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35、6545、8648、7356、1002、4095、214页。
[5]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35、6545、8648、7356、1002、4095、214页。
[6]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35、6545、8648、7356、1002、4095、214页。
[7]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35、6545、8648、7356、1002、4095、214页。
[8]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者:《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206、304、310、231页。
[9]③④(宋)司马光编者:《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206、304、310、231页。
[10]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者:《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206、304、310、231页。
[11]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者:《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206、304、310、231页。
[12](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5页。
[13]郑张尚芳:《从〈切韵〉音系到〈蒙古字韵〉音系的演变对应法则》,《中国语文研究》(香港)2002年第1期,第51~63页。
[14]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第12~16页、112页。
[15]陆志韦:《释〈中原音韵〉》,载《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3页。
[16](元)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资治通鉴》(全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06页。
[17]②③(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1644、451、3802页。
[18]③(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1644、451、3802页。
[19]②③(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1644、451、3802页。
[20]②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64、189、6570、161、6811、4546页。
[21]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64、189、6570、161、6811、4546页。
[22]②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64、189、6570、161、6811、4546页。
[23]②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64、189、6570、161、6811、4546页。
[24]②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64、189、6570、161、6811、4546页。
[25]②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64、189、6570、161、6811、4546页。
[26]②③(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450、7375、1715页。
[27]③(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450、7375、1715页。
[28]②③(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450、7375、1715页。
[29]②③④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84、4307、2747、1430、1599、1131页。
[30]③④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84、4307、2747、1430、1599、1131页。
[31]②③④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84、4307、2747、1430、1599、1131页。
[32]②③④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84、4307、2747、1430、1599、1131页。
[33]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资治通鉴》(全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页。
[34]②③④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84、4307、2747、1430、1599、1131页。
[35]②③④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84、4307、2747、1430、1599、1131页。
[36]②③④⑤(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279、2201、5659、1818、947页。
[37]③④⑤(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279、2201、5659、1818、947页。
[38]②③④⑤(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279、2201、5659、1818、947页。
[39]②③④⑤(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279、2201、5659、1818、947页。
[40]②③④⑤(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279、2201、5659、1818、947页。
[41]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31、288、394、7591、8886页。
[42]丁度:《宋刻集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3页。
[43]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31、288、394、7591、8886页。
[44]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31、288、394、7591、8886页。
[45]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31、288、394、7591、8886页。
[46]③④⑤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31、288、394、7591、8886页。
[47]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716、1179、2084、353页。
[48]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716、1179、2084、353页。
[49]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716、1179、2084、353页。
[50]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716、1179、2084、353页。
[51]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924、1024、1065、7464、291、2641、1035页。
[52]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924、1024、1065、7464、291、2641、1035页。
[53]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924、1024、1065、7464、291、2641、1035页。
[54]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924、1024、1065、7464、291、2641、1035页。
[55]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924、1024、1065、7464、291、2641、1035页。
[56]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924、1024、1065、7464、291、2641、1035页。
[57]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924、1024、1065、7464、291、2641、1035页。
[58]②③④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1002、47、951、115页。
[59]③④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1002、47、951、115页。
[60]②③④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1002、47、951、115页。
[61]②③④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1002、47、951、115页。
[62]章钰核日:十二行本“纫”作“纷”。
[63]②③④⑥(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1002、47、951、115页。
[64]丁度:《宋刻集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5页。
[65]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6414、2211、628、6265、1780、978页。
[66]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6414、2211、628、6265、1780、978页。
[67]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6414、2211、628、6265、1780、978页。
[68]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6414、2211、628、6265、1780、978页。
[69]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6414、2211、628、6265、1780、978页。
[70]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6414、2211、628、6265、1780、978页。
[71]②③④⑤⑥⑦(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3、6414、2211、628、6265、1780、978页。
[72]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1920、868、6926、1024页。
[73]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1920、868、6926、1024页。
[74]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1920、868、6926、1024页。
[75]②③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全20册),(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第1920、868、6926、10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