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干语的语法特点-来自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文库

东干语的语法特点-来自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文库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 涛东干语是中亚东干族(回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它来源于我国晚清时期西北回民汉语方言。1878年至今,130多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东干人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乌克兰、日耳曼、鞑靼等多种民族的人群中间。本文主要从词类、构词和构形方式、语序、特殊句式等四个方面来探讨东干语的语法特点。文中例词例句有的根据需要采用国际音标标音,个别地方使用东干文或俄文。

东干语的语法特点-来自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文库

◎林 涛

东干语是中亚东干族(回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它来源于我国晚清时期西北回民汉语方言。1878年至今,130多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东干人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乌克兰、日耳曼、鞑靼等多种民族的人群中间。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处、多语言相间、多文化渗透的客观环境里,东干语一方面顽强地保留着自己进入中亚前,陕西、甘肃、宁夏回民固有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闪-含语系闪语族诸语言的强有力的影响,以致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表现出了自己的很多特色,形成了一种新的汉语跨境方言。

本文主要从词类、构词和构形方式、语序、特殊句式等四个方面来探讨东干语的语法特点。文中例词例句有的根据需要采用国际音标标音,个别地方使用东干文或俄文。为便于阅读先将东干语的语音系统介绍如下:

声母(不含零声母)24个:р、р‘、m、f、v、t、t‘、n、l、ts、ts‘、s、‘、ȿ、ʐ、ʨ、ʨ‘、ɕ、k、k‘、ŋ、x、ø

韵母(31个):ɿ、ʅ、a、ə、ε、ɔ、ei、ou、、aŋ、əŋ、i、ia、iə、iɔ、iou、、iaŋ、iŋ、u、ua、uə、uε、uei、、uaŋ、uŋ、y、yə、、yŋ

声调3个:平声24、上声53、去声44

一、词 类

东干语词类依照东干学者的研究,共分为名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动词、形动词、副动词、副词连词、语气词、前置词等11类。其中,比较有特色是以下几类。

(一)名 词

东干语的名词经常重叠,如达达(父亲)、袄袄(棉袄)、桌桌(桌子)、碗碗与卷卷(花卷)等。表人和表动物及日常生活用词多带前缀或后缀,后缀以“子”居多,如阿伯(伯父)、老姐(小女孩)、巷子(街道)、海子湖泊)、哥子(哥哥)、狐子(狐狸)、书子(书本)等。

名词有“数”的语法范畴,表人和表物的普通名词都可以加复数词尾“们”,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如娃们、学生们、连手们、学堂们、考拉号子们(集体农庄们)、玛什乃们(汽车们)。

(二)形容词

东干语的形容词也有重叠形式,如好好、瞎瞎[xa34xa24](坏、不好)、尕尕(特别小)、清清秀秀、刚刚强强。但与汉语不同的是,东干语形容词里有长尾和短尾之分,这和俄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一般长尾形容词带“的[·ti]”,如顶大的(花园)、宽展的(楼房)、好少的(工厂)、猛猛地(飞下来)等。短尾形容词不带“的[·ti]”,如大(巷子)、小(哨麻)、长(滩道)、尕(连手)、好(帮办)、恶(老鹰)等。东干语借用俄语形容词时,去掉词尾,只保留词干,如俄语的октябрыский район,即“十月区”,在东干语里是октябры район。

(三)数量词

东干语中的基数词进位时,采用千进位制,不像汉语使用万进位。东干人把“万”说成“10千”或者“十个千”,把“10万”说成“100千”或“一百个千”。千进位制是国际化的,是先进的进位制,可以说,东干语在数量表达方面的发展已经走在了汉语普通话的前列。

东干语里分数的表达口语化倾向比较明显。东干人把“三分之二”说作“三份里头的两份”,把“十分之一”说作“十份里头的一份”。“一份”有时也说“一停”,如“三停路走了两停”。

量词在东干语中分原有的和借用的两类。原有的如个、斤、两、尺、寸、里、件、条、把、棵等,这都是保留的汉语中的量词。不过这些量词中最常用的是“个”,而且“个”有取代其他原有量词的发展趋势,如一个手、一个树、一个衣服、一个屋子等。

借用的量词有从俄语中借入的,如килограмм(公斤)、сарыжëн(俄丈),也有从突厥语中借入的,如хаAа(磅)、сахат(小时)等。数词后面加上“个”,然后再说借入的量词,如:一个克劳糖,即一公斤糖(“克劳”即кN о,是кN ограмм的减缩形式);一个灭特勒(метр)宽,即一米宽。以上借入的数量表达形式也可直接说一个克劳、一个灭特勒。这些借入的量词在东干语中已经成为普通名词了,但在意义上仍然属于数量单位。

(四)代 词

东干语代词中的人称代词常用我[və53]、你[ni53]、他/它[‘t a24]、你们[ni53·mu]、他们[t‘a24·mu]、咱们[tsa24·mu]。

指示代词常用这、那[nε44]、兀[vu24]等。指量短语常用这个、那个[nε44·kə]、这塔儿、那塔儿[nε44·t‘ar]、那傍个儿[nε44· paŋ·kər]、这面儿、那面儿

疑问代词常用谁[sei24]、哪哪里[na53]、啥什么[sa53]、咋怎么[tsaʅ53] 等。在问话时,东干人经常说“做啥呢干什么呢[tsu44sa53·ni]、咋做呢怎么做呢[tsa53tsu44·ni]、咋闹呢怎么办呢[tsa5344·ni]、几把子几拨人/几个团体[tɕi53pa·ts]等。

(五)副 词

东干语副词中表示程度的经常用很[xəŋ53]、太[‘tε44]、顶[tiŋ53]、肯经常[k‘əŋ53]、咂哩[tsa24·li]等。其中“很”除用在形容词中心语前后做状语或补语外,有时还修饰数量词表示不固定的概数,如“很几个(人)”“很些子(教师)”。

“最”表程度时,不仅可以用在形容词前说“最好”“最美”,而且可以用在动词之前。用在动词之前的“最”不能挪到后面修饰形容词,如东干人常说“最做得好”“最来得早”,而不能说“做得最好”“来得最早”。

“咂哩”表程度时,常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表示性质或动作的进行程度,如美咂哩、发展咂哩。

(六)连 词

东干语里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主要用“连、带、在么是”等,如:我姐姐连我念书的呢/飞禽带野牲的顶好的地方就是树林/下雨哩,在么是下雪哩(下雨了,或者是下雪了)。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用“可、可是”,但是“可是”用得最多,例如:

老鹅把鹅娃子领上可到水里头浪去哩。

我可问哩一声,可是还没声气声音。

(七)语气词

东干语中的直陈语气主要用“呢[·ni]、哩[·li]、了[·lə]、呢哩[·ni·li]”等来表示,如:娃们耍的呢/考拉号子的粮食都收掉哩/赶早我们就到哩粉房呢哩/停下,吃了饭了再做。

祈使语气直接使用动词或趋向动词“走[tsou53]、来[lε24]、去[t‘ɕi44]”等反复使用来表示,如“走,看走”“去,回去”“来,过来”。

疑问语气主要使用“呢[na53]、呢啥[na53·sa]”等来表示,如:草呢?牛吃哩/牛呢?上山哩/山呢?雪盖哩/他呢啥?/狗呢啥?

(八)形动词、副动词、前置词

东干语里的形动词、副动词、前置词完全是受俄语语法影响所做的分类。

形动词既有动词的特征,又有形容词的特征,用来说明名词,起定语的作用,其构成方法是在动词后面加“的[·ti]、下的[xa44·ti]、掉的[tiɔ44·ti]”,用在名词前面,如走的(人)、哭的娃娃、画下的(房子)、唱下的(曲子)、跑掉的(头口)、断掉的(线)等。

副动词兼有动词和副词的语法特征,一般修饰动词,起状语作用,其构成方法是在动词前面加“的[·ti]、上[ȿaŋ44]、脱[t‘uə24]、掉[tiɔ44]、下[xa44]”等。如:他跳的走的呢/狗把爬犁子拉上跑的呢/他打坡坡上跑脱站不住了/风筝把线断掉飞了/把门关下走掉哩。

前置词相当于汉语普通话里的介词,有表时间、方向、处所、原因、对象、比较、关联等作用。前置词主要有赶、往[vaŋ24]、在[tsε44]、到[tɔ44]、打[ta53]、为[vi44]、给[ki53]、连、带[tε44]等。例如:

赶到九点钟上就到哩粉房呢哩。(表时间) 老鼠打洞呢出来。(表处所)

为娃们遭难哩。(表原因) 给他给给哩。(表对象)

一年赶一年发展的呢。(表比较) 连房子带院子也买下哩。(表关联)

二、构词与构形方式

(一)词 缀

东干语里的一部分词是采用附加法构词方式,在词根语素上面附加词缀构成派生词。附加构词中常用的词缀主要有“阿、老、日、巴、子、儿、娃子、头子、家子”等。这些词缀有的做前缀,有的做中缀,有的做后缀。

1.前缀。东干语里的前缀主要有“阿、老、日”等。

阿[a24],“阿”经常用于亲属称谓,构成的词多带亲切感,如阿爷、阿达、阿姐等。

老[lɔ53],“老”用在姓氏前,构成的词多为尊称,如老马、老王、老杨、老张、老哈等;用在“哥、姐、娃”一类亲属称谓前表示最小的,东干人常把最小的孩子叫作老姐、老姐儿、老哥、老哥子、老娃子、老娃儿等。

日[ʐ24],“日”这个前缀经常和后面的词根语素构成动词、形容词,表动作和性状时多带有贬义,如日鬼、日踏、日弄、日嗟、日懒、日能、日眼等。

2.中缀。东干语里的中缀主要有“子、里、巴”等,它们在构成的词语中一般读轻声。

子[·tsl],“子”做中缀一般构成名词,如表子荒(公园)、公子马(配种的公马)、腮子牙(腮牙)。

里[·li],“里”做中缀一般构成形容词,如颇里颇烦、马里马虎、糊里糊涂等。

巴[·pa],“巴”做中缀构成的词语有调配韵律、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力巴家、脚巴心、头巴头、诧巴诧等。

3.后缀。东干语进行附加构词时,后缀用的比较多,构词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东干语构词中经常使用的后缀主要有“子、儿、头、家、娃、娃子、头子、家子”等。这些后缀一般在构成的词语中读轻声。

子[·tsɿ],东干语里用“子”做后缀的词比较多,而且大多是日常生活用词,如巷子(街道)、铺子(商店)、海子(湖泊)、狐子(狐狸)、癫呱子(青蛙)、夜猫子(猫头鹰)、脑壳子、仰板子、斑点子、蝇刷子、爬犁子、刺牙子(一种沙漠植物)、奶皮子、钱庄子(银行)等。

儿[·ər],“儿”做后缀构成的词,多为表人、动物、植物以及用品名称一类的名词,如姑娘儿、毛盖儿、手套儿、马驹儿、羊羔儿、象娃儿、牛娃儿、狗娃儿、猫娃儿、鸡娃儿、鸭娃儿、蝴蝶儿、莲花儿、杂样儿等。

后缀“子”和“儿”有时可以互换,不影响词义的表达,如“脑壳子”也可以读作“脑壳儿”,“蝇刷子”也可以读作“蝇刷儿”,“树叶子”也可以读作“树叶儿”,“奶皮子”也可以读作“奶皮儿”。

娃子[·va·tsɿ]、头子[·t‘ou·tsɿ]、家子[·tɕia·taɿ]。东干语里表人、动物以及生活常用词有时经常加“娃子、头子、家子”等后缀,表达浓厚的口语色彩,如十娃子、哈娃子、男娃子、女娃子、牛娃子、象娃子、猫娃子、鸡娃子、嘴头子(口才)、笔头子(写作能力)、想头子(可记想的事)、吃头子(零食)、写家子(作家)、唱家子(歌手、歌唱家)、画家子(画家)、干家子(能干的人)。此外,“哥、姐”等词根语素还可以附加前后缀,构成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如老哥、老姐、哥子、哥儿、姐子、姐儿、老哥子、老姐子等,这类构词方式一般比较特殊。

(二)重 叠

东干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等经常有重叠的形式。

1.名词重叠。单音节名词重叠多为表示亲属称谓、服饰、食品名称的词,如爷爷、奶奶、达达(父亲)、爸爸(叔叔)、妈妈、公公、婆婆、袄袄、褂褂、兜兜、摸摸、卷卷、豆豆等。单音节名词重叠后,有的还可以加后缀“子”或“儿”,如:袄袄子、络络子、帕帕子(手绢儿)、抄抄子(簸箕)、竿竿子、鼓鼓子、仁仁子、盅盅子,帽帽儿、裤裤儿、衫衫儿、袜袜儿。双音节名词重叠时,或为前一个音节重叠,或为后一个音节重叠。前一个音节重叠的如回回寺、芨芨草、拉拉车、咸咸石(石膏)、呱呱糖、签签肉(烤羊肉串)、毛毛雨;后一个音节重叠的,如老道道、毡帽帽、棉袄袄、灵虫虫(聪明人)、乖蛋蛋(听话的小孩)、草、纸单单、花卷卷等。

2.形容词重叠。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为AA式,如高高、长长、好好、瞎瞎(坏、不好)。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还可以加后缀“儿”或“子”,如:红红儿、绿绿儿、碎碎儿、尕尕儿、弯弯子(下哩)、楚楚子(躺的)、倒倒子(来哩)等。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为AABB式,如刚刚强强、清清秀秀、干干散散、宽宽展展、秀秀缕缕、秧秧枪枪等。形容词重叠后表示性质或程度的加重。部分形容词带有叠音词缀,如怪喇喇、瓷登登、细尕尕、白刮刮、直缕缕、热腾腾、蓝刷刷、圆丢丢等,带叠音词缀的形容词形象色彩比较浓重。

3.动词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为AA式,如站站、坐坐、躺躺、浪浪、转转、走走、说说、笑笑等,有时候在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后还可以加后缀“子”,如坐坐子、躺躺子、站站子、走走子、看看子、淹淹子(淹一会儿)等。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为ABAB式,如扯磨扯磨、谈羡谈羡、巴结巴结、抬举抬举、打搅打搅、跌绊跌绊、拾掇拾掇等。

(三)动 态

东干语里的动态表示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像汉语普通话那样,在动词、形容词后附加“着、了、过”外,还可以在动词、形容词后附加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过程中的某种动态。东干语里的动态主要有起始态、持续态、完成态、结束态、经历态、承接态、回复态等。

1.起始态。东干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一般在动词、形容词后加副动词“脱[t‘ou24]、开[k‘ε21]”等。“脱”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后面一般不出现宾语,但必须直接附加语气词“哩”或“了”。例如:

打脱哩 跑脱哩 撵脱哩 哭脱了

“开”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后面可以不出现宾语,也可以出现宾语。“开”后如果不出现宾语,也直接附加语气词“哩”或“了”;如果出现宾语,附加的语气词“哩”或“了”则加在宾语后面。例如:

笑开哩 耍开哩 走开哩 咬开了

打开围哩(打开猎了) 过开戈壁滩哩 吃开汤饭哩 拉开爬犁了

表示动作、行为的“脱”“开”后面所加的语气词“哩”“了”,对所表动作、行为或者状态的开始有强调作用。

2.持续态。东干语中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者某种状态仍在持续,一般是在动词、形容词后加“的[·ti]”。“的”相当于汉语普通话里的动态助词“着”。例如:

帮的剥玉米 妈妈子喊的 爷爷搞的说 两个癫呱子跳的找食去哩

有时,表持续态的“的”后面,往往附加语气词“呢”。例如:

做的呢干着呢 望的呢 躺的呢 列宁的路上走的呢

“的”后面的语气词“呢”在这里对动作、行为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有强调作用。

3.完成态。东干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主要在动词后面加副动词“掉[tiɔ44]”。表示动作、行为完成的“掉”后面往往还附加语气词“哩”或“了”以加强语气。例如:

跑掉哩 吹掉哩 断掉了 考拉号子的粮食都收掉哩

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后加上“掉”,则表示变化状态的完成。例如:

青掉 红掉 饱掉 巷子呢娃们都满掉哩

除“掉”之外,在动词后面有时也加“上、下[xa44]、可、着[tȿuo24]、成、过、够”等表示完成。例如:

包上 做下做完了 倒可东西倒完了 找着 做成 放过 跑够跑掉了

4.结束态。东干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束,一般是在动词后面加副动词“罢[pa44]、完、上[ȿaŋ44]、给[kei53]”等表示,并且多在这些副动词后面附加“哩”“了”等语气词。例如:

做罢哩 喝完了 买上哩 说给哩

5.经历态。东干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变化曾经进行,一般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过[kuə44]”表示。例如:

红火过 安静过 来过银川 去过伊塞克湖

6.承接态。东干语中表示动作、行为处于互相承接的状态时,一般用“现……现……”格式来表示。例如:

现来现做 现做现吃 现趸现卖 现喝茶现喧话

7.回复态。东干语中表示动作、行为因某种原因中断后又恢复到原来的进行状态上来时,在动词前面加“照[tȿɔ44]”“照乎[tȿɔ44·xu]”等词语来表达。例如:

走哩,我们照做我们的活客人走了,我们仍然干刚才干的活

明年再过来,你们照乎住在这塔儿明年再来,你们仍然住在这儿

(四)时 态(www.xing528.com)

东干语表示时间状态是用改变动词后面附加的时态语气的方式来进行的。具体如下:

1.现在时。表示动作、行为现在正在进行,一般在动词后面加时态语气词“的[·ti]”或“的呢[·ti·ni]”,它们相当于汉语普通话里的“着”“着呢”。例如:

萨利子走的念的呢萨利子边走边念

你看,山高头站的鹿带鹿娃子你看,山上站着鹿和小鹿

2.将来时。表示动作、行为将来发生或进行,一般在动词后面附加时态助词“呢[·ni]”。例如:

初一的五月节气上,我们在城呢去呢“五一”劳动节,我们要到城里去

咱们待拾三十个钱停停要分开呢咱们如果拾到三十个钱,要把它按等份分开

3.过去时。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并成为过去,一般在动词后面附加时态语气词“哩[1i]”。例如:

阿妈给看奶奶来的娃们捏哩扁食哩我妈给看望奶奶来的小朋友们包饺子了

晌午,娃们走哩考拉号子的磨上哩晌午,小朋友们去了集体农庄的磨坊里了

三、语 序

东干语的语序与汉语普通话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东干语句子里的受事成分经常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状语多放在主语的前面。状语内部的排列次序也比较特殊。东干语借入外来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所由来的那种语言的语法特征。下面就东干语的语序分四个部分叙述。

(一)宾语前置

东干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北支方言中原官话陇中片。西北方言由于受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影响,在句子成分的排列上,宾语(即受事成分)往往直接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也可以单独用“把”“给”或“把、给”共用的方式,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面。加上俄语中定语从属句语法现象的影响,东干语里的宾语经常前置。

宾语或者说受事成分直接放在谓语动词前面的情况。例如:

打仗的来,白馍馍我都没见卫国战争开始以来,我都没见过白面馒头

出电光的律条是列宁作造下的列宁制订了实现电气化的规划

用“把”“给”或“把、给”共用,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面的情况。例如:

猛猛的狗把猫看见,放开跑的,撵脱哩狗猛猛地看见猫,放开跑着,撵开了

他把回答给给哩他给回答了

当宾语是谓语性短语时,更要前置。前置的办法是,先在该短语后面加“的”,把它变成“的”字短语,再用“把”将它提前。例如:

把我的心呢咋难受的,她也不思量她也不想想我心里难受

把连他几时遇面的,我盼砸哩我非常盼望什么时候和他遇面

这种句式在东干语中比较普遍,这不仅仅是受俄语的影响,恐怕也反映了东干族西迁前陕、甘、宁话的有关语法现象。

(二)状语的位置

东干语里状语的位置和汉语普通话相比差别比较大,它在句子中的排列位置和次序也是灵活多样的。总体上来看,状语放在主语前面的情况比较多,但也有后置或者前后置的。

介词短语或动宾短语做状语,一般都可以作为正常语序放在主语的前面。例如:

把这个事情你躲不过你在这个事情上躲不过

低下头他坐的呢他低头坐着呢

有时候,前置的状语还可以在主语的前面连续出现好几个。例如:

天天连我他睡的之前拉磨的呢他天天睡觉之前和我闲聊着呢

替人们把一切活机器都做的呢机器替人们把一切活都干着呢

有时候,有些状语还可以后置在句子末尾。例如:

红石头纪念像站的呢,乡庄中间红石头纪念像在乡庄中间站着呢

娃娃时候但是懒,就像春天儿儿童时期就像春天一样总是发懒

有时候,有的状语还能够前后置。例如:

普鲁树上你唱呢,百灵一样你在普香树上像百灵鸟一样唱歌呢

(三)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

东干语肯定句中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和汉语普通话相比差别更大,有些甚至和普通话正好相反。汉语普通话语句中,如果有多层状语出现,它排列的次序从中心词由里向外看一般是:①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②表示情态的形容词;③表示范围的副词;④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⑤表示时间的名词。而东干语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由里向外大致是:①单音词紧挨在谓语中心词前;②介词短语或其他多音节词语在单音词前;③介词短语在其他多音节词前;④几个单音节词相连时,形容词在副词或能愿动词前面。具体如下:

1.东干语里的介词短语或其他多音节词语做状语,一般排列在能愿动词和副词的前面。例如:

给他要找奶子呢要给他找奶妈呢

叫我替你也高兴一下让我也替你高兴一下

2.东干语里的介词短语充当的状语一般放在多音节词前面。例如:

长虫说的:我把瞎人一定掬死蛇说着:我一定把坏人缠着勒死

仗口上我们往前直是扑的呢战场上我们一直往前冲着呢

3.东干语里的几个单音节词连用做状语,形容词一般放在副词或能愿动词前面。例如:

我婶婶家的鸭娃子乱都喊的给它说脱哩我婶婶家的鸭娃子都乱喊着给它说开了

我们还多要盖工厂呢我们还要多盖工厂呢

4.东干语里的两个单音节副词连用时,排列次序和普通话也正好相反。例如:

那么家的在今儿人们肯都说那样的故事人们在现在都经常说。从这个上,回族口传文学太就富足、俊美、巧妙从这方面说,回族口传文学就太丰富、俊美、巧妙

(四)外来语序的借入

在东干语中,有不少俄语、突厥语、波斯语及阿拉伯语借词,借词的使用规则一般是按照东干语语法规则来表达的,语序也是这样。例如“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这个专用名词,俄语的表达形式是Цeнтрадьньгй(中央)Комитет(委员会)кпсс(苏联共产党),东干语的表达形式是“КПССди(苏联共产党的)Жунщин(中心)Комитет(委员会)。但有时东干语语法形式也受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

俄语在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经常借助连接词что连接,东干人在交谈中有时也这样使用,如“先生(医生)说,что法蒂玛感冒哩”。词序也是这样,受俄语影响,东干语里常出现“说了这个话的人是法蒂玛,做了这件事的人是张尔利”之类的话等。

东干语表示年月日时,也用俄语时间表示,即“先小后大”的语序代替了汉语中的“先大后小”的排列方式,如他们说“初一的正月正月初一”,“初九的二月二月九日”“初八的‘马拉特’三月初八”“初一的五月节气上,我们在城呢去呢五月一日劳动节,我们去城里呢”。

东干语表钟点时,采用吉尔吉斯语的数量表示法,常将数词放在量词的后面,把“两点钟”说作“小时二”,“五点钟”说作“小时五”。如东干语“列宁的母杰依博物馆撒哈特小时两个上开的呢”翻译成汉语是“列宁博物馆两点钟开放”。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东干语在借用吉尔吉斯斯坦语量词的过程中,其词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另外,前面宾语前置里所说到的“把话说了、把书念成了、把电影看罢、非常把你记想、把这个话听见”等句子,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前面的情况,也是东干语语序受阿尔泰语系语言影响的表现。

四、特殊句式

(一)“给”字句

汉语普通话的“给”字句比较简单,一句话里通常只出现一个“给”字,有时可连续出现两个。东干语里的“给”字句和我国西北方言里一样,句式特别多。例如:

集体农庄给七十子给哩赏号哩。 狐子把他使的尖巧给老虎说给哩。

他倒哩一盅子酒,给我给给哩。 给我们把衣裳给给哩。

以上句中连续出现了两个或三个“给”字。在东干语里还有四个“给”字连续使用的更为特殊的句式。这种句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作“给1”、“给2”“给3”“给4”。这四个“给”有三种读音,分属四个词类。三种读音是:“给12”读[ki53],“给3”读[·ki],“给4”读[ki44]。四个词类是:“给1”为表对象的前置词,“给2”为动词,“给3”为语气词,“给4”为副词。下面按照“给”字句的句式构成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

1.“给[ki]”式。“给”式给字句只在句中出现一个“给”字,上面的四种“给”都可出现。例如:

阿妈给1看奶奶来的娃们捏哩扁食哩。

把拾下的钱给2我。

把卖油的叫一个人楼3哩一棒。

那个家什是我的,他给4拿去哩。

2.“给2[ki53] 给3[·ki]”式。前面的“给2”为动词,表示给予动作,后面的“给3”为语气词,强调给予行为的祈使,或表示给予动作的完成。例如:

十四儿,把拾下的钱给23他。

他把回答给23哩。

3.“给4[ki44]给2[ki53]给3[·ki]”式。第一个“给”为转折副词,表示竟然、意想不到、不满意的意思;第二个“给”为动词,表示给予;第三个“给”为语气词,强调给予行为的祈使,或表示给予动作的完成。例如:

我的帕帕子头巾你给423人哩。

师娘女教师把讲堂教室的钥匙给423萨利子哩。

4.“给1[ki53]给4[ki44]给2[ki53]给3[·ki]”式。第一个“给”为前置词,一般表示对象;第二个“给”为转折副词,表示竟然、意想不到、不满意的意义;第三个“给”为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第四个“给”为语气词,强调给予行为的祈使,或表示给予动作的完成。例如:

刚买下的基万沙发1你兄弟给423哩。

1我没给2,给,他给423哩。

(二)补语表示法

形容词中心语带附加成分的时候,我国西北汉语方言里多在形容词后面加补语,对形容词中心语以补充的方式进行说明或强调,如:好得很、妙得太、坏歹了、美咂了、美气得很等。当然,也可以在形容词前面加状语,对形容词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如“很漂亮”“太美了”等。但是没有既在形容词中心语前面加状语,又在后面加补语的情况。

东干语在补语表示法上很特殊,形容词中心语后面加了补语,往往在前面还可以加状语,形成一种“状语—形容词中心语—补语”的结构格式,而且这种格式的语句在东干语里使用得特别普遍。例如:

太好看的很 太阔气的很 太亮的很 太大的很

(三)双宾语表示法

东干语里没有类似汉语普通话里的双宾语句。东干语的双宾语是使用重复相同动词“给”,构成连动式的句式来表达的。例如:

我给你给几个本本子。

集体农庄还给七十子给哩赏号荣誉称号哩。

上面例句中重复使用动词“给”表示带双宾语。第一个动词“给”后面的是近宾语,是表示人或物的;第二个动词“给”后面的是远宾语,是表示物或事情的。前后两个“给”连用,构成一种连动句式。这种句式实际上是西北汉语方言在东干语中的一种残留现象。

参考文献

[1]丁宏.东干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振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东干语及汉语教学研究.语言与翻译,2000(4).

[3]王国杰.东干族形成发展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4]王森.东干话的语序.中国语文,2001(3).

本文发表于《汉语学报》200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