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涛
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些地区,居住着一个被称为“东干族”的民族。他们是19世纪下半叶我国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迁入中亚的回族人的后裔。他们主要居住在楚河两岸和伊塞克湖周围,从事农耕和牧业,尤其擅长种植蔬菜和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东干族进入中亚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仍保留着我国西北的地方文化和某些生活习俗。刚刚过境的东干人身穿长袍短褂,还留有长辫子,妇女中有不少是小脚。东干人不吸烟、不喝酒,也很少吃鱼。他们喜欢吃青菜、瓜果和面食。用东干人的话说:“可以一天无肉,但不能一天无面。”过了几十年之后,才逐渐以肉、蛋、奶为主。东干人性情温和,同自己的邻居,无论是俄国人还是其他穆斯林,都能很好地相处。他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生活舒适惬意。
东干人在他们的聚居区建造了一些清真寺,有的仍然是中国式建筑。东干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带花纹的圆形小帽,妇女多戴白色盖头或头巾,有的老年妇女还喜欢扎腿带子。在婚礼或喜庆的日子里,中青年男子多穿西服或上衣,套一件黑色马甲。妇女多穿下腋开襟绣着花边的旗袍或连衣裙,喜欢穿绣花鞋,喜欢戴金银首饰,如戒指、耳坠、手镯、项链以及胸花等。
在早期,结婚时新郎一律穿蓝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上插红花,肩披红绸,属典型的晚清时期的新郎打扮,后来改为西装礼帽。但是新娘仍然梳燕燕头,戴假发套,戴金银首饰和各色的绢花。身穿绣花大襟长袍,配一方大披肩,裤腿绑带上系着银铃,脚穿绣花鞋,手里拿一块大花帕子,始终保持着清代打扮。东干族人结婚时还要耍公婆,在公婆的脸上抹上红颜色,让前来祝贺的人任意取乐。这很像我国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回族的结婚习俗。
东干人在中亚地区使用东干语、俄语和其他语言,对外交际多使用俄语或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对内使用东干语。东干语其实就是我国陕西、甘肃、宁夏一带西北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关中片和陇中片)。东干语内部有陕西话和甘肃话之分。东干语的标准语是甘肃话口语。东干族的文学可分为书面文学和口传文学两种。其中,口传文学形式非常丰富,有儿歌、口歌儿、口溜儿、猜话、倒口话、曲子、古今等。在这些口传文学中,尤其是“口歌儿”(里面主要是谚语),它不仅是东干族文学的一种口头创作,也是中亚东干族劳动人民语言艺术的结晶。它不仅反映了中亚东干族对自然规律、社会事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家庭观念、是非善恶、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蕴含着浓郁、多彩的民俗事象。
中亚的东干人喜欢和睦、热闹、快乐的大家庭,重视亲情,他们在口歌里说:
家呢有个三件宝,鸡儿叫、狗咬、娃娃吵。
不说不笑,耽搁哩老少。
无事调唆分家没下场,大锅呢的饭有味吃的香。
回回的亲,扯扯蔓的根,不掏还罢哩,越掏越深。
东干人保留了我国传统封建观念,喜欢男孩,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如:
一儿一女活神仙,无男二女心不甘。
给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死毁一半,男死连根烂。
老子弹脚,娘陪手,再养女子就是狗。
东干人的婚嫁严守伊斯兰教教规,男女双方都是穆斯林才能通婚。东干族女子一般不外嫁,反对近亲结婚;一夫一妻制不太严格,有娶小的习惯,如:
衣裳帽子搅乱哩,回回嫁哩黑炭[1]哩。
亲上不能结亲,亲上结亲,刹断筋。
骑驴的腿不闲,娶两个婆姨的嘴不闲。
一天的谋囊,赶早喝上二两,一世的谋囊,办上两个婆娘。
头一房当墙,第二房当娘,第三房搭上个板板儿供养。
一人娶九妻,不够哩再娶去。
东干人的婚礼至今仍然保持着我国“六礼”的传统,同时有回族的习俗。婚嫁中男方先打发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要有父母的“口唤”。“给话”后要吃“定茶”,送卡利姆[2],定日子。女子出嫁前要在自己的小屋里“坐炕”,静坐三天,回忆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出嫁前一天,与女友在小屋里或唱或哭,悲叹分离,东干人叫“少女会”。结婚时男方用花车迎娶,在洞房要请阿訇念“尼卡哈”[3]。晚上青年男女“遭房”耍新娘子。口歌儿里说:
天上无云雨不通,地下无媒结不了亲。
一家的女儿百家问,抄花子过来捣一棍。
媳妇儿到门前,还得一个老牛牵。
见官司 ——说散场,见婚事——说成双。
每一家东干人生活中都离不开茶,早晨、中午、晚上都要喝茶。他们喜欢喝印度红茶,现在有时也喝花茶。喝茶喜欢喝浓茶。在东干文识字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写道:
天天早上起来哩,各家各户;
先喝茶呢,不吃饭,也不吃肉。
都在茶叶里头呢,血咋不旺。
人说心里闷得慌,浓茶喝上;
寿数能长脸色好,身体强壮。
别的嗜好我没有,就爱喝茶;
人老几辈都喝呢,我妈我达。
东干族人的口歌儿里,也有关于喝茶的内容,如:(www.xing528.com)
馍馍不吃茶不喝,心中有话难得说。
喝哩酽[4]茶就是搔,喝哩淡茶灌尿脬。
东干族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他们虔诚、谨守教规。口歌中说:
人爱主爱,人不爱主不爱,
人忙主不忙,早晚下一场。
人有曲曲心,安拉有过过路。
洗手洗到肘,吃饭送到口。
回回是鱼,三天不洗就是驴。
树迎风呢,财贝迎拜俩[5]呢。
东干族人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以礼相伴,他们特别重视伦理观念,崇尚礼仪,讲究“三德十行”,注重乡情和友谊,群体意识比较强。口歌中说:
一省一个乡俗,一城一个礼仪。
读书要得知识深,学不下礼义不如人。
伸手不打礼行人,出口不骂老年人。
家呢不瞧人,出门没人问。
不走的路过三遍,不用的人用三遍。
人给人不报恩,在世就是活畜生。
东干族人经受了许多痛苦和磨难,才亲手创建起了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他们相信命相、运气和洪福,但更相信人定胜天,勤劳致富。口歌中写道: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运气命大跟前坐,无运命小跟前过。
时不来,运不通,担上个扁担学营生。
鸿运到哩家,扁担开哩花。
诸葛亮能掐会算,不迭司马的洪福遮天。
银钱是英雄身上的垢甲,是多会有命能挣下。
把运气不要当本事的使。
东干族的丧葬与我国陕甘宁回族一样,人死后实行土葬。要请阿訇念经,过“乜帖”。坟地直着向下挖两米左右深,向北挖一个长条洞,将埋体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放好,用土块将门洞砌严,把直坑填平,上面堆成一个长条形的坟堆。就像口歌里所说:“头往北,脚往南,四十个土块插的严。”
东干人的葬礼中还有“添油”的习俗。人亡故后亲朋好友都要向亡者家属提供帮助。起初是送油,所以叫“添油”,后来改送钱。这在东干族口歌里也得到了反映:
把我好比黄风地呢一盏灯,
灯灭了无有一个添油、拨灯的人。
以上东干族口歌里的民俗事象,不仅反映了中亚东干族社会生活的壮阔画面,也反映了东干族人的民俗心理、民俗风尚和民俗文化。我们若将这些民俗文化和我国西北地区做一对照,就会发现中亚的东干族虽然和我们相隔甚远,但是“去国万里情不改,离乡百年魂尚存”。尽管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一定变化,但风俗习惯仍是同宗同源的。这对我们深入研究西北历史风情、伊斯兰文化的亲和力以及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移民史、华侨史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1]王国杰.东干族形成发展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哈萨克斯坦〕黑·牙·兰阿洪诺夫.回族民人的口歌带口溜儿[M].比什凯克,1998.
本文发表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黑炭:中亚人对吉尔吉斯斯坦人的戏称,也叫“黑娃子”。
[2]送卡利姆:送聘礼。
[3]念“尼卡哈”是穆斯林结婚时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4]酽:浓。我国西北方言。
[5]拜俩:灾难(阿拉伯语借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