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涛 崔风英
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族所使用的东干语,来源于我国近代汉语西北回民方言。在长达13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干人从不言放弃,始终不渝地保持和恪守着自己的母语。词汇中,汉语西北方言仍占主导地位,词的语音形式、意义内容中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与汉语大体一致,这就使东干语具有了凡是懂得汉语的人都可以理解的性质。但部分词语和我国西北方言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偏移、改变和扭曲。在词义演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一般变化之外,还出现了词义的讹变、泛化、特殊的共名、词义的丢失以及同一段话语还能有两种理解等特殊的变化现象。本文就这种情况作如下探讨。
一、讹 变
讹变是词义在传承过程中,以讹传讹,发生错误的一种现象。东干族口歌儿里有一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说辞:“三人结义在桃园,桃园结义哩弟兄三,三战李布虎狼关。”把“吕布”说成了“李布”,把“虎牢关”说成了“虎狼关”。在民间故事《二十四孝》中把“丁兰刻母”说成了“冰兰刻母”,把神话故事中的“阎王”说成了“元王”,这是人名和地名的讹变。东干人常把“茉莉花”说成“毛李子花”,把“芍药”说成“佛爷”,把“牡丹”说成“毛丹”等,这是物名的讹变。因为缺乏词源理据方面的认知,东干族学者对一些词义只能凭自己主观的想象来解释,在词义方面经常出现一些在我们看来是极其错误的解释。如《回族语言的来源话典》一书中,把“八字胡”解释为“一把子胡子”,认为“八哥”中的“哥”是“鸽子”一类鸟的统称等。这些词语和词义的讹变现象主要是在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造成的。
二、泛 化
语言中的词,一般都有一个限定的指向范围,在词义演变中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能够适应更多的对象,这就是词义的泛化。如汉语中的量词“个”,只和指人或一小部分指物的名词相搭配,但在东干语中,几乎所有物量关系都可以用“个”来指称。“个”这个量词大有取代其他所有量词的发展趋势。东干人常说“一个手、一个树、一个衣服、一个裤子、一个头发、一个纸”等。这种量词“个”使用中的泛化现象在苏联语言学家A.龙果夫教授看来,是由于事物的中性色彩造成的,笔者认为这和中亚的语言环境有关。中亚地区通用俄语和突厥语等语言,这些语言中的量词极匮乏。受这些语言的影响,东干语原来分得过细的量词逐渐淡化。这种适应新语言环境的需要,给量词的泛化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附加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的“们”也是这样,随着书面语的发展和俄语的影响,“们”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取得了一般多数的意义。现在东干语中除了说“我们、你们、娃们、亲家们、先后们”等之外,还经常说“树们、野牲们、飞禽们、学堂们、玛什乃(汽车)们、考拉号子(集体农庄)们”等。表复数的后缀“们”已经起到了普遍的复数意义的作用。
三、特殊的共名
东干语中“韩信”一词的词义现在发展成了“恶人、屠夫、敌人、侵略者、战争、饥饿、歹毒、灾难”等贬义词的特殊的共名。如东干族著名诗人亚瑟尔·十娃子在《仗就是它》的诗歌里写道:“你看见哩:一个兵/对头的兵/他拿的机关枪/就像韩信。”这里把韩信比作敌人。又如诗歌《越南来的信》里写道:“就像冷子(冰雹)/倒的呢/炮子、炸弹……/把你老太都没饶/就像韩信。”这里把韩信比作侵略者。在诗歌《汉字》里写道:“眼泪不干,淌不完/没有哭声。/饥饿人也躲不脱/就像韩信。”这里把致人死命的饥饿比作韩信。这类比喻在十娃子《挑拣下的作品》诗集中有20多处。韩信在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是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来描写的。司马迁说,他只是未能“学道谦让”,否则可以与周公和召公等治世能臣相并肩。那么,为什么韩信在东干人的思想意识中就成了恶人和歹毒的共名呢?其原因在于东干人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中。东干人的民间传说中,韩信完全是一个丑恶的反面形象。民间传说淡化了韩信活动的政治背景和他的军事才能,突显了道德评价中的伦理意义和因果报应。传说韩信活埋了自己的母亲,为人反复无常,先投靠项羽,后又反叛了刘邦,一生作恶多端,折去了他32年的阳寿等。有关韩信的民间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所发生的种种差异,在东干人中造成了韩信恶名的泛化。
四、词义的丢失
由于汉字在东干人中失传,我国词源文献书籍和词义学研究成果无法被他们认知,东干人单从斯拉夫字母拼音文字上看不出某些字词的义类关系,因此造成了一些词语词义的丢失。东干人虽然在口语表达上能说出某些词语,但往往不清楚他们的词义,说不出它的意义。如东干族学者在《回族语言的来源话典》一书中解释“八哥鸟”中的“八”字是怎么来的,不知道。其实在我国的文献里说得很清楚。八哥,即鸲鹆。吕湛恩给《聊斋志异》卷三《鸲鹆》做注释时就说:“鸲鹆身首俱黑,两翼下各有点,飞则现,如书八字,俗称谓之八哥。”这段话说出了“八哥”中“八”字的来源。又如东干族诗人最喜爱的鸟是“вугынцыp”,即俄语中的“夜莺”。东干族学者解释这个词条时说“вy”怎么来的,难说。“гын”是鸟儿的名字,“цыр”是翅膀。按照这种解释,这个词转写成汉字就成为“五更翅儿”了。其中有两个字的意思解释错了,一个字是什么意思,东干人搞不清楚。转写为汉字应当写作五更鸱儿,这是一种昼伏夜出,像猫头鹰一类的鸟,在夜间捕食、鸣叫,西北有些方言里叫它“鸱怪子”。东干语—俄语词典里解释“五更鸱儿”时,释为夜莺。夜莺是活动在欧洲和中亚一带的鸟,也是昼伏夜出,叫声婉转悦耳,俄罗斯常把姑娘美妙的歌声比作夜莺在歌唱。东干语中词义丢失的词语往往给东干文转写翻译带来很大困难。正像俄罗斯汉学家、东干研究室主任李福清教授所说的那样,即使最著名诗人十娃子用西里尔拼音创作的诗作也让他的诸多资深的研究者们翻译时感到疑点重重。
五、同一段话语可以有两种理解(www.xing528.com)
笔者在吉尔吉斯斯坦调查东干语时,科学院东干学—汉学研究中心的冬拉尔研究员告诉我,东干语中的有些话可以有两种解释。如,他们把“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口歌儿,可以理解为“掏宝的人,很伤人,历史书下埋死人”。再如,“黑和尚洗里不洗外”,也能解释成“黑褐衫洗里不洗外”。这类话还有不少。笔者告诉研究员这些话的语义只能理解为前者而绝不能理解为后者。这种同一段话能做两可理解的现象,会引起东干语语义的混乱,这是应当加以认真、科学规范的。
以上东干语词义演变中的特殊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语言在词语传承中出现的以讹传讹,汉字失传所带来的词义理据和来源的无法被认知,民间故事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差异,东干族学者对词义解读的随意性以及东干语受中亚地区通用的俄语和突厥语等语言的影响,等等。因此,语义学方面的研究,是东干语学术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1]尤·从娃子.回族语言的来源话典.伏龙芝:伊里木出版社,1984.
[2]〔吉尔吉斯斯坦〕M.X.伊玛佐夫著,丁宏编译.亚瑟尔·十娃子生活与创作.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3]〔哈萨克斯坦〕黑牙·阿洪诺夫编著,林涛译.中亚回族的口歌和口溜儿.香港教育出版社,2004.
[4]〔吉尔吉斯斯坦〕亚·十娃子著,M.X.伊玛佐夫选编.五更鸱儿.比什凯克:伊里木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