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记》撰者崔令钦的时代据王国维考证,可以推知其为开元、天宝之际(《观堂集林·唐写本春秋后语背记跋》)。该书所载曲名表多是唐玄宗时流行曲调,其创调年代则或更早。书中所列曲名表至少有四分之一同于后来长短句词之调名。敦煌曲的发现,更足以使得本书增其参考价值。敦煌歌辞的调名不少见于《教坊记》中。据《敦煌曲初探》粗略统计,“敦煌曲之调名才探得六十九,而见于崔记者,已占四十五之多,达百分之六十五,敦煌曲名见于崔记之四十五调中,有与崔记之彼此关系颇为密切,甚至息息相通者,诚非偶然,殊堪注意”。有鉴于此,任氏对其加以笺订,以便词曲研究。
《教坊记》今无足本。笺订本对其加以整理,其功在于:(一)增补:今传残本只有两三千字,其正文分为三部分,前叙教坊之制度与人事,凡12则,内附见曲名13;中列曲名278,大曲名46,后叙曲调本事5则,而殿以后记1篇。任氏首采《全唐文》载崔氏自序之原文冠于前,既足以肯定撰者的时代,较王国维之举证更为有力,亦肯定盛唐时已有长短句词,破胡适等人长短句起源于中唐之旧说。本书另于制度与人事部分增列佚文8则,就原有者补充三处,而另于笺订之文内“拟补”5则,于曲名部分,增列二调,于曲调本事部分,就原有者补充二处。(二)订正:属于原书正文者,量不多,属于后人称述者,其间错误种种,本书多有辨正。(三)笺释:于曲名开始及结束、大曲名开始及结束等多有阐释,凡能证明曲调产生时代以及详明制度、解释名物、辩证是非之直接材料,并多结集。(四)附录:共6种,首为开天间两京教坊位置图说、曲名流变表、曲名事类、有关本书及盛唐教坊曲之著录与评论、中晚唐五代教坊概况、本书以外之唐五代曲名。书中自序之前有崔氏世次及仕履考略、教坊版本考略,考证精详,堪与正文相参照。(www.xing528.com)
本书雏形成于1952年,曾载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年刊》,后经改订,于1962年7月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出版。任氏早年致力于研究北宋词学和金元散曲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著述“唐艺发微”8种,研究唐代音乐文艺。本书就是这一著述计划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任氏在本编首列“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其中所列编著计划除本书外,还包括此前已经出版的《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录》《唐戏弄》以及此后出版的《唐声诗》等重要著作。任氏谓《教坊记》整理“于研究唐代音乐、伎艺,颇开门径,不啻锁钥”,因而本书既属于古籍整理的范围,又是对有关唐代文艺的重要文献展开的专书研究,颇具理论意义,这就使得本书融古籍整理与专书研究于一体,超越了一般古籍整理的意义。
(中华书局1962年7月出版 20.8万字,2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