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反映1949年后大陆十几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情况,保存历史资料,并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中华书局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有计划地辑录自“五四”以来直到当时为止报刊上的有关论文,分类编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集》,本书就是其中的一部。
本书分上下两辑,共收论文33篇。上辑起“五四”以后至1949年以前,共收论文10篇;下辑自1949年后至1962年6月以前,共收论文23篇。其中有些文章中的有些观点,可能与作者后来的看法有异,但鉴于这是参考资料性质的书,因此不做修改。所收论文,均按其发表的先后年月依次编排;书末附论文索引,供读者参考。
上辑所收论文有的是论李白的生平、出身、国籍,有的论其作品的渊源与新创。其中胡怀琛的文章考证李白是个突厥化的中国人;卢振华的论文从九个方面辨析李白“卒于水”的伪说的成因;朱偰的文章从五个方面对李白的《古风》进行论述,认为李白《古风》远承《风》《雅》,上接《离骚》,“实中国文学史划时代之作”;公盾的文章从李白的时代、身世、思想与性格、作品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颇具说服力。
下辑所收论文中,林庚的《诗人李白》从五个方面对李白进行了评价,广泛地接触了有关李白研究的诸问题,当时曾引起热烈反响。论述李白诗歌艺术特色的论文有5篇,其中齐云的《试论李白诗的艺术成就》一文,从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诗歌语言朴素而富有夸张性以及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等方面,论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胡国瑞的《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及艺术特色》一文,论述了“在李白的诗歌中,作为其浪漫主义精神起点的,乃是他对于功业的热烈追求及对于人生前途之充满乐观信心”,而当他的乐观信心不能成为现实时,便产生了对现实的严厉的批判态度和渴求自由解放的精神,还论述了李白喜欢运用丰富的想像和大量的夸张,描绘了一系列超越现实的艺术形象,而这些艺术形象所概括的生活现象具有极大的广阔性,加上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性和语言上的高度凝练习惯等,构成了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特色。论文中还有3篇是对李白名篇《蜀道难》进行论析的,另有俞平伯的《今传李太白词的真伪问题》、朱光潜的《谈李白诗三首》、乔象锺的《李白从璘事辨》等,也各有特色。(www.xing528.com)
本书所收论文在当时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见证出李白研究的历史进程,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至今仍为研究者参考。
(中华书局1964年4月编辑出版 30.8万字,4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