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基诺族作家文学研究与特点:揭示多彩的文学世界

云南基诺族作家文学研究与特点:揭示多彩的文学世界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对基诺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很少。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将对当代云南基诺族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状态及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为更好地从整体上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和云南文学提供可能性。地理环境的封闭性,这也是造成基诺族的传统文学受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较小的原因之一。另外,包括张志华、白忠明和陶润珍三位基诺族作家,他们的作品的题材大多都是反映民族生活的题材。

云南基诺族作家文学研究与特点:揭示多彩的文学世界

基诺族书面文学至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基诺族作家数量较少,主要作家有张志华、白忠明、陶润珍,其中成就较高的张志华。作品的体裁形式多为散文诗歌小说领域刚刚涉及,而戏剧等的创作尚未涉及。目前对基诺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很少。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将对当代云南基诺族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状态及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为更好地从整体上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和云南文学提供可能性。

一、云南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创作概述

(一)基诺族及其文化

古老的基诺民族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和祖先。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神灵,卧室中会供奉着许多神像。基诺族日常生活中,每遇到逢年过节或主办喜事或丧事时,都会进行祭祀。基诺族传统的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使基诺族在潜意识当中形成了对外来文化的抵抗意识,文学发展很少受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

这样一来,很少受其他民族影响的基诺族传统文学一直处于按本民族内部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很少有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异己思想的“入侵”。

基诺族现主要居住地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民族乡。地理环境的封闭性,这也是造成基诺族的传统文学受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较小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诞生时,基诺族还普遍存在“刀耕火种”这种较落后的经济形态。1954年6月,党和政府派民族工作队进基诺山区,关注基诺民族经济的发展。1957年2月成立“攸乐山区生产文化站”,帮助传播基诺民族的文化。1979年由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第56个兄弟。到了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基诺族的书面文学,在中华文学之页上留下了基诺族的一笔。

(二)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

基诺族作家文学出现较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目前创作了文学作品的主要有三个作家,分别为陶润珍、白忠明、张志华。1988年,陶润珍发表诗歌《小鸟飞走的时候》,1990年发表散文诗《我只是一个版纳姑娘》。基诺文化研究专家白忠明发表散文《今日基诺山》《泉水悠悠绕山寨》《祖祖辈辈“吃山”,今朝吃法不同》,向我们呈现出基诺山的独特风光以及基诺山的前后变化,并把基诺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介绍给读者

张志华为基诺族当代作家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张志华于1998年4月加入西双版纳作家协会,2001年6月聘为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特约研究员,2001年10月加入西双版纳摄影家协会,2002年8月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2008年7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9年12月加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民族》杂志特邀作者。在基诺族文学史上,张志华作为作家、诗人和特约研究员,是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位基诺族会员。

张志华主要进行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也尝试着开始进行小说创作,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在爱与恨的路上》。

1997年以来张志华开始诗歌创作。与爱情有关的有《情海浪花》《距离》《你》《想你》《网络上见你》等。与故乡风景和风俗文化有关的《生命的礼赞》《神奇的大鼓》《思念基诺山》《啊!我的故乡基诺山》等。与作者从警有关的诗有《缉毒英雄尹铭志》《抗洪英雄邵荣雁》《今宵难忘》《英烈之魂》《女班长》等。与个人学习和成长有关的诗有《成长》《香书》等。

散文创作方面,首先,写故乡及风景的散文有《故乡》《情满小黑江》(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祖国颂”征文中获优秀奖),还有《思念基诺山》《走进攸乐同知》《永远的澜沧江》《基诺山的冬天》《故乡基诺山》《立夏的雨情》《走进天下第一山》等作品。写基诺族风俗文化的有《观音洞传奇》《古城易武》《奉献之歌》《基诺族异彩纷呈的传统体育》等。与茶有关的散文有《茶情》《凉拌茶》《冬裹叶包烧茶》《曾经贡茶飘香的地方》《古茶脚下的亚诺山寨》《美登木竹筒茶飘香中国》等。写异地风情的散文《滇西一颗璀璨的明珠》《梦绕江南》《异国风情》等。写家乡经济发展的有《柑橘满山红》 《惋惜这片古茶林》等。

二、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的思想内容特点

(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1.思想内容上体现民族特点

“文学的民族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反映民族生活的题材相联系,与文学所反映的民族生活和时代精神面貌的深刻程度相联系,每一个民族在其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形成了本民族特定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心理状态等等。”[1]新中国成立之后,基诺族的经济发展摆脱了“刀耕火种”的形态,普洱茶、药材的种植,带动了基诺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基诺族人民各类茶叶的制作以及饮茶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基诺茶文化,喝茶、品茶成了基诺人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作家张志华自感能够在创作之余饮上一碗基诺人民自制的茶叶泡的茶水,生活是无限美妙的。从上文所整理的张志华的作品当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其很多散文涉及了茶这一题材。因经济状况的快速转变,基诺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基诺人民心里头是很快乐的,当代基诺族作家的创作的情绪基本是昂扬向上的基调,而较少反应民族生存上的困惑。另外,包括张志华、白忠明和陶润珍三位基诺族作家,他们的作品的题材大多都是反映民族生活的题材。

基诺族之子张志华在其《创作感言》中说:“任何一个作家,在他的身上流淌着他本民族的血液,那就是不朽的民族魂。正因有了这种魂,创作不仅是他个人的爱好,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创作力量。肩负起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责任,任重而道远的神圣之使命。他对这个民族,极端负责的心灵心态,他不停地书写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和心灵世界。”如此恳切的创作感言,说明这个基诺族作家对民族意识的重视,他要借创作的力量肩负起整个民族的历史责任,渴望整个基诺民族发展壮大。我们应该对这一基诺族之子心生敬畏,相信基诺族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个基诺族之子而感到自豪。

别林斯基这样论述:“不管诗人从什么世界为自己的作品汲取内容,不管他笔下的主人公隶属于什么民族,可是,他本人却永远始终是自己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用自己民族的眼睛去看事物,把自己民族的烙印镌刻在这些事物上面。”[2]可以说,正是少数民族作家独特的民族气质,使得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就带上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张志华的创作基本为诗歌和散文,其散文和诗歌所写的对象基本是基诺人民的故乡,有很小一部分作品内容写到了异地,但同样表达了对基诺族发展的心愿。《梦绕江南》写的是异乡江南一带的城市,作者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一起到了江南一带的中国东部城市采风,所见的江南一带发达的城市面貌。作者的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对经济发展的赞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让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基诺人民更加关注经济的发展与新生活。张志华面对江南一带发达地区的经济,与基诺族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给基诺人民带来的喜悦那样,心里满满的是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生活的赞美,作者无形中便把基诺族的烙印镌刻在了对于经济发展的喜悦与赞美之上。张志华作品的思想内容,反映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基诺人民喜悦、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面貌。

2.思想内容上富有时代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代表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意志、要求和愿望,代表整个民族前进和发展方向的那样一种精神。”[3]时代精神总是和民族精神连在一起的,民族作家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由于深刻地反映各个时期民族的生活和斗争,反映了该民族的精神面貌,符合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反之,那就根本谈不上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4]

张志华的诗歌《想你》《情海浪花》《你》等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爱情的美好。另一位基诺族作家陶润珍的散文诗《我只是一个版纳姑娘》按“积极追求爱情”——“得不到爱情”——“失望、难过”——“得到爱情不敢相信命运对她的慷慨”这样的顺序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散文《古茶脚下的亚诺山寨》中亚诺山寨继20世纪80年代因“砂仁”致富以来,普洱茶又得到生辉,两个产业相继可持续性的发展,给亚诺山寨的人民群众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团结和谐的幸福生活,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它不仅给基诺族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福音。在西双版纳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添上浓墨厚重的一笔,翻开了新的一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基诺山得天独厚的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砂仁和茶叶的种植,基诺民族通过种植砂仁和茶叶等经济作物,经济得到了发展。文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给基诺人民所带来的喜悦心情。诗歌《成长》《香书》表达了作者刻苦学习,努力向上的思想精神。散文《曾经贡茶飘香的地方》写到了基诺族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国民党地方政府斗争,全民族团结,浴血奋战等反抗压迫的精神。散文《古茶脚下的亚诺山寨》一文中表现的保护环境、生态和谐的愿望。这些都是当代以来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

同样,张志华的《创作感言》中又说道:“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完美至上的今天,文学创作紧扣着时代的脉搏,依然放射出了光芒。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应该说作家是时代的创造者,又是高效的脑力劳动者,他在文学创作中,无论书写了多少作品,始终感到他的作品的危机感,或没有一篇扣人心弦的作品,再说创作没有完美的时候,总有改动的余地,那就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力之强大。”从其创作的感悟中关于其创作的与时俱进和时代精神便窥一斑可见全豹。正是张志华时刻所感触到的时代的发展变化,他不断地提醒自己,创作要与时代发展相统一。其创作中感受到的危机感,激励着作者精益求精,努力地把文学创作进行到最好。

(二)迷人的故乡风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白忠明的《今日基诺山》《泉水悠悠绕山寨》,张志华的《基诺山的冬天》《故乡基诺山》《立夏的雨情》《走进天下第一山》等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色彩。

张志华的《曾经贡茶飘香的地方》中“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路,奇特的山脉,优美的画卷都浓缩在我脑海的记忆里,是我笔耕基诺族书面文学的发源地。”由此可见,基诺族当代重要作家张志华创作题材及素材的选择,是从他自己所熟悉的周围环境开始的,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的题材选择主要为故乡风景和基诺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表现了对新生活热情歌赞的主题。以下是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创作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1.热情歌赞基诺山风景

张志华散文《故乡》一文向我们描述了自己的故乡:“热带雨林的故乡,那一座座美丽的山川,绚丽多姿的原始森林风光,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大自然生物多样的屏障。森林中故乡啊!那古老的地名,基诺人世代居住的天堂……热带雨林中的基诺山,在那遥远的故乡……雨林覆盖着的故乡,那凉爽的清风,优美的环境,绿色的家园,不同季节盛开的野花紧围着故乡的身旁,故乡装扮出花的海洋植物倾吐的芬芳,空气清香,迷人陶冶,醉倒了人们。”作者描绘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美丽风光,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就特别想要去欣赏一番。

《故乡》一文是作者话别了乡亲、告别了故乡,在中国、老挝、越南三国交界的边境线上从警期间写下的动人文字,呈现了故乡美丽的景色。26载的边关风雨情,作者始终没有忘记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寂寞的时候,作者把思念寄情于自己的故乡和乡亲。散文《故乡》中“在无数次的边关路上,多少个静夜陪伴着,寂寞的时候,我遥望边关的明月,明月啊!明月!您就像有神互动的眼睛望着我,少女般的手拉着我衣襟。又凝视夜空的白云啊!白云!您在蓝天下慢慢地飘动着,不知何方?白云啊!白云!我把思念捎给您,带给我的故乡,我的乡亲,还有我的乡恋……”身处异地,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故乡对于作者而言,是那样的温柔、亲切。

在张志华的散文和诗歌当中,善于通过对基诺山风景以及热带雨林风光的描写来达到渲染的效果,抒发出作者对故乡基诺山的喜爱之情。纵观张志华现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大多数作品当中都会带上作者深深地对故乡的赞美之情,表达出作者对家乡同族、乡亲、风景等的浓厚情感。

2.独特的基诺风情和基诺文化

“少数民族文学对祖国文学的贡献,首先在于它提供了汉族作家所不能取代的它所反映的少数民族人民真实的生活和斗争(历史的和现实的)以及它所表达的在斗争中的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理想和愿望。”[5]张志华《曾经贡茶飘香的地方》中写到每年的6月6日到8日,各山寨的基诺族聚集在山寨顶上自觉捐助钱物,科洛大寨的四大家族买牛、羊、猪宰杀并念经祭拜天地和万物神灵。另外,祭祖仪式后或每逢节日,又在祭拜的地方举行隆重盛大的民间文体娱乐活动。组织打陀螺、丢包、荡秋千、磨单秋、踏高翘、射弩、射弹弓、攀云梯等精彩活动。在张志华的另外一篇散文《基诺族异彩纷呈的传统体育》中写道:“每年2月6日为基诺族的 ‘特懋克节’为基诺族语,汉语称 ‘打铁节’每年春耕前做好一切准备之意。他们憨厚、朴实、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散文《吃螃蟹的饮食文化》向我们介绍了基诺族基于野外生存过程中丰富的生活经验,对饮食文化的完美追求。

基诺族文化研究专家白忠明在对基诺族文化的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论文《独具基诺族风韵的饮食文化》,向我们介绍了基诺族独特的饮食文化。白忠明作为《基诺族文化大观》的主要研究人之一,经过艰难的整理和研究过程,把基诺族的文化呈现于我们的眼前。另外,白忠明发表过散文《今日基诺山》《祖祖辈辈“吃山”,今朝吃法不同》等散文,把今天基诺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比,在对比中向读者呈现了基诺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白忠明的努力,使我们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基诺文化,白忠明对介绍和传播本民族的文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茗香悠远——散文中的浓浓茶

张志华散文《公鸡卵蛋叶茶》第一段这样写道:“在自然界的社会科学生产实践活动中,求知探索的路上,人们实践活动中提取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和灿烂文明的新成果。那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结晶,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精神家园,包括饮食多元文化。”从张志华的作品当中来看,作家张志华的很多散文中都写到了家乡的各种茶以及茶文化,如《美登木竹筒茶飘香中国》《扫把茶香味浓》《公鸡卵蛋叶茶》《冬裹叶包烧茶》《尖刀茶》《苦花茶》《凉拌茶》《竹筒茶》等等。

张志华在其散文《茶情》一文中提到了十几种原生茶以及闻名的普洱茶。对于他所写到的这么多种类的茶,他说:“祖先们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在热带雨林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在上万种植物中获取的精华,虽然基诺族没有文字史书记载,但民间口碑相传传承今日,笔者将民间口碑相传的茶抒写成文字。为有我国单一民族——基诺族之伟大而骄傲和自豪,民族多元茶文化,将留芳百代。”作者深深地热爱着家乡的一切,作为基诺族的代表作家,他一直用笔在抒写民族的文化。茶是当今基诺人民的重要特色文化以及发展经济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民族的精华文化之一,在基诺族的历史上,茶文化仅在基诺人民间口耳相传,并没有被用文字记载下来。张志华在书写茶上倾注了很大的情感。他想要通过自己的文字传播民族的茶文化,并流芳百世。

散文《冬裹叶包烧茶》一文中介绍了这道工艺茶制作的选材、制作程序以及选材为冬裹叶和绿茶制作所达到的效果。这道工艺茶因基诺族民间传承历史悠久,也是基诺族独特的一道茶文化。

散文《茶情》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攸乐山茶情基本告一段落。但这不是前言,也不是后记,更不是终结。待有其他长辈再指教!考察攸乐山46个村的普洱古茶文化,普洱茶饼的多样品种,攸乐各茶厂的崛起,笔者还要走艰辛的路程,笔耕古茶文化还要漫长的时间。”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挖掘民族古老的茶文化以及怎样弘扬和保护好基诺族的古茶文化,有着深刻的意识。张志华一心一意想发展基诺族的文化,尽管弘扬民族的茶文化是一段很长很艰辛的路,但他却没有想过要放弃,而是绞尽脑汁考虑到应该如何努力,采取更好的方式,做更多的准备来努力把基诺族的茶文化发扬得更加广阔和灿烂。作者这种对民族负责的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感令人深深地佩服。

三、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的艺术特色

(一)散文的艺术特色

1.描写、记叙、抒情三位一体

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中主要的文学体裁为散文和诗歌。其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为描写和记叙相结合。我们从其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来看,散文作品大多是对故乡迷人风景的描写和赞美以及对民族风俗人情的描绘,如《走进攸乐同知》中作者这样描绘故乡的基诺山“放眼山外山的原始森林奇观,热带雨林一望无际,距离产生变幻的美,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不断地浮现眼前,美丽神奇的大山世界无限风光,绚丽多姿的热带雨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景观所陶醉。”张志华和白忠明的众多散文中对故乡美丽自然风光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奇特、广阔、丰富的热带雨林风光。

张志华的散文中有不少内容向我们介绍基诺族历史上的人们是如何制作各种茶,作者在介绍这些不同种类的茶的时候,对于如何发现这些茶作者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个相关的小故事,讲故事时,作者就用到了记叙这一表现手法。作者要进行创作,需要不断去接触,去感受,去发现,从而积累创作的素材。作者为了更好地向我们介绍民族聚居地的更多情况,如基诺山的风景和文化,很多时候,作者需要自己亲自去发现。这样,张志华写的很多作品是表现作者在行程中所经历的事或行程中所见的景,当作者向我们介绍行程过程时,就用了记叙这一表现手法。(www.xing528.com)

张志华的散文,读来总能让我们享受到一种诗意的美感,这种诗意的感受,缘于作者创作时浓厚情感的投入。从前边的总结来看,张志华关于创作的思想主题大多是对家乡风景和文化习俗的热爱与赞美,其创作总是投入自己最深挚的感情,每篇文章读下来,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流淌于作品中的深挚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张志华的散文中描写、记叙和抒情三种表现手法相互结合,水乳交融,为读者描绘自然美景和叙述基诺故事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其中深挚的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朴素自然、亲切感人的语言风格

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主题上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特点主要从作家们所描绘的一系列风俗画中显示出来。在对这些风俗画进行表现时,作者不会采用太过华丽的辞藻和语言来描绘这些基诺族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的活动。作者的创作内容是他深深挚爱的故乡、民族和民族文化,作者创作采用的语言也正如这里的民族一样,是朴素的、自然的、感人的。

张志华散文《小黑江岸的曼武茶山》中这样描写早春二月热带雨林的风光:“热带雨林烂漫的山花,五彩缤纷的花海,装扮出了绚丽多姿的森林奇观……林间大树下空旷的林脚,那一股股山风扑面而来,随着风卷,阵阵野花香。植物的芬芳,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这是春天播撒的季节,人们充满希望的时光……”作者深深地爱着故乡热带雨林的风光,他的那双敏锐的眼睛,时刻都在关注着故乡的美景,不仅用眼睛看,作者用最朴素善良的心灵去仔细感悟,最后用最亲切、最感人的语言,同热带雨林自然的美景一起,很自然地把那最美的感受呈现出来。

总体来看,当代基诺族作家散文创作的语言风格属朴素自然一类,相对于华美绚丽的文风,则更亲近于人,打动读者。但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创作的语言风格总的来说,在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背后,显得较粗糙。有时为了追求文采,刻意而为,致使语句表述不清。在记叙一些所见事物或所听故事时,语言则较平直。语言上的这些问题,体现了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创作的不足。

3.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情感真挚,抒情性强

上文提到的《故乡》一文中对故乡风景的描绘更是多不胜数。这些散文在对故乡自然风景进行描绘的同时,总会带上作者对家乡风景的至高赞美和深深的热爱之情。《故乡》中“故乡的那块热土上,藏留着与我生命相连的衣胎,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多情的土地,曾经深情的养育过我,我眷恋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那一道道甘甜的山泉,就像母亲的乳汁,把我吸吮长大,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故乡的甘甜,那是生命的力量。”作者对故乡的如此感悟,是作者细腻的情思使然,表达了对故乡最真挚的爱。

张志华散文《干杯吧!战友》中,“自然界催生万物成长的时光,人们正是守望的时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6周年来临之际,南昌起义的枪声隆隆地又在耳边回荡,这响亮的枪声,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是无数军人听不够的声音。而那些美好的红色记忆将伴随人生旅途,直到永远……”作者三年的军旅生活,与朝夕相处的战友们同风雨,共患难,经历了千辛万苦,在各种逆境和艰难中与战友们不断成长,感情甚笃。军旅生活结束后,战友们各奔家乡并建设家乡,但无论各自身处何方,作者接着在《干杯吧!战友》中用最真诚、最令人感动的话语从内心深处呼唤自己的战友:“亲爱的战友!无论你官多大,还是农民兄弟。无论你多么富有,还是极度的贫穷。不管你身在何处或异国他乡。请你别忘了西双版纳这片多情而神奇的土地,富饶辽阔的热带雨林。是你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你最热爱和向往的第二故乡。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洒下了你的青春热血与汗水,浸满了泥土的芬芳”。

张志华的散文创作,运用亲切、朴素的语言给我们描绘本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把丰富多彩的基诺文化呈现于我们的眼前。张志华的文字与这个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古老的民族一样,是那么的纯朴。另外,张志华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借助自己的丰富情感,向读者抒发自己动人的情思,感情真挚。其创作抒发的情感跟这个古老的民族一样,是那么热烈、那么动人。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

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在艺术上的特点总的体现在作者创作的情感上。张志华创作的细腻情思和深情的抒情方式,体现在语言上,至亲切;体现在意境上,完美、和谐,令人陶醉。以下是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1.鲜明的形象性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

诗歌创作者通过抒情以引起读者思想上与自己的统一,达到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而情感是诗人通过其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来调动的,所以,诗人必须借助这些具体事物的形象再现出自己的情感,才能让读者知道他感情的由来,而且形成读者与自己的同感。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具体事物的形象起到了帮助诗人情感变得形象的作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是诗,也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诗只有通过形象思维的方法才能产生持久的魅力。”[6]形象化能使读者产生美感,也能让读者感到易于理解和接受。张志华的诗歌《想你》中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读者勾画出一幅幅温馨、甜美的爱恋,形象地表达了静静地想念爱人时,作者心底如痴如醉的对于爱恋的享受。又用了反复的修辞,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诗读来富于浓郁的抒情性。

诗歌《英烈之魂》中第五节作者这样写道“当你站在缉毒队伍里时/你那洪亮的声音在呐喊/看千山作证、江河证明/我们是热带雨林山冈的雄狮/日夜穿梭在崇山峻岭的猛虎/守望这片神奇的土地更加安宁。”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缉毒武警柯占军比作雄狮、猛虎,他们不畏艰险,离开母亲,抛下新婚妻子,为祖国的安宁积极挺身而出,与歹徒顽强拼搏,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表现了缉毒武警们工作过程中的精气神!

张志华诗歌创作鲜明的形象性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使张志华的诗歌创作在情感抒发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自己的情感时,让读者形成对所要表达情感的形象思维,接着利用各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达到进一步形象化的效果,再在之前形象化的基础上,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最后形成读者与自己情感的统一。

2.语言柔和、亲切

与散文比起来,诗歌的语言较洗练,张志华的诗歌《想你》《英烈之魂》《情海浪花》《你》《距离》等诗歌的语言都较柔和,如《距离》一诗最后一节诗歌柔和的语言风格一样读来便不言而喻。另外一首诗《情海浪花》中“春波翻开了笑脸,醉声在湖中回荡,清澈明静的湖水,装载着一个个灿烂的微笑,让情海漂泊的小船驶向远方。”这样的诗歌语言读起来是柔和的轻盈的,无比亲切。《你》《今宵难忘》《距离》等诗歌语调柔和,给人无比亲切之感,如《今宵难忘》“一个个真情故事/写在基诺族的历史上/一曲曲动听的歌声/醉在基诺族的心中/一次次优美的舞姿……”令作者难忘的警民联欢会,作者用洗练的语言道出了联欢会上的精彩的节目表演,并用最亲切的语言描绘出联欢会上的参加者们无比喜悦欢乐的心情。

总体看来,张志华的诗歌多为抒情诗歌,《情海浪花》《你》《想你》《网络上见你》等抒发了爱情的纯洁、美好。《生命的礼赞》《神奇的大鼓》《思念基诺山》《啊!我的故乡基诺山》等诗歌赞美了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以及抒发了作者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和赞美。《缉毒英雄尹铭志》《抗洪英雄邵荣雁》《今宵难忘》《英烈之魂》《女班长》等诗歌通过表现从警同志的勇敢、奋力拼搏和积极奉献,抒发了作者对战友和同志精神的崇敬和赞扬之情。这些抒情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是美好的、高尚的、善良的,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亲切感人。

总体来看张志华的诗歌创作,会发现其诗歌创作中往往带着强烈的情感,而诗歌创作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美好情感、美好精神的歌赞,较少反映对生活的困惑以及对生活的反思之类等等消极的情感。所以,张志华的诗歌创作是能很好表现美好生活、美好精神的亲切、柔和的语言,而不是那种冷峻和带有强烈讥讽意味的语言。

3.富于想象、意境和谐

“在诗人闻一多看来,诗人的艺术选择,最重要的就是诗人要以丰富的想象来创造美的艺术世界。他认为诗人想象力的作用,是要使艺术创造超越生活或自然的真实,达到美的境界。想象力能创造诗的意象、创造新奇的艺术形象。”[7]张志华的《想你》一诗,想象贯穿于诗歌的每一节,很多节诗中作者对恋人进行不同的想象,诗人把恋人想象为春风、春雨、山茶花、轻风、浪花、归航的船、彩蝶、花环、彩虹……又把恋人的脸想象为红苹果,想象自己抚摸着恋人的微笑……这些想象给读者营造了一幅幅和谐动人的意境,读来余味无穷。

张志华的诗歌从题材上大致可以分为:刻画美好爱情的,描写故乡风光的和赞美战友和从警同志高尚品质的三种。这三种题材的诗歌,作者所表达出的情感体现在诗歌语言上,至亲切;所展现的故事情节,至感人。诗歌的意境与作者在诗歌中的情感和语言相统一,是美好、和谐的。

四、研究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的意义

首先,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相对云南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较滞后,目前对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的研究还比较少。我们谈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必须是所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总体发展,而基诺族文学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一部分,其目前作家文学发展滞后的状态,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其作家文学的发展。基诺族作为云南特有的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如果忽视了基诺族文学的发展,对云南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将是不完整的,甚至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也是不完整的。

其次,全球化和后现代的时代,是一个更加尊重个体和少数民族的时代,它更注重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主流的文学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文学文化一起涉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文学文化的研究领域才会更加广泛。“广西民族学院黄秉生反思了主流文艺的理论体系,认为是建立在对主流文学和主流文化规律的探寻和概括之上的,少数民族文学很少能进入它们的视野。这种主流文艺学过多地以反映论、意识形态论作为其理论甚点,并不完全具有普适性,不能很好地解释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现象。而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更多地是体现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生命特质和他们的生存智慧,它更多的是体现人类学和生态美学的东西,所以需要建立一个以生态美学为理论支点的民族文艺学的知识构架、理论范畴,以利于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现象的观照和解读。”[8]少数民族的文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主流文学体现着不同的东西,如人类学和生态美学的东西。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学文化有利于与主流文学一起,涉入更多的文化领域层面。

再次,由于经济落后、自然环境闭塞、文化教育落后等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诺族作家文学的发展。“正是由于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多种因素的作用,使基诺族的文学在一种半封闭性的状态中缓慢地发展。”[9]当代基诺族作家文学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书面文学来说较滞后。这种状况使基诺族文学亟待被关注,进而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基诺族文学的创作,为云南呈现瑰丽的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完整性提供可能。从而推进基诺族文学、云南民族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繁荣。

李亚婧在论述云南少数民族的存在形态和时代精神时,说道“民族文学繁不繁荣,最根本的就是看民族文学作品的数量的多少及质量的高低。民族文学作品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充实、更新、创新作品的内容,提高作品艺术表现水平和作品的艺术质量,显示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把握住时代脉搏,才能为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学注入新活力,使创作的源泉永不枯竭。”[10]关注当代基诺族的文学创作,引导其在全球化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选择性地吸收一些精华的外来文化充实和引导其在创作上的创新,使当代基诺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变得更加迷人。

由于基诺族作家张志华的强烈创作热情和创作渴望以及对传播基诺族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努力,尚处于起始阶段的当代基诺族的作家文学创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张志华关于文学创作谈道:“心灵激情的魂,微弱的火苗不断在燃烧,停不下的脚步踏着基诺族世界的千山万水,歇不下的双手书写着悠悠故乡情和绿色警营之梦。如此遥远的文学创作之路,用心点滴编织的文学作品,总感觉没有一篇扣人心弦的佳作,那就是文学艺术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张志华的不懈努力及其对基诺民族发展的强烈的使命感,在张志华笔下,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基诺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但是,当代基诺族的作家文学还表现了其创作的不成熟。总体来看,文学内容欠深,形式单一。首先,散文的创作语言不够凝练,有时显得太过于朴素。其次,各文体创作取得的成果显示明显的失衡,四类文学体裁,散文和诗歌创作的较多,小说创作刚刚起步,戏剧的创作至今尚未涉及。再次,基诺族作家数量少。

在张志华的博客发现了张志的这段话:“基诺族世界里,蕴藏着 ‘金山、银山’般的文学资源。需要基诺族的 ‘文学矿工’深深的去挖掘,一点一点地开采。也只有本民族 ‘文学矿工’才能开采出深层的矿,提炼成纯 ‘文学金、银矿’献给人类。外来 ‘文学矿工’,因地矿不熟,无法开挖深层的 ‘金、银矿’。只能挖表层的碎渣杂土矿……期待基诺族的世界,有自己更多的本土作家和作家群的出现。”基诺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作家文学刚刚起步,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更多的基诺族作家的成长,期待基诺族的文学能有更加丰硕的成果,也期待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更加繁荣。

(侯雪萍 执笔)

【注释】

[1]范道桂:《探求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2][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77页。

[3]范道桂:《探求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4]李洪平:《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第9页。

[5]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6]艾青:《艾青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1页。

[7]董喜阳:《想象:诗歌艺术翔舞的翅膀》,《中国文化报》2013年8月7日,第3版。

[8]刘大先:《多元共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话语自觉——第二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中国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74页。

[9]陈平:《基诺族文学发展的独特道路》,《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64页。

[10]李亚婧:《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时代精神》,《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3月27日,第E0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