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徽州府既是山水胜地,同时也是隐藏于重山之中的乡村世界。耕读生活是徽州人理想的生活模式。元代婺源隐士《耕读堂为鲍伯原赋》就描画了这样一幅图景:
我家藏书数千卷,头白读之犹未遍。况无负郭二顷田,夜半饭牛歌粲禅。西邻老翁家更贫,锄头犁耙随秋春。常恨半行不曾读,欲记姓名须倩人。二者天公不轻予,自昔几人兼得取?有书可读又躬耕,谷口南阳才比数。鲍君风神秀紫髯,多田也复多牙签。高堂榜之以耕读,寤寐千载师陶潜。陶公心事曦皇上,归来但喜桑麻长。《周王传》与《山海经》,怀此良辰伴孤往。黄山崔嵬有佳气,鲍君长保山林味。莫学挂书牛角带经锄,只为一朝资富贵。[16]
因为以耕读为生活的理想,所以明清时期的徽州文学家们在品味着徽州山水之美丽的同时,也往往沉醉于徽州乡村世界的淳朴、宁静的氛围。较之那些仅仅是短期游历徽州的文人,长期生活于徽州的本土文人以及那些宦游外地却出生于徽州的文人,有着更为切身、更为亲切的感受。他们的作品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和表现也更多、更真切。一幕幕乡村社会的图景由此而展现在他们的笔下。
嘉靖间歙县江瓘就是生活于徽州本土的一位文人。他本来“在诸生中辄有志述作,会有疾,谢学官去”[17],为了疗治自己的疾病,便研治医学,并广搜历代医案范例文献,编成《名医类案》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多所驳正发明,颇为精当”,所引医案“可为法式者固十之八九,亦医学之法律也”。在行医和编纂医案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当年“述作”的理想,积极创作诗歌。今存《江山人集》七卷。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还有《武夷游稿》、《游金陵诗》二集,但“今皆未见”。
江瓘也曾经“操舟东游,登禹穴,入浙观海潮,浮于五湖间”[18],游历过徽州以外的地方,但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徽州本土度过。于是,在他的现存诗集中,对徽州本土生活的表现就成为主要内容[19]。例如《赋东园》:
方圆十余亩,绿萝结东篱。鶡冠者谁子?迎喧卧茆茨。开窗瞰远峰,佳树临清池。微雨因时来,谷风与之随。提锄理荒秽,畦蔬有余滋。采莒充盘馐,酒熟欢自持。抱甕忘机心,日涉何委蛇。旷哉沮溺怀,千载乃相期。
又如《赋溪村》:
云霞深护浣花溪,杨柳新垂叶齐。鸂鶒向人时颉颃,蘼芜乱渚何萋萋。故家门巷依桑柘,野客行藏随杖藜。清簟疏廉堪对弈,双鱼斗酒定须携。
前一首诗里,作者尚无陶渊明那样冲淡的心境,而是刻意在诗中表达自己的“忘机”之心,声明自己在步追沮溺的旷达情怀。但是,无论是东园还是溪村,在他的笔下仍然显示出徽州所独有的乡村生活的亲切图景:你看,“开窗瞰远峰,佳树临清池”,这样的景致是何等的美丽!它不同于水乡江南,而是多山的徽州景色。“微雨因时来,谷风与之随”,这当然是乡村空旷的感受;“提锄理荒秽,畦蔬有余滋”,是主人的劳动,才换来蔬菜的美妙滋味。“采莒充盘馐,酒熟欢自持”,有田间的野菜佐餐,有烫热的美酒,这才是真正的农家风味!后一首诗对溪村可谓是纯粹的描画,——连续用了云霞、浣花溪、杨柳、叶、鸂鶒、蘼芜、渚、故家门巷、桑柘、野客、杖藜、清簟、疏廉、双鱼、斗酒等15个物象,将这个乡村勾勒得让人有身临其镜之感。它们是田园诗,却是徽州的田园诗,诗中所吟咏的风物带着浓郁的徽州风物特色。(www.xing528.com)
与江瓘写徽州乡村图景相比,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汪子祜更为典型。汪子祜是徽州祁门县人,据他的同里后学陈希昌所写《石西先生传》,他“字受夫,别号石西,世居祁西门,父德育,廪生,蚤世;母方氏,孀居,矢志以鞠之。先生幼颖敏,读书一目十行下,尤好吟诗。先生有句云:十五学吟追雅颂,二十作赋凌相如,盖不虚也。性豪迈不羁,厌绝科举之学,不屑为。舅氏方西郭工诗善画,推择名流八人为诗社,而先生与焉,年最少,而才又最高,顷刻千言立就。每遇美景乐事,则招邀数子,行觞无算,醉里成诗,悲壮高凉,时露英雄本色”[20]。这是一个有个性、有才华的人,他不屑于走科举应试的道路;他的性格“豪迈不羁”;他少年时就好为吟咏,又受到舅舅辈的影响,更以诗吟为乐。幸而他的诗作还有不少留存,并由他的五世孙汪宗豫刊刻成《石西集》,流传于世[21]。
细读《石西集》八卷,确实让我们感受到汪子祜的思想、个性和诗才,特别是对徽州乡村世界的细腻描写和表现。由于摈弃了科举道路,由于醉心于吟咏,他既未出仕为官,也没有像诸多徽州同乡那样去经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徽州甚至祁门,因此,他对这片土地才特别熟悉和亲切,他笔下的徽州乡村才更有生活的气息。且看下面几首诗作:
雨散西原雾满溪,柴门迓客午鸦啼。林间六月全无暑,屋上层崖复可梯。接畛稻花秋有待,盘涡鸥鹭性都迷。此行不是事营觅,且贳村醪为割鸡。(《西庄贻田夫》)
风崖石瀑悬,碧树午参天。驾枧曲逾涧,卷阿深凿田。力耕无弃土,悭食亦丰年。最喜能留客,盘餐复进鲜。(《西谷野人家》)
山村绝隐僻,曲蹬入层云。怪鸟时常见,幽岚画未分。石田盘古麓,茆屋带荒坟。竟日无人语,鸡塒对夕曛。
驾枧引清泉,经钮破晓烟。井田无定界,耕凿不知年。饱慰征输后,贫将揖让先。市廛都莫问,稳朴足高眠。(《秋日山村八首》选二)
文学史对于田园诗的介绍一般只到宋代,对明清以后的田园诗很少关注。上引的几首作品从题材上应该完全可以归入田园诗。这些诗作所写的纯为田园风光和生活,有稻花,有鸡和鸡塒,有田土,有荒坟,有晓烟,有耕作,有徵输,还有徽州山区引水的竹枧、屋后的层崖,等等。这样的生活是辛苦而有压力的(“力耕无弃土”、“耕凿不知年”),这样的生活又是让人快乐的(“且贳村醪为割鸡”、“悭食亦丰年”、“稳朴足高眠”),甚至在交纳了徵输后还可以吃饱肚子也是一份快乐!这样的生活还是充满诗意的,雨后弥漫于溪间的云雾,“竟日无人语,鸡塒对夕曛”的宁静,山野人家“最喜能留客,盘餐复进鲜”的淳朴,无不让人融入到徽州乡村的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能够去除掉为功名、为财富奔波的苦辛和疲惫。这也许是真实的徽州乡村生活,也许是带有文人理想的乡村生活图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