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法自然:老子的影响力与思想财富

道法自然:老子的影响力与思想财富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法自然——老子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可惜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也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老子》。然而老子以反向思维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中的很多观点成为现代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道法自然:老子的影响力与思想财富

道■法自然——老子

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可惜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治学严谨的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作传的时候,已经搞不太清楚,只是列举了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人物,最后只好这样写道:“老子,隐君子也。”

现在,我们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他是楚国苦县人(《史记》记载为楚国苦县,今为安徽涡阳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人说他是陈国相人。苦县和相是一个地方,原是属于陈国,后来楚兵灭陈,就成了楚国的地方了。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老子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所以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的议论。当时等级森严,除武王可伏案几而坐外,朝臣们只能无所依傍地席地而坐。然而,老子却被特封为“柱下吏”,可依柱而坐,记录政事。

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由于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令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轮到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多年。老子料知将要干戈四起,忍受不了人世间尔虞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德修行。

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也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老子》。

正是由于这部高深幽妙的著作,老子被后人尊称为道教之祖。即使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仍有诸多的研究者不断地研究老子的思想,并将之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由此可见老子思想的深度和魅力。

《老子》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www.xing528.com)

《老子》第一篇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描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正是这个神奇的“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却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的。老子告诉我们:“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那个被称为天地之母的“道”,自然就是宇宙万物起源的根本了,研究者指出,有和无是“道”运作时的两种状态,无是产生天地的动力,有是万物的本始。所以老子最后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今天我们所谓的“无中生有”就是出于老子的这段论述。

这个称为宇宙本源的“道”生发的结果如何呢?老子告诉我们:“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一”是太极;“二”即两仪,谓天地也;“三”被认为是八卦。于是,整个宇宙的演变在“道”的作用下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同时,老子从他的认识论出发,认为治理国家也应该“无为而治”,又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要无所为而为,也就是凡事要顺乎自然。正如佛家提出的“所知障”一样,老子也认为知识多了就要妨碍“为道”,所谓“为学日增,为道日减”,“为学”多了只会使事情复杂,现代社会的发展似乎越来越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老子不重视“为学”,反而重视“为道”。老子指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绝学无忧”。所谓“为道”,就是通过冥想直接认识处于混沌状态的“道”,如此就可减少思虑、欲望和感觉经验,使之越少越好,即“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主张无为,反对有为,认为有为是从无为堕落而来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他认为“道”和“德”是属于无为的范畴,“仁”以下是属于有为的范畴。

老子的无为而治也称为圣人之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所尊奉的东西,如他所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向来治理天下,或者以“人”治,或者以“法”治,或者“人”“法”并治。老子主张“人”治,并给统治者提出了很高的道德标准,其实最难做到的是“不敢为天下先”。也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在太少了。

从无为而治的观点出发,老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如其所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只可惜,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像老子想象中的那样。然而老子以反向思维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中的很多观点成为现代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例如,“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现代人尊奉的关于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