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史迹:经略西域,掌控河西战略要地

敦煌史迹:经略西域,掌控河西战略要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略西域,屏蔽河西的战略要地从西晋、前凉到北魏、西魏、北周这几个王朝或割据政权统辖敦煌的316年中,敦煌的政治、军事地位上升,一直保持着通西域门户,经略西域的基地,为整个凉州的屏蔽,是关系中原王朝或割据政权安危的战略要地。沙州管辖的戊己校尉赵贞反叛,竟打败西域长史李柏,西域惊恐,动荡。可见敦煌对经略西域、稳定西域,维护整个前凉稳定、安全起重要作用。

敦煌史迹:经略西域,掌控河西战略要地

经略西域,屏蔽河西的战略要地

从西晋、前凉到北魏西魏、北周这几个王朝或割据政权统辖敦煌的316年中,敦煌的政治军事地位上升,一直保持着通西域门户,经略西域的基地,为整个凉州的屏蔽,是关系中原王朝或割据政权安危的战略要地。以各封建政权在敦煌的设置——敦煌郡(西晋)、沙州(前凉)、西凉王国都城、敦煌镇(444年,北魏)、瓜州(北魏于524年置瓜州,直到西魏、北周),可以看出敦煌的战略地位。

西晋时敦煌郡,治敦煌县,敦煌是西晋经略西域前哨基地。公元285年,西晋曾遣使杨颢去西域,远至大宛,大宛王还献汗血马,西域各国臣服西晋。西晋在海头(今新疆若羌北)设西域长史府,统管西域事务。敦煌已是西晋西部的商业重镇。1945年,阎文儒教授等在敦煌西湖大方盘城(距县城60千米,距小方盘城20千米,又名河仓城)掘得西晋泰始二年(266年)石碣一块,证明西晋时仍为河仓城。西晋建立第二年,就在此立石,说明其重视玉门关。可见敦煌在西晋王朝全局中的重要位置。这个大方盘城是干什么的?是储存粮秣等给养的军需仓库,以供给玉门关一带戍边将士及来往使节、商旅、宗教徒的食用。现河仓城遗址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夯土版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许。现存墙最高处为6.7米。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连的三座仓库。仓库每间东西长42.5米,南北宽14.5米,墙厚1.5米。三间仓库向南各开一门。北壁上下有三角形小洞,可能是通风设备。仓库坐落在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仓库外围东、西、北三面还加筑两重围墙。仓库正面戈壁有一烽燧墩,为沙石加红柳筑成。此河仓城为汉所筑,西晋时沿用,废于唐代。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在内围墙一角垃圾堆中得到许多中文木简,简上说到从敦煌沙漠田输送粮食以及积储的衣物等。”笔者于1974年去该处查勘,还挖得小麦小米各一把,捡到少许陶片、箭镞。

前凉时(345年),以敦煌郡、晋昌郡、高昌郡、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合并为沙洲,州治在敦煌郡,任西胡校尉杨宣为沙州刺史,敦煌地位上升为州。沙州管辖的戊己校尉赵贞反叛,竟打败西域长史李柏,西域惊恐,动荡。前凉张骏即派沙州刺史杨宣进军西域,打败俘获赵贞,以其地设高昌郡,这是西域设郡的开始。从此高昌郡归沙州统辖,并实行了和敦煌一样的行政制度,设郡、县、乡、里基层政权,在高昌聚居的各民族都统一成为县、乡、里的编户。杨宣又击败不服从前凉的西域大国焉耆,西域各国皆臣服前凉,于是前凉在今罗布泊哈密吐鲁番一带实行屯田戍守,以制御西域。可见敦煌对经略西域、稳定西域,维护整个前凉稳定、安全起重要作用。

前秦灭前凉统辖敦煌,敦煌成为前秦的西部重镇,战略后方,经略西域的前沿基地。任命前凉旧臣杨翰继续为高昌郡太守。公元378年,前凉的凉州刺史梁熙又派人去西域招抚各国,但南部大国焉耆、龟兹仍不服前秦。公元382年,前秦苻坚乃派吕光为大将,率七万兵进军西域,焉耆、龟兹臣服。西域平定。前秦遂任吕光为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镇抚西域。所有这些军事、政治活动,无不以敦煌为基地。

前秦骤亡,吕光从西域东归,以张掖为都建立后凉,尽有河西,并立即派儿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坐镇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达克阿奴斯城),敦煌成为后凉的屏障。

公元400年,李暠建立西凉,以敦煌为都,以后迁都酒泉,敦煌成为可靠的后方和经济、军事支柱,制御西域的基地。北凉立,敦煌成为北凉战略后方,担负制御西域,总护南北道的重任,敦煌成为北凉商业都市,内地和西域佛教徒仰慕的佛教圣地。

北魏统一北方,统辖敦煌,公元444年在敦煌设镇,任皇室宗亲穆亮为都大将,领酒泉军、晋昌戍、东涫戍,镇守酒泉、敦煌、伊吾、高昌一带,其范围东接张掖,西达高昌,南抵祁连,北及蒙古,敦煌地位上升为北魏十镇之一,成为北魏的西部的军政要地。公元448年,韩拔为领护西戎校尉,坐镇鄯善,控制了西域。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崛起于大漠南北的柔然侵扰敦煌,朝议此事,尚书省认为:“敦煌一镇,介远西北……虑或不固,欲移就凉州。”就是放弃敦煌,退守凉州。给事中韩秀,立即反对,陈述其利害说:“此蹙国之事,非辟土之宜……敦煌之立,其来已久。一旦罢废,则关右荒扰,烽警不息,边役烦兴,艰难方甚。昔人有言,‘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保敦煌’。‘敦煌进断北狄之觇途,退塞西夷之窥路’。”(见《魏书·韩秀传》)韩秀的陈词,把敦煌的战略地位,敦煌事关中原王朝安危的利害关系说透了。公元491年,西域的高车攻杀了亲柔然的高昌王阏氏,立敦煌人张孟明为高昌王。接着,高昌人又杀张孟明,先后推马儒、嘉为王,并遣使向北魏朝贡,随后西域诸国都归顺北魏。可见南北朝时期,西域诸国通过敦煌同内地始终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丝绸之路基本上是畅通的。加之各割据政权都有效统辖或管理西域,在高昌设郡,实行屯田,当时大批汉族人移居西域的伊吾、高昌地区,这就为西域和内地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那时西域同内地的贸易兴盛,史书上说“商胡贩客,填委于旗亭”(见《周书·异域上》)。至于佛教徒更是往来不断,名僧云集。敦煌确实是商业重镇,中西交化的交汇点,连接西域与内地的交通枢纽。下面列出一些重大活动:

晋武帝泰始中(265年—274年)康居王那鼻遣使通好,献善舞马(见《晋书·大宛康居列传》)善舞马,实际是经过训练能表演马术杂技的马,这种马是优良品种。(康居,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东界乌孙西邻奄蔡。)

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晋武帝遣使杨颢拜大宛王蓝庾。(见《晋书·大宛康居列传》)大宛在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盆地,以后我国古籍中又称破洛那。蓝庾死,其子摩立,遣使贡汗血马。

前凉张骏时(335年),焉耆前部王、于阗王等西域诸国献汗血马、火浣布、孔雀、巨象及珍异两百余品贡物(见《晋书·张轨传》)。

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苻坚的凉州刺史梁熙遣使去西域,以礼物赠诸国王,于是西域十六国向前秦朝贡(见《晋书·苻坚传》)。

前秦太安元年(385年),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中原。大宛献汗血马。天竺(今印度)、于阗、康居等派使贡献(见《晋书·苻坚传》)。

前秦太安元年(385年),西域诸国朝贡(见《晋书·苻坚传》)。

公元435年,龟兹、疏勒、乌孙等九国遣使向北魏朝贡。北魏也先后派王恩生、许钢、董琬、高明等使西域(见《北史·西域传序》)。(www.xing528.com)

公元448年,龟兹、疏勒、破洛那(即大宛)等国遣使来北魏朝贡(见《中国史稿》第三册第244页)。

据《魏书·西域传》记,北魏灭北凉,就曾经从姑藏俘获了一大批粟特商人,后经粟特国遣使赴山西平城(北魏都城)斡旋,才使这些商人返回本国。斯坦因在1907年于敦煌附近的长城烽燧遗址中掘得文书信六件,据学者研究释读,认为信是粟特商人写给本国王子的。信中报告了“八王之乱”后洛阳长安的状况,同时也反映了这些中亚商人在敦煌、内地的活动情况。他们人数很多,仅敦煌一地就一百多人,并分散在河西和关内各重要地方,随时派遣人员,往来丝绸之路,掌握行情,传递信息。他们经营的货物很杂,有毛织品、香料、药材、绢帛、葡萄酒等。使用的货币为银钱。通过商人的活动,内地的丝绸、麝香等物通过敦煌,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各地,远者可达地中海沿岸。

公元424年—458年,大月氏(今阿富汗北境)商贩来北魏京城洛阳(见《北史·大月氏国传》)。

公元452年,粟特国(葱岭西,故之奄蔡又名那沙)王遣使来北魏(见《北史·波斯国传》)。

公元564年,粟特国王又遣使来北周贡方物(见《北史·波斯国传》)。

公元535年—551年,直到西魏时,鄯善、高昌、焉耆、于阗等国仍向西魏、北周朝贡。

仅上面所列的事实,可知中西交流中友好使者的足迹,深深留在古郡敦煌。

当时通往西域的商道有三条:南道出敦煌阳关,由南山北坡西行,越葱岭到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大月氏(今阿富汗);中道出敦煌玉门关,经白龙滩沙漠(敦煌正西,今新疆境内),故楼兰城(今罗布泊西北)沿孔雀河塔里木河北)西抵龟兹,再经疏勒、大宛而达波斯、大秦;北道自敦煌玉门关西北绕过白龙滩沙漠,经高昌西行抵龟兹与中道合。西去的商品仍以丝绸为大宗,还有其他工农业产品,我国的养蚕技术也在公元6世纪末通过波斯而传入大秦、西亚、中亚。输入的商品有宝石、香料、玻璃等。北魏孝文帝后,从葱岭以西到东罗马帝国的沿途各国商人,纷纷来我国进行贸易。北魏还在都城洛阳划出专门的市区,建造馆舍给他们居住。有的外国商人到河西因羡慕当地的繁荣和富饶,也有在河西定居不归的,如北魏官僚、安息人安吐根就是一个,史称“曾祖入魏,家于酒泉”(《北史·和士开传·附安吐根传》)。波斯又称帕提亚,本是波斯帝国一行省,地在伊朗高原东北,后建阿萨息斯王朝,中国古文献中又译为安息。

除一般的贸易外,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还有经常的外交联系。当时的康居、大宛(或破洛那)、大月氏、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乾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波斯等国都曾先后遣使来华,并赠送珍贵礼品,敦煌都曾一一接待,可见敦煌是当时国际交流的一个都会。

这时佛教在西域也非常盛行。佛教在公元一世纪,由印度西北部的迦湿弥罗东越葱岭,传入我国新疆于阗。于阗是佛教盛国、大国,佛教传入内地,敦煌是中继站。伴随着佛教的传入,文学哲学艺术也经敦煌传入内地。北魏的西凉乐就是由龟兹乐转变而成,乐器中如曲颈琵琶、竖头箜篌之类也出自西域,可见敦煌在当时是中西文化汇合交融的一个中心。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为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国各族人民友谊做出贡献的鸠摩罗什、法显、竺法护和宋云,他们的足迹深深留在敦煌,其中竺法护和宋云就是敦煌人。

关于鸠摩罗什、竺法护、宋云三人,在前文西汉部分丝绸之路已有介绍。法显,以65岁高龄,结伴4人,于公元399年从后秦京城长安出发,途经张掖、敦煌、于阗,越帕米尔高原,周游克什米尔北部、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东南部以及尼泊尔边境地区,再经斯里兰卡、爪哇、南海、东海、黄海,在山东半岛的牢山(劳山)登陆,于公元413年抵东晋建康,历时14年,回来时已80岁。这种为了学习和增进友谊的精神,确实可贵。

这样看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不仅是经略西域重镇,事关割据政权安危的战略要地,也是中西交往的都会,中西文化的第一个交汇点,对我国古代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医学、科技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