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时期的敦煌
公元400年—421年,西凉经三王:暠、歆、恂而亡于匈奴沮渠氏的北凉。其都敦煌,于公元405年迁都酒泉。西凉政权尽管存在时间不长(22年),统辖地区很小(仅有今酒泉、敦煌、新疆东部),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为先进,因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汉族政权。西凉对酒泉、敦煌历史文化有过重大影响。
西凉的建立者李暠,字玄盛,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汉代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又一说李暠为陇西成纪即今甘肃秦安人。见《十六国春秋辑补·西凉录》),出身世宦之家。其高祖李雍,为西晋的东莞太守(今山东莒县);曾祖李柔,是西晋的北地(今陕西耀县)太守;祖父李弇是前凉武威将军,天水郡太守;其父李昶,做过前凉世子待讲,年十八而卒,李暠是李昶的遗腹子。正是李氏累世为官,“荷宠前朝”“著功秦陇”,使李暠在河陇一带,拥有很高声望。暠年幼酷好读书,史称他“通涉经史,尤善文义”。长成后攻读孙吴兵法,操练武艺,可谓文武兼备。公元398年为敦煌郡效谷县令(敦煌东北)。当敦煌郡太守孟敏死后,李暠被推举为宁朔将军,敦煌郡太守,护羌校尉。其于公元400年,自立西凉国,都城敦煌。
西凉之初,仅有玉门以西之地。至庚子二年(401年),原属北凉的凉宁(在今酒泉境内)、酒泉二郡叛降李暠(见《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使地盘窄小的西凉,东扩到逼近张掖的弱水。经再三考虑,李暠于公元405年迁都酒泉。西凉的辖区,北起西海郡(居延,今内蒙古额旗)、南达祁连山。东自酒泉郡,西抵高昌郡(今新疆吐鲁番。以后扩到新疆南路西域疏勒),只有今甘肃酒泉、玉门、安西、敦煌及新疆一部。西凉统有“旧郡五、前凉郡三、后凉郡二、增设郡八,共十八郡”,多在敦煌地域内(见《十六国疆域志》)。其实这些郡中,有些是挤在一起的,如武威、武兴、张掖三郡,都设在敦煌南端的子亭镇(今肃北县党城湾东南,见向达《西征小记》),是用以安置张掖以东来投靠的居民;会稽、广夏二郡,设在汉玉门关以东,则安置从中州、江南迁来的百姓。新增的郡类似东晋设的那种侨郡。有的则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如凉宁郡、新城郡,属县更无从考知。更多的郡如晋兴、河湟、西平、广武、大夏、西安、西郡等,辖地皆在南凉、北凉境内,并不为西凉占有,仅仅是李暠封赏臣僚时加给的空头衔。敦煌郡下领敦煌、菖蒲、龙勒、效谷四县,且县、乡、里政权层层健全。人口当在十万以上。据《十六国春秋辑补·西凉录》载:“苻坚建元之末(约383年),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徙七千余户。郭黁之寇武威,武威、张掖以东人西奔敦煌,晋昌者数千户。”仅仅十几年时间,迁入敦煌的居民就有二万余户,移民总数当在十万人。如果再加上敦煌原有居民,那就更可观了。所以李暠才说,敦煌是“郡大众殷,实是名邦”(见敦煌文书P.2025《沙州都督府图经》)。由此可见十万以上人口,确是西汉建郡以来人口最多的。
西凉初建,敦煌为都,在这个政权中担任要职的有:征东将军唐瑶、军谘祭酒郭谦、左长史索仙、右长史张邈、左司马尹建兴、右司马张体顺、牧府左长史张条、右长史令狐溢、太府主簿张林、从事中郎加任折冲将军宋繇(大儒)、从事中郎加任扬武将军张谡、牧府右司马索承明,其余各郡太守也都以氾、索、赵、阴等大姓充任。这份任命名单告诉我们:西凉的敦煌政权机构齐全,有效行使行政权力,政权要职皆为敦煌豪门大族把持。而李暠的西凉又得到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才能立国。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敦煌户籍残卷》,为李暠建初十二年(416年)正月的户籍,是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的部分居民姓名。户籍上载有居民共十户,残存八户,分作五姓,其中裴氏两户,阴氏两户,吕氏两户,随氏一户,唐氏一户。此外户籍还记载了嫁到这里的妇女七姓,分别为赵、冯、高、袁、张、苏、曹等姓氏。据陈垣先生考证,这些姓氏原来都是中州旧姓,西迁来敦煌后成为大族(见陈垣《跋西凉户籍残卷》,载于《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如阴氏,祖籍河南新野人,早在汉朝就是大官,因那里战争不断,流连于此,“至今敦煌人矣”(见《陇右金石录》卷二《阴处士修功德碑》)。前凉时,敦煌人阴充、阴澹等为重臣,阴浚、阴豫、阴鉴为大将,阴澹为敦煌郡太守,敦煌阴氏极盛一时。至于出身西凉敦煌县西宕乡唐氏的唐瑶,官至晋昌郡太守。除这个仅为一乡一里的户籍残卷外,敦煌还有一些大族,如索氏、氾氏、宋氏等。这说明,到魏晋时敦煌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有名望的大族,西凉李暠的任命名单和户籍残卷是吻合的。任命名单和户籍残卷还告诉我们,这些大族到敦煌久矣,如索氏,在西汉时就从中原移民到敦煌。这些中原移到敦煌的大族,经300多年的积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已有雄厚实力。且人才辈出,才兼文武,名人荟萃,至西晋十六国时,已有强大实力。政治上操持权柄,指挥军队,左右形势;经济上有实力,掌握当地民生命脉。如张冲(前凉时)“家资巨万,悉以济贫”。敦煌这些世家大族为将,则率军出征,保境安民;文化上博古通今,经史皆备,兴教昌文,开馆讲学,著书立说,引领文化潮流,传承中华文明。前面提到的索靖,大儒,书法家,名扬海内;为官,尚书郎,雁门郡、酒泉郡太守;为将,大将军、左司马、后将军,竟在战争中受伤而死。西凉宋繇,河西名儒,从事中郎,折冲将军。这些也更加说明,敦煌自汉魏晋以来,经三四百年的积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已有深厚积淀。说敦煌人杰地灵,敦煌文化底蕴深厚,实不为过。
西凉东邻匈奴人沮渠氏的北凉(都张掖,后姑臧),必取西凉而代之,是西凉的劲敌。接着是鲜卑人的南凉(都西平,今青海乐都)。就当时北方而言,与西凉几乎同时存在的还有六个割据政权,那就是西秦(都靖远)、夏(陕北、河套)、后秦(都长安)、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南燕(都河南滑县)、北燕(都朝阳,辽、蓟、热河)。因此在敦煌的西凉,要生存发展,很不容易。敦煌之于西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敦煌是西凉的根基,在国都迁酒泉后,敦煌是可靠的后方和根据地,是经济、军事的唯一支柱。敦煌又是通西域的门户,控制西域的基地。在李暠的组织下,修复了敦煌东西两面的旧塞墙,“以防北虏之患”,同时也加固了西南两面的旧塞墙,“以威南虏”。同时以敦煌为基地,有效控制高昌郡。吐鲁番文书中有一件《建初十四年(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其中记有“建初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高昌郡高昌县孝敬里韩渠妻”云云,证明西凉有效统辖着西域高昌,并且在这里设置了和内地一样的郡、县、乡、里行政统治机构。敦煌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汇聚地,敦煌对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敦煌也成了佛教活动和佛经翻译的中心。如京兆僧人智猛,于公元404年“招结同志沙门十有五人,发迹长安。渡河跨谷三十六所,至凉州、敦煌,出自阳关,西入流沙……遂历鄯善、龟兹、于阗诸国”。这个智猛一直到印度求佛游学(见《高僧传》)。这些人都是敦煌官方派遣向导,护送出流沙的。公元420年,幽州僧人昙无竭“召集沙门之徒二十五人,准备幡盖供养之物,出发西行”,也是经敦煌而进入高昌。著名高僧昙无谶,他由印度去罽宾(今克什米尔),转辗龟玆、鄯善到敦煌,一住几年,开始译经。参与的僧侣数百人。翻译工作疑难纵横,唯有他“临机释疑,清辩若流”。昙无谶文字修养很高,译经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翻译佛经的名僧,不仅是佛学大师,也是语言文字、文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大家,当然,更是翻译家。佛经的翻译并带入内地,无疑会有力促进佛教的传布。
李暠立国之初,考虑“诸事草创……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执法宽简。庚子三年(402年)李暠在敦煌西门外临水而修“靖恭之堂”,作为商议朝政,检阅武备之处。并特意使人将圣君明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形象绘制于堂内,并一一题词赞颂,作为上下效法的榜样。唐时此堂尚存,沙州州司改为馆。这是在倡导一种精神、风气。(www.xing528.com)
敦煌的农业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发展。政府出面组织了大规模屯田。“宋繇东伐……遂屯玉门、阳关,广田积谷。”(见《晋书·李玄盛传》)这是一条简单而又重要的记录,宋繇东伐取胜,占数城后,在玉门关、阳关大规模屯田,鼓励百姓农耕,开垦土地,兴修水利。从中原、武威、张掖迁来的大量农户,是一支农耕大军,经努力,敦煌出现了“年谷频登、百姓乐业”的景象。
敦煌教育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当时公私办学,是一种风气。李暠在敦煌设“泮宫”(国立高等学府),增高门学生500人,从儒生中选拔士人。公立学校中设秀孝科,大力培养儒生,又设五经博士,传授经史,培养大儒。地方名士开馆延学,成为风气。如敦煌名儒刘昞,开设私馆,投奔而来的弟子500余人。刘昞的老师,敦煌大学者郭瑀,不出仕州郡,专著书、办学、授业,弟子多达3000人。西凉时,敦煌名儒士人众多,突出的有刘昞、宋繇。
刘昞,字延明,西凉敦煌人。其父刘宝,就是儒学名家。刘昞14岁在敦煌大儒郭瑀门下就学,不求仕进,潜心攻读研习,卓然成家,名声大振。西凉王李暠请刘昞任儒林祭酒,从事中郎,后升任抚夷将军,政务繁忙,仍手不释卷,勤奋研读。李暠劝他,你注记篇籍,白天劳忙即可,晚上要好好休息才是。刘昞却说,哪怕晚上就要死,早晨也得好好学习。孔子研究学问都说不知老之将之,我怎不努力自勉呢?刘昞一生著书甚多,计有《三史文繁著略记》八十四卷,《凉书》十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还注释了《韩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等。存下来的仅有《敦煌实录》。西凉亡,北凉拜刘昞为秘书郎。北魏灭北凉后,把河西名儒都请到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其中就有刘昞。这一批人到平城后,或著书修史,或讲学授业,使京城学风为之大兴。说明河西名儒东迁和河西儒风东传,对北魏及中原文化、教育有过重大影响。
宋繇,字修业,敦煌人,河西名儒。出生在一个世世为儒,出仕郡州的家庭。幼丧母,随伯母生活,以孝道闻名乡里。其自幼好学,闭室诵书,昼夜不倦,博通经史,诸子百言,无一不精。一生酷爱典籍,家有藏书数千卷。宋繇又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政治家。他为西凉王李暠的股肱之臣,任折冲将军,从事中郎。曾率兵东进,为西凉开拓国土立了功劳,升为右将军。宋繇与李暠子李让(敦煌太守)镇守敦煌,在阳关、玉门关屯田积谷,成效显著。后北凉占敦煌,沮渠蒙逊见他家有藏书数千卷而少有资财,请他出任北凉左丞,器重有加。再后北魏灭北凉,又请宋繇任河西王右丞相,加安远将军。
北凉始终是西凉的直接对手,“每年侵寇不止”。公元417年李暠死(在位17年,终年67岁),次子李歆继任,效谷县发生地裂,敦煌县城内谦恭堂震陷,百姓受灾。北凉乘李暠新故,发兵30000攻击西凉,并设伏于临泽,李歆迎战,大败北凉军队,追击百余里,斩俘7000余人。次年北凉又攻,李歆先避战不出,待后击之。北凉求战不成,只好抢割秋稼而还。公元420年,北凉又伐西凉,并设伏于临泽,李歆率步骑迎战。临泽决战,西凉军队身陷伏兵包围,遭惨败,全军覆没,李歆战死。北凉兵陷酒泉,李歆弟敦煌太守李恂撤出敦煌,逃亡北山。敦煌大族宋承、张弘聚众起事,抗拒北凉,并“密信招恂”。李恂率残部回敦煌。地方人士推李恂为凉州刺史,寇军将军主政(实际上是西凉第三任王),并改元永建,李恂坚守敦煌城,与北凉对峙,闭城不战。直到次年三月(421年)北凉王沮渠蒙逊亲率兵20000援助,从三面筑堤,堵水灌敦煌城,城陷,李恂战败自杀,西凉亡。敦煌历史进入北凉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