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夏钱币研究》揭示福圣改译禀德依据不足

《西夏钱币研究》揭示福圣改译禀德依据不足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夏开国皇帝元昊雄才大略,主张“一王之兴,必有一王之制”,对西夏建国贡献很大,当然也应开炉铸钱。这一说法的提出,至今20多年了,在钱币界、收藏界和西夏学界影响不小,也有个别人提出是否可用这一新的称呼来取代“福圣宝钱”。但是,这一说法始终未能获得学界,特别是西夏文字专家的认同。

《西夏钱币研究》揭示福圣改译禀德依据不足

一、“福圣”改译“禀德”依据不足

第一,认为“福圣”二字“字形不对”。陈先生根据实物钱文,用很大篇幅,对“img147(直译为圣福)”二字进行了分解,其关键的观点是:认为“img148(圣)”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中间应有“img149”形结构,右侧应为“匕”形结构,所以此字应为“img150(德)”字,而非“img151(圣)”字。“img152(福)”也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中间应有“img153”形结构,右侧为“匕”形结构,所以此字应为“img154(禀)”,而非“img155(福)”。实物钱文所以看不到两字的“匕”形结构,是因为“缺笔”所致。

第二,认为“钱币是建立王朝的标志之一”,每个新的王朝都用自己新铸钱币取代旧币。西夏开国皇帝元昊雄才大略,主张“一王之兴,必有一王之制”,对西夏建国贡献很大,当然也应开炉铸钱。从理论上为元昊铸钱,提出了依据。

这一说法的提出,至今20多年了,在钱币界、收藏界和西夏学界影响不小,也有个别人提出是否可用这一新的称呼来取代“福圣宝钱”。但是,这一说法始终未能获得学界,特别是西夏文字专家的认同。(www.xing528.com)

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钱币是建立王朝的标志之一,一个新的王朝诞生后,是应该铸造和使用新王朝钱币。但是,各朝有各朝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究竟铸造了没有,一要看有无文献记载,二要看有无实物佐证。其实,翻开史籍,就可明白新王朝是不一定都铸了新钱的。《宋史·食货志》载,“盖自五代以来,相承用唐旧钱,其别铸者殊显”。也就是说,唐末以来,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落后,社会不安,经济基础差,币值不稳定,铸钱也较少”[20]。后梁、后唐基本上沿用唐开元旧钱,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就没有铸钱。与西夏同时期的金,建国于1115年,其初期概用“辽宋旧钱”,直到数十年后的第四代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才发行交钞,与“旧钱并用”;正隆二年(1157年),“始议鼓铸”,铸造了“肉好、字文峻整”的“正隆通宝[21]。据此推论,元昊没有铸钱,也是完全说得通的。

尽管如此,元昊是否铸钱,还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多少年来,西夏考古有很多重要的发现,但既未见到元昊铸钱的相关文献,更未见有新的实物发现。这种情况应如何解释呢?一如陈先生所言,“党项人早已习惯使用钱币了”,但习惯使用的是唐宋旧钱,而不是西夏新铸钱币。其中的原因,或许因元昊建国初期,百事待举,还未顾及铸币;更可能与西夏货币经济不够发达有关,西夏原属唐宋故地,到处充斥的是唐宋旧钱,已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无须另铸新钱[22]。当然我们也期待着新的考古发现,能证明元昊时已开炉铸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