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夏钱币研究:明代人加绘的泉志版钱图

西夏钱币研究:明代人加绘的泉志版钱图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 、传本《泉志》钱图是明代人加绘的洪遵《泉志》是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许多钱币学家奉为经典。从他们行文的口气上,根本不认为《泉志》钱图是个问题,《泉志》有钱图是毫无疑义的。第二种看法与第一种看法截然相反,认为《泉志》无图,不是钱谱。第三种意见是,《泉志》原是有图的,但图是明代人后加的。洪遵《泉志》原貌,应是图文并茂的。传本《泉志》的钱图,是明万历徐象梅加绘的。

西夏钱币研究:明代人加绘的泉志版钱图

二 、传本《泉志》钱图是明代人加绘的

洪遵《泉志》是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许多钱币学家奉为经典。(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元)脱脱宋史·艺文志》和(清)陶延《说郛》都有著录。但是,宋元两代已无传本流传下来。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写本,是《永乐大典》本;最早的刊本,是(明)毛晋、胡震亨所刊、徐象梅摹图的《秘册汇函》本,刊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此后三百多年又有别的刊本出现,但都本于万历这个祖本。

《泉志》原本有无钱图,历来就有争议。《四库全书提要》说:“是书汇集历代钱图,凡有文字可记,形象可绘者,莫不毕载”;《白茅堂集跋钱谱》曰:“洪景伯钱谱集顾烜、张台、封演、董逌、李孝美、陶岳数家,遂号详博”。从他们行文的口气上,根本不认为《泉志》钱图是个问题,《泉志》有钱图是毫无疑义的。这是第一种看法。

第二种看法与第一种看法截然相反,认为《泉志》无图,不是钱谱。清代古泉大家翁树培认为:“书名《泉志》,何得改云钱谱!”《古今钱略》的作者倪模,对此加按语说:“以《泉志》为钱谱,如《路史》以董逌《钱谱》为钱书耳。”20世纪50年代,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第五章“两宋的货币”中说:“这部书不是钱谱,因为原著没有图,图是后人妄加的。”

第三种意见是,《泉志》原是有图的,但图是明代人后加的。彭信威先生在这点上说得最为明确。他放弃了50年代的说法,在1965年再版的《中国货币史》中写道:“《泉志》原来应当是有图的,但因一直没有刊行,长期转相传抄,到明代万历年间才有刻本,所以原图已失。”又说:“《泉志》所附的图是明代人加上去的,并不是洪遵所画的。” [10](www.xing528.com)

《泉志》钱图问题,涉及两个本子:一是洪遵的原本,一是徐象梅的传本。争论的焦点是原本有无钱图;传本钱图是如何来的。第一种意见表面上看是对的,实际上它并未意识到传本与原本的差异,认为传本就是原本,《四库全书提要》就是根据传本著录的。第二种意见看出了两个本子的差异,是个进步,但提出《泉志》原本不是钱谱,所以就没有钱图,则失之于偏激了。笔者认为,第三种意见是对的,传本钱图是明代人加上去的,同时应该明确是徐象梅绘的。

《泉志》的原本应是有图的。在我国,钱币实物的研究和著录的历史是很长的。早在南朝萧梁时代(502~557),就有刘氏《钱谱》,顾烜《钱谱》。此后历经隋唐五代直到宋朝,钱币学的著作转相承袭,代有所作,越来越多。这些著作,虽然都已失传,但大部分是洪遵见过的。《泉志》引用前人的著作达九十种之多,其中有关钱币学的著作,有唐代封演《续钱谱》,敦素之说,徐氏之说;五代张台《钱录》;宋代陶岳《货泉录》、金光袭《钱宝录》、董逌《钱谱》、李孝美《历代钱谱》,还有年代和著者无考的旧谱多种。此外,如《泉志》序中所说,还“旁考传记,下逮稗官所记”。《泉志》总计著录三百四十八品,除洪遵自藏“百有余品”(《泉志》序)外,其中部分则应来自上述旧谱和史籍。古人的谱录,总是有图的,洪遵虽云《泉志》,而正文中“右××钱”,正是有图的忠实反映。洪遵《泉志》原貌,应是图文并茂的。

传本《泉志》的钱图,是明万历徐象梅加绘的。这点,在孙震卿的《刻泉志序》中交代得是很清楚的:“此刻属武林徐仲和手摹。”徐象梅在《泉志跋》中不仅说了绘图的重要性,“不唯证误,且可貌真”,而且说他有能力绘制,“粗知六书,且谙绘事”。这些点滴的记载,我们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洪遵《泉志》在宋代未能刊行,如彭先生所说,只能“转相传抄”。古人不谙或是不重视绘图之事,多数抄本应是只抄文字而省略其图的。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历经460多年到徐象梅手中的,很可能是辗转传抄的没有钱图的抄本。如此看来,孙震卿、徐象梅反复谈到绘图之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