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葫芦形陶瓷器:揭秘中国古代葫芦的文化内涵

元代葫芦形陶瓷器:揭秘中国古代葫芦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葫芦其卓尔不凡的孤高品格,历来为文人所喜爱,元代文人对之更是大加称道。宴会被认为是同战争、狩猎同等重要的头等大事。宋、西夏、元时期的塔,设计了由刹座、相轮、华盖上承托宝珠或葫芦组成的塔刹。

元代葫芦形陶瓷器:揭秘中国古代葫芦的文化内涵

二、元代葫芦文化内涵

1. 文人士大夫喜用葫芦酒具寄托孤高品格

辽金元之世,儒、释、道三教融合。道教形成正一教与全真教两大教派。金代道士王重阳在山东创立全真教,该教风靡金元。全真教以三教圆融、养性全命、清心寡欲为教义,信奉汉钟离、吕洞宾,强调内心清净,养性守气,他们与禅宗合流,既有清净的生活方式,又有高雅的修养情操,还有长生健康的功效,这些特点为人们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所欢迎。

葫芦其卓尔不凡的孤高品格,历来为文人所喜爱,元代文人对之更是大加称道。元•范梈《种瓠二首》记:或言种瓠蔓长必剪其标,乃实余斋所种,因树为架蔓缘不已,果多虚花,欲去之,忧伤其凌霄之意,因赋五言为之解嘲云:

岂是阶庭物,支离亦自奇,

已殊凡草蔓,缀得好花枝,

带雨宁无实,凌霄必有为,

啾啾群鸟雀,从汝踏多时。

秋后瓠果成一实,轮囷可爱,余嘉其晚成而不群。答赋云:

嘉瓠吾所爱,孤高更可人,

不虚种植意,终系发生神,

有叶诚藏用,无容岂识真,

明年应见汝,众子亦轮囷。

葫芦自身孤高的品格加之道教神话中葫芦里装着美酒,葫芦酒具经常出现在文人身边,中国古代绘画中,常常可见在山林瀑布中把酒独饮的文人士大夫,所用酒具就是葫芦瓶。其考古资料见于内蒙赤峰沙子山元代壁画《闲居图》:绘于南壁西段。一男子头裹巾子,身穿蓝色圆领袍衫,端坐凳上,右手扶膝,左手端盏。前有一长方形几,上置碗、盏。一仆人梳双髻,穿圆领衫,持盏托立于几后。几前有一黄色葫芦形瓷瓶,人物两侧有山石花木,面前有高山楼阁,瀑布湍流,一船夫蓑衣斗笠,手持木桨,架小舟于波涛之中。该图描绘了士大夫用葫芦形瓷瓶饮酒闲居山林的画面。正像唐•郑審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

幽林常伴许,陋巷亦随回,

挂影怜红壁,倾心向绿杯,

何曾斟酌处,不使玉山颓。

文人喜用葫芦瓶为酒器,表达他们在葫芦中寻找心灵的净土和寄托清高的品格。山林隐逸之士,一般都多少含有庄学的血统,而葫芦作为道家的标志物必然成为深受文人喜爱之物,伴随在身边,置身于高山溪流边。(www.xing528.com)

2. 元代宴飨礼仪中的葫芦形酒具

蒙古人酒文化非常发达,元人好饮之风极盛,葫芦形瓷瓶做酒具特别普及,在国家的宴飨礼仪中都能见到。元代的宴会之风甚盛,比较正式的宴饮都有一定的仪式,凡大宴席茶饭则用出桌,每桌上以小果盆列果子数般于前列,菜碟数品于后,长箸一双。厅前用大香炉花瓶居于中央,祗应乐人分列左右。若众官毕集,主人进前把盏,客有居小者,亦随意出席把盏。凡数十回,方可献食。把盏就是敬酒,是宴席时常见的礼仪。把盏的做法是,侍从两人,“一人持酒瓶居左,一人持果盘居右,并立主人之后。主人捧台盏于前,以盏令倾酒,自先尝看冷暖,却倾些小在盘,再令斟满,则跪而献进,持瓶、执果者并跪”。其考古资料见于内蒙古赤峰沙子山元代壁画,共2幅,分别绘于墓室南北两壁的东段。其中一幅布宴图:南壁画面长95厘米、高81厘米。画面中央有一长条形桌,铺绿色桌布,桌上放黄色注壶(葫芦形瓷壶)、托盘、四系罐及白色莲花碗和茶盏。桌后站立3人。左侧1人着男装,头戴幞头,幞脚上翘,身穿绿衫,加捍腰,双手捧匜,侧身向西;中间1女子梳髻,穿绿色圆领衫,红色围腰外加蓝色捍腰,双手端一托盘,盘内有盏。桌前站立1人,着男装,侧身向西,戴幞头,穿红衫,绿色捍腰,抱一黄色凤头瓶。此壁画中的葫芦形瓷瓶恰好充当了宴会中的酒具。蒙古人对宴会十分重视,元代人说:“国朝大事,曰征伐,曰搜狩,曰宴飨,三者而已。”宴会被认为是同战争、狩猎同等重要的头等大事。这种习惯的形成,和蒙古的游牧生活方式以及部落组织有密切关系。这里葫芦形酒具已不是一般的酒具,它已融入到蒙古统治者的政治生活中。

3. 葫芦形佛塔为佛教所用

元代统治者崇尚佛教,特别崇尚藏传佛教,并实行帝师制度。对汉地佛教采取保护政策。据记载,元世祖二十八年(1291年)全国共有寺院42318座,僧尼213000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葫芦作为道教的标志物同时出现在佛塔中,反映了佛、道兼容的社会现实,这时期的佛塔有很多葫芦形,称“西番佛塔”,“其形若壶”、“俗称一瓶塔”者,即当时土蕃萨迦教派流行之噶当觉顿,若至元八年(1271年)所建由八思巴第益邻真设计之大都大圣寿万安寺白塔者。其中Ⅱ式塔的基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为葫芦形。101号塔刹为陶制葫芦形[13]。参照宁夏拜寺口双塔、北京妙应寺白塔等。宋、西夏、元时期的塔,设计了由刹座、相轮、华盖上承托宝珠或葫芦组成的塔刹。

【注释】

[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6,第184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江西省高安县博物馆 刘裕黑、熊琳:《江西高安县发现元青花、釉里红等瓷器窖藏》,《文物》,1982年4期。

[3]桑坚信:《杭州市发现的元代瓷器窖藏》,《文物》,1989 年11期。

[4]唐汗三、李福臣、张松柏:《内蒙赤峰大营子元代瓷器窖藏》,《文物》,1984年5期。

[5]叶佩兰著:《元代陶瓷》,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5月。

[6]《中国陶瓷全集》第10集,图一八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中国陶瓷全集》第10集,图三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中国陶瓷全集》第10集,图三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9]《中国陶瓷全集》第11集,图一二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中国陶瓷全集》第10集,图一三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叶佩兰著:《元代瓷器》,图39,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

[12]叶佩兰著:《元代瓷器》,图38,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

[13]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宁夏青铜峡市一百零八塔清理维修简报》,《文物》,1991年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