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文化内涵与发展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文化内涵与发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谷仓罐是对汉代所流行的五联罐随葬的继承和变革,主要是为了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灵魂的需求。东汉三国两晋出土的五联罐和谷仓罐的墓中同时伴出杵、臼、碓、磨等稻谷加工工具和斗等炊器,表示为死者提供饮食方面等全方位的服务。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文化内涵与发展

二、东汉两晋葫芦形五联罐的文化内涵

1. 东汉两晋的宗教思想

发源于古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大体与佛教的传入同时产生了道教,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巫术和神仙方术,又吸收了儒教、阴阳、谶纬和佛教的各种成分,并将老子庄子思想加以引申发展,而形成以长生成仙为根本宗旨的一种宗教。通过炼丹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总结并发展了以往的炼丹术,倡导内外丹相结合的一整套修身养性的方法,即以按照阴阳变化和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即所谓内丹;以炼制药石结而成丹,即所谓外丹。修炼内丹,口服外丹,便可达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进入美轮美奂的神仙世界三国两晋时期,道教中的五斗米道发展为天师道。两晋之交道士葛洪在著《抱朴子》的基础上撰《真诰》,建立道教上清派,即重视诵经、修功德,同时宣扬使人存神、服气可长生不死飞升太清。到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始由民间宗教向统治阶级宗教转化。道教在充实发展教义教理的过程中,大量引进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说、三世三界说,同时也吸收了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12]。儒、释、道三教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能相互融合,在相互融合中又能保持各自的特色。作为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多倾向以儒学为主,佛、道并扬。

2. 五联罐与道家追求的壶天仙境

五联罐的造型与中国古代的神山信仰和道家追求的壶天仙境有关,《列子·汤问篇》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命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13]陶思炎先生在《风俗探幽》中记载:“五联罐的构造正是对‘五山’神话的仿效:其罐身是大海的象征,故多以水族堆塑;而顶盖则为神山的模拟,故以亭台楼阁、飞禽走兽、佛僧乐伎等表现一个金玉满屋、吉鸟翔集、歌吹宣阗、人神交混的长乐未央的世界。……魂瓶的前身是五口罐……具有‘五山’的雏义:其口圆平,为‘天’之指代。五口与罐相通,表神山相邻……罐口成了绝地通天的天门象征,拟指亡灵进入天界的门户。”

3. 五联罐与丧葬习俗

古吴越之地巫术卜筮之风甚厚,两汉以降方术淫祀相续未绝,多有史书记载。《史记·封禅书》载:“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后汉书·第五伦传》:“会稽俗多淫祀,好卜筮。” 这种风俗的盛行为五联罐的产生和魂瓶的流行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谷仓罐是对汉代所流行的五联罐随葬的继承和变革,主要是为了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灵魂的需求。《左传·宣公四年》记有“鬼犹求食”之说。《论衡·薄葬篇》云:“谓死如生,闵死独葬,魂孤无副,丘墓闭藏,谷物乏匮……多藏食物,以歆精魂。”秦汉就盛行给死者随葬粮食,唐人杜佑在《通典》里引用贺循谈晋代的葬俗说:“神位既窆,乃下器圹中”、“其明器:凭几一、酒壶二、漆屏风一、三谷三器……”六朝时继续用粮食随葬,此葬俗一直延续到宋代。东汉三国两晋出土的五联罐和谷仓罐的墓中同时伴出杵、臼、碓、磨等稻谷加工工具和img34斗等炊器,表示为死者提供饮食方面等全方位的服务。

4. 五联罐上的佛教内容

据仝淘先生的考察,在其所收集的100件魂瓶(五联罐束腰处出现平台)中,有佛像贴饰和堆塑内容的50余件,纪年最早的为吴凤凰元年(272)魂瓶,最晚到西晋元康七年(297)。与佛教相关的内容,出现更早的是太平永安年间(256—264年),出现了“江左大法遂兴”阶段。在元康年以前所流行的器物中,佛像夹杂在繁乱的堆塑中间,气氛相当活跃。魂瓶上很多装饰用飞鸟、人间乐舞乐和地下的爬行怪物,反映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三界场景,是佛教三界说的体现。

总之,五联罐本身,反映了道家对壶天仙境的追求和中国独特的丧葬习俗及一定的佛教内容。

【注释】

[1]仝淘:《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考古文物》,2004年2期。

[2]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上虞县文物管理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3年。(www.xing528.com)

[3]朱伯谦、林士民:《我国黑瓷的起源及其影响》,《考古》1983年12期。

[4]《中国陶瓷全集》3,图一三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中国陶瓷全集》3,图一三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中国陶瓷全集》3,图一三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中国陶瓷全集》3,图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中国陶瓷全集》3,图一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9]《中国出土瓷器全集》9,第34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

[10]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管会:《江苏省金坛县方麓东吴墓》,《文物》,1989年8期。

[1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8,第32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

[1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13]杨伯峻:《列子集释》第151—152页,中华书局,197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