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麦积山石窟新证:后秦开窟考古研究

麦积山石窟新证:后秦开窟考古研究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门“宣武斩山”对麦积“姚兴凿山”位置的启示——今龙门奉先寺与代京灵岩寺石窟与云冈第3窟与麦积山74及78等窟引言对麦积山,宋人记载有“姚兴凿山而修”。首先,唐代文献中并未提到于龙门大规模“斩山”之类的内容。

麦积山石窟新证:后秦开窟考古研究

龙门“宣武斩山”对麦积“姚兴凿山”位置的启示——今龙门奉先寺与代京灵岩寺石窟与云冈第3窟与麦积山74及78等窟

引言

对麦积山,宋人记载有“姚兴凿山而修”。[1]摩崖勒铭有“始于姚秦,成于元魏”。[2]但由于没有像炳灵寺169窟西秦建弘年号题记那样的有力证据,加之麦积山今“中区”有一部分山体曾出现大面积的坍塌,即使74、78等窟为“现存”早期较大规模的洞窟,也不能肯定为“姚秦”洞窟,并且74、78窟有北魏双窟迹象。[3]

因此,即使相信宋人“姚秦于麦积山开窟”的记载,也会出现一种推测:姚秦时较大规模早期洞窟的“位置”不在今74、78处,而在今麦积山坍塌的“中区”处,它们曾被古代地震破坏而在今中区崖面上无存了,而且还可能认为,只有地下的发掘才能正式确定这种推测,如发掘不能确定地下的文物有姚秦遗存的迹象,甚至宋人的记载也值得怀疑。

笔者按,如要证明宋人的记载的正确性,就必须确定首次于麦积山较大规模“凿山”所应有的“位置”,和此“位置”上的遗物早于北魏。

因此,对于麦积山第一次大规模在山体崖面上开凿“位置”的确定,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龙门石窟武帝时期第一次大规模开凿石窟“位置”的进一步考订,进而联系许多石窟普遍存在的“最早大规模始凿位置”的带有一般规律性的现象,对解决麦积山石窟“最早大规模开凿位置”问题,及其所承载的其他断代因素,从而对解决麦积山石窟是否“现存”姚秦洞窟的问题,很有帮助。

一、龙门石窟首次大规模开凿的位置

关于龙门石窟在北魏宣武帝时期首次大规模开凿的位置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宾阳洞上方[4];一种认为在今奉先寺处[5]

据《魏书·释老志》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工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以此推论:

1.“始出斩山”的位置同“后造三所”的位置不同

“下移就平”的意义是什么呢?“平”的意义当然是某种“平面”,那么“下移就平”当是整个窟下移到某种山体平整部分,因地治宜而节省工程。

因为,按文意,“斩山”,就是要在斜坡山体上“斩出”垂直平面和窟前广场水平平面及向山下延伸的窟前道路或台阶。既已“始出斩山二十三丈”,即水平斩山出23丈(因龙门西山高处坡缓,斩山在水平部分应较长而取较大数字),就已经有相当面积的窟前水平平面和悬崖垂直平面,如果“下移”指窟内“窟顶”在同一地点下移,就不能说“就平”,因窟内窟顶与任何窟外悬崖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或斜平面实不能“就”在一起。因此文中“窟顶”当指窟外门面的顶部。但此窟顶如在同一地点沿原凿垂直面下移的话,也不必说“就平”,只需说下移足矣。

因此,下移指的是整个石窟从山体的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下移,原来斩山处同后来所开的“三所”石窟不是在同一地点,否则,窟顶在原凿垂直面下移到距地面100尺的地方,那么其上原人工应开凿的垂直崖面应高达210尺(窟顶去地310尺减窟顶去地100尺),即使古尺较短[6],这似乎也是难以置信的,同时我们也并没有发现龙门石窟有哪个窟的窟顶上方遗留的人工悬崖面如此高。

“去地”的“地”当指的是山脚下河岸边的地平面,而不是窟内或窟外地面,因初建之始,是从窟外顶部开始,窟本身还没有窟内地面,何来窟顶距窟内地面310尺?文中也未有“事先‘设计’窟顶去窟内地面”之意,而是在陈述初建造时的“实际情况”。故斩山之始,即从窟外顶部开始,从山上垂直距离山脚下地平面310尺处,向下和向东的山脚处开掘。《洛阳伽蓝记中》所谓建筑物的高度之“去地”,也都是指建筑物外面顶部距离地平面的高度,并无它意[7]

2.“始出斩山”的位置不在宾阳三洞的上方

目前,龙门宾阳三洞已被学术界公认为上述于始“斩山”后重建的“凡为三所”石窟(参见水野清一、长广敏雄:《龙门石窟的研究》,1941。刘汝醴:《关于龙门三窟》,载于《文物》1959,12)。此窟外围,近在河水边平地,多天然较陡直平整岩面,故“下移就平”的“平”处,指的就是此处。此窟南北面阔30多米,窟顶垂直距离河边地面20多米,基本符合“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的北魏施工记载。因“就平”,近河岸地面,并缩小了洞窟规模,解决了“费工”的问题。

今宾阳三洞的上方山体中似乎并未发现明显的,与“斩山”达23丈所遗留下来的大面积的水平平面和悬崖垂直平面相符合的地点。所谓宾阳洞上方有宣武“始出斩山”遗迹可寻(参见宫大中:《汉化新窟——宾阳洞》,载于《河南文博通讯》,1978,4;《龙门石窟艺术试探》,载于《文物》1980,1;《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似乎无法确认,并与记载的规模相差甚远。大桥一章《奉先寺诸像的建造与白凤、天平雕刻》注8(载于《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二》,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已对宫大中先生上述看法提出过质疑。宫大中先生将《魏书·释老志》中的“丈”改为“尺”,以求证宾阳洞上方可疑的不大遗迹为北魏宣武“始出斩山”遗迹,虽然有所创意,但综合地看,是可商榷的。

3.今奉先寺在规模上比较符合宣武斩山的情况

就规模来看,整个龙门石窟与“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规模相符合的地点只有今奉先寺处(图1)。北魏早中期的23丈约合今64米,大体符合今奉先寺前场地的延伸长度。可以肯定,此今奉先寺处大规模的斩山情况,在龙门石窟,唯一与《魏书·释老志》所描写的宣武景明时开始的大规模斩山情况相符。

图1 龙门石窟奉先寺

唐代于此处凿大像龛,正如日本学者已经提出的那样(参见前注),乃利用了北魏所遗留的崖面。首先,唐代文献中并未提到于龙门大规模“斩山”之类的内容。其次,《大卢舍那佛像龛像记》只提到工期为3年零9个月,这确与斩山的大规模情况不符。再者,龛上部似遗留了“太多”的斩面,且斩面细如精心修饰的“墙面”,唐代大龛与“墙面”的接触显得非常截然,这种现象很像后代文化层打破前代文化层的情况。“墙面”似北魏时为了要造出窟外部墙壁的较精美面貌而精心所“斩”。如果唐代大龛进行整体设计,似不应如此。唐代在龛外不必留太多的墙面,甚至其龛外崖面的凿痕似应自然圆滑浑朴一些,不必做出细平且垂直的墙面。

4.今奉先寺处正是准照“代京灵岩寺石窟(云冈第3窟)”营“石窟二所”的地方

北魏宣武帝在龙门斩山之始的设计,乃是“准代京灵岩寺石窟”“营石窟二所”。“准”有比照、依据且较为“准确”的含义。说明“营石窟二所”开始是想较为严格地按照“代京灵岩寺石窟”的规格样式和尺寸的,即便不能太严格,也应在规模上与之基本相当。“灵岩寺石窟”应该是比较具体的,而不是笼统地指在北魏代京的“整个云冈石窟”,否则就是“参照”其某些方面而重新设计,而不是“准照”。

更何况,北魏当时对整个云冈石窟另有统一固定的称呼:“武州山石窟(佛)寺”。

如《魏书·显祖纪》:

“皇兴元年秋八月丁酉,行幸武州山石窟寺。”

《魏书·高祖纪》:

“太和四年八月戊申,幸武州山石窟寺。”

“太和六年三月辛巳,幸武州山石窟寺,赐贫老者衣服。”

“太和七年夏五月戊寅朔,幸武州山石窟佛寺。”

由此,推测北魏“石窟寺”这一名称,多指的是某处石窟群的“大概念”,或附属有很多寺院的“石窟群”,或附属有很多石窟的“寺院群”。“某某寺石窟”,当指“石窟寺”中的某处寺院所附属的石窟或洞窟。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漯水》中记载武州山石窟寺的内容有:“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川水又东南流出山。”

显然,文中“灵岩”是整个武州山石窟寺东部的一部分,乃一带叫“灵岩”的石崖之意,连带了许多寺,故曰“烟寺相望”。因灵岩之名,所谓北魏“代京灵岩寺”当在此,但也应是众多寺院中东部的一个,也不包括西边的比丘尼窟室,因此不能作为“整个武州山石窟”的总称。

唐代,道宣忽然在《续高僧传·昙曜传》中曰:“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东头佛寺恒供千人。”文中,似乎将北魏灵岩寺名作为武州山石窟寺的总称,这显然是与《魏书·释老志》的称呼矛盾的。

但另一方面,唐代又给我们提供了不是云冈石窟总称的“灵岩寺”在今云冈石窟中的具体位置。

如《广弘明集》收《魏书·释老志》道宣对云冈石窟的注文:“今时见者传云:谷深三十里,东为僧寺,名曰灵岩,西头尼寺,各凿石为龛,容千人。”这里,谷深三十里中有北魏武州山石窟寺,唐代人道宣,似乎又曾将与“西头尼寺”相对应的“东端僧寺”区域称为具体的唐代灵岩寺,然后以此寺名“为主”在《续高僧传》中,误作为整个北魏武州山石窟寺的“总”名称。

因此,以上3种古文献中,我们可看到共同点。无论是北魏还是唐代,都从记载中显示:唐代灵岩寺乃至北魏的“代京灵岩寺石窟”,在云冈石窟的东部。

但,此北魏“代京灵岩寺石窟”还必须巨大,才能被“准”而与宣武斩山的规模(龙门奉先寺高20余米,宽约33至35米)相符合。

今云冈石窟的众窟中,在规模上能与龙门石窟奉先寺处相比的,只有其最大的,斩山体为“龛”,“能容千人”的第3窟(今云冈第3窟高约25米,宽约46至48米),此第3窟也正在云冈石窟的东部,且比宣武斩山的时期要早。因此,云冈第3窟有可能就是所谓北魏“代京灵岩寺石窟”。其岩崖上有大型木结构建筑的痕迹,当为古代寺院或木构的痕迹(图2)。

图2 云冈石窟第3窟

第3窟开凿在云冈第2期,但没有完工,原是一座大型的塔庙窟,在有坡度的山崖上,同龙门奉先寺一样也是斩出如大型露天采矿式的规模,窟前有较大面积的广场和较大面积的窟前崖面,雄伟庄重。现有二窟门、二明窗,且后室平面较宽,故后室可能开“双窟”,这与其它的云冈第2期的洞窟布局也是一致的。同时也与龙门石窟宣武斩山欲开石窟二所(双窟)的要求是一致的。

因此,如果云冈石窟第3窟为代京灵岩寺石窟的话,不但与云冈石窟中的“灵岩寺”和龙门石窟中“斩山”的有关“古文献”相合,而且与今奉先寺在斩山的大规模的情况上基本相合。

所以,宣武景明时,正是准照今云冈石窟第3窟,即北魏“武州山石窟寺”中的“代京灵岩寺石窟”,于今龙门石窟中“奉先寺”处斩山的(今奉先寺之所以较云冈第3窟小一点,是因为停工未完成,或早就因费工而有所缩水)。

宿白先生在《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注13“灵岩问题”中也曾表示:“云冈第3窟可信为唐以来的灵岩寺石窟。”[8]

笔者按,因本文已推论,北魏“代京灵岩寺石窟”似非北魏“武州山石窟寺”的总称,北魏武州山石窟寺包含的众多寺院中,有位于石窟寺东头的灵岩寺及其附属石窟(主要为今云冈石窟北魏第3窟),故宿先生的这种结论似也可扩展为:云冈第3窟可信为北魏代京灵岩寺石窟。而宣武于龙门奉先寺处的大规模斩山,正好为北魏“代京灵岩寺石窟”被确定为云冈最大规模的第3窟之结论作了注脚,两者互证。(www.xing528.com)

宣武帝既然要隆重地,大规模地为其父母开双窟,就要“准照”以前最大的双窟,于是云冈第3窟就应被选上了。即使云冈第3窟未完成,其设计样式当是知道的。在龙门的欲继续完成,也是欲用原设计,以一种新的完整形象出现,并且也会被冠以新的龙门“灵岩寺”石窟之名[9]

由于龙门山的石质太硬,且斩山处太高因而“费工”,才不得不“下移”到近地面处和天然陡岩平整处,才不得不大大缩小规模,如此,就不能再准照云冈第3窟了。于是,计划被改变而设计了较小的佛殿窟,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最后形成宾阳三洞的样式。北魏龙门石窟中的灵岩寺石窟之名最终也可能落到了此三洞上[10]。(图3)

图3 龙门石窟宾阳三洞

不但龙门宾阳洞已因“费工”“下移”而缩小,不“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了,而且宾阳洞同云冈石窟中的任何大龛窟的不尽相同,也说明了此时的宾阳洞已不仅仅“参照”云冈石窟,而是一种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创新洞窟了。

正是因为依照最大的云冈第3窟在今奉先寺处的受挫,才促使宾阳洞因地治宜地创新。

综上所述,从多个角度的证据看,龙门石窟首次之大规模开凿的位置,便确定在今龙门石窟奉先寺处。

笔者注意到,此位置的特点是在龙门西山的“最显赫”处,位于西山的心脏部位(图4)。

图4 龙门石窟奉先寺远眺

这是否乃许多石窟最早较大规模开凿位置的共同特点呢?

二、其他石窟最早较大规模开凿位置

龙门最早的大规模开凿,在山体之最显赫处,而其它石窟多也出现类似情况。试略举主要的几例如下:

1.云冈石窟最早大规模开凿的昙曜五窟,正被设计在武州川北岸最雄伟的一处上。从远处看,此处斩出的崖面也是最为显赫的中心部分(图5)。

图5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外立面

2.炳灵寺石窟最早较大规模的兴造在169窟中,而古人的选择,也是因为169窟是最雄伟崖面上的最显赫的自然洞窟(图6)。

图6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与环境

3.泾川王母宫石窟最早大规模开凿的洞窟为准照云冈第6窟所开凿的一中心柱窟,也是开凿在回中山面向东部的锥形山体中部偏下的最主要位置上(图7)。

图7 王母宫石窟环境

4.泾川南石窟寺最早大规模开凿的第1窟,也是位于上部带有一自然洞穴的小山主体中部下方的主要位置处(图8)。

图8 南石窟第1窟外景

5.庆阳北石窟寺最早大规模开凿的第165窟,也开凿在覆钟山下一处最显赫的位置(图9)。

图9 北石窟165窟位置

6.甘谷大象山石窟首次大规模开凿的大坐佛窟,也位于大像山最高大显赫悬崖的“大象心脏处”(图10)。

图10 甘谷大象山大佛窟位置

7.武山水帘洞石窟最早大规模开凿的摩崖坐佛,也开凿在正对谷口的一处最宽大平整显赫的崖面上(图11)。

图11 水帘洞石窟摩崖坐佛位置

8.天梯山石窟最早较大规模的第1、4、17、18等窟,也开凿在天梯山崖面当时最雄伟显赫如塔如天梯的区域。因历史上多次地震,特别是1927年大地震,此处最显赫的崖面已坍塌,现留有早期洞窟残迹。正因为险绝,才容易因中空而坍塌,说明其最早较大的主要洞窟,乃开凿在山边崖岸雄伟处的中间位置(图12)。

图12 天梯山石窟早期洞窟位置

9.莫高窟最早稍有规模的第268、272等窟,也正是开凿在其主要区域(南区)崖面中部稍外凸的一部分上,也当为在显赫崖面的主要位置上。

10.北响堂山石窟最早有规模的北洞,虽然不在石窟组的中间,但在最高崖面下中间最显赫处(图13)。

图13 北响堂山石窟外貌

11.南响堂山石窟最早有规模的第1、2等窟,也在山体上面对朝山者最主要部分上。

等等不一一尽述,多呈现上述相似的情况。

凡此种种,均说明了,同龙门石窟具有相似性,凡在一处相对集中的石窟群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开始较有规模的开凿时,古人极可能会将石窟的位置,选择开凿在山体或崖面上最显赫的中心处。基于这种情况,对我们判断某石窟群中洞窟的早晚会有帮助。

三、麦积山石窟姚兴凿山而修的位置

基于龙门等石窟最早较有规模洞窟开凿的情况,同样,麦积山最早较大规模洞窟在山体崖面的位置,也应在麦积崖最雄伟部分的中部那最显赫的地方。

那么,古代麦积崖最雄伟最显赫处在什么地方呢?

笔者注意到,麦积山在隋唐大地震造成中区坍塌之前,不像现在主要有东、中、西3个崖面,那时的麦积崖主要存在东、西两个崖面。一个稍向外突出的交角或转角,分隔整个“隋唐以前麦积崖面”为东、西两块古崖面。古东部崖面为较为狭窄的三角形。而古西部崖面为饱满宽阔的长方形,远远望去,较为雄伟壮观。因此,在隋唐以前的麦积崖上,古人如要进行最早的较大规模的开凿,应选择在古西崖的中心显赫位置,此位置应该是位于古东、西崖间的转角和今西崖另一边之间的中轴处,即位于古西崖的中轴处。

笔者注意到,74窟正好大致位于此“中轴”之上(图14)。

图14 麦积山74窟在古西崖的中轴处

这说明,以74、78窟为代表的周围几个同时代的窟,是最早较大规模开凿的窟。这些窟虽然受到地震的一些影响,但窟形仍现存基本完好。

这些洞窟之“最显赫位置”证明了,麦积山石窟“现存”着“最早”大规模开凿的几个洞窟。而文献记载表明,麦积山石窟“最早”的大规模开凿者是后秦(天王)皇帝姚兴,于是,麦积74、78等窟通过以上种种曲折,可以被启示为“后秦”时所开凿。

过去,由排比的推断,麦积74、78等窟当为“现存”早期大规模开凿窟,但,是否为“本来”早期大规模开凿窟,还是个问题。本文通过重点对龙门石窟早期大规模凿山位置的考证,得出石窟大规模始凿山位置的“一般情况”,从而在确认麦积“姚兴凿山”史迹方面,新增加了一个“开凿位置”上的证据。

由此,麦积74、78窟似不是北魏时的“双窟”,而是后秦时所开凿的同样规格的1组两个邻近窟,或后秦背景的另种意义之双窟。

结语

在一个集中的石窟开凿区域,洞窟的位置与其时代的早晚很有联系,尤其是首次大规模开凿的位置一般在此区域的显赫位置上。但龙门石窟最早开凿的现状结果,即宾阳三洞却是个例外,偏于西山左下方的不太显赫处。故存在着谜团。本文试证明出,龙门石窟最初大规模开凿的“斩山”营造,原在今奉先寺处,仍然符合始大规模凿山位置一般在较显赫处的“一般情况”,而且更具有典型性。龙门石窟最早大规模开凿的位置情况,不但没有成为我们从其他证据得出“麦积山现在存在着后秦窟”之认识的绊脚石,相反成为我们认识的重要典型证据,从而使我们更加相信,麦积山现存某些窟的位置为麦积山石窟最早大规模开凿的位置,因而这些窟的最早身份当为古文献记载的最早大规模开凿的洞窟,即所谓后秦“姚兴凿山”之洞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