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陇史地考述:河西汉长城与明长城的走向一致

河陇史地考述:河西汉长城与明长城的走向一致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西的汉长城汉朝的边防设施,主要是防御北边的匈奴。汉朝人不称长城,可能是因秦筑长城,滥用民力,很快招致农民起义而灭亡,有所忌讳,故称之为烽燧亭障。河西的汉长城,史籍记载较简略。经调查,汉代令居的确切位置,在今永登县中堡乡庄浪河西岸的罗成滩。由令居塞至武威郡,汉长城是连接的。由此可推断出现永登至民勤的明长城的走向,与汉长城的走向是一致的。

河陇史地考述:河西汉长城与明长城的走向一致

河西的汉长城

汉朝边防设施,主要是防御北边的匈奴。经过武帝对匈奴的连续出击,夺取了河套及河西地区,国防线向西北推进千余里,设制了河西四郡,今甘肃境内的国防设施,主要就在兰州以西的河西地区。

汉代的边防设施,可以统名之曰“烽燧亭障”。烽燧,是举火报警的军事设施,有烽火台,亦称烽墩或墩台,大体上10里一墩,驻有屯兵防守及举烽报警,相当于现代的边防哨所;亭亦是军事据点,与内地的基层行政单位的亭不同;障,亦称障塞,有的地方是连接一线的长城,有的地方只是要塞城堡。关键性的防御地带则障塞连接。汉朝人不称长城,可能是因秦筑长城,滥用民力,很快招致农民起义而灭亡,有所忌讳,故称之为烽燧亭障。

河西的汉长城,史籍记载较简略。《史记·大宛列传》载:“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诸国。”《汉书·张骞传》云:“汉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诸国。”二书记载相同。《后汉书·西羌传》:“武帝……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过去就是根据这些简略的记载来推断,难免有误。经调查,汉代令居的确切位置,在今永登县中堡乡庄浪河西岸的罗成滩。此地原为一大古城遗址,现已平整为水浇地,但田埂间仍遗留大量汉瓦片,考察时还捡到一枚汉代的铁铲,还发现有汉代石磨盘。从当地老乡的言谈中知其为一大方城。“筑令居以西”,不光是筑令居塞,向西还筑有长城。长城遗址也已找到,就在今清水河附近砖瓦厂的东边不远处,还残留有一段汉长城,在明代的边墙外边,与明长城平行,由南向北,迤逦而去。附近有汉墓,还有汉代的子母砖,可资旁证。由令居塞至武威郡,汉长城是连接的。汉武威郡治在今民勤县境内。民勤县位于今武威地区的东北部,是河西走廊向东北突出的一块地方,面积相当大,有1.6万平方公里。它的东面是腾格里沙漠,西北是巴丹吉林沙漠,由祁连山发源的石羊河(汉代称谷水)经武威流至民勤境内,汇成一个内陆湖,古代称猪野泽(见《尚书·禹贡》)或都野泽(见《史记·夏本纪》),唐代称之为白亭海,现在湖泊已没有了。沿石羊河两岸及湖的周围,形成一块宜牧宜农的绿洲,现在就叫民勤绿洲。这里是越过沙漠进入河西的一条通道,原为月氏牧地,匈奴进入河西逼走月氏之后,这里成为休屠王的牧地。元狩二年(前121年)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之后,汉朝在这里设置武威郡,郡城遗址就在今民勤县红沙梁乡三角城的南面。《史记·大宛列传》有“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的记载。汉休屠城遗址在今武威与民勤交界处。汉在休屠城驻有一个北部都尉,围绕石羊河两岸,烽燧亭障密布,有长城连接。现在仍叫做墩的地名,如县东南面的赵家岗墩、鸳鸯池墩,西北面的北塔墩、勤锋墩等皆是,在民勤县绘制的文物分布图上能数出来的就有45个之多。这些墩有少数是明代的,大部分是汉代的。有的墩当地农民无以名之,就按数字来称呼,如七墩、八墩、九墩之类。遗址现都保存。长城遗址有些已被风沙淹埋,有的是明朝在其基址上重筑成明长城。但仍有汉城遗迹保存,凡是用一层泥沙、一层芦苇筑起来的就是汉长城,烽墩也是如此(明长城都用土夯筑)。这段长城,由民勤县向西北延伸至山丹县城为止。由今永登至民勤境内(汉令居至武威郡治)当有汉长城连接,但现在遗迹找到的只是片段。明长城是沿着汉长城的遗迹筑的。由此可推断出现永登至民勤的明长城的走向,与汉长城的走向是一致的。有些地段也可能是相重的,有民勤县境内明长城就筑在汉长城基址上的事实可证。(www.xing528.com)

在今永登县的东南方,由兰州市区西的河口(庄浪河入黄河处)南岸的青石关起,沿着黄河向西,经八盘峡、盐锅峡、刘家峡至永靖县与青海省交界处的川城,有汉代的一条烽燧线历历在目。1986年9月下旬,笔者亲自作过调查(由永靖县文化馆的马杰英同志作向导)。青石关至小茨(湟水入河处),在黄河南岸的阶地上,相连有三个烽墩。小茨南面高百米的原面上有小茨墩,经测量为一南北长50米、东西宽18米的堡塞,堡中央有一四方墩,每边宽10米,高14米,板筑层厚10厘米,地面上有残存的汉瓦片,证明是汉代的烽火墩。由此向西,在黄河北岸的扶河村原面上有墩曰黑台,再向西,在盐锅村北面的阶地上有烽墩名方台。每个烽墩间的距离大体上是5公里左右,烽墩的大小形状大体一致。由盐锅峡向西,到与刘家峡相衔接处的孔家寺,烽墩相连不断。再沿黄河到永靖县城所在的小川,由小川渡河,循刘家峡水库北面的公路向西走,至三原乡,有大嘴岭烽墩;至杨塔乡,有东湾烽墩;至王台乡,有下崖头烽墩。我们逐一踏勘,与前面所记略同。下崖头烽墩在一山顶上,因地势高,在方形堡中央无突起的四方形墩台,但在堡墙的西南角与东北角各有一烽台,与其他烽台稍异。由王台乡至川城乡以西,即进入青海省民和县。这条烽燧线一直连绵至乐都。这显然是为了保护通往湟中地区的交通而设置的。自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攻取河西,实现了汉朝遮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的任务,羌人退居湟水之南,河湟间成了汉朝的屯垦区。据《汉书·赵充国传》,宣帝时,“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使行诸羌,先令豪言:‘愿时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安国以闻。充国劾安国奉使不敬。是后,羌人旁缘前言,抵冒渡湟水,郡县不能禁”。于是宣帝于神爵元年(前61年)命赵充国镇压西羌。充国至金城,鉴于通往河湟中的“邮亭多败坏”,于是“分屯要害处”,“缮乡亭,浚沟渠,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上”。既然是缮治邮亭桥道,可知这条烽燧线早就修筑了。它与令居境内长城防御线互相呼应,以防匈奴与羌人的交往。所以这一带无需再筑长城。

河西的汉长城,主要在酒泉以北。因为汉酒泉郡以北,今马鬃山地区,是匈奴的地界,故须重点设防,东起居延,西至玉门,烽燧相望,长城连接(有些烽台是明朝重筑的)。

汉在酒泉郡至玉门修筑长城,当在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之后。《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及《西域传》均有自“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的记载。筑居延塞当在太初年间。太初元年(前104年),遣李广利伐大宛,第一次出师不利,武帝大怒,不许他进玉门关,“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史记·大宛列传》)。按居延塞为汉名将路博德所筑。《汉书·武帝纪》:“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汉书·路博德传》云:“为强弩都尉,屯居延,卒。”根据这些记载及调查,汉代的居延海,不是今额济纳旗嘎顺诺尔,而是进素图海子。居延城址就在其西岸。有名的遮虏障,经考古发掘及出土的汉简证明,就在居延城址西今额济纳旗之东。今额济纳旗地区,汉代属张掖郡辖。河西汉长城最长的一段,就由居延塞起,沿黑河(古称弱水)向西南行,至现在的三白滩以南进入甘肃金塔县,再沿黑河东岸经金关故址、地湾城、大湾城遗址(均为汉城址),过大茨湾直抵赵家峡,至与高台县接壤处止。此为一段落。另一段则自金塔县境内黑河两岸的上、下夹墩湾之间起,与河东岸的前一段长城遥相衔接,向正西方向走,横穿金塔县全境,至沙枣园以西入玉门市区,沿北石河南岸西行,至北石河汇入疏勒河处入安西县境,再沿疏勒河南岸继续向西,过三道沟、双塔堡,沿着一条已干涸的河床南岸由三个墩以南进入敦煌县界,过大月牙湖、东园湖,至河仓古城(即大方盘城),再至玉门关以西的榆树泉的沼泽为止。全长达1000多公里。如果我们反过来由西向东数,说此条汉长城西起玉门关,横贯敦煌、安西、玉门、金塔4个县市,再沿黑河偏向东北,至今内蒙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上,亦无不可。按:当时匈奴若由漠北南下入河西,必由居延海入;而酒泉、敦煌两郡北部的马鬃山以北,还是匈奴人盘踞的地方,筑这条长城,是为了保护疏勒河以南的农业屯垦区及通往西域的通道。沿长城线驻重兵防守,就有7个都尉的驻地:居延都尉驻居延塞,临近遮虏障;北部都尉驻偃泉障,在今金塔县东北;东部都尉驻东部障,在今高台县西北;西部都尉驻西部障,在今玉门镇西;宜禾都尉驻昆仑障,在今安西县南;中部都尉驻鱼泽障,在今敦煌县东北;玉门都尉驻玉门关,在今小方盘城。这些驻地均已在考古发掘中找到,而且有汉简可证(《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报告》,见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汉简研究文集》)。至于沿线所列的烽燧,几乎多得不可枚举。因所经过的黑河、疏勒河沿岸多沼泽芦苇,故这条长城就地取材,是一层泥沙,一层芦苇,泥沙中多含盐碱,干后胶结,非常坚固,可以挡住风沙的袭击,故至今仍有大段城墙保存。另外,在敦煌、酒泉南面的祁连山口的交通要害处,还有一些烽燧亭障设施,不一一列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