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陇古战国长城调查:陇东段

河陇古战国长城调查:陇东段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陇上战国秦长城调查之二——陇东段我考察的是甘肃境内的秦长城。因现在调查的这一大段虽然中间穿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固原、彭阳三个县,但仍在陇山左右,故仍用“陇上秦长城”来标题。这是个小集镇,住好后立即开展调查。由将台向两面延伸,西南至堡子梁,东至马莲川,30华里之内秦长城遗迹宛然在目。长城连绵,有两段遗迹较完好。至此,两县内之长城基本摸清。明嘉靖《固原州志》所载“秦长城在州西北十五里”,即指此段。

河陇古战国长城调查:陇东段

陇上战国长城调查之二——陇东段

我考察的是甘肃境内的秦长城。因现在调查的这一大段虽然中间穿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固原、彭阳三个县,但仍在陇山左右,故仍用“陇上秦长城”来标题。

一、调查纪实

1984年5月上旬乘初夏天气,由李并成同志陪同,我又踏上了第三次调查长城的征途。李并成是学地理出身的,凡拍照、测量、取得数据、绘制地图,均由他来承担。

1.西吉、固原、彭阳段

先由兰州静宁,5月27日由静宁出发,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西吉由隆德县分置,据康熙《隆德县志》:“秦长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按此距离计算,恰在西吉县将台乡。故未去县城,直赴将台。这是个小集镇,住好后立即开展调查。由将台向两面延伸,西南至堡子梁,东至马莲川,30华里之内秦长城遗迹宛然在目。徒步踏勘,取样拍照。

长城自静宁县原安乡之李堡村进入西吉县后,由西南走向东北,从流入滥泥河的两条支沟中间的山梁上通过,经王民乡之李拐、南湾、高山上等村落,穿过滥泥河经石家窑坡,抵达将台乡之堡子梁。登上堡子梁观测,长城遗迹较完好,有三道墙垣和三道壕堑平行排列,顺山势而下,沿着壕堑现已形成两条深10米、宽数10米的大冲沟,长城就在两条沟中间陡峭的棱脊上下山,山下七八公里之外仍清晰可辨。山顶上的墙垣,残高约5米,底宽8~10米,三道墙垣间隔各30米。在墙垣内离城墙不远处筑有四围突起、中间凹下的两个相连的方形墩,长宽各30米,内深4米左右。不知作何用?用以蓄水吗?没有进水道。作为堆积柴薪,燃放烽火之用吗?未发现灰层和残薪(详后)。长城由此下山,即进入葫芦河谷地。穿越葫芦河,紧贴靳家堡子村西侧,经葫芦河东岸之二阶台地,取东北走向抵将台镇之南,其残迹断续可见。当地农民称之为城墙梁梁,残高1~2米,底宽6米左右,全系夯土板筑,夯层厚8~10厘米,夯土中夹杂有河卵石。沿着遗迹走,捡到不少外缘为粗绳纹,内缘为菱形纹战国瓦残片。由靳家堡子至将台一段长约3公里,至将台镇之南即折而向东,由马莲川河北岸的二阶台地上通过。经马家堡子(长城在村南)、牟谢家、火家沟(长城在其北)、上堡子、下堡子至马莲川乡有20多华里。长城连绵,有两段遗迹较完好。将台至下堡子村一段,长约6公里,其中马家堡子村南至牟谢家北一段,有2公里左右相连未断,残高一般为1.5~2米,最高处4米,底宽6米,有墩台处高7~8米,底宽12米,牟谢家北有3个墩台,火家沟小学北一段有2个墩,均较完整,夯层厚10至14厘米。沿线到处有残破秦瓦片,地畔、水沟旁尤多(是农民种地时捡出来堆在一边的),捡到不少内缘为菱形战国瓦片,还捡到方格纹秦残砖一块。凡长城沿线,秦瓦到处都有,砖极少,这是我们第一次捡到秦砖。我们到马莲川时,经人介绍访问了一位80高龄的回民李大爷(当地人称他李皮匠老汉)。他对这里的长城很熟悉,说沿马莲川的长城原来很雄壮,无断处,是1958年大跃进平田整地时把一大段给挖掉了。并告诉我们长城由何处出谷上山。

秦长城过马莲川乡镇后,经陈家堡子、巴都沟被马莲川水库截断。过水库即进入固原县之张易乡。总计在西吉县境内共经过王民、将台、马莲川3个乡,长约30公里(按直线算)。

长城从西吉进入固原县境后仍沿马莲川河谷东走,至张易乡之黄堡村折向东北上山,顺山梁经红庄乡之毛套子(村名)、达红庄,越红岘子山进入流经六盘山之滴滴沟,沿沟谷东侧行,至沟口处又越沟上山,再经小沟口下山,即进入清水河谷之开阔地带。在滴滴沟的一段长约10公里,西吉至固原的公路在沟谷基本上沿长城修筑。大段城墙被夷平为公路,残迹很少,现公路旁仍有烽墩遗迹可寻。

我们于5月29日达固原城,住地区招待所。因隔了省区,人地两生,曾顾虑调查工作不便进展。但到县上一联系,得到的却是意外的热情支持。县志办主任张贤同志还召开了编写县志有关问题的座谈会,互相交换了意见。他们也希望有人协助查清境内的秦长城及北宋一些城堡遗址,共同的愿望把我们连在一起了。县政府派了吉普车,由谢东、马秉忠两同志(县人代会副主任)参加,我们4个人一起跑了两天多,西至固原城西北的长城大队,东至彭阳县之长城原。至此,两县内之长城基本摸清。

秦长城由滴滴沟出六盘山(即大陇山)进入清水河谷地,取东北走向横穿谷地,经中河乡之孙家庄、吴家庄、闵家庄,至明家庄东北分为内外两道:一道经海家堡子向东,过清水河至固原城北之沙窝,是为内城;一道由海家堡子北面向东北行,经长城梁过王家堡,至郑家磨南穿过清水河,是为外城。过清水河后即折向东南,至将近东山处与内城合而为一。此段长城绕固原城西北形成一个大弧圈,如以固原城为中心,以15华里为半径,外城城墙恰在半圆圈上。此段长城是我们看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嘉靖《固原州志》所载“秦长城在州西北十五里”,即指此段。经我们踏勘,长约16公里,明家庄附近的段落高均在10米以上,最高处达15米,底宽亦15米,墩台高达20~25米,相连有好几处烽墩,间距为200~250米,城垣外侧有护城壕,宽20~25米,深5米左右。沿城墙瓦片很多,不仅有秦瓦,还有菱形纹饰、大小不一各种类型的战国瓦。本段长城有文献记载提供参证。《水经》卷二《河水注》记载云:

河水又东北径于黑城北,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山苦水谷。……东北流,径高平县故城东。汉武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也……。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城在县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径东西二太楼故城门,北,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十六里湫渊,渊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次水会。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北流经魏行宫故殿东,又北,次水注之,水出县西南四十里山中。北流径行宫故殿西,又北合次水,水出县西南四十八里。东北流,又与次水合。水出县西南六十里酸阳山。东北流,左会右水,总为一川……东注苦水。

将此段记载与十万分之一地图参对,高平水(苦水)即现在经固原城向北流之清水河。汉高平城,即今固原城。注入苦水的这条河流,即今冬至河,其五条源由东向西北数,第一条源是东水(湫水)即今海子沟,湫源即今西海子,此水在固原城西吴家庄与孙家庄中间穿过长城。第二条源是次水,即今滴滴沟,“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其源头、里数、走向及长城在谷中穿行的情况,均与实际相符。第三条源,即今火焰沟;第四条源,即今硝口太河。第五条源是右水,即今响水沟。五条源总汇为冬至河,流至蒋家河(村名)汇入清水河。

又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7,宋仁宗庆历二年闰九月癸巳条记载,宋将葛怀敏与西夏元昊战于定川堡,“怀敏骤马东南驰,行二里许,至长城壕,路已断,贼周围之”,与同行诸将皆战死。经调查,定川堡在今固原城西北的乔洼附近,由此向南驰2里许至长城壕,是指外墙城壕,与地形对照,记载无误(《宋史》本传载:“怀敏向南驰二百里”,误。如果真的向南200里,那早把敌人甩开了,何至全军覆没)。

以上两条记录,与我们调查的实况相符。说明准确无误。

长城绕固原城北过清水河,徐徐转向东南,爬上黄峁山,经背后沟过文家大img93山(在陇东地区或写作“坬”),顺着小河川(茹河支流,即汉代朝那水)两条支沟间分水岭之南梁走,经乔家沟、黄家河、洞子台、黄家湾等村落进入彭阳县境。彭阳县,即北宋镇戎军所辖之彭阳城,在固原东南40公里小河川、大河川汇为茹河之交汇点上,原来是个乡,后由固原分出另设为县。6月2日由固原至彭阳,向东直达长城原,行至与镇原县交界处为止。

长城由固原进入彭阳县境后,继续由小河川东北面的山梁东南行,经墩墩梁(上有7753米水准点)、里湾、侯家峁,又一个墩墩梁至周堡梁(上有1631米水准点),即折向正东,经西峁盖过城阳乡、余崾岘、白岔,即爬上长城原。在原上,长城复取东南方向,经长城岭(上有1693米水准点)、乔梁、吴家岔、白岔壕,抵长城大队之白马庙,出白马庙至涝池村之张沟圈,再折向东北达杨小庄。该村农民杨子春家的西院墙,就是秦长城。长城从杨小庄下原,经姚圈湾、三岔口、老庄湾过柳家园,即达镇原县武沟乡之刘家堡。

彭阳县境内的长城40公里,以长城原一段为完好。由余崾岘至杨小庄段,长约15公里,残高一般1~1.5米,底宽6米,墩台底宽15~18米,残高3米,各烽墩间的距离为250米左右。在白岔附近,跨过崾岘上原一段,极目远眺,势若游龙,相当雄伟。白岔至白马庙间有14个残墩,均系夯土板筑,板层厚10~14厘米,长城在原上凡经过较大的崾岘时,均有平行两道城墙,相距20米左右,每隔50米有一烽墩。经过小的崾岘时只有一道城墙,台墩筑在两侧的山头上。沿线均可捡到残破秦瓦。(www.xing528.com)

秦长城在宁夏境内经西吉、固原、彭阳三县,总长度共约143公里(按直线计算)。

2.镇原、环县、华池段

6月3日晨由固原乘班车赴庆阳地区之西峰,行程240公里,费时7小时半。6月4日再由西峰转往镇原。到县后即与县志办公室联系,镇原县志初稿已写成,阅后交换了意见。6月6日县上派车,我们与县志办的慕思恭、民政局的段生学两同志一起前往武沟乡之孟庄、白草山一带长城遗址调查,顺便查看了宋代的开边寨、柳泉镇、西壕寨3个古城遗址。

秦长城由宁夏彭阳县之柳家园进入镇原县武沟乡孟家原之刘家堡村,穿孟家原最窄处,仍取东北走向,经白草img94、城墙梁,过彭阳县之韩家台(彭阳、镇原两县边界在此成犬牙交错状),再入镇原之城墙湾转为正北方向,又穿过彭阳县之张家山、赵寨子两个村庄至镇原之米岔原。达马渠乡之前山壕、乔岔墩、白草img95、大岔崾岘直抵三岔乡之水磨沟,由这里穿过安家川河折而向东,由河北面的山梁img96走,经高庄、许家台、上庄坪至三岔乡驻地北面2里许之黑刺山再折向东北,经黄坪湾、周家庄东面的山梁,越过火地梁进入环县境。总计长城在镇原经过武沟、马渠、三岔3个乡,长约35公里。

白草img97至米家原段长约8公里,遗迹明显。长城梁、城墙湾等地名,均因长城而得名。遗迹残高2.5米,底宽6米,几个台墩拔地而起,残高5米。由白草img98过沟上山一段,蜿蜒起伏,颇为壮观,在白草img99一个大台墩处残破秦瓦堆积,捡到不少菱形纹战国瓦片。据当地农民讲,曾挖到过长半米多、宽30多厘米的大板瓦及完整桶瓦,可惜不知其为文物而打破丢弃了。宣传保护文物是地方文化馆的职责。

6月7日由镇原再赴西峰转往环县,8日到达。据乾隆《环县志》:长城在县北二里,秦将蒙恬筑有二墩,其一倾。宋苏轼《指掌春秋列国图》:“秦自庆州而北为环州,长城在焉。”经与县志办公室取得联系,并借来该县志再仔细查对,不但有记载,而且还绘有半圆形长城图。下午赴北2里处查看,见到的是宋代环州城遗址,城垣基本保存,城中央有一宋代的塔,高3级,甚雄伟,显然是宋代瞭望塔,沿城垣走了一圈,见到的尽是宋代砖瓦陶瓷片,有相当精致的豆绿瓷碎片及外缘为篮纹、内缘为雨点纹的典型宋陶片,未见到秦瓦汉砖,这就证明该县志把宋环州城址误认为秦长城了。9日上午再与县宣传部康秀林同志一起到宋环州城址北调查,过沟半山处有一大墩台,里面像个小堡寨,当地人称东锅锅,相传就是蒙恬筑的墩台。但仔细寻找,未发现秦瓦片,很像是宋代环州城外的一个制高点堡寨。两天未找到秦长城而感到失望。但站在东锅锅远眺,环江对岸不远处有古城遗址,当地称为城子岗。下午与康秀林等同志过环江到城子岗踏勘,在环江西侧的二阶台地上,秦城遗址历历在目,残破秦瓦几乎成堆,有各种纹饰,喜出望外。因二阶台地均辟为农田,城墙被挖断而不连贯,现仍有3处城墙保存,合计在300米以上,残高2~2.5米,底宽6米,取东北方向,很清楚地看到由城子岗二阶台地上穿过环江达宋环州古城北的痕迹。在瓦砾堆中捡了几片较大而纹饰典型的秦瓦及战国瓦片,还发现有烧结而三片粘连在一起的粗绳纹瓦片,颜色青灰,像刚出窑的样子。访问了当地农民,确实发现有一个瓦窑遗址,因种地给填平了。怪不得地上秦瓦片成堆。城子岗距环县城仍为2里,就是稍偏西了一点。可见文献记载没有错,而是后人理解有错。

在环县因故未能大段调查,但入境处与城西北一段已查明,在县境东北与华池接壤处又有一个长城原,三点之间可连成一线,根据地形可以推知长城的走向,而且恰逢县上开三干会议,各乡基层干部均在,晚上乘便向他们访问了解长城穿过县境的情况,全部搞清。

长城由镇原县入境后,过火地梁至演武乡之上畔村,取北东向,越石嘴山,过康家河,顺着河东面的山梁北走,经枣树渠、槐沟山、海子台抵刘坪,继续北走,过墩墩梁沟、墩湾、墩墩山,爬上党家岭,越过合道川,经墩墩山、后梁、柳沟渠至常崾岘,再转北东向,过杨家崾岘、堡山梁、半个城,复折向东北,顺着城西川东南岸的山梁走,经段家台、堡子梁、堡子湾、贾家崾岘、汤家原、沈家原、东台坪、半路湾、生地湾、沈老庄至玉皇山(标高1438米),下山即进入环江谷地。由环江西岸之城子岗(即城西北二里踏勘过的一段),横越环江东北行,经宋环州古城北侧跨上山梁,经沈家沟门,前崾岘、吊子园、苏家掌、堡子阴山,穿李家原,过李白岔、薛家原,经曹崾岘达樊川乡之长城原,顺原向北延伸,至显神庙岭折向东北入华池县境。总计长城在环县境内经过演武、合道、西川、环城、樊川5个乡,长约102公里。

长城翻越显神庙岭进入华池县后,取东北走向,经过太湾、任台子、五掌梁,至吊墩梁,折向正东,由缺角城南面过安川河,经章桥拐沟梁、营盘山、长城(地名),即达陕西、甘肃两省边界之箭竿岭。跨越县境西北角,经桥川一个乡,长不过20公里。但由箭竿岭沿陕、甘边界甘肃的一侧,仍有长城向东南方向走,经过边墙梁、城梁盖、南湾、营盘梁、长城(地名)、西梁,穿越省界入陕西吴旗之梨树掌,至城墙(地名)止。现在有些地形图上绘有这段长城,《庆阳府志续稿》及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池县志》均记载:“边墙,西起华池县乔川乡狮子庄,东至陕西吴旗县小庄畔,全长八十余里。原为秦长城,明成化六年副都御史余子俊复筑”,即指此段长城。从地形观察,它和甘肃境内秦长城进入陕北后的衔接、走向相吻合,是秦长城经明代重筑者。

总计原甘肃省(包括今宁夏固原地区三个县)内秦长城从临洮起经过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西吉、固原、彭阳、镇原、环县、华池共11个县,全长约850公里,经我们数次调查,踏勘,总算把它摸清楚了(见附图《甘肃宁夏境内的秦长城》)。

二、对一些情况的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了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一些情况。如为什么长城沿线有那么多秦瓦片出土?有的墩台处甚至瓦砾成堆?为什么墩台的多少、大小各地不一?为什么有的地方筑有三重城墙,挖有三重壕堑?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我们所见,凡遗址所在均有秦瓦片散布两侧,显然是随着城墙的坍塌由城上坠落到地面的,板瓦多于筒瓦。瓦是盖房子用的,由此可以推测当日戍守的士兵是住在城上的。由于间隔不远有瓦屋,后来坍塌掉到地上,所以现在只要沿着长城遗迹走,均可拾到秦瓦。这成为判断是否为秦长城的主要标志。

关于墩台,民间的传说是十里一墩,五里一亭,事实上不可能那样整齐划一,随地形不同而异。川原开阔地带的长城,墩台较密,如西吉的马莲川、彭阳的长城原等处。经仔细观察,这里的墩台,相当于后世城墙向外突出的“马面”(民间称为炮台),是为了防守,不一定是烽火墩。燃烽火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烽火墩,多在长城大转弯地带或下山过沟处两对面的山头上。凡有十字交叉的要道处或长城由山梁直下山坡进入河谷开阔地带之山头,则有三重城、三道壕堑的防御设施,如陇西福星乡的雷神庙堡,通渭四落平城壕梁、第三铺长城湾,西吉将台乡之堡子梁等处,或为交通要扼,或为居高临下,俯瞰左右数十里之制高点,为防御重点,故有高大烽墩及三重城堑的防御工事。将台乡堡子梁,不仅有三重城堑,而且在城墙内测的山包上一连筑有两个四方形的墩台,墩台内像凹下去的一圈锅,深达4米(见前),起初不知作何用,细看,这既可以放烽烟,又可以隐蔽士兵,还保存在宋代环州城外的那个东锅锅,也可能就是这类烽墩。明白了这些情况,知《史记·蒙恬列传》“因地形,用制险塞”的话是记述实况,不是随便说的。

三、一点商榷

史念海教授在他的《河山集》二集中说:今岷县于秦时为临洮县,临洮为秦始皇时所筑的长城的起点,实际上也是秦昭襄王(简称昭王)时所筑的长城的起点。今临洮县是两条长城的分岔处,一趋北方,一趋东南再折而东行,趋北方的为秦始皇时的长城,趋东南再折而东的则是秦昭襄王时长城(见该书第453页),并附有秦昭襄王时的长城图(见该书457页)及《秦始皇时长城西段图》(见该书463页)。这是把现已查明的秦昭王时的长城与传统说法相折中的看法。与实际不符,值得商榷。

秦昭王时的长城,起自今临洮县北三十里墩。它的走向是沿东峪河北面的山梁,取东南方向,经临洮、渭源、陇西至通渭。全线我们已踏勘清楚,它根本不起自岷县,不仅岷县今无长城遗迹,而且由岷县经渭源至临洮向北的方向,亦无任何遗迹可寻。我们是查看过的,此其一;第二,史先生的《秦始皇时长城西段图》,即他所称“两条长城在今临洮分岔,一趋北向”的那一段,是完全按新出版的《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的长城图画的。它是沿着洮水东岸走,至洮水入河后又沿黄河经兰州至靖远再至宁夏。这是根据“秦长城起自岷县折而北行,至渭源,再向西北经临洮,再至兰州,沿黄河至宁夏”的传统说法。此说既无可靠的文献记载(《水经注·洮水注》下就无长城记载),由临洮向北至兰州的方位上,无论是翻越七道岭的山梁,还是洮河谷地,均无任何遗址可资证。过去惟一有记载的是兰州黄河两岸的长城(清朝地方志的记载),而黄河南岸西起土门墩,经榆中县境至靖远大浪沟的长城,是明代的边墙,1949年前我们在兰州上学时,看得很清楚。《榆中县志》明确记载是明代的边墙。据《明史·王以旗传》: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以旗为三边总制,“在镇六年,修延绥城堡,又筑兰州边垣”。有人甚至把兰州城的北城墙(现已拆除)也说成秦长城,其实是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李宪取兰州后展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6有记载。至于兰州黄河北岸的长城,东自盐场堡,西至安宁堡,中间经十里店由西北师院北校门外穿过,20世纪50年代初还相当完整,是明代的边墙(50年代修公路时才铲平),为明三边总制杨一清所筑。安宁堡《真武庙碑》(现保存在仁寿山)碑文记载:“弘治乙亥,石淙杨公(即杨一清)总制军务,以兰州为西北要冲……去郡逾河,西三十里置安宁堡”,并修筑附近的边垣。按:弘治乙丑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该碑立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又:1947年西北师院何乐夫教授在深沟儿墩(今师院大水塔高地)发掘出一块明《深沟儿墩碑》,碑文记载五个墩兵的名口(包括妻子)及使用的火器、器械、家具等,连“碗十个,箸十双”均详记数目,碑立于“万历十年(1582年)二月”。以上史料足够证明兰州黄河沿岸的长城为明代筑的边墙而非秦长城。何况秦统一后在今甘肃西部的疆域仍为秦国的旧疆即陇西郡,并无新的开拓(蒙恬所取河南地是指今河套一带),没有必要在昭王时筑的长城之外再筑一道新墙。相隔不过五十年,当时的人力、物力允许那样做吗?史先生囿于传统概念,折中弥缝,遂有秦长城在今临洮境内分两岔的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