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万里长城,举世闻名,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历经2000多年,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其遗址遗迹已断续残缺,不相衔接。文献记载,又复简略疏漏,莫能道其详。甘肃为秦长城西端起点及所过的地区,而省志、县志的记载,也是一鳞半爪;近人虽有关于长城的论文及专著,但都根据文献记载,致使前人错了的,也一仍其旧。因之,要摸清秦长城的底细,只有去进行实际调查。笔者自幼生长甘肃,今虽年逾花甲,所幸步履尚健,遂有徒步调查陇上长城之行。
一
1981年4月初旬,学生教育实习,所任课程暂停,即抓住时机,由我系青年教师陈秉璋陪同,赴通渭所属榜罗地区作重点调查。为什么选定榜罗镇这个点呢?第一,秦长城自陇西境内由西向东而来,至榜罗镇附近,一个大转弯而折向北去,这是个关键性的地带,又有大段遗迹保存;第二,这里是我的家乡,人地两熟,本地劳动人民对古长城有感情,祖祖辈辈口碑相传,我也有个基本的了解,便于进行调查。
榜罗镇,不过是个几百户人家的山间小镇,但人们对它并不生疏。1935年红军长征不仅经过这里,而且住下来休整了一个星期,还在我上的“通渭第五高级小学”开了军事会议。“不到长城非好汉”,红军长征不只在翻越六盘山时见到了长城,而且在到达榜罗镇时就越过了长城。这里的地形,全是黄土高原的丘陵地,一个个黄土山峁及长梁,围成山间盆地。榜罗镇北面是孟上川,西面是积麻川,西南面是四落坪川,各相距10华里,而以四落坪川为最大。我们在这里调查了4天,步行50多华里。在山梁上极目远眺,百里之内均看得清楚。秦长城自陇西康家店梁向东南方向走,至姚家湾下坡过沟,到四落坪川口入通渭界。由四落坪南面的城壕梁上山向东,至许家堡子转弯向北偏东,由榜罗镇的下店子过沟,经岔口下至牛孟头梁,然后翻山越岭,一直向北,蜿蜒起伏,若断若续,经潘家湾、卢家嘴、文树川(我曾在这里教过小学、踏勘过长城),经第三铺之城墙湾、长城湾,锦屏之贾家岔、李家川,北城之塔儿湾、鲜家城壕,寺子之吊嘴,过金牛河由潘家峡折而向东,经白崖(音去)、董家沟、张家湾,翻越烽墩梁进入静宁县境,总计秦长城穿越通渭县境长达150多华里,而文献却无记载[1],只有本地父老口碑相传,外人竟无知者,惜哉!
四落坪城壕梁及岔口下长梁等处遗迹,保存较好。城壕梁一段从东边的公路旁起,至西端下山处止,经踏勘足有5华里,合2500米。底部宽5米,高2至2.5米不等,板筑痕迹,清晰可辨。我们调查时,适逢两个牧童在放羊,一问对答若流,说:“我们这里叫城壕梁,你们看见的中间凸起的那是长城,两边凹下去种了地的是城壕,老人们说这是秦长城。”可见劳动人民是口传不衰的。据当地农民讲,在东边公路经过的地方原有个城门遗迹,修公路时挖掉了。
城壕梁、许家堡子、岔口下之长梁及牛孟头梁4处,有4个烽墩遗址,各相距10华里,而且均在长城内距城墙100~200米之制高点上。我们测量了两个。城壕梁西端的一个,现在是个圆土墩,周围30米,垂直高度9.5米;岔口下长梁的一个,40年前是长方形的,平地崛起,相当雄壮,现因平整农田被挖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东西长10米,高只有5米了。因挖破不久,破碎秦瓦散乱地上,按原样拍了照片。因未经风化,断面的板筑非常清楚。每板厚薄不一,最厚的10厘米,最薄的5厘米,一般的约在8厘米左右。沿着长城遗址寻找,秦时瓦片随处可见。看不见遗迹的地方,只要找到秦瓦片,即可断定是长城经过的地带。烽墩周围,还有陶器残片出土。我们在城壕梁烽墩拣到了不少陶片(详后),如果进行发掘,说不定还会有秦简出土。此行本想由陇西至渭源、临洮作大段调查,因时间紧迫,即暂告一段落。
秋季开学,于9月中旬偕同地理系王宗元同志赴临洮调查。此行先与临洮县博物馆王楷同志取得联系,至临洮稍事准备,即由王楷同志陪同,于9月20日上午11时,从临洮县北三十里墩登上东面的山梁,开始了徒步调查。三十里墩这个地名,很有历史意义。这里实为秦长城起点(详后),它面对洮河,北临打碧河(又名大柳树沟),再以北就是有名的马衔山。由三十里墩登上东山,至海拔2042米处有高压电线架一座,恰将长城挖断,破碎秦瓦,满地皆是。所幸还有两段遗址保存,拍了照片,拣了几块秦瓦,即沿着长城线向东南方向前进。时值中秋天气,天高气爽,万里晴空,穿行山间小路,满地黄花,幽香扑鼻,凉风拂衣,清爽无比。虽登山涉水,越涧过沟,不觉跋涉之劳。一遇到整段长城遗迹,即停步测量拍照。我们前进到傅家北坪,地名长城巷,人们就在城址上走出了一条巷道,路两边留下的一人多高的纵断面上,夯层非常清晰,经测量,和在榜罗镇长梁测得的完全相同。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土质和现在差不多。由此前进,经陆家坪至皇后沟,长城由沟北坡而下,有2500米一段像一条长岭,当地农民就叫它“万长岭”。两旁均有秦瓦可以拣到。过皇后沟,至八里铺乡之宿家坪,天色已晚,夜宿王楷同志亲戚家。21日晨7时半由宿家坪出发,至郑家坪东面的山梁即到“长城岭”,这里是临洮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段,长达1700米,底部宽5米,高2.5米,行人可以在长城顶部通过。再向东南方向走,长城经潘家湾、水泉湾,至陈家川子和上阳山中间下山,过沟至阴山,在阴山上新庄右面的平山梁穿过,再经胡家湾,过一条大沟,经苏家壑岘、穆家嘴、苟家嘴、窑儿沟,从罗家湾偏东的梁顶经过。从苟家嘴至窑儿沟,有一段新修的简易公路,就修在长城遗址上,将十几华里的大段城墙挖断甚至夷平,路两旁碎破秦瓦俯拾即是,令人可惜。我们至窑儿沟时,天已昏黑,夜宿农民赵大爷家。
22日晨8时,由窑儿沟出发,不到1小时就到了临洮县志有记载而为人所熟知的苍鹰嘴。但苍鹰嘴上并无长城,记载有误。我们花费了1个多小时,才找到长城从苍鹰嘴北面半山腰的李家湾经过,向东经蔡家岭沿山梁而下,至尧甸的花麻沟口,过沟经支家壑岘,再过大禹沟,就到了尧甸镇北面的长城坡了。1938年顾颉刚先生来甘肃,曾由渭源至临洮,住尧甸镇,远眺过长城坡的长城。[2]尧甸原名窑店驿,清初设有驿站,现为乡所在地,当晚即住此。
23日晨由尧甸出发,从西北登上长城坡,这里的长城,宣统《狄道州续志》有记载。长城由北面的黑古路山过边池沟,就到了长城坡的前山,这里有几段城址,保存尚好。由长城坡向东,即出临洮界,进入渭源县之庆坪乡。长城经关门湾、夹槽梁、孟家嘴、红土嘴、柴家山、太平滩,至庆坪镇之东北。我们沿长城线不怕走弯路,至庆坪时天已昏黑,当晚即住庆坪镇。庆坪原名庆坪堡,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开拓熙河时所筑,城堡尚存,清朝曾经重修。现庆坪中学就在堡内。
24日晨7时由庆坪出发,度关山沿公路走。关山为洮河与渭河之分水岭,靠近渭源的那一边即为鸟鼠同穴山。长城在翻越关山后经白壑岘、秦王寺,至渭源县城北面山梁,迤逦远去。我们进渭源城后查阅县志,中华民国十五年所修《渭源县志》只载“秦皇长城,在县北十里”9个字,未详何地。25日晨再攀登城北高山,一望长城,历历在目,始知其在城北10里唐家河北面的山梁上。唐家河现为渭源县七圣乡所在地。访诸农民,“七圣”原名“乞神”。经农民口述,并在所带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查对,摸清了长城由唐家河北山向东走,经城壕里、壕坑,越过西岔沟,经上盐滩,即进入陇西县境。由陇西德兴乡南面东走,至福星乡北面之长城梁,再转为东北方向,从乌龙沟北面山梁经过,与乾隆《陇西县志》卷二“长城遗址在县北百里乌龙沟北山”的记载吻合。从乌龙沟至云田镇(即陇西北三十里铺),过碱沟经碌碡坡、马莲滩、小干川至康家店梁,就和前次调查的衔接起来了。由云田镇至康家店一段,三十年代我在陇西上中学时,百里之内,来往步行,早就查看过了。
此次调查,共步行6日,经临洮、渭源两县,行程250多华里。这里的地形,仍为黄土高原的丘陵地。长城均由黄土夯筑,和在通渭所见相同。从板筑层取下一块样品和现在的黄土对比观察,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并不含有更多的腐殖质。可证明两千几百年前长城所经过的地带,并非一般人所想象的是森林区。由临洮经过关山至渭源再向南去,则黄土层渐薄,甘肃第三纪红色砂岩露出地面,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到森林草原,海拔一般都在1500米至2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500米。地形地貌,2000多年来的变化并不太大,如一些大沟,在筑长城以前早就存在了,只沟底10几米的断崖是后来冲刷而成。长城是顺着山梁或沟坡,因地势之便而筑就的。经过亲身调查,始知史书记载多依据传闻和推断,与实际相差甚远。
地下出土的文物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前面说过,沿着长城遗址寻找,秦代瓦片随处可以拣到。我们搜集的瓦片,可分两类:一类是建筑用的瓦和瓴(应读函),瓦有板瓦、筒瓦,均残破,完整的很少。板瓦大小厚薄不一,有明显的切削边缘,经测量,厚的为1.5厘米,薄的1厘米,最小的板瓦外弧宽23厘米,约合汉尺1尺。长城坡一农民家藏有一完整板瓦,长63厘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宽53厘米,小头宽47厘米,厚1.5厘米,是我们见到的最大的秦瓦。筒瓦两块合起来恰好是个圆筒,直径15厘米。无论板瓦、筒瓦,表里均有饰纹,有网纹、粗绳纹、细绳纹、斜绳纹。有的表面还有平行划线纹,划线间隔1.5厘米,有突起的棱脊。有的内缘还有方点窝纹。有的一头有1~2个瓦穿(即钉眼)。还有菱形纹战国瓦出土,菱纹均在内缘。在四落坪城壕梁拣到的1块,菱纹小,很规则,菱边长1厘米;在临洮罗家梁拣到的l块,菱纹较大,不规则,菱边长2厘米左右。在四落坪城壕梁拣到一个瓦瓴,即通水用的管道,已破成两半,合起来直径17厘米,一头有内收的敛口,便于套接。一类是陶罐等用器,出土在烽墩周围。我们在城壕梁、牛孟头梁两个烽墩处拣到的这类陶器碎片很多,有底部、腹部、肩部、口沿等,均为灰陶,有细泥的,有加沙的。有的表面打磨有光泽,火候高,质地坚硬,呈青灰色,纹饰多为细绳纹。有的陶片上还有钻了的锥孔,可明显看出是破了后把它用细绳锥补起来再使用的。可见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勤劳简朴的。
二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肯定地讲,秦长城既不起于岷县,也不经过兰州。岷县无遗迹可考,甘肃的前辈早已有人言之矣。顾颉刚先生于1937年曾到过岷县,也未找到长城,他说:“达岷县后,叩城址,无能举者。”[3]现渭源境内向岷县去的方向无任何长城遗迹,而临洮境内自三十里墩以北向兰州去的方向,无论是洮河沿线还是山梁,也无任何遗迹可寻;如果确实有,则不可能毁坏净尽。根据调查所得,秦长城的确切起点,就在今临洮三十里墩的洮河边上。乾隆《狄道州志》“长城在州北三十五里”的记载是可靠的,由三十里墩起,向南循东峪河[4]北面的山梁,蜿蜒而东,翻过关山转为东北方向,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包六盘山而北走,再经隆德、固原、环县而入陕北,恰恰是经过了秦的陇西、北地、上郡地区。
静宁境内之秦长城,《静宁州志》、《甘肃省志》均无记载。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66《宋史·曹彬传》附《曹玮传》,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曹玮知渭州(今平凉)时,“请自陇山以东,循长城以为限”,以防御西夏。朝廷采纳他的主张。于是玮筑陇干城于山外笼竿川(故址在今隆德县奠安乡之半个城),庆历三年(1043年)建为德顺军,元祐八年(1093年)移德顺军于外底堡,即今静宁县城。这是能找到的静宁县与秦长城有关的唯一一条资料。但据调查所到,秦长城自通渭进入县境后,由田堡乡之陆家湾折而向北,至上寨子经四合乡之吊岔,红四乡之张家峡、雷爷山、高界即界石铺乡之岔儿湾、高家湾,至原安乡之党家河、李堡出境,入宁夏西吉县,长达120华里。
隆德、固原今属宁夏,环县属甘肃。康熙《隆德县志》:“秦长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按:由隆德分出西吉县,长城遗址在今西吉将台乡)。”《固原州志》:“秦长城在州北十五里。”乾隆《环县志》:“秦长城在县西二里。”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7宋仁宗庆历二年闰九月癸巳条记载:宋将葛怀敏与元昊战于定川堡,“怀敏骤马东南驰,行二里许,至长城壕,路已断,贼周围之”,与同行诸将皆遇害。按定川堡在固原西北,有长城壕,可与州志参证。现在看来甘肃境内秦长城,只有包六盘山经隆德、固原、环县而入陕北的一段,各历史地图所绘与实际基本相符。(www.xing528.com)
关于甘肃境内这条长城的修筑时间,是秦统一后蒙恬所筑的吗?不是,是战国秦昭王时所筑。《史记·匈奴列传》:“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水经注》卷2:“汉陇西郡,秦昭王二十八年置。”据调查所得,长城出土瓦片,不仅有绳纹、网纹的秦瓦,而且有菱形纹战国瓦,可证明筑城在秦统一之前。将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相印证,可断定为秦昭王时所筑无疑。为什么秦长城起自临洮北三十里墩?因现在的临洮城,即秦西边重镇——陇西郡郡治所在地,据洮河右岸,背山面河。而洮河自锁林峡入境由南向北流,河谷宽阔,水量丰富,便于发展农业。及临近北三十里墩,又被两山束成一小峡谷,东西宽仅1公里,三十里墩就在峡口北1里处。打碧河自马衔山石井峡发源,由东向西流至三十里墩汇入洮河。秦长城以此为起点,是扼形势之要。盖当日筑城时,洮河以西尚为戎狄(按即羌族)所有,而打碧河以北之马衔山,仍为戎人游牧出没之地,可以说是秦之前沿阵地。长城自北三十里墩起,经渭源、陇西、通渭,恰恰是拱卫陇西郡郡治及秦都咸阳通向此西边重镇的通道的。从秦都咸阳出发,经过扶风、汧阳,过大震关(汉武帝时所筑,即今之固关镇)而越陇山,至清水、天水入渭河河谷,经陇西、渭源,过关山循东峪河至临洮,正是秦奄有陇西之后所开的大道。汉朝因之。这就是“丝绸之路”东段的南道。宋神宗时王韶开拓熙河,以秦州为据点,经渭源,陇西而筑庆坪堡,然后由庆坪夜出东峪沟突袭临洮(即熙州),拂晓即得,所走仍是这条路。1949年前公路未通时,由临洮走渭源、陇西的大道,也是循东峪河过关山。所以我们认为,秦长城为秦昭王所筑,它起自今临洮三十里墩而不起自岷县。从调查所得实况及地形、交通等各方面观察,这个结论是可靠的。
三
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及一般公认的说法,是秦长城起自岷县折而向北,东行至渭源又向西北至今临洮,再北至兰州,沿黄河至宁夏向北而东,与赵长城相衔接。这和实际的长城线几乎背道而驰,根本上是错误的。依此而绘制的历史地图,当然也就跟着错了。至于说“经过兰州的一段秦长城,西起西固城,东至东岗镇,再沿黄河南岸至靖远县的大浪沟”,更是穿凿附会。吾陇上先辈临洮人张维在其所著《兰州古今注》中早就提出过疑义。兹摘录如下:“自兰州西新城至靖远界,沿黄河南岸皆有长城遗址,断续数百里。县志以为即秦所筑,而明万历元年修补之。考秦长城起临洮,迄辽东。临洮为今岷县地,若沿洮水黄河,溯流东出,谓为秦筑,原可比附。然岷县今无遗迹可考,而今临洮县旧名狄道者,其东四五十里北山上皆有长城迹,连绵三四十里。固原州志:秦长城在州北十五里。环县志:秦长城在县北二里。苏轼《指掌春秋列国图》:秦自庆州西北为环州,长城在焉。再北为灵武。依此考之,则兰州、狄道治所,皆若不在秦长城内。《明史·王以旗传》:嘉靖二十七年,以旗为三边总督,在镇六年,修延绥城堡,又筑兰州边垣。是(兰州)河南之城,当为以旗所筑;志谓即秦所筑,似误。”
这个提法现在看来很有见地。可惜的是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没有引起注意,进行一番调查,总以为前人说得对,于是以讹传讹,一直错到如今。为什么错?从何时错起?下面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
按司马迁《史记》,秦统一后筑长城的记载共有三处:《始皇本纪》、《蒙恬列传》和《匈奴列传》,概括起来是说蒙恬将30万众[5]北击匈奴,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44县城临河,迁内地谪戍以实之。通直道,渡河据阴山。在河外筑长城,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蒙恬本人则坐镇上郡。盖始皇开边,重点在河南地,即现在所称的河套。若河套地非秦所有,将对秦都构成正面威胁,故志在必得。太史公在论述这件事之后,综述秦长城的起讫时说:“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的总数,并未指出都是蒙恬所筑,而且明明说蒙恬“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既然当时防御的重点在河套,河西走廊还是月氏、乌孙的地盘,对秦朝不构成威胁。匈奴人赶走月氏、乌孙,控制河西走廊,是秦末汉初时的事。蒙恬当日没有必要在原有的长城之外,再从岷县往兰州至靖远筑起一道新的长城来,而且偏偏把秦西边的重镇——陇西郡郡治搁在长城之外。岂有一位指挥30万大军的一代名将不懂这点军事道理的。至于“起临洮”的临洮,也是泛指一个地区。凡洮河沿线之岷州、洮州、狄道均可称为临洮,事实上也都称谓过。《史记·蒙恬列传》对临洮的注解是:《集解》引徐广曰“属陇西郡”。徐广为晋朝人,这是《史记》最早的注解,也未指明临洮就是岷县。自唐人《括地志》、杜佑《通典》等书把临洮固定在岷县,凡以后的著述,对长城的起点均据此加以推断。但却偏偏忽略了另一条重要材料:
《通典·州郡典》岷州条下注云:“属陇西郡,长城在今郡西二十里崆峒山,自山傍洮而东,即秦之临洮境在此矣。”
按“西”字系“东”之错。今临洮境内苍鹰嘴背西至长城坡的一大段长城,恰在东二十里铺至四十里铺(即尧甸)的北山上。至于崆峒山,乾隆《狄道州志》云“崆峒山,今马衔山”[6],现长城遗址经过的附近,在塔湾至连儿湾中间有地名“崆峒大湾”,就在东峪河北面的山梁间。这都是有力的佐证。后人不察,只把眼睛盯在岷县,就从这里错起。《元和郡县志》:秦长城首起“县西二十里”,把郡西换成县西,连崆峒山也搬到县西了。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说:“长城在县南一里”,可见都是推测。至明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则跟着错下去。他在岷州卫岷山条下记载云:“崆峒山在卫西二十里。通典:秦蒙恬筑长城,起于崆峒山,自山傍洮水而东,今州境有古长城云。”这明明是对《通典》长城在陇西郡“郡西二十里崆峒山”的误解。因为是权威性的著作,就没有人去驳正。事实上《读史方舆纪要》错误之处甚多。倒是流传至今的两幅宋代的地理图,对长城的起点是画对了的。一幅是北宋绘制的《华夷图》(刻石现存西安碑林);一幅是南宋绘制的《地理图》(刻石现存苏州文庙)。这两幅图中所绘长城的起点均在熙州(今临洮),而不在岷州。今岷县到渭源无长城遗迹。如果确实曾经有过,是不可能全部毁坏的。
至于兰州黄河南岸之长城,清道光以后方志才有记载。按道光时县人秦维岳所修《皋兰续志》卷三水利载:“莲花池距城西四里,明肃藩园亭(即今小西湖)。……古长城或断或续。……又西曰土门墩,长城零落,居民多倚为墙垣。”光绪十八年县人张国常重修《皋兰县志》卷十四记载:“长城在黄河南岸,秦蒙恬筑,明万历元年补修,厚二丈,高倍之,土色坚韧,西自新城起,沿河而东至靖远县大浪沟止,约计二百余里。”及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其幕僚们就断定为秦长城,而且附会风雅,在甘肃省府后花园北城上“拂云楼”傍的女墙上大书“万里长城遗迹”六个字,于是兰州北城墙也变成秦长城了!按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熙河经制李宪从夏人手里夺回兰州,始展筑兰州北城,并筑东关堡、西关堡。后因冬天黄河结冰夏人进扰,北城门常闭而不能启,于是在黄河北岸筑金城关(即今在黄河铁桥北之金城关),《长编》记此事甚悉。当时把东关堡、西关堡也筑墙接起来是极有可能的。黄河南的城墙,最早超不过宋代,明代在此基础上加筑边垣,再展至靖远。张维先生在《兰州古今注》中根据《明史·王以旗传》加以驳正,是极有道理的。又查阅道光《金县志》,该书卷三《古迹》条下记载:“长城之在金县境者,自西皋兰交界之桑园城,长十余里。沿河而东至什川堡城,长二里余。又东至一条城,长四里余。又东至靖远交界之平滩堡城,长二里余,俱在黄河南岸,共程二百余里。俗呼为边墙。”按此即皋兰县志所记载者。明代称长城为边墙,而此长城“俗呼为边墙”,更说明为明代所筑。秦长城没经过兰州,实事俱在,毋庸置疑。
甘肃境内的秦长城遗迹,如上所述。据我们调查所见,人为的破坏比自然坍塌要严重得多,大段大段被挖成农田或铲平修公路。我们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如临洮长城岭、通渭四落坪、城壕梁等处,可辟为游览之地,供国内外游人参观。再建议历史地理研究所、考古研究所诸单位,发动有关省区的博物馆、文化馆组织人力,对秦代万里长城进行全国调查,弄清古代此项伟大工程的真面目,把现行历史地图集中的错画之处予以纠正,将是一桩有意义的事。
【注释】
[1]《通渭县志》(清光绪时所修)只记载“东北十里牛头山有长城”。
[2]顾颉刚:《史林杂识》。
[3]《史林杂识》第78页。
[4]《水经注》称为陇水,即《山海经》所称的滥水。
[5]《史记·匈奴列传》称十万众。
[6]据《山海经》。不是平凉崆峒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