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兵书类
《汉书·艺文志》著录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军事文献,内容包括战略思想、战术运用、战术技巧、军事数术、军事训练、攻守技巧等多个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学对于扩充势力、巩固政权很有作用,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很多军事论著。
1.上博简《曹沫之陈》
本篇共65枚简,曹沫即《左传》中的“曹刿”,《吕氏春秋》称“曹翽”,《史记》中称“曹昧”。曹沫以刺客著称,关于他在军事学上的贡献,古书中反而少有记述,除了《左传》的记载,几乎一无所闻。简文以曹沫题名,主要记载鲁庄公与曹沫的问对,先是论政,然后论兵,以论兵为主,可视之为兵书。这也正好说明,曹沫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本篇应是一部佚失已久的古兵书。
2.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共300枚简,简文包括今本《孙子兵法》十三篇部分和五篇《孙子兵法》佚文。
3.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共440枚简。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据考证,《孙膑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竹简本《孙膑兵法》的出土,使这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孙膑兵法》经过整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的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
4.银雀山汉简《尉缭子》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残简100枚,有六篇简文与今本《尉缭子》相合。《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来都存在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竹简本《尉缭子》的发现,说明此书在西汉时已流行,成书年代不会晚于战国时代。
5.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共223枚简。简文包括《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性质与《尉缭子》同,以论兵为主,兼论政治。部分简文与《管子》、《墨子》、《尉缭子》内容相类。
6.银雀山汉简《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但从南宋开始,《六韬》一直被怀疑为伪书,特别是清代,更被确定为伪书。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竹简本《六韬》,部分简文见今本《六韬》和古书所引《六韬》佚文,《六韬》伪书之说不攻自破。
7.定县八角廊汉简《六韬》(www.xing528.com)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出土,共144枚简,有十三个篇题,相对完整的有十个。简文均是讲政治谋略的,不讲兵法。与传世本《六韬》、《群书治要》所引《六韬》、敦煌唐写本《六韬》、宋本《六韬》内容相近。[56]
8.银雀山汉简《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
本篇共125枚简,其记述以天地、八风、五行、日辰、五音占战争胜负的方法,乃兵家数术之书。
9.银雀山汉简“论政论兵之类”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有630枚简,凡五十种。主要讨论军事、政事方面的问题。
10.张家山汉简《盖庐》
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共55枚简。简文以盖庐与伍子胥问答形式展开,内容除涉及治理国家和用兵作战的理论外,还有着浓厚的兵阴阳家色彩。[57]
11.敦煌汉简《力牧》
1906—1907年,在甘肃敦煌一带出土,仅2枚简,简文记述黄帝与力牧的问答。因为《汉书·艺文志》兵家有《力牧》十五篇,因此将其列入兵书类。[58]
12.上孙家寨汉简《军法》、《军令》
1979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西汉(马良)墓出土,共240枚简。简文主要是古代军法、军令一类的军事书籍。军法讲布阵、队列、战守进退之法,部曲布阵及操典等。“军法”、“军令”是古代军事律令或作战条例。[59]
13.北大汉简《地典》
2009年北京大学入藏的汉简中,有10余枚竹简内容与银雀山汉简中的《地典》相似,属《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的“兵阴阳”家,是古代兵学与数术之学相结合的产物。[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