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隋文帝泰陵遗址瓦当选
隋文帝泰陵,是隋朝开国皇帝文帝杨坚的陵墓,又名杨坚陵,亦称杨陵,位于杨凌区五泉镇王上村以北100米处。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的杨坚陵益显古老沧桑。隋文帝杨坚陵,始建于隋仁寿四年,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因属皇家陵园,占地宽敞,规模宏大。从残存的陵园基址勘探得知,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总面积达49万余平方米,四周还保存有阙楼的基址。陵园外有隋文帝庙遗址,是后裔及百姓祭祀的地方。庙宇建筑宏伟瑰丽,其占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泰陵经过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园内地面建筑及文物已荡然无存,仅留高27.4米的土夯筑成的覆斗形墓冢一座。陵前有清代石碑一块,碑上镌刻“隋文帝泰陵”。
图4.73 隋文帝泰陵陵冢封土远景
图4.74 隋文帝泰陵石碑
(www.xing528.com)
图4.75 泰陵遗址出土鹿纹瓦当
图4.76 泰陵遗址出土菩萨瓦当
陵冢封土附近有残存的陵园遗址,残基发现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砖瓦纹饰。就是在这些残砖碎瓦中,历史学家发现了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纹饰和形制。比较多的是莲花状的方砖,方砖中央是浮雕的莲花图案,角边饰以蔓草,四周刻着连珠纹,非常美观大方。文帝泰陵及其祠庙遗址内,遗物相当丰富。在多次的调查中,采集到许多文物,这些文物大多以建筑材料为主,有铺地砖和砌墙砖两类。其次还出土了大量的瓦当,主要分单瓣莲花瓦当、双瓣莲花瓦当、兽面纹瓦当、云纹和菩萨瓦当,图案风格生动逼真,工艺考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菩萨瓦当,目前仅发现一件,已残,直径13厘米。瓦当面用弦纹和联珠纹组成一个“桃心”形,中心一尊双手合十结跏而坐的菩萨,其衣着纹饰现已不清(现存扶风县博物馆)。这种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直接以菩萨为纹饰的瓦当在出土文物中是非常罕见的。
图4.77 隋文帝泰陵遗址出土瓦当(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