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瓦当艺术研究:战国瓦当引领艺术盛期

陕西瓦当艺术研究:战国瓦当引领艺术盛期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瓦当艺术盛期的形成——三分天下的战国瓦当谈到瓦当的盛衰历史,尤其要提到战国时期。作为建筑物部件之一的瓦当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秦汉时期瓦当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三分天下的战国瓦当,即:秦、齐、燕三个国家的瓦当,它们是战国时期的典型代表,可以称之为“各显神通”。此外,同一地点出土的还有其他具代表性的纹饰,如云纹半瓦当、阴云纹半瓦当。

陕西瓦当艺术研究:战国瓦当引领艺术盛期

(一)瓦当艺术盛期的形成——三分天下的战国瓦当

谈到瓦当的盛衰历史,尤其要提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急剧变革时期,它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期,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当时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也逐渐地脱离原始的狩猎活动而转入农耕生活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人们渐渐进入了文明时期。因此,铁制农具已代替木、石农具普遍用于生产中,这大大便利于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深耕除草的同时,农民们注意识别土壤性质,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作物进行种植。施肥技术提高,懂得用肥汁拌种,粪肥、绿肥草木灰被普遍施用。开始注意选择籽种,防治虫病,实行畦种法,播种疏密得宜,以便于通风排涝,善于培根、除草、间苗和掌握农时季节。普遍推广一年两熟制,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年产量。人们可以更加科学地掌控农耕技术,这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提高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同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约合今四十一公斤),大、中、小丰收年景时可以达到六石、四石半、三石,小、中、大歉收年景时则只能打一石、七斗、三斗。农民平均每人每月需口粮一石半,五口之家,一年食用九十石,则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

所谓“民以食为天”,有了农业的保障,在战国时期的社会中,手工业也相应有了很大的发展,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已经较好地掌握了高温液体还原法的生铁冶铸技术,能锻打出制造剑身的高碳钢,铸铁柔化术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制作普遍使用熔铸、焊接、失蜡法和金银镶嵌等工艺,产生了在铜器表面涂金、鎏金和刻纹的工艺,器型变得轻薄灵巧,花纹细致繁复,具有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已经能生产铅钡琉璃;漆器制造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所造漆器以木为胎,用黑、红、黄、蓝、紫、白等十多种颜色的漆,在器物上绘出各种光泽美丽的花纹,并发明了催干剂;有了结构和花纹都较复杂的织锦以及手工针编织物。这些无疑是形成战国时期艺术形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根本原因。

1.建筑的发展带动了瓦当艺术当时各诸侯国都在不断壮大本国的经济实力,以便控制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并修建了多处宫殿等建筑物。随着建筑艺术的兴盛,战国建筑的宏大规模和技术进步,突出表现于城市的建筑和规划之中。而建筑材料方面的发展对建筑工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西周建筑中已经用上了瓦,如召陈村遗址的三座房屋周围就有瓦片堆积,有板瓦、筒瓦等,西安客省庄遗址还出土有屋脊用的人字瓦。

春秋以后,瓦的使用更为普遍。秦国还有青铜铸造的“金釭”作为梁柱结点,起装饰之用。河北易县燕下都等遗址的发掘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建筑在夯土高台的台榭建筑,夯土台上设置有陶制的排水管道,还使用了铺地的平砖和非承重的空心砖等。作为建筑物部件之一的瓦当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秦汉时期瓦当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随着周王室权力的进一步被削弱,各个阶层实力的较量,各诸侯国之间的重新组合和竞争格局,搅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和心绪,但却给文化带来了发展机遇。神权思想逐步消亡,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况中,瓦当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形式上一改过去半瓦当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发展到以图案为主导的圆瓦当时代,在创作题材上突破了以模仿青铜器上的纹饰为题材的局限,代之以现实生活场景为创作原型,这种主要表现战国时期秦人生活的瓦当图形将瓦当艺术推向了鼎盛时期,它前期以动物纹饰图案为主,后期以农耕题材纹饰为主见,图3.1所示,完全是瓦当题材的新形势,这也是进入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充分凸显了战国时期的瓦当图案,以现实生活为原型,以农业题材纹饰为主的瓦当艺术特征。

img65

图3.1 战国齐半瓦当

2.三分天下各显神通战国是奴隶社会走向衰微而封建社会上升的时期,瓦当饕餮纹的出现在这个时期是不难理解的,和青铜饕餮纹相比,瓦当饕餮纹多了几分人文气息,少了几分威严神性。随着奴隶社会的解体,战国瓦当动物纹饰的神秘性逐渐减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日渐成为主体色彩。出现了三分天下的战国瓦当,即:秦、齐、燕三个国家的瓦当,它们是战国时期的典型代表,可以称之为“各显神通”。秦动物纹饰较为写实,因此较为赋有理性色彩;齐国的则神秘色彩浓郁,而且多与树纹组合使用,如图3.2;燕国的动物纹样以饕餮纹为主纹样,纹饰神秘而且刻画细致,如图3.3。

img66

图3.2 齐国圆瓦当

img67

(www.xing528.com)

图3.3 燕国饕餮纹半瓦当

战国时代发现的瓦当较多,分布地域更为广泛,在陕西凤翔、临潼咸阳洛南、西安、华阴,甘肃崇信,内蒙古卓资、托克托,河南登封洛阳、新政,山东临淄曲阜泗水、邹县、滕县,河北邯郸、平山、易县、元氏武安藁城,北京,辽宁铁岭、建平,山西孟县、侯马闻喜万荣,湖北潜江大冶松滋、随县、江陵,安徽寿县,广东始兴等地均有出土。此时期的瓦当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春秋时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形式上则一改过去半瓦当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发展到以圆瓦当为主导用途的时代。

陕西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瓦当,主要以先秦瓦当为主,审美特征是纹饰较为写实,因此较为赋有理性色彩,除少数素面瓦当(见图3.5)外,大部分都有纹饰,纹饰内容非常丰富,有绳纹、动物纹、植物纹、云纹等。其中素面瓦当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其他瓦当一般为圆形。还有虎纹半瓦当于1993年7月在宫井巷遗址出土,泥质灰陶,加少量细沙,火候较高。瓦当高6.8厘米,宽14.5厘米,厚1.8厘米。当面边轮略高于纹饰,宽1厘米。在一个半圆面上,用粗线平雕一虎,虎曲身回首,张口露齿,扬爪翘尾,甸甸前行。线条流畅,形象威猛。残筒瓦长7厘米,厚1.7厘米,表面饰斜行中粗绳纹,里面饰麻点纹(如图3.4),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同一地点出土的还有其他具代表性的纹饰,如云纹半瓦当、阴云纹半瓦当。泥质灰黑陶,夹少量细砂,火候较高。瓦当高7.1厘米,宽14.5厘米,厚2厘米。边轮与当面平齐,宽0.6厘米。在边轮内,三条阴弦纹将当面括成一个小半圆,一条中直阴隔线和两条相背直角阴隔线把小半圆分成两个扇面,每个扇面内各饰一阴云纹。残筒瓦长14厘米,厚1.2厘米,表面饰斜行中粗绳纹,距当面8.3厘米内的绳纹被抹去,瓦里面饰麻点纹。

img68

图3.4 虎纹半瓦当

img69

图3.5 战国素面瓦当

img70

图3.6 秦云纹半瓦当

如图3.6所示,在对上述瓦当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许多瓦当存在纹饰有些变形、模印不清和出现缺失的情况。一些用圆瓦当切制的半瓦当,随意性大,有的甚至切掉纹饰。这些现象都反映出这些瓦当在制作、使用中的不规范和随意性。产生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其一是该瓦当制作年代较早,制瓦技术和工艺还不够成熟;其二是该瓦当应为地方官府烧制、使用,因而在制作和使用上没有宫室、宗庙等高级建筑物对材料的要求那样严格。所以,我们结合上文中战国时的社会形态及艺术形式的发展,加之三分天下的审美特征,便可以清晰地得出这亦是瓦当艺术形成的初始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