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文字
关于文字,“语言文字学者分狭义和广义两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大致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1]。既然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那么人类早期用有意义的图画或符号作文字就是合理的、正常的。“文化是地域空间的产物”。在一定地域空间,人们在交际、交流中需要的时候,图画文字或文字图画就会应运而生。岩画文字就是这种广阔空间人际交流的产物,更是人类精神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关于岩画与刻画符号是不是文字或文字前身的书写形式,在20世纪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在世界性的岩画研究中,时至今日也只是找到零星的似符号又似文字的形象与图画,从没有找到过贺兰山岩画与大麦地岩画中发现的这种如文字符号组成的复合式符号,也没有找到过一个岩画区有多达2000个复合式符号。
1984年,笔者写的论文《贺兰山大小西伏沟和苏峪口古代岩画述略》第四部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和初步尝试”中,明确地说:“贺兰山地区的岩画绝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艺术形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体系,是人类思想史、艺术史的总进程的产物。”“岩画中的部分形象与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比较接近和相似,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发人深思的问题。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或开始酝酿和创造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往往把图画当作文字。可以说象形文字就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还因为是商代占卜的记录,又叫“卜辞”。现在不只是从龟甲和兽甲上发现文字,而且在不少铜、玉、石、陶器、骨器等上也发现了文字。甲骨文4500个左右,如甲骨文中比较典型的文字如羊、日与岩画中的羊、太阳形象相似,又如卜辞中的田、呼、黍,与岩画相同。这虽仅见个别的,但是否窥见到了甲骨文与岩画联系的蛛丝马迹呢?”那时也仅仅是初步研究而已,现在则不同了,有了长足的进步[2]。
这是一幅写实性的作品,一个人跪在地上向天空中奇异的天象行跪拜礼。这个人双腿下跪,双手上举,腰间似系着东西,诚惶诚恐地面对天空中一轮大的旋涡、头如捣蒜似的朝拜。
在人们尚不了解和认识天体变化的时候,往往只能祈祷和祈求神灵的保佑,认为特殊的天象是神灵作怪,也只有安抚神灵才能得到平安。另外,这个跪拜的人有可能是一位巫觋,她(他)才有与神灵沟通的本领。
大麦地岩画·跪拜图(35×3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用丽石黄衣测得贺兰山与中卫北山岩画早期距今为8000~7000年,中期距今为6000~ 5000年,即新石器时代,贺兰山地区(含大麦地)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和学会了使用硬石块制作岩画和刻写文字符号。这些岩画文字,可称为“前文字”,其特点是由物体外壳的表象层与物体内核的含义层组合而成,构建成了似汉字的表意文字。贺兰山类似文字性质的符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早期岩画的象形字,与汉字中的象形字形体相类,从大麦地表意符号岩画看,可以推断它是原始文字:一是由图画组合成象形、会意、指事符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演变成为远古原始文字符号。二是图画与符号文字混合表意更丰富。这种既有具象图画又有抽象符号的描绘生活场景的岩画,应该是岩画图案由图画到抽象符号文字的过渡时期。这种图画、符号互相补充互相交织的方式,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三是早期抽象的符号文字比绘画文字更难识读。文字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符号系统。开始以绘画形式作为交流符号,继之以部分抽象符号和绘画,最后完成用抽象符号作文字。贺山兰岩画中,刻画符号丰富到令人惊叹的地步。这些符号同陶器刻画符号相近但有所区别,贺兰山岩画图画也好,符号也好,大体是方圆形的,笔画钝圆,与世界上其他文字之间区别悬殊,不存在传承关系,而与汉字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一、汉字的起源与岩画
关于汉字的起源一般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其实文字是大众创造的,仓颉只能说做了许多总结、归纳、规范的工作。
这是一幅组合图,由两大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肥胖粗壮的动物,四周由环形包围;下部有一个人,阳具上翘,其旁似还有人,但残缺且漫漶难以辨认。
上部可以理解为狩猎,在动物四周布下套索,只要动物的腿伸进去就可以生擒,这是一种既经济又省力气的方法。人物画应该理解为求偶图,是用一种直白的毫不隐讳的方法向对方示爱。远古时代尚处在不开化的时代也只能如此这般。
另外,这幅图描绘了生殖巫术的施法过程,即通过人的交媾来促进动物的快速繁殖。这种生殖巫术不仅仅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有,而且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出现过。
这幅画为我们展示了生殖巫术的一个活生生的事例。
大麦地岩画·人与动物(29×4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①曾宪通.四十年来古文字学的新发现与新学问.学术研究,1990.2
中国文字的产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最成熟的文字,但甲骨文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有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中国大地上出土的陶器、石刻等文物及近期发现的岩画都有力地说明,汉文字的产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也从中看到汉字演变的轨迹。如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我国青海、甘肃、河北、山东等广大地区发现从仰韶文化到商代文化的遗址30多处,出土陶器符号680多个。考古绝对年代在公元前6000~前3800年的陶文共164个。概述如下:
地处黄河中游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在1921年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而得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山西南部、河北大部及与甘肃交界的黄河河套宁夏、内蒙古地区,甚至湖北西北部也有发现,统计已达千处。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在此繁衍的中华原始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宁夏贺兰暖泉农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同仰韶文化遗址相近就是一个证明。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发现了许多刻画或描绘的符号,这类刻符应当是与制陶有关的记事符号,有人认为是原始文字,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属新石器晚期文化,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在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上同样发现了不少刻画的符号,大致与仰韶差不多,但总量要多,而且变化也多,也更复杂。
大汶口文化是以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与宁阳县堡头村的文化遗址得名的,此处遗址位于注入黄河的大汶河边不远处。大汶口文化古文字具备了图形与会意的结合。可能是汉文字的源头之一。而贺兰山岩画与大麦地岩画符号文字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文字恰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安徽蚌埠市双墩遗址,自1986年10月发掘以来,出土多种陶器、石器、骨器,在大量陶碗圈足内、碗腹、陶罐上发现600多个刻画符号,有许多鱼纹、猪纹、鹿、蚕、鸟、虫等象形文字,还有“四叶花”纹饰;出土的陶塑人头像,生动逼真、简洁传神,实为珍品。经测定距今7300年。尤其是大量的刻画符号,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表明安徽淮河广大地区的“双墩文化”,是中华先民创造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四叶花”是华族的象征、徽号、标志,是华族先民在淮河地区生产生活的佐证。
二、汉字的源头活水从大麦地流出
北方民族大学编著的《大麦地岩画》文献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收集岩画资料10000幅,其中有符号岩画约2000幅。有这么多岩画文字或称“前文字”,实属罕见,是我们辛勤调查研究的丰硕成果。在大麦地岩画中,符号文字单个或成组的,约占大麦地岩画的1/5,因此可以说大麦地岩画是一个文化和原始文字的宝库。用丽石黄衣测定大麦地岩画早期文字符号至少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大麦地岩画区内图画符号可以归于原始文字,其主要依据是:其一,它不是随意刻制或敲凿的,如同其他众多岩画一样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已经由作者赋予了深刻表意的内涵。其二,这些象形符号具有中国原始文字的基本具象形态,在同时期的陶文符号和后来的甲骨文中可以找到相近的形象。其三,大麦地岩画的图画符号由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成。已不是单纯的符号了,基本上具备了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等构成文字的要素。至为关键的是这种象形符号在大麦地岩画中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星状分布的或成组复合的,或者说是同在一地的。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即大麦地岩画中,有许多象形与抽象符号已经具备了古老文字的要素。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对古文字有一定的研究,他在《小学音韵学》中说:“最初的字总是从实物或实像造起,渐渐到人类的动作,渐渐到人类心理,渐渐到纯抽象的名词。文字发展次第大概如此。动作心理等已经有大部分来不及造,用旧字假借。还有所谓的词语的部分发音(发语词、感叹词、停顿词、疑问词等等),最初纯用口语或手势表现……”汉字的发展大致就是这样。
三、宁夏岩画象形文字
人类使用语言之后,从此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但由于语言仅仅是一种表达的声音,说过就消失了,不可久存,于是就产生了将语言的信号变为可视象形符号,这种将声音变为物化的象形或符号,就是文字。上古时人们思维简单,语言也简单,创造的文字也简单,这是一般规律。
文字的初始,《易·系辞下》云“上古结绳而治”,“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时间久了,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于是又创造了画画的方法,用画图记事,用画图以示意。以画图表达意思,以画图进行交流并保存下来,开始只能是简单的、便捷的、容易的、身边的,正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所说:“仰则观象于天,伏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宜(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字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但这种创造的参照物只能是身边的,而且是形象的。象形字的产生就是依据人们天天接触的、了解的事物,说白了,象形字就是,是什么就画什么,一点也不神秘。
象形字的特点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样子、形态,把原样或原样的形态、轮廓、特征,一五一十的描绘或勾勒出来,不走样、不变形地表现事物本身。如此说来,象形字是画出来的,画就代表此物、此人、此事,就是这个字、这个词、这个概念。一个形象或符号有了形,有了义,有了音,就无疑是文字。也就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岩画文字的象形文字,正是符合这些标准和要求的。
岩画象形文字,皆是原物的翻版,依葫芦画瓢,照搬原样。象形文字要求只画轮廓和特征,易认易识易记易写易画,或用线条画或用减地阴刻画或线条结合阴刻两样画,但代表的都是原来事物,是以形表义,是约定俗成,人所共知的常识。这就是岩画象形字的本意。
下面仅撷取几组典型的象形组合与象形符号组合文字以飨读者。宁夏岩画象形字简介如下。
四、岩画是拼图文字,组成表意文字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汉字是表意文字,由形、声、义,三个方面组成。从这个角度看岩画文字与汉字十分相近。岩画文字,相近于古典文字,也相近于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字。在汉字的构成与组合中,我们不难找到它们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岩画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有两条。
其一,岩画文字是由形象或符号组成的文字,在空间结构上与甲骨文、汉字相似。岩画文字是一种图画文字,它是由象形的图画构成,这种图画正如《说文解字》十五上所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许慎进一步解释:“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说的是其字画什么是什么。这种象形字在岩画中无处不在,满山遍野,俯拾皆是。
其二,岩画拼图文字组成表意文字。由单纯的图画文字(象形文字)两个到多个图形或符号有机拼合组成复杂图画文字。这一过程就是拼图文字的产生过程,其重要性在于由单个的单词到复杂的表意构成为词组或短句。它的深刻意义在于人的思维由简单向复杂发展,也标志着文字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可以说汉字的前身到了拼图文字时期基本上就有了构架基础,再经过筛选、压缩、精减、配对、组合、拼装,走向了文字的词组和短句之路。
岩画拼图文字,就是将两个以上的图画和符号(均为象形的或抽象的)按照汉字的表意规律进行拼图和拼写。这种拼图就是依据人的思维方式和事物逻辑形象按照图画的上下左右进行拼对连接,使之服务于表意的愿望,从而成为一个词组和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纵观汉字一言以蔽之就是由拼图构成,偏旁、上下左右都是由图形构成,只不过是由繁到简罢了。
可以说,汉字的前身,或者说甲骨文的前身——拼图文字的产生为汉字的诞生打下了基础。这个演化的过程是汉字生动鲜活的缩影和雏形。总之,岩画文字——甲骨文——汉字是一脉相承的拼图文字,它们之间许多相似相近的图形与结构正是它们的血肉联系。
岩画文字,就是以图画和符号组成的一种原始文字,是表示人类简单表达思想和语言的原始书写符号,是语言的初始视觉形式。岩画文字如果同已经成熟的距今3300年的甲骨文字相比,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字形与含义有关联的形体结构,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岩画文字或许有些帮助。
象形文字:象形字在岩画文字中俯拾皆是,其特点是把事物的形象用轮廓或线条的方式使其特征表现出来。这样的岩画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这种象形字,仅仅是突出其特征,缺乏其细部的描绘,这样象形字与纯图画就分离开了。
表意文字:其实表意文字就是唐兰先生所说的“象意文字”,是图画文字的主要部分。“在上古时期,还没有发生任何形声字之前,完全用图画文字时,除了少数象形文字,就完全是象意文字了。”[3]岩画文字,实际上就是由象形字与表意字组成。一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尽管难以表达,但采用拼图方式、组合方式就可以简约地表达了。我们不妨把岩画文字与甲骨文字的构造与组合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总之,只要是把语言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就是文字。
其一,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特征,而形状细节、笔画多少、正反方向是不统一的。
其二,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有长有短,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的,有的一个字可以占几个字的位置,在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
其三,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两个象形字合起来含义明确就行,而不要求千篇一律。因此异体字特别多,有的一个字有几十种写法。(www.xing528.com)
其四,甲骨文是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笔画细,方笔居多。
以上不难看出,除了写字工具不同、笔画粗细不同、外在形象略有不同之外,前3条还是基本相同的。这样,就从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看到了岩画文字的前世今生的来历和发展,同时从发生演变的规律中看到了从岩画文字到甲骨文再到汉字的前世今生的来历。
图1:画面宽13厘米,高15厘米,凿刻制作。此图由3个图画符号组成,叙述氏族战争争夺土地、人口、牛羊,征服者战胜了对方,取得了胜利。这是征服的记录,也是胜利的记录,更是臣服的记录。还要提及的是,高嵩、高原在《岩画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历史》一书中,解读为华不注大帝共工与其妻犬姬婚媾的史实。好在我们都认为是岩画文字,有了共同的语言,只是解释不同。
图2:画面宽21厘米,高35厘米,凿刻制作。此图由两个图画组成,表达的是狩猎后将羊进行祭祀的意思。
图1 臣服
图2 羊祭祀
图3 奇异天象
图4 羊与蛇对话
图3:画面宽34厘米,高31厘米,凿刻制作。此图记录了一次特殊的天象。
图4:画面宽12厘米,高12厘米,凿刻制作。此图左为羊,右为蛇,各自代表了羊图腾部落与蛇图腾部落,在进行一次平等的协商,并且达成了协议。
从以上图画可知,一是岩画作为原始艺术,它不仅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和感受,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而且用类似于原始符号文字的形式描绘和记录了这些场景。二是图画与符号文字混合表意更丰富。这种有具象图画又有抽象符号的描绘生活场景的岩画,应该是岩画图案由图画到抽象符号文字的过渡时期。过去的文字研究中没有这种类似的雏形文字,然而在大麦地岩画中确实存在这种图画与符号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的精彩篇章。这种图画、符号互相补充互相交织,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文字的发展是先有图画,然后有了图画与符号配合,即由繁到略繁,最后达到实用、简约的目的。不可能由繁一步达到简化目的,其间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期就是图画与符号相混杂相糅合相搭配。过去囿于资料所限,人们在研究文字时忽略了这个阶段,现在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种符号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除图画形象外用符号表示会意和指事,功能更加具有了实用性。
图5:画面宽11厘米,高14厘米,凿刻制作。此图右上部为一只羊,左上部为一幅人面,其中部为S形符号,似蛇形,下部为一横符号,这是一组图画与符号组合的符号文字,描述了一个危险的牧场生活。
图6:画面宽18厘米,高27厘米,凿刻制作。此图上部如“同”字形符号,下部为流水图画,其意可能是向上天祈求雨水的记录。
图5 注意危险
图6 祈水
图7:画面宽93厘米,高88厘米,画面向南,磨刻制作。是神话图式,人面兽身,《山海经》中多有记述,属早期岩画作品。
图8:画面宽48厘米,高137厘米,画面向南,磨刻制作。此图说明此地属于手印者所有,或两个部落为土地、畜牧发生争执由神灵裁决,或具有契约的性质。
图7 人面兽身
图9:画面宽28厘米,高20厘米,画面向南,磨刻制作。这是一幅狩猎纪实性作品,但右上部的太阳却指示太阳东升或西落,告诉我们具有了时间的概念,同时,此时打猎正逢时。
图10:画面宽17厘米,高34厘米,画面向南,磨刻制作。人的头部有一只北山羊,其用意是人对羊的崇拜之意。这是羊图腾崇拜的典型作品。
图11:画面宽42厘米,高52厘米,画面向南,磨刻制作。画面中部落之间正发生一场战争,明显表现人们在为争夺牲畜发生的战争。此画具有纪实性的意义。
图8 神灵裁决
图9 早上狩猎
图10 羊崇拜
图11 部落战斗
图12:画面宽25厘米,高60厘米,画面向南,凿刻制作。记述了一次特别的事件或愿望,文字由圆形符号组成,竖行排列,是一种特殊文体合成的文字。此画具有纪实性或叙述性的意义。
图13:画面宽56厘米,高39厘米,画面向北,磨刻制作。这是一幅具有神话含义的作品。典籍《绎史》和《五运历年记》云“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左眼睁,右眼闭,是指白天黑夜的轮回。古人早就把眼睛与日月相类比了。道理很简单,谁都知道睁着眼睛什么都可以看到,而闭上眼睛就如黑夜什么也看不到了,以此类比是很聪明又朴素的道理。
图12 岩画文字
图13 昼夜之变
可以说,汉字走了一条融合的道路,吸纳了岩画文字的象形又吸纳了陶文字的线条。岩画文字的可贵之处在于望图生意,大致能够解释,也就是马叙伦在《说文解字研究法》中说的“视而可识者”和“察而可见者”一样。岩画文字之所以可以被认识、认知、认可,是因其象形性和符号性与中华文字(汉字)很近似,有一种亲和力和感召力,它平实而不神秘,它形象而不抽象,它朴素而不艰涩,具有中国人深邃的思想、美丽的面孔,直爽豪放的性格。
汉字的前世今生来源是多方面的,如同汉族的身世一样。岩画文字中有华夏族的成分也有其他古代少数民族的成分,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岩画文字是中国文字的前身,是汉字的源头活水之一。
在岩画文字结语时,笔者还想说一个自认为重要的问题,也是过去研究中往往忽略的问题,就是岩画文字的族源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往人们认为岩画分布在中国的边疆地区,多是游牧民族的作品,所以岩画文字也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字;岩画文字与甲骨文、汉字相距甚远,没有什么联系,更不可能有承上启下的关系。这些问题其实是一种很片面很主观的看法,也情有可原。
“所谓中华民族,本来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混合而成的。先秦时的记载中,就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称……所谓‘诸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夷狄而诸夏者则诸夏之’,所谓夷狄,所谓诸夏,不是种族的差别,只是文化的异同。夷狄而接受诸夏文化的,则夷狄也是诸夏;诸夏而采取夷狄文化的,则诸夏也变为夷狄了。夷夏之分,本来如此。后来内部慢慢统一,就成了一个华夏大民族,一个中国统一的民族。”[4]此为来去自由“入夷则夷,入夏则夏”,夏夷一家。实际上,汉族是远古华夏族与古代夷戎蛮狄各族共同融合而成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发明甲骨文字的商人就是一个畜牧业发达同时又擅长商业贸易的部族,他们不断地更换放牧地区,又赶着牲畜在各个部族间从事贸易。可见商人就是一个游牧民族。族源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最后形成了早期的甲骨文以及汉字。这一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进步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联系深远的文化纽带——汉字。
我们从汉字的发生、发展、演变来看,开始由图画文字起始,就吸纳了华夏与夷戎蛮狄的图画文字要素,其中自然也包含岩画图画的要素,只不过是一个多与少、繁与简、语与义的区别而已。总之,汉字是以华夏民族为主吸纳了其他民族文化精品的产物,是我们中华民族联系的纽带、桥梁和熔炉。
【注释】
[1]裘锡圭.文字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页
[2]陈兆复,蒋振民.中国岩画的发现.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字艺术研究所,1985(油印本).
[3]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
[4]蒋梦麟.文化的变化与进步.人与国家.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