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侯国地理:郡国更置与迁徙

西汉侯国地理:郡国更置与迁徙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郡国更置与侯国迁徙景帝中六年以后,诸侯王国不辖侯国成为定制,所有的侯国都分布在汉郡境内。而因王国不能辖有侯国,所以每一次郡国改置都会引发郡境内侯国隶属关系的变更。丁鸿因郡国更置而徙封马亭乡。由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郡国更置过程中,东汉政府会将王国中的侯国迁出,重新安置于汉郡,从而保障“王国不辖侯国”定制的执行。换句话说,东汉政府在郡国更置过程中的侯国迁徙方针,是否是对西汉相关政策的承袭?

西汉侯国地理:郡国更置与迁徙

第七章 郡国更置与侯国迁徙

景帝中六年以后,诸侯王国不辖侯国成为定制,所有的侯国都分布在汉郡境内。[1]不过,西汉的郡国属性并非一成不变,皇帝常择取汉郡改置为王国作为诸侯王的封地。具体到某一个郡,随着诸侯王的分封和除废,其性质常在郡国之间转化。而因王国不能辖有侯国,所以每一次郡国改置都会引发郡境内侯国隶属关系的变更。如元朔三年,武帝分封鲁共王子刘政为瑕丘侯(345)。瑕丘侯国,《汉志》属山阳郡,但在居延汉简中却常见“大河郡瑕丘”(498·11,499·3[2])。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载瑕丘侯国隶属关系的不同,正与郡国更置有关。据周振鹤先生考证,瑕丘侯国本隶属大河郡,甘露二年大河郡改置为东平国,瑕丘侯国因不能隶属王国而改属山阳郡,直至汉末。[3]《汉志》所载为成帝元延三年的版籍,[4]这时的瑕丘侯国隶属山阳郡。而居延汉简所反映的瑕丘侯国隶属于大河郡则应当是甘露二年之前的情形。瑕丘侯国隶属关系的变更足以证明,“王国不辖侯国”制度在武帝以后一直被严格奉行。[5]

地处汉郡边缘地带的侯国,在郡国更置过程中会通过改变隶属关系来保证“王国不辖侯国”制度的执行。但如果某侯国地处汉郡中心,不与他郡相邻;或是所邻也是王国,则显然难以别属汉郡。对于此类侯国,西汉政府又会作以怎样处理?文献对此没有明确记载,不过东汉时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后汉书·刘般传》载:“(建武九年)光武下诏,封般为菑丘侯,奉孝王祀,使就国。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侯。”刘般初封为菑丘侯,属楚郡。建武十五年,光武帝改楚郡为楚国,分封皇子刘英。因诸侯王国不得辖有侯国,刘般被徙封为杼秋侯,属梁郡管辖。[6]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丁鸿之鲁阳侯国。鲁阳,李贤注引《东观记》曰:“鲁阳乡在寻阳县也。”元和三年,丁鸿徙封为马亭乡侯。李贤注引《东观记》曰:“以庐江郡为六安国,所以徙封为马亭侯。”[7]丁鸿之鲁阳侯国位于庐江郡寻阳县。元和二年,汉章帝改庐江郡为六安国,徙江陵王刘恭为六安王。丁鸿因郡国更置而徙封马亭乡。马亭乡,地望不详,但地处汉郡应当没有什么问题。由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郡国更置过程中,东汉政府会将王国中的侯国迁出,重新安置于汉郡,从而保障“王国不辖侯国”定制的执行。(www.xing528.com)

对于那些在郡国更置过程中无法改属汉郡的侯国,西汉政府是否也会以侯国迁徙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换句话说,东汉政府在郡国更置过程中的侯国迁徙方针,是否是对西汉相关政策的承袭?在本章,笔者将通过考证一些侯国迁徙的实例,以证明西汉同样存在类似的政策,以往的一些观点也会由此得到修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