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帝元光五年行政区划
(一)武帝元光五年汉中央所辖郡目及王国数目
(1)汉中央直辖区域
景帝中五年,汉中央辖四十三郡。中六年,梁孝王刘武薨,景帝分梁国置梁、济川、济阴、山阳、济东五国。后元年,济阴王刘不识薨,济阴属汉为郡。武帝建元三年,济川王刘明获罪国除,济川郡属汉。建元五年,山阳王刘定薨,无后,国除为山阳郡。
建元五年,清河王刘乘薨,无后,国除为清河郡。建元六年,汉廷分内史辖地为左内史、右内史,[2]同年开西南夷地置犍为郡。元光五年,汉中央直辖区域当以景帝中五年四十三郡为基础,增济阴、济川、山阳、清河、犍为、右内史六郡,共四十九郡(表6-1)。
表6-1 武帝元光五年汉中央所辖郡目及王国名目表
(2)王国数目
景帝中五年共有二十一王国。中六年,分梁国置梁、济川、济阴、山阳、济东五国。景帝后元年至武帝建元五年,济阴、济川、山阳、清河四国相继废除。故元光五年王国数目当以景帝中五年二十一王国为基础,减清河国,增济东国,仍为二十一王国(表6-1)。
(二)各郡国辖域范围
武帝元光五年,各郡国辖域范围与景帝中五年相比并无显著变化。现对景帝中五年至武帝元光五年新置郡的辖域范围作以考订,同时对辖域范围存在变动的郡国进行说明。(www.xing528.com)
梁国 中六年,梁孝王刘武薨,景帝分梁国置梁、济川、济阴、山阳、济东五国。析分后的梁国,有故梁国南部地。以《汉志》言之,梁国北界为成武、单父一线,西界为甾、宁陵一线,南界为建平、敬丘一线,东界在平乐、杼秋之间。[3]
济东国 中六年,景帝析梁国置济东国,有故梁国之东部地。元光五年济东国封域与《汉志》东平国基本相同,东界无富城县,而有《汉志》泰山郡桃乡、乘丘两县。[4]
济阴郡 中六年,景帝析梁国置济阴国,有故梁国之北部地。后元年,济阴国除。以《汉志》言之,元光五年济阴郡之辖域北界在范、离狐一线,东界巨野泽,南界以冤句、秺一线与梁国分界。[5]
山阳郡 中六年,景帝析梁国置山阳国,有故梁国之中部地。建元五年,山阳国除。元光五年,山阳郡之辖域范围比《汉志》山阳郡略小,无东部之瑕丘、南平阳,无南部之成武、平乐、西防、薄、单父,无西部之城都、都关、黄诸县。
济川郡 中六年,景帝析梁国置济川国,有故梁国之西部地。建元三年,济川王获罪,国除属汉。元光五年济川郡辖域与《汉志》陈留郡略同,西无酸枣、封丘、浚仪、陈留,东无宁陵、傿两县。
左内史 右内史 建元六年,汉廷分内史辖地为左内史、右内史。左内史辖域与《汉志》左冯翊相同。右内史辖域即《汉志》右扶风、京兆尹辖域之和。[6]《汉志》右扶风栒邑县,《秩律》属北地郡,当在此次内史辖域调整过程中,由北地郡划入右内史。
犍为郡 建元六年,武帝派唐蒙出使西南夷,劝喻巴郡以南的夜郎国及附近小邑归顺汉朝。随后,汉廷将广汉郡南部地与归附的南夷地合置为犍为郡。犍为郡初置时的辖域,北部地区与《汉志》犍为郡基本相同,南部地区有《汉志》牂柯郡北部的姑且兰、夜郎、鄨、平夷四县地,而无《汉志》犍为郡之朱提、堂琅等地。[7]
广汉郡 建元六年,汉廷析广汉郡南部地置犍为郡。元光五年,广汉郡南部界限已收缩至郪县,与《汉志》广汉、犍为两郡分界相同。
蜀郡 元光年间,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在邛崃山以南置十余县,属蜀郡。蜀郡南界跨越邛崃山,延伸至邛都县以南的南山附近。[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