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侯国地理的主旨和结构详情

西汉侯国地理的主旨和结构详情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附表为本书进行西汉侯国地理定位的基础。本书最后为侯国名称笔画索引,可以方便读者查找西汉侯国的建制沿革及某些侯国在正文考述中的相应位置。

西汉侯国地理的主旨和结构详情

二、本书的主旨及结构

通过以上学术史回顾可以看出,近四百年来侯国地理研究主要是具体侯国地望的考释,其研究方法则以排比史料、汇释诸说为主,这样的地望考证无论从研究旨趣还是从研究方法上来讲,都可以视为传统地名考证的一部分。而在研究方法上实现突破的则是周振鹤先生,由于充分注意侯国自身的地域分布特点,周先生将空间分析的理念引入侯国地望考释,从而大大提升了该领域的研究水准。

随着前人侯国地望考释工作的发展,一个侯国地理研究的新方向孕育产生,那就是对侯国空间分布规律的探索。少数清代学者已经隐约感觉到西汉侯国地理分布存在特征,并提出一些零散的看法。20世纪60年代,钱穆先生明确提出,对侯国分布及影响侯国分布的政治、经济因素的探索为治史之“新途径”。但受当时学术研究水准的限制,钱氏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构想并不能实现。首要原因是,当时缺乏一部相对准确的历史地图,因此很难将侯国地望的考释成果转化为地理定位信息来进行空间分析。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当时还不具备复原不同时期西汉郡国疆域的手段,因此对侯国地理分布的研究只能局限在《汉志》所反映的西汉末年政区断面,而无法追寻侯国地理分布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说,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基础性工作尚未完成,才使得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研究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仅钱穆本人的侯邑分布研究不尽如人意,而且几十年后作为侯国地理研究集大成的《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其对侯国地理分布特征的表述,也不过寥寥数语。

时至今日,学界的研究环境已大为改观。首先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研发的CHGIS系统的发布。该系统充分吸收了《中国历史地图集》历代地名考订成果,同时利用最新的测绘数据对《图集》的地名定位、政区边界划分进行了修订,为学界利用这一系统绘制相对精确的历史地图提供了便利。其次是周振鹤先生《西汉政区地理》的出版。该书将西汉两百余年郡国级政区的演变过程,系统而完整地揭示出来,从而使以年为标尺复原西汉任意时段的郡国政区成为可能。这两项基础性工作的完成,为深入分析西汉侯国分布特征搭建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可以说,实现钱穆侯国地理研究构想的时机已经成熟。

鉴于学界在各领域取得的进展,笔者将把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特征及变化作为本书的主要研究方向,而不再对具体侯国地望逐一考证。相关侯国地理定位信息充分利用CHGIS系统的地名考释成果,对于CHGIS系统未收录的侯国地理信息则取自前人的研究成果,而笔者对前人侯国地望考释成果的修订,请参考本书相关章节及附表的备注和附考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虽不以具体侯国地望的考释为主要方向,并不意味着笔者放弃了对西汉八百余个侯国地望的清理,相信每一位阅读过本书附表的读者都会认同这一点。

下面,笔者对本书的篇章结构作简要介绍:除序章外,正文共分为三编,由以下三方面内容构成。

第一,在进行西汉侯国地望考证时,《汉书·地理志》、《汉表》下注郡县名、《水经注》和《史记索隐》所记侯国方位是主要依据。但对于四篇文献的史料价值,还存在许多不明之处,这直接关系到侯国地望考释结论的可信程度。在上编“基本史料的考订”中,笔者将对其中三种文献的史料价值进行分析,试图阐明两个问题:“《汉表》下注郡县名之体例”、“《水经注》、《史记索隐》所记侯国方位的文献依据”。另外,关于对《汉志》所载行政区划建制时代断限及材料来源的考察,因为与汉末侯国建置紧密相关,故放在中编第一章与汉末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分析一并讨论。在回答上述问题后,我们可以明确四种文献在侯国地理研究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由此可以对前人侯国地望考释结论进行检验和批判。

第二,借鉴英国历史地理学者达比(H.C.Darby)提出的“水平横剖面”方法论。截取成帝元延三年(前10年)、高帝十年(前197年)、惠帝七年(前188年)、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景帝中五年(前145年)、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七个标准年份为断代剖面,复原各年份的侯国地理分布格局,分别阐释各年份侯国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将七个标准年份的侯国地理分布格局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把握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特征形成、发展的总体趋势。此即中编“西汉侯国地理格局变迁”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明确不同时期西汉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特点后,笔者以专题形式探讨相关问题。此即下编“西汉侯国地理研究专题”,包括“王国境内无侯国”格局的形成、王子侯国地域分布特征、文帝初年“迁淮南国三侯邑”、武帝元鼎三年河东地区侯国集体迁徙、武帝元鼎五年“酎金失国”侯国地域分布、“郡国更置”与侯国迁徙、异族归义侯国地域分布特征七个专题。

在正文之后,全书还附有“西汉侯国建制沿革综表”。记录高帝六年至成帝绥和二年所置787个侯国的置废年代、地理方位、所属郡目(或所在郡国),并汇释前人侯国地望考订成果及考古发现。该附表为本书进行西汉侯国地理定位的基础。

本书最后为侯国名称笔画索引,可以方便读者查找西汉侯国的建制沿革及某些侯国在正文考述中的相应位置。

【注释】

[1]本书所涉及之“封建”,是指封邦建国的分封体制,并非指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封建社会。有关中国史学“封建”一词的由来及内涵,请参看周振鹤:《封建与分封的异同》,载《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58页。

[2]限于篇幅,本书对五十年来的西汉封建制度研究成果不再一一列举。1980—2000年学界对秦汉封建制度的研究情况,可参见罗先文:《近20年来秦汉分封制与郡县制讨论综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需要说明的是,罗文对学界研究成果的收集并不全面,如周振鹤先生对西汉封建制度曾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却为罗文所遗漏。

[3]迄今为止,所见有关侯国制度较为详尽的阐述为廖伯源:《汉代爵位制度试释(上)》第四章《列侯之国、家》,载《新亚学报》第十卷,香港:香港新亚图书馆,1973年。有关侯国地理问题阐述较为详尽的是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

[4]《水经·大辽水注》:“(大辽水)西南流,迳襄平县故城西。……汉高帝八年,封纪通为侯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一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67页。

[5]《史记》卷二一《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临河侯条”《索隐》曰:“《志》属朔方。”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91页。

[6]《史记》卷一九《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白石侯条”《索隐》曰:“县名,属金城。”第1001页。

[7]《水经注疏》卷三三《江水注》曰:“洛水迳什邡县,汉高帝六年封雍齿为侯国。”第2779页。

[8]《史记》卷一九《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海阳侯条”《索隐》曰:“海阳,亦南越县。”第909页。

[9]宋人王观国的《学林》以及元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中,有少量条目涉及西汉侯国地理问题。

[10]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49页。另原文标点有误,笔者已对引文标点加以修正。

[11]此类编号即附表各侯国编号,以下同。

[12]钱坫:《新斠注地理志集释》,《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一册,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第1056页。

[13]《水经注疏》卷四《河水注》,第295页。

[14]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一四《王子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09页。

[15]见中编第二章第三节考述。

[16]如王先谦曰:“三辅不封列侯,此(合阳侯)或以亲亲之故,一时变例。”见《汉书补注》卷二八《地理志》左冯翊郃阳条,光绪二十六年虚受堂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第667页上。

[17]两条分见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五、卷六,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567、2605页。

[18]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2页。

[19]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一二《诸史答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7—188页。

[20]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五,第2567页。

[21]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4页。

[22]参见下编第五章第一节考述。

[23]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八,第281页。

[24]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一一,第591页。

[25]刘创新:《临淄新出汉封泥集》,杭州西泠印社,2005年,第74页。

[26]《晋书》卷三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21页,

[27]《晋书》卷三,第79页。

[28]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一一,第547页。

[29]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221页。

[30]此类编号见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31]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七“汉书地理志”江夏郡钟武侯国条,第133页。

[32]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九,第172—182页。(www.xing528.com)

[33]见中编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考述。

[34]王荣商:《汉书补注》,《二十四史订补》第二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048页。

[35]分见《禹贡》第四卷第二期、第四卷第五期、第四卷第九期。

[36]史念海先生的这篇文章似乎并未完成,因为他只罗列了24个郡的侯国信息,尚有许多汉郡条目付缺。

[37]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70—271页。据该书自序,此书本为作者在1931年于北京大学讲授秦汉史课程的讲义。

[38]钱穆:《史记地名考》自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9]《汉志》九江郡有东城县,《史记索隐》以为此东城即刘遗封邑,然赵王子侯国不当远至楚地,全祖望、梁玉绳均不采此说。

[40]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六,第2603页。

[41]钱穆:《史记地名考》,第1156页。按《地形志》豫州汝南郡之临汝县自注;“刘裕置,魏因之。”而《宋书·州郡志》南豫州汝南郡之临汝县自注“汉旧名”,史料价值较《地形志》更为重要。钱穆《史记地名考》从未引录《宋志》,据钱氏自叙,其《地名考》引录书籍主要取自无锡乡居“古史地理书二三十种”,盖其中并无《宋书》。

[42]王玉清、傅春喜编著:《新出汝南郡秦汉封泥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43]钱穆:《史记地名考》自序。该序文写于1966年。

[44]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学报编辑委员会编:《齐鲁学报》第一期,1942年。该文后收入氏著《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45]参见中编第二章第三节相关考述。

[46]据许宝蘅先生自撰《夬庐居士年谱》,他本人曾于1941年撰写《西汉侯国考》(见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086页),但此文并未公开发表,笔者未曾获阅,只能暂记于此。此信息为李晓杰先生告知,谨致谢忱。

[47]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5—57页。

[48]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

[49]孙慰祖:《封泥发现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50]王国维:《齐鲁封泥集存序》,收入《观堂集林》卷十八,王国维遗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3年。另《水经·济水注》载“济水东迳菅县故城南。汉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罢军为侯国”,清儒曾因此怀疑《史表》、《汉表》之“管”乃“菅”字之误,但无确证。见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五,第2568页;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一二,第627—628页。

[51]陈直:《史记新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9页。另王国维也曾留意过“磿城之印”封泥,但未与《侯表》之歷侯联系起来。

[52]黄盛璋、钮仲勋:《有关马王堆汉墓的历史地理问题》;马雍:《轪侯和长沙国丞相》,两文同刊于《文物》1972年第9期。

[53]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第152页。

[54]周振鹤:《学腊一十九》自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55]分别刊发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增刊;《文物集刊》第2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两文俱收入《学腊一十九》。关于两文写作缘起,可参见《学腊一十九》自序。

[56]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57]1982年正式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邯会侯国”的定点即根据周先生此文进行了修订。

[58]连载于《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4期。

[59]见《西汉长沙国封域变迁考》。

[60]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6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编:《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62]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63]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64]郝红暖:《西汉中山“新市侯国”小考》,《邢台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5]郑威:《西汉东海郡所辖戚县、建陵、东安侯国地望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2期。

[66]郑威:《西汉东海郡的辖域变迁与城邑分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67]邢承荣:《西汉柳侯国(柳县)的建置沿革及其遗址考证》,《渤海学刊》1995年第4期。

[68]张玉:《“推恩令”与河间献王诸子侯国》,《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69]旁光侯国,《史表》作“房光”。旁、房古音相同。旁、房皆为标注音地名之音,非“近旁”之义甚明。

[70]李开元:《西汉轪国所在与文帝的侯国迁移策》,《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陈苏镇:《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71]崔在容:《西汉京畿制度的特征》,《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72]《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第30号,2006年,第20—48页。

[73][日]柴田昇编著:《〈漢書〉とその周辺》,名古屋:昆仑书房,2008年,第31—67页。中文译本见郭永钦译:《〈汉书〉侯表地名注记的体例特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历史地理》第2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74]参见上编第一章第二节考述。

[75]廖伯源:《汉书敬丘侯国与瑕丘侯国辨》,收入氏著《简牍与制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1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