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考古学文化体系构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一、文化共性特点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关系长江中游的地形似一口不太规则的大锅,地势由外至内,逐级下降。沅水及其支流贯穿了该区的各种地貌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生态子系统。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第一节 考古学文化体系构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

一、文化共性特点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关系

长江中游的地形似一口不太规则的大锅,地势由外至内,逐级下降。其外围,北有秦岭及其余脉伏牛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罗霄山,南有南岭,西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形成一个四面环山的几乎封闭的空间。再内为各山系内坡组成的丘陵、岗地,最内则为两湖盆地。由四周山脉发源的河流顺地势向两湖盆地汇聚,形成一个辐辏式的水网系统,并连通了各种地貌结构。植被类型由外至内为高山森林型、丘岗疏林型及平原湿地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构成一个较完备的环状层级生态系统。换言之,长江中游是一个具备了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结构连贯,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层次分明,具有内聚型特点的整体性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早期人类生存能力较低,对大自然的依赖较强时,这种制约作用尤其明显。长江中游内聚型的生态系统使得长江中游的早期文化发展也呈内聚式为主的层级发展模式。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最先产生于岭北山地(玉蟾岩、三角岩等遗址提供了可能性证据),然后顺河流向洞庭湖西北岗地和鄂西丘岗地汇聚,形成了城背溪文化。当一个新文化中心形成后,必然会向四周扩展,这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长江中游的地形又十分有利于文化向四周的扩散,而呈放射状分布的水网则成了文化向四周扩散的主线。居于长江与清江交汇处的城背溪文化的一支——城背溪类型溯长江而上,在峡江内衍生出楠木园文化。楠木园文化随后独立发展成柳林溪文化。居于洞庭湖西北的城背溪文化的另一支——彭头山类型在原地衍生出皂市下层文化。同时另有一支又溯沅水而上,在沅水中游衍生出高庙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又演变成汤家岗文化、大塘文化。高庙文化独立发展成松溪口文化。但向心性的环境特点使得这些支系文化与中心区(即洞庭湖西北和鄂西长江沿岸)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中心区的文化发达后,这些支系文化又都会受到影响而趋同于中心区的文化特点。所以这种文化分流的状况并没能维持多久。当中心区发展到较繁荣的大溪文化时期,四周的支系文化也都趋同于大溪文化,这时的环两湖平原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分布格局。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沿水系向四周传播的力度非常之强,而这更促使了区域文化向统一性方向的发展。长江中游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继经历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文化发展阶段都表现出较强烈的统一性文化特点。

二、文化的地域性结构差异与微观区域性生态环境差异的关系

长江中游的总体生态系统具有环状层级内聚的结构特点,但其内部又被几条大的河流和山地分割出多个局域生态单元

中部:长江由西向东横穿本区,将长江中游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

江北:汉水由本区西北进入,在东南注入长江,将长江以北划分为汉东和汉西两区。江汉平原以北的荆山及大洪山则将汉水中游与江汉平原及汉东丘岗分隔开来,鄂西山地与江汉平原又以丘岗相隔。

江南:发源于本区周边山地的清江、澧水、沅水、资江、湘江向北注入长江或汇入洞庭湖,它们的水系流域则将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分割成几个局域生态单元。而属于江南丘陵的鄂东南和湘东又自成一个局域生态单元。

从各个局域生态单元的构成因素看,除江汉平原腹地、洞庭湖表现的较单一外,其他局域生态单元中都包含有山地、丘陵、岗地及河谷平原等多种地貌景观,以及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可以构成一个个独立的生态子系统单元。这些独立的生态单元有利于局域文化的独立生存与发展。城背溪文化形成后,之所以能向四周的丘岗地区扩展,并在这些独立的局域生态单元中形成多个文化支系,唯赖于这些局域生态单元可以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而这些文化支系又是形成长江中游各局域文化类型的基本元素。下面分区来论述长江中游局域文化类型与局域生态单元的关系(图三五~图四○)。

1.洞庭湖西北岗地区

该区域主要由湘西武陵山向东延伸的丘陵岗地与澧水下游冲积平原组成,东边以洞庭湖相隔,西边为湘西山地,北临长江,南为澧、沅水分水岭。澧水及其支流贯穿了该区的各种地貌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生态子系统。该区域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较早产生的区域之一,从城背溪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期,该区域一直是主体文化发展的中心区。城背溪文化时期,该区域为城背溪文化彭头山类型,后由此类型衍生出皂市下层文化,又发展为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时期,该区域为大溪文化三元宫类型。屈家岭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屈家岭文化划城岗类型。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区域又发展为石家河文化太山庙类型。这几个文化和类型代表了该区域同一谱系文化在不同文化发展时期的区域文化特色。

2.沅水中上游地区

该区域主要由沅水中上游及其支流经过的丘岗和河谷平原组成,其东西两边分别以澧、沅分水岭和资、沅分水岭相隔,南为南岭,北为洞庭湖。沅水及其支流贯穿了该区的各种地貌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生态子系统。自城背溪文化扩展至该区域后,独立发展出高庙文化,其后又相继演变为松溪口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期,又重新融入大溪文化系统,形成大溪文化征溪口类型。屈家岭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屈家岭文化高坎垅类型。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石家河文化斗篷坡中期类型。这几个文化和类型代表了该区域同一谱系文化在不同文化发展时期的区域文化特色。

3.湘江中下游地区

该区域主要由湘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经过的丘岗和冲积平原组成,其西以资、湘分水岭相隔,东为罗霄山,南为南岭,北为洞庭湖。湘江及其支流贯穿了该区的各种地貌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生态子系统。自皂市下层文化扩展至该区域后,独立发展出大塘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期,又重新融入大溪文化系统,形成大溪文化堆子岭类型。屈家岭文化时期,该区域受到长江下游文化的影响较大,融入江西樊城堆文化系统。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区域又融入石家河文化系统,为石家河文化岱子坪类型。这几个文化和类型代表了该区域同一谱系文化在不同文化发展时期的区域文化特色。

图三五 城背溪文化时期类型分布图

图三六 皂市下层文化时期类型分布图

A.楠木园文化 B.皂市下层文化 C.高庙文化(www.xing528.com)

三七 汤家岗文化时期类型分布图

A.汤家岗文化 B.边畈文化 C.柳林溪文化 D.大塘文化 E.松溪口文化 F.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

图三八 大溪文化时期类型分布图

A.三元宫类型 B.关庙山类型 C.油子岭类型 D.堆子岭类型 E.征溪口类型 F.仰韶文化八里岗类型 G.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

图三九 屈家岭文化时期类型分布图

A.屈家岭类型 B.关庙山类型 C.划城岗类型 D.青龙泉类型 E.高坎垅类型 F.樊城堆文化

图四〇 石家河文化类型分布图

A.石家河类型 B.季石类型 C.西花园类型 D.栗山岗类型 E.太山庙类型 F.尧家林类型 G.岱子坪类型 H.青龙泉三期类型 I.斗篷坡类型

4.汉东区

该区域西以汉水为界,东至大别山,北至大洪山南,南达长江。主要由丘陵和岗地平原组成,其中有向南注入长江的举水、巴水、大富水等多个小的独立水系相间。自皂市下层文化扩展至该区域后,又与北来的仰韶文化相融合,发展出边畈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期,又重新融入大溪文化系统,形成大溪文化油子岭类型。屈家岭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屈家岭文化屈家岭类型。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石家河文化石家河类型和栗山岗类型。这几个文化和类型代表了该区域同一谱系文化在不同文化发展时期的区域文化特色。

5.鄂东南、湘东区

该区域主要为幕阜山及周边丘陵岗地区,其间相间有较小的河谷平原。该区域在大溪文化时期始有人类居住,由于发掘的遗址较少,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面貌还不太清楚。但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石家河文化尧家林—舵上坪类型。这几个文化类型代表了该区域同一谱系文化在不同文化发展时期的区域文化特色。

6.汉水中游区

该区域指的是江汉平原以北,秦岭—伏牛山以南,秦巴山地以东,包括随枣走廊、南阳盆地在内的广大区域。其主要由汉水中游的丹江、唐白河、堵河等几大水系流域组成,为包括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的复合地貌。该区域在大溪文化前属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系统,最早在此出现的是老官台文化,随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及后岗类型先后扩展到此,形成了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和八里岗类型。屈家岭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屈家岭文化青龙泉类型。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和西花园类型。这几个文化和类型代表了该区域同一谱系文化在不同文化发展时期的区域文化特色。

7.峡江区

该区域指的是清江与长江交汇处以上至瞿塘峡的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沿岸,包括西陵峡、巫峡的几个宽谷地带。地貌类型为宽谷缓坡及支流与长江交汇形成的河边滩地。新石器时代中期,城背溪文化的一支—城背溪类型来到此区后,独立发展出楠木园文化,其后演变为柳林溪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成为大溪文化的主要发展区,属于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的范围。屈家岭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屈家岭文化关庙山类型。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区域发展为石家河文化季家湖类型和后继的白庙类型。这几个文化和类型代表了该区域同一谱系文化在不同文化发展时期的区域文化特色。

以上几个区域文化支系类型的形成与局域生态子系统之间具有如此巧合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绝非偶然。显然,局域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区域文化支系及类型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与限制作用。它一方面为区域文化支系及类型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也因其系统的完善客观上阻断了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区域文化类型自身的发展。高山、大河虽然只是自然形成的生态子系统之间的分界线,但客观上却也成为区域文化之间交流的阻碍。这种阻碍作用在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初期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为当时交通工具较落后,人类克服自然障碍的能力还较低,文化传播的力量较弱。但随着人类交流能力的提高,文化扩张能力的增强,其障碍作用逐渐削弱,相反为人类所利用,最终又成了文化沟通的通道。这种通道作用在文化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表现得非常突出。正是通道的作用才使得长江中游的文化逐渐向统一性方向发展,但局域生态子系统的完善又使得各区域文化形成了各自的类型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