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第一节对长江中游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进行了概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地形、地貌及河流的变化是很缓慢的,相对于人类诞生后的历史而言,它们基本处在静止状态。而气候的变化则显得频繁些,自全新世以来,其经历了多个从升温到降温再到升温的循环波动周期,在每个周期中又有一些极端的气候。这种极端气候表现为气温的骤升骤降,降水的忽密忽疏。这种气候的剧烈波动的结果就是洪涝和干旱等灾害。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对水文和植被影响很大,直接造成环境的变迁,而气候的剧烈波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作用。
第二节对长江中游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了梳理。全新世以来,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历了从兴起到繁荣再到衰落的变化过程。在考古学意义上可分为城背溪文化、皂市下层文化、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石家河文化等六个发展阶段,虽然每个发展阶段存在多个地方文化类型,但它们的共性却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看作一个大的文化系统。而这六个发展阶段可以看作是相连续的时间序列,每个时间序列都以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来代表。
我们将时间序列的考古学文化与时间序列的气候变化周期加以比较(表3),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显然不是巧合,而是存在着一种因果联系。
表3 长江中游全新世气候周期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对照
距今14000年时,冰期结束,全球开始升温。到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也迎来了以磨制石器、陶器及种植农业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玉蟾岩文化正处在这个时期,表明该地区的人类社会发展与世界其他地区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同步性。考古学家认为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走向新石器时代,气温的上升“功不可没”。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水热和植被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人类也从山地走向平原,从狩猎—采集的游移生活转向种植农业的定居生活。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每一个新文化的出现或被另一个文化代替的时间基本处在气候的升温到降温或降温到升温的过渡期,如城背溪文化开始的时间处在全新世的第一个升温到降温的转换期,城背溪文化被皂市下层文化取代的时间也恰好在第一个降温到升温的转换期,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都有相似的情况。这种对应关系又给我们以启示: 文化的演替与气温的升降转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科学家们认为,气候的转换期往往会出现气温和降水的剧烈波动,由此出现洪水或干旱等灾害性气候。科学家们在自然地层和文化地层中找到了灾害性气候的证据,科学家们通过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层中的有机碳氮、孢粉、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研究,发现了距今8200年至4200年中的两次极端干冷气候证据[247]。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三峡地区玉溪遗址距今8200~6700年期间的文化层中发现了10个古洪水层(玉溪遗址的第12、14、16、18、20、22、24、26、28和30层);在距今6700~4200年地层中发现了8个古洪水层(玉溪遗址的第4、5、6、7、8、10层和中坝遗址的76-2和50-1地层)[248]。这些洪水发生的时间基本处在气候的转换期,都是极端气候造成的。这些极端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但人类并未屈服,而是积极应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在气候转换期出现的一个文化被另一个文化取代的现象,就是人类文化应对这种恶劣自然环境变迁的结果。这种现象并非长江中游的特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前面已经提到,正是更新世最后冰期与全新世升温期的转换催生了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学者们进一步论证了距今5500年的极端气候促使了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和尼罗河流域埃及古代文明的出现[249],而距今4000年前后的极端气候催生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华文明[250]。也有学者指出,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消亡与距今4000年前后的极端气候有关。气候的剧烈波动造成了洪水等灾害,从而使良渚人失去生存之地,最终被马桥文化所取代[251]。本人也认为石家河文化的衰亡虽然是中原文化南下冲击的结果,但灾害性气候是主因(论证详后)。
气候稳定期非常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到,各个文化的发展基本处在一个气候期内。此时没有气温冷暖和降水的多寡剧变,温度和降水都较适宜,风调雨顺。这时文化的发展也较少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能持续发展。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气候史上的大暖期(距今8200~3000年)往往对应的是文化的繁荣阶段。如以白陶著称的汤家岗文化、以彩陶著称的大溪文化和以蛋壳陶著称的屈家岭文化都处在大暖期。同样,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也是在大暖期繁荣起来的。这一现象说明大暖期更加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催生文化和促使文化演替。长江中游的气候变化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存在同步性,气候适宜期,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繁荣;气候波动期,社会动荡,文化倒退甚至衰落。文化的新旧交替往往出现在冷暖期的转换期。
【注释】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4~65页。
[2]沈玉昌:《江汉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地理学报》第22卷,1956年第4期。
[3]叶学齐等:《湖北省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杨怀仁:《荆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环境变迁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9~51页。
[5]李长安:《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对长江中游环境的影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23卷,1998年第6期。
[6]朱永其等:《关于东海大陆架晚更新世最低海面》,《科学通报》1979年第7期。
[7]杨达源:《晚更新世冰期最盛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环境》,《地理学报》第41卷,1986年第4期。
[8]杨怀仁:《荆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环境变迁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9~51页。
[9]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65页。
[10]金伯欣主编:《江汉湖群综合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3~35页。
[11]邓红兵:《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徐瑞瑚、谢双玉、赵艳:《江汉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与湖群兴衰》,《地域研究与开发》第13卷,1994年第4期。
[13]金伯欣主编:《江汉湖群综合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3~35页。
[14]蔡述明等:《全新世江汉湖群的环境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古云梦泽问题的再认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96~100页。
[15]张晓阳、蔡述明、孙顺才:《全新世以来洞庭湖的演变》,《湖泊科学》第6卷,1994年第1期。
[16]蔡述明、官子和、孔昭宸、杜乃秋:《从岩相特征和孢粉组合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海洋与湖沼》第15卷,1984年第6期。
[17]康悦林:《江汉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古气候分期》,《湖北地质》第1卷,1987年第1期。
[18]刘会平:《长江流域第四纪孢粉植物群与古环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卷,1991年第2期;闾国年:《长江中游湖盆扇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及地貌的再现与模拟》,测绘出版社,1991年。
[19]朱育新等:《江汉平原沔城M1孔的沉积特征与古环境重建》,《地质力学学报》第3卷,1997年第4期。
[20]张文卿、贾淑琴、李继新、郑军:《武汉地区第四纪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其环境意义》,《地球学报》(增刊)第20卷,1999年。
[21]来红州、莫多闻、李新坡:《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及古气候研究》,《沉积学报》第23卷,2005年第1期。
[22]蔡述明、官子和、孔昭宸、杜乃秋:《从岩相特征和孢粉组合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海洋与湖沼》第15卷,1984年第6期。
[23]杨达源、韩辉友、吴新哲:《气候变化对荆江变迁的影响》,《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第159~177页。
[24]顾海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探讨》,《文物》1990年第8期。
[25]南京大学地理系:《胡家屋场遗址孢粉分析》,《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26]李宜垠、侯树芳、莫多闻:《湖北屈家岭遗址孢粉、炭屑记录与古文明发展》,《古地理学报》第11卷,2009年第6期;史辰羲、莫多闻、毛龙、刘辉:《京山屈家岭地区全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学前缘》第16卷,2009年第6期。
[2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随州金鸡岭》,科学出版社,2011年。
[2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29]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30]贾兰坡、张振标:《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文物》1977年第6期。
[3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商洛地区文管会:《陕西丹凤县巩家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6期。
[32]王红星:《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理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33]王开发、张玉兰、蒋辉:《太湖地区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地理科学》第3卷,1983年第1期。
[34]唐领余、沈才明:《江苏北部全新世高温期植被与气候》,《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89页。
[3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37]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纪略》,《文物》1961年第11期;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38]石龙过江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湖北京山、天门考古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
[39]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40]李文杰:《试论青龙泉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庙底沟二期的关系》,《中国考古学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980年),文物出版社,1982年。
[41]陈振裕:《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史前研究》1989年辑刊。
[42]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43]何介钧:《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探索》,《湖南考古辑刊》(5),岳麓书社,1990年。
[4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博物馆:《湖南省澧县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调查报告》,《考古》1989年第10期。
[45]近年来,严文明先生对新石器时代的分期进行了重新界定:距今12000~9000年属早期,距今9000~7000年为中期,距今7000~5000年为晚期,距今5000~4000年为铜石并用时代(严文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因为长江中游文化的特殊性,本书部分采纳严先生的观点,但将距今5000~4000年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46]袁家荣:《玉蟾岩获水稻起源重要新物证》,《中国文物报》1996年3月3日第1版。
[4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48]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第88页。
[49]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50]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等:《湖南临澧县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存调查报告》,《考古》1986年第5期。
[5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
[52]益阳地区博物馆等:《南县涂家台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湖南考古辑刊》(6),岳麓书社,1994年。
[5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5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55]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56]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57]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58]尹检顺:《论鄂西与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序列及相互关系》,《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
[59]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6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
[61]严文明:《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62]陈铁梅:《彭头山遗址等陶片和我国最早水稻遗存的加速器质谱14C测年》,《文物》1994年第3期。
[63]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64]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65]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6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67]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等:《湖南临澧县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存调查报告》,《考古》1986年第5期。
[68]同上。
[69]同上。
[70]同上。
[7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
[72]同上。
[73]同上。
[74]岳阳市文物工作队:《钱粮湖农场坟山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6),岳麓书社,1994年。
[75]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石门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
[7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77]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78]张春龙:《皂市文化初论》,《一剑集》,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
[79]罗仁林:《试论皂市下层文化的分期及相关问题》,《湖南考古辑刊》 (6),岳麓书社,1994年。
[80]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81]尹检顺:《试析湖南洞庭湖地区皂市下层文化的分期及其文化属性》,《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82]长办库区红花套考古工作站等:《城背溪遗址复查记》,《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陈振裕、杨权喜:《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史前研究》1989年辑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3年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文物出版社,2001年。
[8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文物出版社,2001年。
[84]同上。
[85]同上。
[86]同上。
[87]同上。
[8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文物出版社,2001年。
[89]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秭归朝天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9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2年秭归柳林溪发掘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江汉考古》1994年第1期。
[9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昌窝棚墩遗址的调查与发掘》,《江汉考古》1994年第l期。
[92]长江水利委员会:《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93]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
[9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文物出版社,2001年。
[95]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秭归朝天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96]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97]杨权喜:《试论城背溪文化——长江文化探源之一》,《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98]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99]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100]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101]尹检顺:《论鄂西与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序列及相互关系》,《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
[102]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103]杨权喜:《试论城背溪文化》,《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04]1978年安乡县汤家岗遗址和1979年澧县丁家岗遗址的发掘,在其下层及早期墓葬中发现了一类较湖北枝江关庙山大溪文化一期更早且特征独具的文化遗存。主持发掘的何介钧先生当时就觉察到,这类遗存“要比关庙山第六、七层和蔡台第五层时代更早,并可以预期,随着发掘资料的日益丰富,极有可能独立为一种新的文化”。之后,在湖北秭归柳林溪、朝天嘴,宜昌孙家河、金子山等地发现了相近的文化遗存。而在洞庭湖地区的华容刘卜台、南县新湖、安乡划城岗、澧县城头山等遗址,再一次发现了该类遗存,并且都提供了被大溪文化叠压的地层关系。当时,有关这类遗存的文化属性争论较大,有的认为划归大溪文化肇始期更为稳妥,有的认为是前一种文化的尾闾或两种文化的过渡。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湖南考古界才明确提出,这是一种介于皂市下层文化和大溪文化之间并与大溪文化有较多联系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并建议以发现最早、内涵最典型的汤家岗遗址来命名这一文化。
[105]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10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0年第4期。
[107]同上。
[108]湖南省博物馆:《澧县东田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
[109]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11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
[11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华容县刘卜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5),1989年。
[112]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113]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
[114]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湖南临澧县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存调查报告》,《考古》1986年第5期。
[115]王杰所指的汤家岗文化实际上包括了汤家岗一至三期,非本书所指的汤家岗文化。见王杰《试论湖南大溪文化》,《考古》1990年第3期。
[116]郭胜斌、罗仁林、欧继凡:《湖南省汨罗市附山园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四辑,岳麓书社,2007年。
[117]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县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简报》,《湖南考古辑刊》(5),1989年。
[118]株洲市文物管理处:《茶陵独岭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7),岳麓书社,1999年。
[119]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辰溪县松溪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6期。
[120]同上。
[121]张绪球:《汉江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www.xing528.com)
[122]黄陂县文化馆:《黄陂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123]同上。
[124]同上。
[125]同上。
[126]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2期。
[127]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2~163页。
[128]黄陂县文化馆:《黄陂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129]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64~166页。
[130]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纪略》,《文物》1961年第11期;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131]红花套考古发掘队:《红花套遗址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90—1991年辑刊)。
[13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133]纪南城文物考古发掘队:《江陵毛家山发掘记》,《考古》1977年第3期。
[134]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
[135]宜昌地区博物馆:《宜昌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136]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宜昌县清水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137]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138]湖北省博物馆江陵考古工作站:《宜昌伍相庙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江汉考古》1988年第1期。
[139]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秭归朝天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140]湖北省博物馆:《秭归龚家大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14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4期。
[142]湖北省博物馆:《当冯山、杨木岗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143]荆州地区博物馆:《监利县柳关和福田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14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145]荆州地区博物馆、钟祥县博物馆:《钟祥六合遗址》,《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146]张绪球:《汉江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14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京山油子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94年第10期。
[148]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谭家岭——天门石家河考古发掘报告之三》,文物出版社,2011年。
[149]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50]湖南省博物馆:《澧县东田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
[151]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15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2年第4期。
[153]湖南省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华容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3),岳麓书社,1986年。
[154]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何介钧: 《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何介钧: 《关于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的分期问题》,《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155]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向绪成:《论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156]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早期有人称其为红花套类型,见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
[157]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早期有人称其为汤家岗类型,其中包括汤家岗遗址一期,见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近年有人称其为划城岗类型,见郭伟民《洞庭湖区大溪文化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158]张绪球:《汉江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159]王杰:《试论湖南大溪文化》,《考古》1990年第3期。王杰所指的汤家岗文化实际上包括了汤家岗一至三期。
[160]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161]郭伟明:《论堆子岭文化》,《江汉考古》2003年第2期。
[16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163]同上。
[164]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京山朱家嘴新石器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5期。
[165]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16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邓家湾——天门石家河考古报告之二》,文物出版社,2003年。
[167]张江凯、赵辉:《天门市石河土城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年。
[168]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1999年。
[169]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谭家岭——天门石家河考古发掘报告之三》,文物出版社,2011年。
[170]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武昌放鹰台》,文物出版社,2003年。
[171]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省汉川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3年第8期。
[172]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孝感地区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6年第7期。
[173]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2期。
[17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4期。
[175]红花套考古发掘队:《红花套遗址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90—1991年辑刊)。
[176]湖北省博物馆:《当阳冯山、杨木岗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177]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清水滩遗址1984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3期。
[178]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17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180]同上。
[18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2008年湖北省丹江口市观音坪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10年第2期。
[18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 《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183]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的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184]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185]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8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王劲:《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187]张云鹏:《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收获(1955~1965)》,《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188]何介钧:《论屈家岭文化划城岗类型的分期》,《考古》1989年第4期。
[189]樊力:《论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考古》1998年第11期。
[190]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91]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
[192]沈强华:《试论屈家岭文化的地域类型》,《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193]祁国钧:《试论屈家岭文化的类型与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194]石龙过江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湖北京山、天门考古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
[195]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196]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1),岳麓书社,1982年。
[197]杨权喜:《当阳季家湖古城试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
[198]李文杰:《试论青龙泉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庙底沟二期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980),文物出版社,1982年。
[199]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文物》1981年第6期。
[200]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201]张江凯、赵辉:《天门市石河土城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年),文物出版社,1991年。
[20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谭家岭——天门石家河考古发掘报告之三》,文物出版社,2011年。
[20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邓家湾——天门石家河考古报告之二》,文物出版社,2003年。
[204]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1999年。
[205]荆州地区博物馆、钟祥县博物馆:《钟祥六合遗址》,《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206]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207]湖北省博物馆:《湖北当阳季家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
[208]陈贤乙:《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
[209]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
[2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4期。
[211]宜都市考古发掘队:《湖北宜都石板巷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5年第11期。
[212]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宜昌白庙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5期。
[2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214]同上。
[21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房县七里河》,文物出版社,2008年。
[2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工作队:《湖北均县乱石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7期。
[21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218]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的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219]武汉大学考古教研室、襄樊市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22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随州金鸡岭》,科学出版社,2011年。
[221]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大悟吕王城遗址》,《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
[222]孝感地区博物馆等:《大悟县土城古遗址探掘简报》,《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
[223]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22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临澧县太山庙遗址发掘》,《考古》1989年第10期。
[225]湖南省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华容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3),岳麓书社,1986年。
[226]武汉大学考古专业:《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227]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黄冈地区博物馆等:《湖北麻城栗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228]湖北省博物馆:《房县七里河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229]李龙章:《浅议石家河文化》,《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230]石家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231]王红星:《石家河文化初论》,《文物与考古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232]何介钧:《石家河文化浅析》,《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233]石家河考古队:《石家河遗址群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275页。
[234]韩建业、杨新改:《王湾三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235]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236]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上),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46~347页。
[237]王劲:《后石家河文化的定名问题》,《江汉考古》2007年第1期。
[238]何介钧:《石家河文化浅析》,《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彭明麒:《石家河文化典型陶器及相关问题》,《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
[239]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240]方酉生:《论湖北龙山文化》,《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
[241]李龙章:《浅议石家河文化》,《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242]王红星:《石家河文化初论》,《文物与考古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243]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244]何介钧:《石家河文化浅析》,《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245]白云:《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几个问题》,《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246]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247]马春梅、朱诚、郑朝贵、武春林、关勇、赵志平、黄林燕、黄润:《晚冰期以来神农架大九湖泥炭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研究》,《科学通报》2008年第53卷增刊Ⅰ,第26~37页。朱诚、马春梅、张文卿、郑朝贵、唐领余、卢雪峰、刘克新、陈惠中:《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第四纪研究》第26卷,2006年第5期,第814~826页。
[248]朱诚、马春梅、李兰、孙智彬、郑朝贵、白九江、朱光耀、黄润: 《长江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地学前缘》第17卷,2010年第3期。
[249]吴文祥、刘东生:《5500a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地学前缘》第9卷,2002年第1期,第155~161页。
[250]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第21卷,2001年第5期,第443~451页。
[251]蒋卫东:《自然环境变迁与良渚文化兴衰关系思考》,《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第38~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