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研究方法与创新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研究方法与创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研究方法、资料及创新之处1.研究方法①本书利用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期全方位地揭示长江中游史前不同时期文化的演进与环境变迁的关系,从而认识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影响,揭示早期的人地互动关系及其规律。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研究方法与创新

三、本书的基本构想

(一)文化环境关系研究界说

本书所讨论的“文化”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化,在此需要加以界说。关于“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其定义不下200种。这说明“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宽泛,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而言,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较一致的看法是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50]。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文化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较为准确,并为多数人所认可,即“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51]。泰勒所指实际上为精神文化。本书研究的是无文字记载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主要涉及的是物质文化遗存,因此本书所讨论的“文化”实际上是就物质层面而言的,与上面的广义与狭义的文化定义都不相符,但又都靠边,仍属一种狭义文化,考古学上将其定义为“考古学文化”。

文化的创造者是人,生态环境的核心是地,人在生态环境中依存的主体和行为对象也是地,因此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实质上是人地关系的研究。

自从世界上出现了理论之后,人地关系就成了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历代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都卷入了这场学术大讨论中。他们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和尺度上对人地关系进行探究和诠释,由此产生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及边缘学科。概言之,从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来说,经历了“一切受制于自然”的古典时期“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对自然的选择具有主动性”的近代“可能论”、“人类能按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的当代“文化决定论”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生态论”的发展过程。这一系列的理论实际上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这又是由人类各个时期的生产力及认识水平所决定的。就涉及人地关系研究的学科而言,历史学家侧重的是政治事件的发生与环境要素诸如地形、气候等的关系;哲学家侧重的是人类的行为意识对环境的反映及人地关系的辩证认识;地理学家侧重的是人类居住的空间分异、人造景观的地理现象及原因;人类学家侧重的是现时族群的生存与环境;生物学家侧重的是人类种群的生态位和食物链;考古学家侧重的是古代尤其是史前人类的生存与环境。学科交叉在人地关系研究上最为广泛,如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结合衍生出历史地理学,社会科学与地理学的结合衍生出人文地理学,人类学与生物学的结合衍生出文化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衍生出环境考古学等。虽然是百川分源,但却是万宗归一——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是它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因本书研究的是无文字记载的史前人地关系问题,所以只有环境考古学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锁钥。

(二)研究目的、内容及思路

1.研究目的

本书运用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考古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变化、聚落形态的演进以及考古学文化特色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以期复原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态文化,并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揭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即人地互动规律。

2.主要内容

本书探讨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该部分从时空两方面入手,对长江中游史前各时期遗址的分布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加以研究。一是从平面轴对史前同时期不同遗址的水平分布的地理特征与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一是从时间轴上对史前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遗存的上下垂直分布变化与气候、水文等环境因素变化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以探索史前不同时期人类选址的环境因素,以及文化发展的连续与破裂过程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

(2)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化与环境的关系

该部分对聚落的规模、聚落类型、聚落功能、聚落营建方式、聚落形态组合等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加以研究,以探索由单个聚落到聚落群再到中心城邑的演变过程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以及早期人类聚落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新石器时代人类生计与环境的关系

该部分对史前不同时期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的变化与动植物等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动因,区域经济类型形成的环境因素,生产、生活用具原料的选取、制作、装饰与资源分布的关系,贸易物品、贸易路线与环境的关系等加以研究,以探讨早期人类从采集、狩猎生活到定居农业生活的发展过程与环境资源利用的关系。

(4)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特色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www.xing528.com)

该部分对目前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中区域类型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加以研究,以探索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以及同一时期不同文化类型特征的形成过程、空间分异与局地微观生态环境间的对应关系,并对地理通道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周邻其他考古学文化的交流及长江中游考古学文化特色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3.基本思路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将长江中游按自然地理区间划分为汉水中游、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峡江、鄂东南湘东丘陵、鄂西山地等几大区块,然后从历时性方面探索各区块中史前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演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从共时性方面探索同一时期各区块文化类型的空间分布、文化特征差异形成的环境因素。

(三)研究方法、资料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①本书利用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期全方位地揭示长江中游史前不同时期文化的演进与环境变迁的关系,从而认识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影响,揭示早期的人地互动关系及其规律。

②本研究采取实证主义的方法,以考古材料为主,辅以钻孔岩芯、植物孢粉、植硅石、动物遗存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互相验证,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加以研究。

③本书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以大量的统计图表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使研究建立在更加客观科学的数据基础之上。目前,量化分析的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历史学、考古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改变了以往只注重质的分析的单一研究方法,将量、质分析相结合,从而使学科研究更加客观化、科学化。

④本书运用空间分析法,通过时间、平面和地层三维空间中的聚落遗址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库、属性库、图形库的建立和整理,进行聚落形态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揭示其演变规律。

2.研究资料

因本书是立足考古学的跨学科研究,故本书所用资料主要来自考古调查、发掘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本书还将大量引用地质学、气候学、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皆已公开发表,并见于已出版的专著、期刊和会议论文集。本书在引用时皆用注释标明出处。

3.创新之处

本人认为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的角度与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本书的选题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考古学研究,又非某一自然学科的研究,而是将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采取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将研究的视点引入到文化事象的背后,将着力点放在文化赖以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上,揭示生态环境在文化系统运行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量化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往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对典型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或对趋势性的主观推断,难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证据不充分,论证太主观,结论模棱两可。本书则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所有材料的相关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采取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结论,因此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

③三维空间分析法的运用。以往的空间分析多为二维的时空分析,在时间上只能精确到某一文化时期,时间尺度的跨度最少500年,最多达2000年。这在地质学上已经是高分辨率的时间尺度了,它基本能揭示新旧文化更替与环境变迁的关系。但考古学的年代学分期研究已经深入到了期段划分的程度,即同一文化时期可划分为多个不同发展阶段,少则两期,多则达五期,时间尺度最少200年,最多不超过300年。如果仍用原来的二维时空分析法,是很难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的,也不能反映同一文化时期不同阶段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本书在原二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维——垂直空间(文化层),这样既弥补了二维时空分析的不足,又能较好地与考古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并能客观地揭示考古学文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