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时代的中央造币厂在1920年(民国9年)开始筹建,原名上海造币厂,开办之时聘美国人克里夫·赫维特(Clifford Hewitt,1869—1942)任总技师,协办建厂。赫维特曾负责马尼拉造币厂的筹建事宜,当时担任费城造币厂机械总工程师(chief mechanical engineer)一职。
赫氏的任务除了规划新厂外,还参与币制改革及金本位币的设计与试制方面的工作,与费城造币厂著名的总雕刻师辛诺克(John R.Sinnock)有密切往来。据赫维特表示,金本位币壹圆原本的设计与后来量产的船洋相似,惟南京国民政府以青天白日为国民党徽,欲镂刻于币面,因此加上象征意义的旭日与海鸥;又因财政部要求将金本位字样标示其上,故再将海鸥移到水面。也就是说,船洋各式银圆问世的顺序恰与原始设计构思相反。另外,半毫镍币亦由其设计,所有币模均在费城造币厂雕刻试制后,再送交上海的赫氏。赫维特亦曾于1932年率同技师温宗禹博士(化验师,麻省理工学院毕业)、黄福祥(熔炼师,加州大学毕业)、钟望荣(铸造师,耶鲁大学毕业)三人赴美国费城造币厂学习考察。
他在职期间最早的作品是“民国19年春中央造币厂工竣纪念章”,这枚正面为国父孙中山先生侧面肖像,背面为帆船旭日的纪念章,在人像右下方的英文缩写“CH”,即赫维特名字的缩写。赫氏前后在中国留居时间为10年左右,1933年4月银本位币船洋正式开制后解约离职,中央造币厂改聘另一位美国人葛莱德博士代之。当时原厂长郭承恩辞职,由卢学溥继任,赫维特的解约或许与此人事变动有关。
赫氏对上海中央造币厂的兴建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前新币的设计贡献良多,甚至还称得上是船洋的设计者。虽然众人皆知船洋正面肖像采用的是民国18年五国比稿中的意大利版,但背面帆船反而与赫氏设计的“工竣纪念章”非常相近,把这项荣衔挂在赫维特名下并无不当。
赫维特个人收藏试制金本位币时所用的照片、草图、文件与各式样币,曾于1968年、1971年两次在美国集币协会(ANA)大会中展示。这批包括金本位币壹圆铜质试制币、金本位币半毫试制币、船洋三鸟壹圆铜质试制币、民国22年船洋壹圆铜质试制币、“工竣纪念章”等在内的藏品,在1975年8月ANA拍卖会上,被一位钱商买下,后捐赠给了设在纽约市的美国集币学会(ANS)博物馆。
VIII-4-12(www.xing528.com)
赫维特
VIII-4-13
赫维特签名之金本位币“壹毫”原设计草稿。实物为壹圆按比例缩小,乃现实与设计出入之一例。另原本有四分之一仙,因尺寸太小,无法雕成而剔除
VIII-4-14
民国19年春中央造币厂工竣纪念章。人像右下方的英文缩写“CH”,即赫维特名字的缩写。Goodman旧藏,直径40毫米。有银质与铜质两种,后者有的镀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