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民国17年)甘肃造币厂开工后,曾制作一种国父像银圆,其正面为孙中山肖像,上书“中华民国十七年”;背面为青天白日徽,上书“甘肃省造”,左右为面额“壹圆”,下刻满文,币上刻满文的现象是民国银圆中仅见的。此币重量及尺寸与标准“袁大头”同,成色88%,有宽边、粗字、细字之别,但泉界并非十分重视其差异。其制作数额不详,而大部分被冯玉祥所属国民军孙连仲部东下时携走散失,在甘肃境内没有流通,存世也少。
在各省自行制造的银圆中,此币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孙中山先生的正面肖像,非常特别。据了解,冯玉祥对于孙先生十分尊敬,在“北京政变”后,原拟请孙中山赴京主持国政,但奉系张作霖反对,改成共商国是。中山先生接获电报后于1924年11月中旬离开广州,12月初抵达天津,月底始至北京,而冯玉祥此时已出任西北边防督办,次年3月孙中山病逝北京,两人没有晤面。冯常以未能亲见中山先生为终生遗憾,故笔者推论冯玉祥掌握甘肃造币厂后即制此币表达崇敬之意。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甘肃造币厂奉命停办,机器设备归该省制造局(即甘肃机器局)保管。甘肃厂的产能号称日产10万枚,但因原料及资金问题从未达成此额,实际数据目前无可查找。据退职员工回忆,若原料充足,日产银圆三四万枚不成问题。抗战期间,中央造币厂开办兰州分厂,以收购来的民间制钱专造壹分铜币。后因原料无以为继,仅一年余即停产。
1949年郭寄峤任省主席,在金圆券发行失败市面改用银圆时,派人在制造局内架设临时工棚重开造币厂。由于原有机器已损坏,改以压模机用人工操作造币,但因库存白银有限及产能不足,加上开工期仅2个多月,只制作了少量银圆。(www.xing528.com)
IV-6-03
民国17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壹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