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2年船洋共生产了4640万枚。1934年10月以后出厂的纪年改为民国23年,至1935年底,生产了约9878万枚。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总计生产了1亿4744万枚。据当时担任财政部顾问委员职务的耿爱德表示,船洋币模全数由美国费城造币厂代制,平均该厂每月使用模具40套,初期每模寿命只有4万~6万枚,后来逐渐提升,总平均值每组冲压寿命为20.8万枚左右。以产量而言,每日工作10小时生产约21万枚。
船洋制作精美,整齐划一,生产标准甚高。因重量与成色必须精准才能确保“废两改元”最终成功,故每一枚币压印后均经称重、目视外观以及听音等环节,剔除次品,次品淘汰率约15%。船洋各版并无明显差异,耿氏将民国23年船洋分为一正四副:币边凸缘宽约1厘米者为正,窄缘者为副。另外,背面的“圆”字、水波、船锚及甲板等亦稍有不同,泉界以往多不重视。
III-6-02
民国22年船洋,改自民国21年“三鸟”银圆
虽然白银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世界潮流不是如此。到20世纪初时,西方主要国家皆已放弃贵金属本位币制,改革为管理通货的纸币本位币制,使白银从货币变成了商品,故银价逐渐滑落。因此1933年7月,各主要产银国和用银国为维持世界白银的产销秩序,在英国伦敦签署了《白银协定》。该年年底银价开始回升,而次年中旬美国为刺激国内景气,宣布白银国有化,导致全球银价大涨。于是,我国银圆大量外流,通货紧缩,出现金融危机,且外汇存底大幅减少。
因此,1935年(民国24年)11月4日政府紧急实施法币政策,改行管理通货制。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3家银行所发行的纸钞为法定货币,限时收兑市面流通的银圆,使银圆不再具有货币属性。次月,又规定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亦为法币。从此,银圆的生产也画上休止符。据估计,当时银圆流通额约6.5亿圆,实施法币政策后约收回4亿圆,并于1936年及1937年依先前与美国签定的协议,输出白银2亿多盎司,以换得外汇与担保贷款,这笔巨款对抗战初期的国内财政,有极大的帮助。
III-6-03
III-6-04
开工时的上海中央造币厂外景
在银圆时代,中国物价堪称稳定,实施法币政策初期,亦算平顺。当时美金一元的官价约合法币三元四角,但后来随着抗战爆发,通货急剧膨胀,纸钞信用一落千丈。1949年(民国38年),局势对国民政府更加不利,才发行的金圆券已贬值至骇人听闻的地步,民众对纸币毫无信心,当局被迫于7月初正式公告恢复银本位币制,并重新制发与民国23年船洋形式完全相同的银圆。当时除了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以外,成都、重庆、广州、台北等地都曾生产。另外,当局亦向美国订购3000万枚。总计上述各厂在1949年所造船洋约4500万枚。云南当时也制作176万余枚。综观这一版开幕于上海,落幕在台北的孙中山像帆船银圆,生产总额接近2亿枚。(www.xing528.com)
III-6-05
熔炼处。根据熔炉容量按照银圆成色88%配料。初期以进口纯银条为原料,后来改用元宝
III-6-06
印花间。中央造币厂有压力160吨的主币印花机9台,供压造壹圆及半圆银币。压印时坯饼由送饼装置自动送至模圈中加工成型,单机产量每分钟105枚
III-6-07
听音验币。目视检查表面有残缺及花纹不清晰之次品,并以听声剔除币内因有气孔而造成的哑版,此处发现的废品约为1%,不良品约占成品的15%,大多数是重量不准
III-6-08
装箱待运。每5000枚装一箱,法定误差±40克之内,若超出,则全箱退回熔化重造,故船洋信誉卓越
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船洋的场景,摄于开制初期。资料来自前上海中央造币厂厂长陈行1935年刊印的《工作经过报告书》,陈行于1935年1月以中央银行副总裁身份兼任厂长,1937年4月辞职,职位由席德柄接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