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试制龙洋成功后,将军延茂于光绪二十三年七月把吉林开制龙洋等次、轻重及行使章程开具清单,恭呈御览,并将银圆式样送户部查核备案。这批在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所制的银圆与后来的吉省银圆最大的差别在于没有年份,一般称之为“无干支”系列,以别于后来者。其正面中央有万年青花盆及“光绪元宝”四字,上缘为“吉林省造”,下缘纪重“七钱二分”,左右分列两颗花星。
I-7-07
无干支七钱二分,中心图案为花篮,亦称万年青,有说寓意为“大清万年”,按“吉”字笔法分“土吉”、“士吉”两种
I-7-08
“士吉”版无干支七钱二分(www.xing528.com)
吉林虽地处边陲,但随着移民不断流入垦荒,该地区银钱缺乏情况日趋严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吉林将军长顺经奏准后,于年底委托吉林机器局试制银圆,至次年底陆续制成5种,用银44.7万两,获利约3.7万两。由于当局大力推广,成效良好,后再试办一年,盈余逾19万两。吉林试制龙洋成功后,将军延茂于光绪二十三年七月把吉林开制龙洋等次、轻重及行使章程开具清单,恭呈御览,并将银圆式样送户部查核备案。这批在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所制的银圆与后来的吉省银圆最大的差别在于没有年份,一般称之为“无干支”系列,以别于后来者。
其正面中央有万年青花盆及“光绪元宝”四字,上缘为“吉林省造”,下缘纪重“七钱二分”,左右分列两颗花星。背面中为蟠龙,外围系英文地名及纪重,两侧满文左“大清”右“国”。根据币文的“吉”与“宝”的书写方式,可分为“士吉尒宝”与“土吉缶宝”两大版别。推论前者应属初期版,其中满文下无花星者可能是最初生产的,有花星者的出现时间应接近后来图案较相似的干支系列币。
吉林设厂造币的时间未落后他省的另一原因是,当时沙俄在吉省修建中东铁路,需现银甚巨,由于机器局试办成功,俄方只好以大银条兑换吉林银圆行用,客观上延缓了羌帖(俄国纸币)势力的扩张,据统计,当时收熔洋条约70万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