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文与汉字同列于银圆一面招致了若干批评,认为商民辨识不易,故当局以体制不合为由,将“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10个汉字改列正面,于光绪十六年四月(1890年5月)正式开制银圆。正面皆汉字的“正版”开始大量发行后,因成色及重量划一且制作精美,广被各地接受。光绪二十三年底,户部尚书奏请令广东代制大小银圆,并在次年运至北京搭放俸饷。光绪十八年的《申报》报道,广东新制银毫因式样新颖,有相当数量的“二角”及“一角”被携至新加坡流通及供玩好之用。另因当时各地制钱缺乏,福建商号备银向粤省购买银角以供市面周转来舒解钱荒的压力,随后推广至浙江、上海等地。由于广东推行自制龙洋的成功,各省纷纷设局仿造,所造银圆在形制、成色及重量上,均与其相似。
粤省银圆正式开制时,面额分为5种:“一圆”主币七钱二分(成色90%),“五角”辅币三钱六分(成色减为86%);“二角”辅币一钱四分四厘,“一角”辅币七分二厘及“五分”辅币三分六厘,后面3种辅币成色均为82%。其中,“一圆”主币的成色规定必须十足九成,其余辅币的数量只要足够流通即可,因其制作较主币更费工,制作成本较高,因此成色递减,为所谓的名目货币。
然而,实际开制后并非如原计划以“一圆”为主,由于次年国际银价的上扬,九成色的“一圆”“每铸一千两,盈余不足二十两;若制作八成二小洋,每千两可获利约百两”。自此,广东开始改以生产小洋为主;另推测因中国物价较低,银角即足以应付日常之用,且找零更为方便。七三版“一圆”及“五角”罕见,可能是一发行即被大量搜罗改制之故。据海关报告的记载,开制后至1891年底止,各面额产量为“一圆”43933枚、“五角”17847枚、“二角”5667381枚、“一角”16098579枚及“五分”1158945枚。由于“一角”小洋花纹浅容易磨平而常遭商家挑剔,因此“二角”小洋产量逐渐增多,到1898年时所造占银圆总值近八成,1899年“二角”小洋总值的比例更超过九成,其影响所及使广东省“物价之标准、契约之缔结及租税之征收,均以毫洋计算”。广东当地盛行“二角”小洋或多或少也影响到邻近省份。由于利润较高,后来全国均有大量生产小洋的现象。(www.xing528.com)
I-1-07/08/09
量产的七二版系列银圆。此版流通后可能因中国物价较低,银毫足以应付日常之用,且找零方便,广东及邻近地区渐以行用一钱四分四厘的“二角”银毫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