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世界史课程是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不仅能给予学生系统的世界历史知识,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培养历史专业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院校(包括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中,世界史课程一般都安排三年学完,使用的教材(一般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和当代或按古代、近代和现代划分)大多包括5—6个分册,篇幅约为200万字。从多年教学实践看,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太长,教材份量太重,学生用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太多,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开设和学习,不利于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方针。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世界史课程的任务、体系和内容没有解决。长期以来,编著世界史的多数中外学者都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他们撰写的各种世界史著作,在体系上一般都是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或按社会形态)分期逐一叙述各地区、各国家和各民族的历史,前苏联学者编著的世界史就是按社会形态分时期把各个国别史、地区史汇编而成,在内容上就是分阶段对各个大国和重要国家的历史作系统阐述。这些世界史著作实际上都是分时期的各国历史汇编,它不可能成为正确反映世界历史的客观进程的科学著作。这类世界史教材内容庞杂,头绪纷繁,事件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大学生学习时把握不住,使课程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我们建议对世界史课程进行认真研究和改革,着重解决它的任务、体系和内容。这是世界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此提出一个改革的总体思路,供领导和同行参考。
一、关于世界史课程的任务
世界史课程的任务是什么?这是世界史教学内容改革的首要问题。要确定世界史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世界史课程的任务,而课程任务的确定取决于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世界历史本身是一个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就是这个客观存在的反映。世界历史自身是怎样,对它的认识就应是怎样。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论断有二。其一,“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其二,人类社会经历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2]。前者指世界史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后者揭示了世界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些论断是有史以来首次对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论断和一系列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历史观,把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提到一个从未有过的科学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为解决世界史课程的任务指明了方向。人类社会最初是处在各部族各民族各地区各自封闭的分散发展状态,人类历史的发展被分割在狭隘的各个民族地域中。从最初这种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状态发展到今天,世界已成为人们所说的“地球村”,这个演变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指的是人类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迭;横向发展,指的是历史由各地区之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各部族各民族彼此隔绝到逐渐联系,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两条途径和两条主线。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历史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经济都是以农为本,农业是整个世界的决定性生产部门。在农本经济中,占主导的是建立在个体小生产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一种闭塞的经济。交换是沟通闭塞的强有力因素,但在前资本主义的以农为本的时代,奴隶制社会也好,封建制社会也好,以交换农产品剩余和小手工业生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只能处于农本经济的附庸地位,还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农本经济的闭塞。在这种闭塞的农本经济基础上,整个国家、民族、地区都处于闭塞状态。因此,那个时代的历史只能是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狭隘的地域史或狭隘的民族史。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具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开始于资本主义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于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体现着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分散的、小的生产资料加以集中和扩大,将个人使用的生产资料改为社会化的。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从而形成强大的生产力。纺纱机、机动织布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布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这样,生产从人们的个人行动变成人们共同的社会行动,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从小生产到大机器生产,从个人的生产活动到社会化的生产活动。这是社会分工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范围最初限于小市集的界限或地主的世袭领地,然后发展为地方市场,再发展为地区市场和国内市场,最后超越国界形成世界市场。大机器工业的确立,使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不仅需要有不断增加的国外的原料产地,也需要日益扩大的国外的销售市场。机器的发明和随之而来的大机器工业对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商品流通和国际交换打破了各国各民族的孤立闭塞和闭关自守,这时的商业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成为打通闭塞的重要力量,它的作用远非过去的商业所能比拟。
大机器工业的确立和资本主义向世界各地扩张的需要,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迅速改进,运输费用下降,通讯设施先进,使资产阶级可以凭借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廉价商品,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利用便捷的通讯设施,往来奔走于世界各地,冲破闭关自守的重重阻力,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用资本主义的商品“重炮”打开了那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国家的大门,使一批一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的力量深入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机体内部,逐渐分化瓦解着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各国各民族开始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人类社会开始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精辟的描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列宁对世界的这个变化也作过深刻的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以至国家的界限。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每个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必须‘寻求国外市场’。”“这种需要明显地表明资本主义进步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破坏了旧时经济体系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因而也破坏了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狭隘性),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4]归根结底,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5]。
在这个世界历史性的转变中,各文明国家在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走在前列,它们开始从狭隘地域性存在的历史向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历史转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实现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开始真正的世界历史。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国各民族的互相交往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人类社会历史已不再被分割在狭隘的民族地域中,各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成为世界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6]“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经历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从人类诞生开始,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发展,原始封闭状态就在缓慢的松动,逐渐为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作准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转变贯穿于人类历史从古至今的全过程。这个转变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当历史从十五十六世纪开始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终于转变为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跃,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民族的解放、单独个人的解放、无产阶级的解放、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人类理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必须以世界历史形成为前提,都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个伟大变革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既然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人类从古至今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世界历史学科就应把研究和阐明这个过程作为它的主要任务。吴于廑教授认为,世界历史学科不是把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也不是包含一切国家、地区历史的总汇,世界史的探索目标并不等同于各国国别史相加起来的目标。他明确地说,要把世界史从囊括一切国家、民族、地区的历史这样一个包罗无遗的高大地位上请下来,让它成为一个有限定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一个并非高踞于国别史、专门史之上的分支,让世界史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分支。他对世界史学科的这一界定对于世界史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世界史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这就是阐述人类社会怎样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发展的基础上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过程。
由此可见,撰写世界历史,不能逐一叙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历史,而只能综览世界全局,从全局考察人类各民族原始闭关自守状态怎样逐步被打破怎样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的整体,考察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否则就无法对世界的过去,对世界何以形成像今天这样一个全局,作出深刻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说明。
二、关于世界史课程的体系
世界史课程体系应根据世界史课程的任务来建立。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就很难实现课程的任务。这个课程体系指能够体现人类社会经历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客观历史进程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框架结构。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世界史课程体系,就要正确认识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他们根据历史事实,研究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部落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产阶级所有制依次更替的问题,揭示了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形态的过渡的动力和图景。这种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发展进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总趋势,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制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运用它精辟地论证了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即人类社会怎样从最初的分散孤立、互相隔绝的状态逐步发展为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世界整体。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论述的光辉思想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史学工作者满足于按社会形态的更迭来编写世界史,使世界史著作(包括教材)无法摆脱国别史地区史汇编的框架结构,至今未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世界史课程体系。
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关键是了解横向发展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人类社会由同时存在的很多民族所组成。它们的相互关系怎样?这种关系由什么决定?马克思、恩格斯有过重要论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7]。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为,第一,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取决于每个民族的生产力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表现在分工的发展程度上。由于分工直接决定了民族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因此在生产力、分工、内部和外部的交往这三者中,要抓住分工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
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三次重大的社会大分工。首先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然后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即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再后,出现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而形成的分工,促成同城市近郊以外地区通商的扩大。在生产和商业的相互作用下,城市相互发生了联系,并引起城市之间在生产上的分工。生产之间分工的发展使各自的产品互为商品,并互为市场,商品的市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因此,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市场。生产、分工、交换、市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几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个环节,是各民族各国家内部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物质基础,也是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纽带。可见,生产和由它决定的分工与交换是不能割裂的,离开了分工与交换,实际上就是离开了物质生活的生产,就是离开了历史活动的基础,就不可能了解历史,尤其是不可能了解世界历史。这是研究历史要掌握的一个基本观点。
当人的劳动生产率很低,除了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外,只能提供微少的剩余的时候,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国家和法律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就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与此相联系的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脱离,后者日益独立于前者。
这种大分工的结果,就是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就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的相继出现。其占主导的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狭小的,生产方式是稳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商业的作用有限,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闭塞状态。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登上历史舞台,出现社会分工上的一次大突破,从小生产到大机器生产,从个人的生产活动到社会化的生产活动,推动了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终于打破了各国各民族的孤立闭塞和闭关自守,使人类历史从各国各民族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
由此可见,生产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产品交换,交换的发展导致了资本的出现,而资本把市场扩展到世界范围(准备了世界市场),大工业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经济运动。正是这种经济必然性打破了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分散孤立、闭关自守,逐渐将世界联成为一个整体。以这个经济运动为物质基础,形成历史的横向发展,使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当然,形成历史横向发展有着多种因素(如暴力、战争、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里主要是从经济必然性来说明历史横向发展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对其他因素就不加论述了。
横向发展的内涵是随着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和交换交往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由闭塞到打开闭塞,由彼此隔绝到互相交往,终于变历史的分散发展为整体发展。纵向发展的作用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总趋势,横向发展的作用则是使历史逐渐发展为世界历史。两者自古以来就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纵向发展决定横向发展,横向发展反作用于纵向发展。社会交往的扩大和深化,使历史横向发展及其对纵向发展的作用逐渐加强,世界整体形成以后,横向发展对纵向发展及历史进程的作用越来越大。纵向发展大大推动横向发展,同时,纵向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横向发展。可以说,纵向发展本身包含了横向发展的作用,横向发展本身也包含了纵向发展的作用。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如果只讲纵向发展,就无法说明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而将世界历史分割为一个个互不相关的民族史国别史地区史,将世界历史写成国别史汇编;或者虽讲横向发展,但不讲它与纵向发展的关系,就会割断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内在联系,将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割裂肢解,将世界历史分割为一个一个互不相关的局部,无法阐明世界历史的整个发展进程和全貌。不论哪种情况,写出的世界历史都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发展的本质,也不能揭示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都背离了世界史课程的任务。以上表明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必须建立反映这个历史过程的世界史课程体系。这是解决世界史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
解决世界史课程体系,不能不首先确定大的历史分期,然后拟定课程的框架结构,因为框架结构都与历史分期不能分开。前苏联学术界编写的世界史著作都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作为世界历史分期的唯一依据,把五种社会形态当成一个刻板的公式,以某个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界标来划分历史时期。例如,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线。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世界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起点,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他们不考虑各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不考虑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是否依次经历了各个社会发展阶段,一律纳入已经划定的起迄时限的历史分期内,人为地剪裁各国各民族历史,制造了一个主观主义的世界历史体系。这个体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也完全脱离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但它并不是一个刻板的公式。每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不一定都经过五个发展阶段,超越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的民族或国家,在世界上并不少见。同时,各国各民族经历同一社会形态,时间有早有晚,过程有长有短,而且相邻两种社会形态的衔接处很难找到一个具体年代。在地球上各大洲有人类生存,时间上相差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不同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几个早期文明中心的产生,从公元前四千年代到公元前二千年代,前后相距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形成,仅在亚、欧、北非主要国家,就跨越了三四个世纪。从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关系在欧洲萌芽,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也用了四五百年时间。由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辟的人类历史新时代,至今仅仅是个开端,社会主义制度只在少数国家初步建立,在全世界完成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某一历史时期内,从未有过所有民族和国家共处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相反,在同一历史时期内,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分别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却是常见现象。
可见,单纯按社会形态演变来划分世界历史时期进而建立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世界历史实际的。世界史课程体系应体现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及其相互作用,它要求依据社会形态演变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两者的相互关系来建立。我们建议以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大的阶段性这两者的结合部和交汇点来划分世界历史的大时期。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两次历史大转折。第一次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十五十六世纪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是第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二次是在第一、第二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世界建立了垄断统治,实现了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转变,从总体上实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是一次更伟大的历史转折,从此,世界历史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这两次伟大的历史大转折形成社会形态演进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两个大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它们将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人类社会在分散状态中发展:从人类起源到十五十六世纪;第二个时期,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十五十六世纪到19世纪;第三个时期,世界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多数国家民族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在第一个大时期,多数国家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都在第二个大时期,第三个大时期开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每个大时期中,要依据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中呈现的阶段性再划分为若干小时期或若干历史阶段。(www.xing528.com)
采用上述建议,世界史就可不规定各个社会形态上下限的具体年代,从历史实际出发来建立课程的框架结构,即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做到:既要看到世界范围内各种生产方式的更迭,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各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又要说明人类社会历史怎样向世界历史转变,把各国各民族历史中关系世界全局的有关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纳入适当编章,介绍世界历史的具体丰富内容,阐明世界历史是多样性的统一。
三、关于世界史课程的内容
在解决了世界史课程的任务和体系后就可以研究是些什么事件构成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即世界历史由哪些历史事件所组成。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事件构成,没有历史事件,就没有历史。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它们成为世界历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而世界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关联所组成,没有前一环就不会有后一环,抹煞前一环的意义就不可能说明后一环的由来。哪些事件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呢?能否把发生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事件都作为世界历史的内容呢?前面已说过,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不同于国别史民族史地区史专门史。它的任务是研究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而后者的任务是分别研究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自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决定了世界历史不是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的总和,如果把世界历史写成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的相加或汇编,就实际上否认了世界历史这门学科的存在。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世界是由各国各民族所组成,世界历史与各国各民族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世界历史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历史的某些重要内容。这就是说,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中,有一部分构成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不承认这点,世界历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成为抽象之物,那样也在实际上取消了世界历史。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要向《论坛报》的读者说明1848年德国革命必然发生以及它必然在1849年和1850年暂时遭到镇压的原因,那么我们就无须叙述德国发生这些事件的全部历史,将来的事变和后代的评论会判定,在这一大堆杂乱的、看来是偶然的、互不连贯而又矛盾的事实中,那一部分将构成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8]它告诉人们,世界史和德国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世界史不是国别史的拼凑,而国别史的某些内容又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
这里必须要明确世界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即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构成世界历史的事件,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中说过:“既然世界史不仅仅是一系列论文的松散组合,也不是国别史的拼凑,那么,历史学家马上遇到的问题是:确立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哪些事件具有‘世界历史’的重要性,而哪些不具有这样的重要性。”[9]他提出的标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选择哪些事件是重要的,哪些事件是不重要的,从而能够进行选择,决定哪些事实和事件应当写入世界史,哪些不应当写入”[10]。他的全球角度即全球历史观,就是“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11]。巴勒克拉夫提出要有一个确定世界历史事件的标准,这是很有见地的,他提出的标准就是全球历史观,强调要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要从全球角度看事件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并以此来确定是否写入世界历史,这种说法比较笼统,并没有说明根据什么来确定事件是否重要。可见,巴勒克拉夫提出要确定世界历史事件的标准,但他对于这个标准是什么并未明确回答。这与他未能说清世界史的任务和体系有关。
我们认为,世界史课选择内容的标准只能根据世界史课程的任务和体系来确定。既然世界史课程的任务是阐述人类社会怎样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要根据社会形态演变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两者的相互关系来建立体系,那么,选择世界历史事件的标准就应该是那些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起过作用有过影响的事件,也就是那些牵动世界全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简言之,就是那些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个世界全局有关的事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举例说明什么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即与世界全局有关的事件,“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是这样来表明自己在19世纪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12]。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英国发明机器和19世纪德国砂糖和咖啡匮乏都是世界历史性事件,因为它们都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像这样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在各个领域(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都存在,它可以发生在世界范围,也可以发生在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范围,只要它与世界全局有关,产生了世界历史性的影响,就成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影响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事件存在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全部历史中。
在人类社会的第一大时期(从人类起源到十五十六世纪)各部族各民族各国家普遍处于闭塞状态,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各部族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使原始孤立状态逐渐松动。早期人类为寻找新的食物采集基地而向新地区的缓慢移徙,就是原始孤立状态松动的开始。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发明,使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成为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在两个世界之间进行着和平的暴力的交往,产生了游牧世界各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三次历时长久的移徙和冲击浪潮,游牧部族的军事优势给农耕世界带来很大破坏,但最终为农耕世界所融和,使农耕世界得以扩大。这些冲击和变化虽未能从根本上突破闭塞,但为孕育工业世界准备了土壤,从而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创造了条件。
在人类社会的第二大时期(十五十六世纪到19世纪),农耕世界内部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即资本主义的孕育与发展,工业世界发端于欧亚大陆西端,形成了工业世界在世界范围内自西而东的冲击浪潮。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是继发明农业和畜牧业后人类物质生产史上又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飞跃。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进行的和平的暴力的侵略扩张,打破了农耕世界各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并把它们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论是通过革命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还是用改良办法改造封建农本经济,其结果都是新兴工业世界的扩大,西方工业国家的支配地位和亚非拉国家对西方的依附成为世界的基本形势。在冲击和受冲击一方的反应中,世界经历了新旧制度、新旧社会阶级、新旧思想意识的斗争,大大推进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这里应认真研究的是,在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况,必须坚持“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3]。这是研究历史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否则,在纷纭复杂的历史现象面前,是无法确定哪些事件具有世界意义的。下面稍作说明。
在对世界历史进程起作用的事件中,有的主要是起积极作用,有的主要是起消极作用,有的两者兼而有之。有些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对生产力不起直接促进作用,甚至造成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但它牵动世界全局,引起世界的重大变化,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在世界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对这类事件,不能只揭露其消极面,而应揭示其历史的本质,深刻阐明其历史地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等。
有些重要历史现象往往被忽视,甚至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十九二十世纪的几次科技革命及其带动的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置于重要地位加以研究。其中,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整体最终形成,推动世界历史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扩大和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固有矛盾,准备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力量。应该全面考察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仅要研究社会革命对改变旧生产关系推动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作用,还要考察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所起的作用,如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用一种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形式代替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的生产关系形式。这种代替,无论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看,还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都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历史的倒退。还应认真研究国家政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和普遍采取的社会福利制度,它们都是为垄断资本统治服务的,但都起了调整各种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主要是劳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给生产力提供了较大的发展余地,有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还有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在历史中的影响也应加以反映,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儒学等。
世界整体形成后,国际事件往往与各国国内事件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国内(地区)事件可以发展为国际事件,国际事件也可以转化成国内事件。世界各种矛盾的发展变化,使各国(地区)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作用也随之改变,今天处于世界风云的中心,明天却变得无足轻重,因而,在一个时期关系世界全局的事件发生在这些国家,而在另一个时期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已发生在另一些国家。
在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几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由大战激起的两次世界革命高潮、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世界格局及其演变、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20世纪下半期世界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第三世界的崛起和艰难历程、苏联的兴衰与世界全局、新中国五十年对世界的影响、当今世界的改革调整潮流等,都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这些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总的合力,决定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总之,不论世界性事件发生在什么领域和范围,也不论这些事件出现在哪个时代和时期,只要这些事件关系世界全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起过作用,都是世界历史的内容,都应列为世界历史研究的对象。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4]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页。
[9]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50页。
[10]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52页。
[1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89页。
[1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