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全球霸权问题:近现代史探析

解读全球霸权问题:近现代史探析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霸权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各国人民始终是历史的主人。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也有了扩大和加剧,在进行殖民掠夺对外侵略扩张的基础上,出现了近代史上的霸权。近代史上最早的霸权是16世纪的西班牙。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性的霸权。

解读全球霸权问题:近现代史探析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霸权问题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各国人民始终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的斗争推动历史不断前进。同时也出现过不少妄图主宰世界命运的大国霸权,它们骄横一时,不可一世,但不过是历史滚滚激流中泛起的沉渣,终会为人民的革命洪流所淹没。历史的巨轮无情地粉碎了一切霸权主义者的迷梦。

近代霸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产物,是国内反动政治的扩大和延续。

在划分为阶级的社会里,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不仅要对国内人民进行剥削压迫,还要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掠夺其他民族和国家,这就产生了民族压迫。一些国家在侵略扩张中,还妄图控制、支配和统治其他国家,在一个地区以至世界范围称王称霸,主宰别国人民的命运,这就是霸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也有了扩大和加剧,在进行殖民掠夺对外侵略扩张的基础上,出现了近代史上的霸权。

近代史上最早的霸权是16世纪的西班牙。当时,欧洲很多国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封建主义制度走向衰落,世界开始从封建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西班牙是最早支持东西新航路开辟的国家之一,是早期的殖民主义国家。为了追求黄金,西班牙对美洲、非洲和亚洲各族人民进行了疯狂的掠夺。这种到远方去冒险寻找黄金的渴望,虽然最初是以封建和半封建形式实现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已经与封建主义不相容了,封建主义的基础是农业,它对外征讨主要是为了取得土地。而且,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的行业,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了现代的一切舰队上。这说明,西班牙霸权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带有资本主义烙印。它在北美大片地区、中美以及除巴西以外的几乎整个南美大陆建立了殖民统治,还占有非洲的突尼斯等地以及亚洲的菲律宾,并且在欧洲占有包括尼德兰米兰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尼亚等在内的许多领地。它还借口消除异端和扶持正统天主教,任意干涉欧洲其他国家内政,妄图依靠武力和天主教奴役整个欧洲,并一度并吞了另一个殖民主义国家葡萄牙。它梦想建立一个世界帝国,夸耀在西班牙的领土上“太阳永远不会下落”。西班牙霸权顽固地维护封建统治,妄图阻挡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民族独立代替民族压迫这一历史潮流。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性的霸权。但是西班牙帝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生产方式在国内占着统治地位。西班牙没有为殖民地所需要的工业品,而殖民地也不需要西班牙的农产品。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不是用于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落到封建贵族手中,用来购买外国资本家运来的奢侈品、装饰品。结果,美洲的黄金流入外国手工工场主的钱袋,转运到西欧英、法等国和尼德兰等地,在那里转化为资本。这说明,西班牙霸权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而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产儿。因此,它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民族独立代替民族压迫这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的冲击下,很快倒塌了,只逞凶于一时。

典型的资本主义霸权是英国。英国在17世纪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接着又先于其他国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占据了垄断地位,比欧洲其他国家具有雄厚得多的物质力量。这是它建立世界霸权的经济基础。它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追求高额利润。它向欧美各国和殖民地输出大量商品和资本,榨取巨额利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剥削者。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队和最强大的海军,控制了海上运输,在与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国长期争霸中建立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霸主,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霸权出现在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在西欧、北美广大地区激荡的时代。但它不是推动这个历史潮流而是竭力阻挡这一潮流。它依仗工业和贸易上的巨大优势,勾结欧洲反动势力,反对法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英国霸权是当时欧洲解放的严重障碍

与此同时,沙皇俄国在长期对外侵略扩张、侵占大量殖民地的基础上,也成了一个封建大帝国,并在19世纪初打败拿破仑法国后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当时的俄国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它的地主经济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所以它的霸权打上了比16世纪西班牙更深的资本主义烙印。当时由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猛烈冲击,俄国封建农奴制度开始解体,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沙俄适应农奴主维护农奴制度和资产阶级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把争夺世界霸权与镇压欧洲各国革命紧密结合。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沙俄霸权仍是封建性质,地主阶级是沙俄的统治阶级和沙皇制度的主要社会支柱。它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土地,而不是为资本主义寻找市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制度变了,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霸权已是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仍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使沙俄在整个19世纪成为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它从未改变世界霸权这个战略目标。它以欧洲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重点,以它庞大的反动军队为工具,对欧洲各国革命进行疯狂镇压,阻挡革命向东方发展,充当了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成为欧洲革命的主要敌人。

16世纪到19世纪末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封建国家、资产阶级国家争霸斗争激烈,战争频繁。但整个说来,由于“世界还没有瓜分完毕,垄断还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还可以比较和平地发展,而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军事冲突”[1]。还有地方可供殖民主义者去掠夺,因此,争夺霸权还限于局部地区,争霸战争也只在少数国家间进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情况就根本不同了。

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垄断。为了垄断一切,垄断资本家不仅要从国内市场上,还要从全世界把竞争者排除掉。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在政治上的反映就是全面反动。在国内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在国外向一切地方进行侵略扩张,在全世界建立霸权来维护它在经济上对世界的垄断统治。这样,垄断资本主义就使世界霸权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这是帝国主义霸权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霸权的很大的区别。

在帝国主义时代,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这使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特别尖锐。帝国主义按照实力大小来分割和重新分割世界,而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实力是不断改变的。帝国主义国家要较量实力,除战争外没有其他办法,因此,它们之间的争霸,不可避免地要发展到战争。正如列宁指出的:“‘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2]

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争夺对世界的统治。“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3]世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20世纪初,是五六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统治世界的局面,沙俄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共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础上结成联盟,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同时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进行激烈争夺。当时,英国仍是世界霸主,但美国、德国已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了它,它已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优势地位,失去了独占垄断权。它的霸权遭到了严重挑战。英、德矛盾成了主要矛盾,结果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由于希特勒德国的崛起,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结果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曾独霸一时。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苏美两霸争夺世界的局面。这样,就从21世纪初五六个帝国主义大国的争夺,演变成今天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霸权,一般都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实力是对外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基础。霸权主义国家是仗着手中的物质实力,骑在别人头上称王称霸的。手中实力越多,推行霸权主义就越是猖狂。实力首先是经济力量,美国一家报纸在第一次大战中曾声明:“在欧洲,现在进行着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要想称霸世界需要两件东西:美元和银行。美元我们是有的,银行我们要建立,我们将称霸世界。”[4]美国就是凭借经济上军事上的压倒优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爬上世界霸主位置的。经济力量相对不足的争霸国家,不能不主要依靠军事力量来进行扩张,以弥补经济上的劣势。它们疯狂扩军备战,企图用夺取军事上的优势的办法,来达到独霸世界从而掠夺别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的目的。希特勒德国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都是这样。

第二,战争是争霸的主要手段。离开侵略和战争,就不会有霸权。这种战争,一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二是为争夺殖民地而在争霸国家间进行的战争,这是压迫其他民族的压迫者为巩固和扩大这种压迫而进行的战争。在帝国主义时代,争霸战争往往发展为世界大战规模。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希特勒就曾妄想发动一场世界大战来建立他的世界帝国,主宰人类命运。

第三,掠夺殖民地。霸权就是对别国的奴役和掠夺,殖民地是掠夺财富的主要源泉。离开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霸权国家就不能生存。英国帝国主义分子谢西尔·罗德斯就承认:“我的一个宿愿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就是说,为了使联合王国四千万居民避免遭流血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5]英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虽然工业垄断地位开始丧失,但由于它仍占有最广大的殖民地并保持了在金融、海军及海上运输方面的优势,所以仍能在一个时期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地大厦的倒塌,它的霸权地位才最后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体系日趋瓦解。为了继续控制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霸权主义国家除了继续使用旧殖民主义手法外,主要是推行新殖民主义,即让一些国家维持形式上的独立,培植代理人,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文化渗透、制造分裂等阴险手法进行殖民奴役和剥削,维持和扩大殖民统治。美国在战后是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堡垒。苏联更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在“大家庭”内推行新殖民主义,还竭力在第三世界贩卖这套货色。

第四,控制其他主权独立国家。霸权国家的目的是建立世界霸权,主宰人类命运。因此,它不仅要奴役殖民地附属国,还要用各种方式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控制其他主权独立国家。帝国主义时代的霸权更是如此。列宁说:“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只是力图兼并农业区域,甚至还力图兼并工业极发达的区域。”[6]希特勒德国就几乎把欧洲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放在自己铁蹄之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附庸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不但掠夺和奴役亚、非、拉各国人民,“甚至对它在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的盟国,也实行‘弱肉强食’的政策,力图把它们踩在自己的脚下。”[7]今天,第二世界发达国家,虽然有些还有殖民地,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这个或那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威胁或欺负,其中有些国家在所谓“大家庭”的幌子下,实际上被超级大国置于附庸地位。

第五,鼓吹反动的霸权理论。霸权国家都要泡制和大肆宣扬一套理论作为推行霸权主义的根据。种族主义理论就是一个重要根据。英国约瑟夫·张伯伦宣称“不列颠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统治人的民族”。美国帝国主义分子在19世纪末炮制了盎格鲁—萨克逊种族“优越论”、美国在全世界起着特殊的“文明传播者”的作用论。德国帝国主义者断言“日耳曼种族”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治欧洲其他民族;希特勒上台后,宣布日耳曼民族是负有统治其他民族使命的最高尚的民族。另一个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依据是地缘政治学,鼓吹帝国主义大国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必然要和弱小国家结成“综合体”。希特勒鼓吹“生存空间论”,日本军国主义宣扬“大东亚共荣圈”,战后美国提出“大西洋两岸的共同利益”论,都是为它们统治世界的野心服务的。苏联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幌子下,炮制了“有限主权论”等一整套侵略有理的反动理论,公然宣扬大国霸权决定世界命运。

上面对霸权特征的初步剖析,使我们认识到霸权扮演的是对抗历史潮流、反对变革社会制度、镇压各国革命的反动角色,是世界历史前进的严重障碍。

霸权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一个地区甚至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发展。一个霸权国家的出现,意味着一些国家民族独立的丧失,也意味着更多国家的民族独立受到威胁。这些丧失民族独立和受到威胁的国家是不可能自由发展的。恩格斯说:“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8]而且,国际上的合作也没有条件,“民族独立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9]

马克思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揭露英国霸权的反动作用时说:“欧洲的解放——不管是各被压迫民族争得独立,还是封建专制政体被推翻,都取决于法国工人阶级的胜利的起义。但是法国的任何一种社会变革都必然要遭到英国资产阶级的破坏,遭到大不列颠在工业和贸易上的世界霸权的破坏。”[10]恩格斯揭露沙俄霸权时说:“的确,我们都遇到同一个巨大的障碍,它阻碍一切民族的以及每个民族的自由发展,而没有这种自由发展,我们既不能在各国开始社会革命,更不能在彼此合作下完成社会革命。这个障碍就是旧的神圣同盟,即三个扼杀波兰的刽子手的同盟,这个同盟从1815年以来一直受俄国沙皇政府的领导,尽管发生过种种暂时的内讧,但继续存在到现在。1815年,这个同盟的成立就是为了与法国人民的革命精神相对抗;1871年,这个同盟由于兼并了亚尔萨斯和洛林而得到巩固,这种兼并把德国变成了沙皇政府的奴隶,而把沙皇变成了欧洲命运的主宰;1888年,这个同盟继续保存,是为了镇压三个帝国内部的革命精神和民族要求,同样也是为了镇压劳动者阶级的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由于俄国具有几乎攻不破的战略地位,俄国沙皇政府便成为这个同盟的核心,成为整个欧洲反动派的主要后备力量。”[11]这说明在19世纪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沙皇俄国已成为西方各民族的敌人,不仅是西方无产阶级的敌人,甚至也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敌人,就是参加神圣同盟的德意志帝国也面临着沙俄的严重威胁。事实表明,不反对沙俄霸权主义,不摆脱沙俄霸权的奴役控制,就不能实现任何革命,不可能有国家民族的自由发展。

现代史上的事例更清楚地说明了这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德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奴役性的凡尔赛条约,一时处于与殖民地差不多的地位。但是,在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怂恿下,德国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得到恢复,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德国又成了战争策源地,对外进行疯狂地侵略扩张,在很短时间内,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法国在内都成为德国的附庸,英国也面临严重的威胁。这时候,法西斯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主要敌人。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把德、意、日划为侵略国,把英、法、美划为非侵略国。在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对苏联发动进攻后,斯大林立即使苏联和英、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时,被侵略国家的工人阶级和爱国力量更积极地投入到保卫民族独立的反法西斯战争。对英、法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帝国主义战争已转化成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大国霸权既然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前进的严重障碍,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就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成为关系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www.xing528.com)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是各国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前提。19世纪,由于沙俄霸权对欧洲革命具有压倒一切的反动影响,比英国霸权的危害更大,马克思、恩格斯坚持首先同沙俄作战,认为推翻沙俄是欧洲各国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一旦沙皇政权这个全欧洲反动势力的最后堡垒垮台,整个欧洲的风向就会完全改变。”[12]列宁认为:“东欧和亚洲只有在沙皇政府在军事上被彻底打垮因而没有任何可能实行半封建式的帝国主义政治的情况下,才能一日千里地向着民主制前进。”[13]

不反对霸权主义,民族独立得不到保证,也谈不上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14]各国人民的反霸斗争和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积极参加和领导反霸斗争,将促进这些国家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不反对霸权主义,霸权国家的无产阶级也是不能胜利的。任何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别的民族时,不能成为自由的民族。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霸权国家的无产阶级应该援助被压迫民族反对本国的霸权主义。

总之,反霸斗争是关系到被压迫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对于受霸权侵略、奴役、控制、威胁和欺负的国家来说,反霸斗争就是争取独立和保卫民族独立的斗争。霸权主义是霸权国家国内阶级压迫剥削在国际范围的扩大和延续,反霸斗争是被压迫民族反对阶级压迫剥削的一种斗争形式。反霸斗争是国际阶级斗争的重要内容。

反霸斗争是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相联系的,是推动历史潮流实现社会制度变革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的。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反霸斗争越来越有组织,出现了反霸统一战线,反霸斗争由自发地进行发展到自觉地进行,从而使霸权主义者更难得逞。

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的各种基本矛盾,才能实现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渡。由于世界的划分是一小撮帝国主义国家对大多数国家进行奴役和压迫,决定了这个时代的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它的任务是使全世界人民从帝国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一切打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革命斗争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它不仅包括以推翻本国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反帝斗争。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反帝斗争的一部分,也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共同敌人,霸权主义则是一个地区以至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主要敌人。反霸斗争要解决的是国际上的主要矛盾,因此,参加反霸斗争的力量比参加民族解放斗争的力量更为广泛,可以组成最广泛的反霸统一战线。其范围之广,可以包括遭到霸权国家控制、奴役、欺负的殖民主义国家、某些发达国家和霸权国家人民的斗争。霸权国家国内人民的斗争在没有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时,当然不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它也属于反霸斗争的范畴。

有霸权,就会有反霸斗争。反霸斗争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直延续下来,只是反对的对象在各个时期有所变化。十月革命开始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很多国家的无产阶级展开了夺取政权的斗争,俄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是这次革命高潮的主力军。这次革命高潮结束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转入低潮,但东方的革命还在高涨,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深入。这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主要打击对象是英、美为首的帝国主义,特别是英国霸权主义。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主要敌人,反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就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主要内容。在反法西斯战争后期,欧亚一系列国家从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发展为夺取政权的国内革命战争,形成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第二次高潮,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被压迫民族成为这次高潮的主力军,直到中国革命胜利。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出现了一个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高潮,主力军是亚、非、拉各国人民。这个斗争的性质还不是推翻美国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而是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今天,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必须推翻殖民统治。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控制,这就是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霸权主义。其结局必然要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瓦解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动摇帝国主义在国内的反动统治,这将大大支持和鼓舞国际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斗争,促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推动霸权国家国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进程。同时,各国人民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必然要打击本国的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走狗,推动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队伍,不断提高人民觉悟,使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日益成熟。可见在无产阶级革命条件还未成熟,夺取政权还未提上日程的情况下,反帝反殖反霸斗争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霸权在历史上都曾经喧嚣一时,但称霸必亡,任何霸权都逃脱不了这个命运。霸权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尖锐化:(1)搞霸权主义,就要加强战争机器,不断加重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加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造成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2)必然加深争霸国家间的矛盾,以至爆发战争,从而削弱霸权国家,造成霸权的消长。(3)由于霸权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必然不断爆发反对霸权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霸权必然要被埋葬。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霸权都是按照这个历史逻辑走向自己反面的。

【注释】

[1]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7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3页。

[4]列宁:《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5]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

[6]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3页。

[7]毛泽东:《坚决支持巴拿马人民的爱国正义斗争的谈话》,载《人民日报》,1964年1月13日。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60页。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6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6页。

[13]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