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体世界历史初探:揭示历史发展的成果

整体世界历史初探:揭示历史发展的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一、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光辉思想人们习惯地称按民族和国家依次排列的历史著作为世界史。世界史本身是各部分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此,马克思有过明确的论断:“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整体世界历史初探:揭示历史发展的成果

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一、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光辉思想

人们习惯地称按民族和国家依次排列的历史著作为世界史。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观点虽可反映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系统性,但却不能给人以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貌。世界史不应是民族史、国别史、地区史的汇编。世界史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这就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在全世界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而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任务是分别说明它们各自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因此,世界史的任务不是只分别研究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所能办到的,即使对所有民族史、国别史、地区史都作了全面研究,也不等于认识了世界历史。

世界史本身是各部分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列宁明确指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1]当然,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从人类社会各部分最初处于分散孤立互相隔离的状态逐步发展来的。对此,马克思有过明确的论断:“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2]这个论断早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初步完成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作了透彻的论述。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种人是在一定条件下生活的,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而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人们要生存,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为了获得食品、衣服、住房、燃料等生活资料,人必须进行生产。生产成为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生产,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就不可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不可能有社会生活,当然也就没有人类历史。因此,有了人,才开始了人类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这里用“交往形式”、“交往关系”、“交往方式”来表达生产关系,术语不太确切)。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被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3]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根据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研究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部落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产阶级所有制依次更替的问题,揭示了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形态过渡的动力和图景。这种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上的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进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总趋势总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制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运用它精辟地论证了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即人类社会怎样从最初的分散孤立、互相隔绝的状态逐步发展为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世界整体。马克思主义这个关于世界历史的光辉思想长期被人们所忽视,未能运用它来研究世界历史。史学工作者满足于按社会形态的更迭来编写世界史,使世界史被写成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汇编,至今未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世界史体系。摆在史学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运用它来深入研究世界历史,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整个进程和发展规律,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二、横向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形成

要认识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就必须了解横向发展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关键。世界历史是否只是纵向发展?是否在历史纵向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历史横向发展?怎样认识横向发展的内涵及其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应讨论清楚。

人类社会是由同时存在的很多民族所组成。它们的相互关系怎样?这种关系由什么决定?马克思、恩格斯有过重要论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4]这段话明确指出:(1)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取决于每个民族的生产力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表现在分工的发展程度上。分工直接决定了民族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因此,在生产力、分工、内部和外部的交往这三者中,要抓住分工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

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三次重大的社会大分工。首先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其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即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再次,出现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而形成的分工,促成同城市近郊以外地区通商的扩大。在生产和商业的相互作用下,城市相互发生了联系,并引起城市之间在生产上的分工,使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这就是人类社会早期所经历的分工图景。分工必然引起交换,交换要有市场。生产愈发展,分工愈精细,交换愈频繁,市场也日益扩大。生产之间分工的发展使各自的产品互为商品,并互为市场,商品的市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因此,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市场。生产、分工、交换、市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几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个环节,是各民族,各国家内部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物质基础,也是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经济纽带。可见,生产与由它决定的分工和交换是不能割裂的,离开了分工和交换,实际上就是离开了物质生活的生产,就是离开了历史活动的基础,就不可能了解历史,尤其是不可能了解世界历史。这是研究历史要掌握的一个基本观点。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经济都是以农为本,农业是整个世界的决定性生产部门。以农为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本身具有闭塞性。交换(商业)是沟通闭塞的强有力因素,但在前资本主义的以农为本的时代,奴隶制社会也好,封建制社会也好,以交换农产品剩余和小手工业生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只能处于农本经济的附庸地位,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农本经济的闭塞。

当人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除了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外,只能提供微少的剩余的时候,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国家和法律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与此相联系的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脱离,后者日益独立于前者。可见,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过去生产不发达的必然结果。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阶级的这种划分是通过暴力和掠夺、狡诈和欺骗来实现的,统治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对群众的剥削和统治。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具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开始于资本主义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于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之间和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新航路的开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体现者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分散的小的生产资料加以集中和扩大,把它们变成现代的强有力的生产杠杆。资产阶级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使用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生产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现在工厂生产的纱、布、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才变为成品。从小生产到大机器生产,从个人的生产活动到社会化的生产活动,这是社会分工上的一次大突破,是划时代的变革。

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着市场的扩大。市场范围最初限于小市集的界限或地主的世袭领地,然后发展为地方市场,再发展为地区市场和国内市场,最后超越国界形成世界市场。大机器工业的确立,使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大量的产品要求有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本国原料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要求从别国或气候悬殊的地带运来原料。大机器工业生产的产品,不仅供给本国市场,而且可以供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总之,大机器工业不仅需要有国外的原料产地,也需要有国外的销售市场。发明机器和随之而来的大机器工业对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商品流通和国际交换打破了各国的孤立闭塞和闭关自守,商业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打通闭塞的重要力量,商业的作用远非过去的商业所能比拟的。

大机器工业的确立和资本主义向世界各地扩张的需要,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迅速改进,运输费用下降,通讯设施先进,这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廉价商品,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利用便捷的通讯设施,往来奔走于世界各地,冲破闭关自守的重重阻力,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市场。随着社会分工日益向国际化发展,世界市场必然会不断扩大。《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带来的世界变化作了透辟的分析:“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重炮”打开了那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国家的门户,一批一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的力量深入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肌体内部,逐渐分化瓦解着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世界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往那种各国家各地区孤立闭塞发展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

正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才使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精辟的描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6]古代东方农村公社存在了几千年,“东方的专制制度以及东征西讨的游牧民族的不断更迭的统治,几千年来都对这些旧的公社无可奈何;由大工业产品的竞争引起的自然形成的家庭工业的逐渐破坏,却使公社日益瓦解”[7]。列宁对世界的这一变化也有明确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以至国家的界限。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每个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必须‘寻求国外市场’。”“这种需要明显地表明资本主义进步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破坏了旧时经济体系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因而也破坏了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狭隘性),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8]归根到底,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9]

由此可见,生产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产品交换,交换的发展导致了资本的出现,而资本把市场扩展到世界范围(准备了世界市场),大工业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19世纪20世纪之交)。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经济运动。正是这种经济必然性打破了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分散孤立、闭关自守,逐渐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以这个经济运动为物质基础,形成历史的横向发展,使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0]这里要说明的,形成历史横向发展有着多种因素(如暴力、战争、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里主要是从经济必然性来说明历史横向发展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对其他因素就不加论述了。

由此可见,不讲横向发展,就不能说明历史是怎样成为世界历史的,就不能认识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就不能理解世界历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不同于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十五十六世纪是一个重大转折,因为从此开始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开始了一个飞跃。在它以前,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还处在分散发展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五十六世纪以前的历史还只是世界历史的前史,还不是科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但它为世界历史的到来做了准备,没有它,就没有十五十六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历史不能割断,而是一个总的发展进程,十五十六世纪以前的人类历史仍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是世界历史的准备阶段。

总之,人类历史进程是从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分散孤立地发展到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紧密联系互相依赖地整体发展。这个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成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两条途径和两条主线,是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交互作用的结果。纵向发展指的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迭;横向发展指的是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和交换交往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由闭塞到打开闭塞,由彼此隔绝到互相交往,终于变历史的分散发展为整体发展。纵向发展的作用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总轮廓、总趋势,横向发展的作用则是使历史逐渐发展为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非互不联系互不相关,而是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的。第一,它们都以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基础,都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同一物质基础上的两种发展途径,都有其经济必然性。第二,它们互为条件互为作用,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相继更替,推动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之间交换交往的扩大和密切,这种交换交往的扩大和密切反过来又促进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可见,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如果只讲纵向发展,就无法说明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而将世界历史分割为一个个互不相关的民族史、国别史、地区史,将世界历史写成国别史、地区史汇编;如果虽讲横向发展,但不讲它与纵向发展的关系,就会割断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内在联系,将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割裂肢解,将世界历史分割为一个个互不相关的局部,无法阐明世界历史的整个发展进程和全貌。不论哪种情况,都将是与世界历史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背道而驰的,写出的世界历史都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发展的本质,也无法揭示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历程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以各国、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为前提的。不打破各国、各民族普遍存在的闭塞状态,历史就不能发展为世界历史。打破闭塞状态的过程,就是历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世界史从分散到整体演变的过程。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交往随之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实现从分散到整体演变的。

人类社会最初处于分散发展的状态。在漫长的蒙昧和野蛮时代,人类生存条件完全取决于自然,各氏族、部落生活处于封闭状态。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由采集、狩猎向原始农耕和畜牧过渡。由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畜牧与农耕的社会分工,使氏族、部落之间开始了交往,出现了物物交换、馈赠和掠夺这些交往方式,使各氏族、各部落的孤立状态开始缓慢松动。随着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剩余产品和交换的出现,原始公有制和平等关系被破坏,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成为经常的交往方式。大约从公元前四千年开始,产生了几个最早的文明中心。最早是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下游地区;接着是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东亚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再后来是爱琴海克里特岛。在这些地区形成了奴隶制社会,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从公元前三千年后期起,各文明中心地区先后出现统一的王国,大都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统一和中央集权,促进了各文明中心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地区之间也有经常性贸易和文化交流。这时,出现了商业和商人,有了货币、商业中心和商道,但掠夺仍是贸易的补充手段,仍存在着所谓军事商业远征活动。各地区之间程度不同地建立了经济、政治、文化联系。这些联系打破了原始社会时代各个氏族和部落的封闭式存在。(www.xing528.com)

早期各文明中心地区都是以农业为主,在它们之外的干旱草原沙漠绿洲或山地,则居住着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部落。两者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产品种类和数量上,社会发展水平和组织形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从而形成农耕和游牧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之间虽有和平交往,但游牧部落由于需要寻找新的牧场和觊觎邻居的财富,经常侵掠农耕文明地区。特别是公元前三千年后期,北方游牧部落驯养了马和发明了轮车可以作远距离的迁徙以后,更使其迁徙和侵扰具有了世界性规模,形成游牧部落和农耕部落大范围的交往。

公元前两千年,草原和沙漠地区游牧部落的大规模迁徙,又往往引起或迫使其他半农半牧部落的迁徙,形成广泛的移民浪潮。这股浪潮几乎震动了整个农耕文明地区,造成这些地区人种结构和政治地图的改变。野蛮的征服者,最终都为被征服地区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进入农耕地区的游牧和半游牧部落,先后为先进的农耕文明所融化。游牧部落也带来马和马拉的战车以及铁制工具和铁兵器,引起农耕文明地区的军事技术改革和生产及交通的发展。游牧半游牧部落的迁徙,还扩大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游牧人口与农业人口之间长期而广泛的接触,使部分游牧人口融入农业人口,扩展了农业经济的范围,也扩大了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文明世界。

在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各地工商业都有发展,不少重要的商业城市,修建和开辟了驿道和国际商道,居间贸易和航海殖民随之发展。文化上,在文字、文学、戏剧、哲学、宗教神学、建筑、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辉煌成就。奴隶制时代生产、贸易和交往的发展以及对外征服活动,使公元前后几个世纪在亚欧大陆和北非地区出现了汉帝国、贵霜帝国、帕提亚帝国和罗马帝国。它们横贯东西,在各自的扩张中打破了地理上的阻隔,使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几大片文明地区联系起来。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不仅各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很高成就,而且在扩大和加强当时世界的联系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汉帝国为例,它开拓西域,打通了到西方文明地区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这时形成的。它击败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引起西方许多部落的迁徙,特别是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形成又一次世界性的民族大迁徙浪潮。这股浪潮猛烈冲击了当时已处于深刻社会危机中的各奴隶制帝国,加速了其最后崩溃,使奴隶制时代让位给新的封建制时代。公元3世纪至16世纪,是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处于世界先进农耕地区的亚洲、欧洲和北非,封建制度约从3世纪开始逐渐形成,到14世纪以后趋于衰落。封建制度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上,工商业处于农业经济的附属地位。远距离的国际贸易一般采取分区段进行贩运的接力方式,主要限于交换各国不同的土特产品,特别是将东方国家的名贵土特产品贩往西方国家。可见,这种交往与普通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关系不大。这时,封建国家的政治、军事与文化的扩张力也很有限,各国通常是与邻近国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直接往来,国际联系主要限于区域范围,而很少有世界性。亚洲、欧洲和北非呈现诸多封建区域并立状态,各大封建区域在封建社会兴盛时期基本上处于相对独立的平行发展中,而处在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阶段的南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的居民还与外界完全隔绝。同一封建区域的国家中,个别比较先进的封建国家,往往成为这个区域的重心,对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形成有较大影响,甚至由它分裂为很多国家,直接奠定该区域很多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因而同一区域的封建国家采取的封建制度具体形式基本相似,相互的联系也比较密切。正因为这样,形成了东亚、南亚、西欧、东欧和伊斯兰世界5大封建区域,并出现了相关联的西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北海及波罗的海等相对独立而平行发展的四大国际海上贸易区。这既标志封建时代人类历史的发展比较奴隶制时代已经跨进一大步,同时也表明这个时代的人类历史仍然没有改变分散发展的局面。世界划分为诸多平行发展的封建区域格局,在公元13世纪曾经受到蒙古人大肆扩张的猛烈冲击。但是,蒙古人的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并未从根本上加强各封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因而未能克服分散发展的状态,将世界推上各地区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整体发展轨道。随着蒙古大帝国的迅速瓦解,世界又回到诸多封建区域并立的分散发展格局。这表明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任何势力,尽管军事力量无比强大,也不能将世界推上整体发展轨道。

以上表明,建立在个体小生产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是一种闭塞经济,它决定了各国、各民族与外界是隔绝的,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被分割在狭隘的各个民族地域中。那时的人类历史只能是各个地区相互闭塞的历史,只能是各国、各民族狭隘的地域史或狭隘的民族史,而非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闭塞是古代社会各国、各民族历史的根本特征。要从根本上突破农本经济的闭塞,必须出现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方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关系。

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资本主义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由于西欧与亚洲、北非以及东欧国家在封建社会结构、上层建筑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特点,资本主义关系首先在西欧一些国家较快成长。在重商主义的推动下,西欧国家竞相寻求贵金属和财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首先走向世界。他们组织了航海活动,发现了美洲,开辟了从欧洲通往非洲、亚洲和美洲的远洋航路,从而改变了新旧大陆彼此隔绝、互不知晓的局面,整个地球开始联结为一体。葡萄牙、西班牙在亚、非、美洲的殖民掠夺,早期具有较明显的封建性质,但其掠夺使世界各地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转化为资本,并为西欧资本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的英、法、荷兰等国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登上殖民舞台,其殖民活动进入以掠夺原料和销售产品为主的较高发展阶段,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随着资本主义触角伸向四面八方,社会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西方国家通过炮舰和商品,打破各地的闭塞状态,改变全球的面貌,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这一切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及其向全世界的扩张,使人类历史开始由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

自16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个别国家建立后,在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渗透和影响下,人类历史发生了具有全局意义的突破,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世界整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历史潮流对欧洲大陆封建专制国家的冲击,推动一系列封建国家在17—18世纪先后以革命或改革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西欧封建关系逐步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有了很大发展。随着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对工业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产生了革新生产技术的必要性。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在英国,继而在法、德、美、俄等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出来的巨大生产力,要求突破民族的、国家的、地区的界限,实行最广泛的分工与交换,而同时出现的先进交通工具,又使全球范围的分工与交换成为可能。这些大大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进程,通过1848年的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年代欧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终确立。同时,大工业引起的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向外的大规模殖民征服活动,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变成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并使这些处于殖民奴役下的国家和地区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状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

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重点开始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并相应地兴起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它促进了工业生产力的飞跃,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普遍建立垄断制。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一个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终于形成,同时,自由资本主义也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在国内建立垄断统治的基础上,对外资本输出迅猛发展,并产生国际垄断组织,加强向全世界扩张,在全球布满帝国主义金融扼制的密网,形成金融资本对全世界的统治。这样,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一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的全世界范围的生产与交换的体系,即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确立,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在金融资本的统治下,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壁垒都被摧毁,一切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自然经济都遭瓦解。广大亚、非、拉美农业世界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场所、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世界真正成为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时,生产的社会化已经国际化,而占有者仍然是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垄断资本家。这就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频繁的深刻根源,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动荡不安,危机、战争和革命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世界整体的最终形成,打破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消除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往较前更为扩大和密切,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对抗也迅速扩展到全世界,世界各种矛盾斗争也迅速发展激化。正是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整体的新形势下,人类开始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性进程。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这场过渡的开端,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欧亚一系列国家通过反法西斯解放运动、人民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后又一次伟大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从美国开始,并扩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一个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的开发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统治的加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垄断化急剧提高,资本输出和国际垄断组织迅速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同,这次科技革命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商品和货币流通过程的国际化程度,也显著加强了生产过程的国际化程度,后者表现为跨国公司大量出现。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彼此加强资本输出,使社会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和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些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在这场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品生产国与食品和原料生产国的传统国际分工,逐步被以工艺技术为基础的世界工业的国际分工所代替。国际分工的地域范围大为扩展,国际分工的部门和分支更加专门化、多样化,使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更为加强。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决定于本国条件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经济关系空前密切,相互依赖程度空前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空前增强的新形势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有可能加强政治上的协调,减少了经济危机转化为政治危机并导致彼此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既互相矛盾斗争,又相互联系并存。由于垄断统治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没有改变,世界各种矛盾仍然存在,两种社会制度谁胜谁负的斗争仍然存在,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越来越成为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

由此可见,战后世界的整体发展更为明显。一方面,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更加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加增强,各国历史进一步向世界历史转变;另一方面,世界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激烈,相互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历史进程更加曲折多变。

当代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联系与交往。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重大事件,世界各国、各地区都会迅速作出反应。有关世界全局的大事,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将发生影响,闭关锁国已为时代所不容,各民族、各国家孤立发展的局面永远成为历史陈迹。

【注释】

[1]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页。

[8]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