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体构思与基本结构
本论著分六章来考察与论证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演变这一主题。
1.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与美英奉行维护自身权益的东亚战略
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7月中国全面抗战爆发,美英基本上是循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华盛顿体系的框架,奉行维护自身在东亚及中国权益的战略。因此,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实施妥协绥靖政策。在战略认识上,美英并没有将日本侵华看成是其称霸东亚与世界战略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对于日本侵略最终会危及美英自身安全认识淡漠。美国对日本侵略初始步骤的对应,是加剧日本在中国大陆南下侵略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时中国国内政治向着全民族抗战方向发展,预示着美英奉行的这一东亚战略不可能持久。
2.中国全面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向援华制日转换
从1938年到1940年6月,中国全面抗战坚持下来并形成制约日本的抗日战场,标志着日本不可能达到短期征服中国的目的,同时也标志着日本对外第一步侵略计划受挫。在中国的推动下,美英认识到中国抗战对维护美英东亚权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始有限地援华与有限地制约日本。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美英东亚战略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注入支持中国抗战的因素。但是,美英对中日战争奉行着双重政策,尤其是没有对日本战争物资采取制约。
3.中国抗战与美英制衡日本战略的确立
从1940年6月法国败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的转变,日本在东亚方面开始准备南进侵略太平洋地区,威胁到美英在东亚的核心利益圈,英国正在本土对德进行抵抗战争,在东亚也面临与日本战争的危险。日本南进同时也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美日战争逼近。中国在坚持抗战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东亚抗日同盟的建立。美英认识到中国战场对日本南进牵制的战略价值,加大了援助中国的力度,并与中国开始军事战略联系。然而,美国因为消极实施“先德后日”原则,在制衡日本中,对日妥协意向仍然有所延留。
4.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抗衡日本的战略
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中期,是美国及英国全力抵抗日本进攻的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最终参加到东亚抗日战争的行列。由于战争初期美英的失利,严重地影响到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在美英抵抗日本攻击的过程中,中国战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战场对日本的牵制与打击,使美英能渡过全球战略危机阶段,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地位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因此,“保持中国于战争之中”成为美英在战争全过程中坚守的原则。
5.中国抗战与美英成功实施“德国第一”战略
1942年中期到战争结束,是美英成功实施“先德后日”战略时期。在这期间,中国抗战在战略投入极端不足的困难条件下坚持牵制与打击日本陆军主力,维护亚太战场的格局,以极大的民族代价与牺牲支持了美国“先打败德国”战略的成功实施。
6.中国抗战与美英全面反攻日本的战略
在美英对德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美英开始考虑并实施对日本的战略反攻。在这一阶段,中国抗战仍然是反法西斯盟国最后反攻的重要一环。中国不仅继续抗击日本陆军主力,为美英苏盟国争取向东亚方面战略转移的时间,同时,中国战场也为反攻日本做好了充分准备。中国还直接参与了作为西南太平洋反攻关键环节的缅甸反攻作战,中美英苏及其盟国终于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综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的基本结论,即中国抗战是中美英关系转折的重要因素:
第一,中国抗战推动了美英东亚战略的转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部阶段的一个独特现象。因此,不同于非洲与欧洲,东亚国际关系是向着反法西斯方向良性发展的。
第二,中国抗战支持了美英战时战略的成功运行,这反映在中国在美英“先德后日”战略从制定到成功实施的每一个关键性阶段,充分体现了中国抗战的世界性战略地位。
第三,中国抗战是战时中美英战略关系的前提。中国抗战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美英也由此建立了相互支持的战时战略关系,并从法理层面奠定了中美英平等国家关系的基础,反映了中国抗战所引起的中外关系历史性变化,也突出显示了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四,中国抗战奠定了中美英新型国家关系的基础。中国抗战为中国取得彻底独立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壮大,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为东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战后经过曲折发展之后中美英最终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关系,是与中国抗日战争这一历史铺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注释】
[1]Nicholas R.Clifford.Retreat from China:British Policy in the Far East,1937-1941.London:Longmans,1967.
[2]Nicholas R.Clifford.Britain,America,and the Far East,1937-1940:A Failure in Cooperation.The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1963,Vol.3,No.1.
[3]Bradford A.Lee.Britain and the Sino-Japanese War,1937-1939.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英]C.A.麦克唐纳著,何抗生等译:《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5]Gill Bennett.British Policy in the Far East 1933-1936,Treasury and Foreign Office.Modern Asian Studies,1992,Vol.26,No.3.
[6]JSTOR,Elton Atwater.British Control Over the Export of War Material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1939,Vol.33,No.2,pp.292-317.
[7]Aron Shai.Origins of the War in the East:Britain,China and Japan,1937-1939.London:Croom Helm,1976.
[8]Ann Trotter.Britain and East Asia 1933-1937.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9]Ian Nish.Anglo-Japanese Alienation 1919-1952.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0]转引自欧内斯特编:《美中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11][美]赫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美日战争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Charles A.Beard.President Roosevelt and Coming of the War.New Haver: Yale University Press,1948.
[13]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Co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4]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 1931-1941.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15]Frederick W.Marks.The Origin of FDR's Promise to Support Britain Militarily in the Far East:A New Look.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84,Vol.53,No.4.
[16]Robert Dallek.Franklin D.Roosevelt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1932—194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中译本)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外交政策,1932—1945》,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7]Ian Nish.Anglo-Japanese Alienation,1919-1952.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8]F.S.V.Donnison.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in the Far East,1943-1946.London:H.M.Stationery Office,1956.
[19]J.R.M.Butler.Grand Strategy.London:Her Majesty Stationery Office,1957.
[20]Christopher Thorne.Allies of a Kind:the United States,British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1941-194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1]Daniel F.Harrington.A Careless Hope:American Air Power and Japan,1941.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79,Vol.48,No.2.
[22]Grace Person Hayes.The History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in World War II:the War Against Japan.Annapolis Maryland:Naval Institute Press,1973.
[23]Keith Saintsbury.The Turning Point,Roosevelt,Stalin,Churchill,and Chiang-Kai-Shek,1943,The Moscow,Cairo,and Teheran Conferenc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4]Michael Howard.Grand Strategy.London:Her Mai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72.
[25]Greg Kennedy.Anglo-American Strategy Relations and the Far East,1933-1939.UK:Imperial Crossroads,Joint Services Commond and Stuff College,2002.
[26]Evans Fordyce Carlson.Strateg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Far Eastern Survey,1941,Vol.10,No.9.
[27]The U.S.Department of State.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Division of Publication,Office of Public Affairs,U.S.A.,1949.中译本《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Herbert Feis.The China Tangle,The American Effort in China.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3;中译本,林海等译:《中国的纠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Charles F.Romanus and Sunderland.Stilwell's Mission to China;Stilwell's Command Problems;Time Runs out in CBI.Washington D.C.: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of U.S.Army,1953,1956,1959.
[28]ArthurN.Yong.ChinaandHelpingHand1937-1945.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Tang Tsou: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1-1949.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3.中译本,王宁等译:《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www.xing528.com)
[29][美]赫伯特·菲斯著,林海等译:《中国的纠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8,61,80,97~98,121页。
[30]卡尔·德雷奇斯尔勒等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与战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页。
[31]Michael B.Kublin.The Role of China in American Military Strategy from Pearl Harbor to the Fall of 1944.Printed by microfilm/xerography on acid-free paper by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Ann Arbor,Michigan,U.S.A.,1984.
[32]Michael B.Kublin.The Role of China in American Military Strategy from Pearl Harbor to the Fall of 1944,pp.1-7.
[33]Michael Schaller.American Air Strategy in China,1939-1941:The Origins of Clandestine Air Warfare.American Quarterly,1976,Vol.28,No.1.
[34]巴巴拉·塔奇曼著;陆增平译:《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99,309,316,335,360,435页。
[35]Russell F.Weigley.The American Way of War,A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Military Strategy and Policy,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3,pp.170,281-282.
[36]David Reynolds,Warren F.Kimball,A.O.Chubarian.Allies at War,the Soviet,American,and British Experience 1939-1945.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4,pp.69-75.
[37]徐蓝:《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38]李世安:《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9]汪文军:《九一八事变期间英国的远东政策》,《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40]汪文军:《1933—1937年英国的远东政策》,《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41]傅敏:《七七事变与英国的远东对日政策转变》,《民国档案》,2002年第3期。
[42]邱霖:《抗战初期的中英关系,1937.7—1939.9》,《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43]崔树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经济战》,《天津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44]张来仪:《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述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45]张胜男:《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演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6]朱贵生:《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47]李荣秋:《珍珠港事变到雅尔塔协定期间的美国对华关系》,台湾政治大学1975届博士论文,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
[48]周旭东:《二战爆发前后英国海军战略与远东政策的演变》,《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49]周旭东:《1936—1938年的英国海军战略和远东政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50]高学军:《太平洋战争后英美在中缅战场上的战略演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
[51]王小民:《中美英战略分歧对缅甸战役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2]王家福:《二战时期远东中苏美关系的战略演化》,《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
[53]韩永利:《绥靖与抗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远东政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4]韩永利:《“先欧后亚”战略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国远东政策》,《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55]徐康江:《试论1941—1945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56]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12页。
[57]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齐世荣的另一篇相关文章是《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世界历史》,1987年第4期。
[58]胡德坤:《中日战争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87~493页。
[59]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281页。
[60]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黄玉章主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6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62]时广东,冀伯祥:《中国远征军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63]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64]韩渝辉:《中国是怎样得以在抗战时期实现废约的》,《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徐光寿:《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大国地位的确定》,《民国档案》,1996年第2期。
[65]王建朗:《试析1942—1944年间美国对华军事战略的演变》,载于中美关系史丛书编委会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2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陶文钊:《中国战场、缅甸战役与盟军战略的转变》,《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第2期。
[66]陶文钊:《开罗会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吗?》,《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战时中美关系的若干问题》,《美国研究》,1995年第3期。
[6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68]吴景平:《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69]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0]任东来:《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还见任东来:《被遗忘的危机:1944年中美两国在谈判贷款和在华美军开支问题上的争吵》,《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
[71]苑鲁,谢先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亚太国际合作》(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72]韩永利:《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演变》,《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3]韩永利:《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1941—1945)》,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王松:《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求和与英美调停》,《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75]胡德坤,韩永利:《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