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辉
由于上海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地位,对于上海史的研究向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海外学者也有极大的兴趣。特别是近年来上海史已是海内外汉学界公认的热门话题,成为了一门显学。故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于上海史的研究成果颇丰。
有关于近代上海的商业发展、市政建设、公会商会、租界特征、市民生活,乃至海派文化等等,凡此老上海的种种都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围绕旧上海研究的研讨会呈方兴未艾之势,学界也形成一些或成熟或颇受争议的著述。有一些全面系统、纵横交错的上海整体史研究著作:比如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可称得上是其中的集大成之作,全书一共十五卷,六百万字,有插图一千余幅,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上海的历史,分时段地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展现了古今上海的历史沿革与上海众生众相;又比如唐振常、沈恒春主编的《上海史研究》,从上海租界、西方物质文明在上海、上海的经济活动与实业家个案等研究抛砖引玉,也是一部史料翔实的良著……也有一些针对某个侧面甚至某个点的微观考察的著述:例如美国前历史协会会长魏斐德所著的《上海警察,1927—1937》,该书以上海公安局为轴心,史料翔实,参考文献涵盖中外,并且在掌握和运用大量第一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全景式地研究和描述了1927—1937年这十年间上海特别市警政的方方面面及其多种政治力量对抗与合作的历史,深入地探讨了国民政府上海警政最终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并从警政的角度揭示了上海城市的复杂性;又例如华东师大忻平教授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洋洋洒洒共46万余字,以社会历史全息研究观关照了现代化进程中上海的人口、一体化社会结构、社会人格形成、新型生活方式、物化环境与新型都市文化,并试图从上海寻找诠释“现代中国缩影”的一把钥匙,其理论与方法当真是发人深醒。
从《申报》为出发点来研究上海史的论著,也早已数不胜数。特别是最近两年也有人开始关注对《申报》广告的意义解读。举例来说:冯跃民曾写过《从1875—1925年〈申报〉广告看中外企业“商战”》,文中把广告作为了商家经营管理模式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标志之一,并认为近代报刊广告的兴起为中外“商战”提供了另一个广阔的舞台,故而“在统计1875—1925年《申报》广告的基础上,考察近代上海的中外企业在《申报》上的广告争夺情况,以期窥探近代中外《商战》的一个侧面”。[1]王儒年在研究《申报》的广告基础上发表《从〈申报〉广告看现代上海女性的社会认同》,该文具体分析了在各种因素尤其是《申报》广告文字和图片形成的话语言说的作用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女性形成了性别认同,自觉把家庭妇女当成她们的社会角色,导致财富和精神心理上对男性的依附关系,同时她们又通过追求美的消费,使这种依附关系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许爱莲在《从〈申报〉广告看近代上海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一文中,“对《申报》创刊号、十周年、二十周年刊号之广告进行了统计分析,透过这个窗口对19世纪晚期上海商业的发展进行探析”。[2]诸如此类以《申报》广告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论著还有很多,这些都可说明《申报》广告的意义非凡。
诚然,《申报》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的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申报》曾经是旧中国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份报纸,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到1949年5月7日停刊,前后历时77年26天。作为旧中国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并非有意,却正好见证了中国一段重要的历史。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业的开创也是启于《申报》,从创刊的那天起,刊登的广告就占据了《申报》的重要一席,广告的良好经济效益为《申报》的长足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在史量才等人接办《申报》后,把销量只有七千多份的《申报》在10年内发展成销量5万、实力雄厚的现代化大报。使得《申报》发展得如此迅速的第一条就是扩大广告业务,积累发展资金。“作为现代报纸,光靠发行维持支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广告才是报纸的生命线,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报社的收入决定于广告的多少”。[3]既然刊登广告的是《申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自然也给我们研究者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广告资源。《申报》广告的内容涵盖面极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传递各种信息,反映了各种变化。
而广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产物,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近代上海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包罗万象的《申报》广告有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近代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具体情况。而且为了广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当然要切合当时上海人的特征,所以从广告中又可以探索出当时上海人的种种社会心态。对于上海人社会心态的研究,乐正先生曾有著述——《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该书从社会发展动力学的角度对上海人的心态变化的过程和表现作了多角度与多层面的研究与阐述。之后的著述对于近代上海民众社会心态的探讨就鲜有涉及。而且乐正先生的书中所论述的上海人自己形成的独有的社会心态是放在了晚清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一来与我这篇文章的时间上没有冲突,二来与我选取的切入点也不同,乐正先生主要是在宏观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的论述,而我主要是借由《申报》的广告入手,从细微之处去进行探索,发掘当时上海人的种种社会心态。
一、功利主义下的精明实惠
“晚清的上海是一个以通商为主要功能,以商人为主角的都市社会实体,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化社会环境。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上海人,其社会心态的模式不能不染上浓重的近代重商主义色彩,也不能不带有明显的商人气息”。[4]在这种重商思潮的推动下,上海的世风民心正日益远离中国儒家正统的“重义轻利”观念,从而使上海人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伴随着上海近代商业的疾速发展与繁荣,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人的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沐浴在近代商业文明中的上海民众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精明实惠的心态。
从《申报》的广告中也可以看到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导致了社会心态的变化。在《申报》上刊登的广告中所贩卖的物品大都明码标价,并且多买还有优惠,如“文学杂志:每月一册,定价二角(零册特价一角六分),全年十二册,定价二元四角,特价一元九角二分”。[5]在《申报》的广告中诸如“廉价”、“特价”、“赠送”等词语也频频出现,如“润达车行十周纪念大廉价”、“五州药房大赠品大廉价”、“新新公司夏季大廉价”、“大世界,门票买一增一”、“中西大药房卫生运动大减价”、“商务印书馆特价书”[6]……另外,《申报》上还刊登了许多指导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广告。比如说储蓄广告——“邮政储金汇业局:储金第一要可靠,可靠第一是邮局”;[7]“美商友邦银行:有备无患”;“美商美丰银行:储蓄增进家庭幸福”。[8]还有石库门房屋租售类的广告也比比皆是,30年代的《申报》几乎每天都登有石库门房屋租售的广告,而且量也非常之大,比如说1937年6月2日《申报》中的这类广告就有16条之多。本身石库门这个上海特有的建筑就能体现了近代上海人的精明实惠倾向,相对于昂贵的新式里弄住宅和花园洋房而言,便宜的石库门更是上海更多普通大众的栖息之所。再加上,石库门房屋可住人数多,由于厅房厢房交错布置,使得石库门建筑容量比新式里弄和花园洋房并不少多少,而且人们租进去后可以将小房隔成更小的房。这样为了分摊房租,一幢石库门房子往往五方杂处,就有了大房东下面更有层层的小房东,甚至出现“七十二家房客”挤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独特景象。从《申报》广告中石库门房屋租售类数量之多,看得出上海人希望尽量少的钱购得尽可能多的商品,石库门就是这样的商品对象,这充分体现了上海人的精打细算,务求实惠的心态。
无论是希望有尽量多的特价、廉价商品的出现,或是对价格的锱铢必较,或是追求优惠、赠品,或是对于理财赚钱的在意,又或是对于石库门房屋的热衷,都不难看出当时上海人对钱的兴趣,对利益的追求。在西方重商主义的潜移默化之下,对利益的渴求与膜拜深深打动了上海社会和上海人,“以钱为胜”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共识”,对过去的价值观念发生彻底而猛烈的撞击,人们生活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功名品节、伦理举止、传统伦理,商业精神从各种渠道影响着社会心态的总体格调,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渐而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人为轴心的文化生态圈和以他们为标准的价值观念体系,这是“近代重商思潮的一个东方标本”,[9]世俗的功利主义下的精明实惠心态已在上海人心中扎根。
二、追求娱乐享受和新奇事物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由于商业的繁荣,是个纸醉金迷、霓虹闪烁的不夜城。当时的上海人热衷于休闲生活,追求着娱乐享受的心态。从下面两张《申报》广告中就可以看出上海人丰富的娱乐生活:[10]
随着西方文明对于上海的影响,上海人所追求的娱乐享受早已不再是原来传统的模式了,再也不是什么闲暇之时到茶馆聚会聊天,也不是什么提着鸟笼闲散地遛鸟了。近代上海人的娱乐可称得上是五花八门,花样迭出。
1937年6月2日《申报》刊载的部分广告
举例来说:
可以欣赏琳琅满目的曲艺表演。听戏虽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个传统的休闲项目,不过近代上海的戏曲却因其品种的繁多,各地方特色戏曲共汇上海,与以前大大的不同。还有许多西方传来的新的曲艺节目,诸如话剧、西方魔术杂技等。据统计,到1936年7月,一记者经过调查后报道,上海有以社会底层市民为对象的小戏院60余家。[11]不但戏院多,品种也十分之丰富,《申报》一天的戏曲广告就有90条之多,可供上海市民选择。(见下表)[12]
《申报》1937年7月7日戏曲广告统计表
从前面两张申报广告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除了观赏曲艺之外,观看电影也是上海人的一大娱乐享受。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业的兴旺发达,早已人所共知。作为当时高科技的产物——电影,这个新兴的事物吸引着无数的上海人。不仅有着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国产影片,也有大量的外国电影。就1937年6月2日这一天,就有18家影戏院为它们放映的电影刊登广告,如卡尔登、新安、金城、南京、大上海、国泰、大光明等,每家影戏院都推出了一部主打新片,大多数影戏院还另外介绍了1—2部其他的电影,一天之内50部左右的影片广告足以迎合不同口味的上海人。比如说有国产影片:“潇湘夜雨”这样的悲情片、“春满家园”这样的艳情片,也有许多国外大片:莎翁名作改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秀兰·邓波尔主演的“小红娘”、历史文艺战争哀艳巨片“忠义灭亲”、滑稽热情巨片“春之诱惑”……[13]
当然除了纯粹的观赏游乐之外,上海人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可以亲身参与的活动,例如去舞厅跳跳舞听听歌。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从西方传来社交舞蹈一时间风靡上海,舞厅蜂拥而起,在《申报》中还专门设立了“娱乐专刊·舞艺特辑”专版,其中就提到了很多的舞厅,“百乐门舞厅、扬子舞厅、立德尔舞厅、大东跳舞场、弹性舞厅、大新舞厅、大陆舞厅、伟达屋顶舞厅、国泰舞厅、大华舞厅、上海舞厅、爵禄舞厅、小都会舞厅、东苑舞厅、维也纳舞厅、丽都舞厅、丽娃栗坦舞厅等18家”。[14]跳舞也成为了上海人的一大娱乐享受。
在这些上海人的娱乐享受之中,最受上海人推崇的应该是一些新奇的事物,这也是当时上海人的心态使然,从《申报》的广告中也可以看出端倪。比如,电影在上海的红火,本身电影就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这就极大地吸引了上海市民,来自国外的好莱坞大片更是最受上海人的欢迎。“近代上海观众,大半是看美国片,放映国产片的影院,约占1/3不到,上海的电影市场几乎完全是美国片的天下”。[15]因为好莱坞影片的宏大场面、华丽服装、众多的优秀演员,并且还可以领略异域的风情,这些都足以使上海人感到新鲜奇特。故而在有些美国影片的广告中(特别是首轮的新片)经常会出现这类的句子:“势必客满,请速定座”、“连日客满,今天清早”、“天天客满”等[16]。此外,跳交谊舞,这种西方传来的事物也很使上海人感到新奇,所以在舞厅的广告中也会出现“佳座无多,惠临请早”、[17]“一定拥挤,请早降临”[18]等词句。
三、崇尚西方与提倡国货的矛盾
遍布租界的上海滩是中国近代最早一批接受西方文明冲击的地区之一,西方文明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逐渐渗透进入了上海社会,上海人率先感受到了西方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先进性。上海人被诱惑、被吸引,从而产生了崇尚西方的心态。甚至有些人在不断地接触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产生了盲目崇尚的想法,变成了一种“惟洋是采”、“以洋为荣”的病态心理。这些盲目崇尚西方的人,开始在自己的生活中彻头彻尾地模仿西方,以“洋”为时尚,吃西餐,着西装,住洋楼,讲洋话成为时髦的行为。虽说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病态心理,但是却不能否认上海人对西方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信任和崇尚。所以在《申报》的广告中也有了体现,在商品广告中经常出现“从外国进口”、“外国老牌名货”、“外国制造”这类词句。
但是同时上海人又无法放弃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请看下面两条广告:
广告一:[19]
广告二:[20]
同样是香烟广告,但是一条的重点广告语是突出“中国人要维护中国货”,而另外一条则是突出“英国伦敦制造”。从上面两条广告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崇尚西方与提倡国货的矛盾心态。
在近代重商主义的冲击下,许多有识之士看见西方商人在上海大发横财,故而意识到“处在万国通商的时代,利益之争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不争利,利必流之国外”。“因此,将功利、求富强的精神不仅是社会现实所迫,也是国家民族所需”。上海人“从民族自强,保护中国权益,抵抗西方商业掠夺的角度,意识到树立求利观念的必要性”。[21]故而他们投身于商潮之中,立志振兴民族企业,当然他们的从商之心自然感染了很多的中国人。在《申报》的广告中还设有“国货专刊”,常有“首创国货”、“国货当自强”、“中国人应用中国货”等词句作为广告语。
在这种既崇尚西方,又提倡国货的暧昧字眼中,上海人的心态陷于层层矛盾之中,他们不断地反复,难以做出抉择,痛苦地挣扎!
四、浓厚的自我保护
1.法律意识
中国古代虽有律法,但是向来讲究“法外开恩”,推崇“人治”,然而伴随着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与“法治”的思想。而且作为一个商业化的大都市上海,要保证功利价值目标的实现,社会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制体系,上海人在对“法”的履践中逐步养成了法律意识,并懂得及时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上海人建立了法律意识,从《申报》的广告中也可以窥探一二。前文中我所运用的《申报》广告例子,大都用到的商业广告,其实在《申报》的广告中另一大类声明类的广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每份《申报》广告的所有条目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声明类,诸如迁址声明、股份交易、律师更替代理、寻人启事、遗失声明、法院通告……上海人已经懂得通过《申报》这种大众媒体来公布声明,有些广告是希望通过社会监督保证某些事件处理的透明度和大众的知情权,有些广告则是借此来保障自身的权益。比如说:利用公众监督的法院通告,“江苏上海地方法院布告第五一九二号,为布告示本院执行陈黄镜儒与林修良交还房契一案,判决被告应交还原告所有上海丽园路第十九号房契”;以免被亲友问起而麻烦、尴尬和方便双方了结经济等纠纷的离婚声明,宋人英、杜赋琴即刊登“离婚声明:我俩离婚至今已逾五载,今除原来各有笔据为凭外,特再登报声明”;避免或减少自己的财产损失的遗失声明,“遗失图章声明:临淮关利兴转运公司于今岁阴历三月初三,因本公司内有军队驻扎,当匆促迁移之时,致将本公司椭圆形橡皮图章失落,倘以后有人拾得,作为废物,特此申新两报声明”;[22]直接运用法律保障自身利益的律师代理声明,“路式导律师代表张尔声明抛弃继承权紧要启事”[23]……
从这些《申报》广告中可以明确的看出上海人已经融入了“法治”社会,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体现了个人浓厚的自我保护心态。
2.重视生命
在《申报》广告中,一目了然地可以看出药品、保健品广告的数量之多。“对1933年《申报月刊》1—12期广告的统计发现,全年广告信息共有81条,治疗性药品广告就有34条,占总比42%,高居榜首”,而“保健品广告共14条,占总比17%,仅次于药品广告,位居第二”。[24]下面就是一条具体的保健品广告:[25]
这条广告中,描绘了男女老幼都齐步迈向“康健之门”,可以发现上海人重视生命的心态。
广告中治疗各种疾病药品几乎十分齐全,有治疗肝、胃的“中英果子盐”,有止痛药“纽禄丰”,有润肺止咳的“兜安氏”,有治疗皮肤病的“妙特灵”,有专治贫血的“利凡命”,有治痔疮的“安那苏”,有治疗眼疾的“明明眼药水”,有女性专用的“止带丹”……[26]
广告中也有形形色色的保健品,有“维他赐保命,天然强壮大补品”,有帮助消化、新陈代谢的“第威德润肠丸”,有面面俱到、男女老幼皆宜的“人中宝”,有补衰的“康福多”……[27]伴随着西医传入中国,结合我国原有的中医成就,各类治疗药品发展迅速,并且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有病再服药的状态,而是注意到了日常的保养,故而也促进了保健品的开发。而在《申报》中由于同类药物的竞争而展开的广告战,产生了大量的消费需求,也充分说明了上海人注重生命,要常保旺盛的生命力参与到工作、生活中,有浓厚的自我保护心态。
五、对女性的重视
20世纪30年代的《申报》广告中出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虽然说这些女性形象中有许多是出现在家庭里的,但是已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与男性平等地位的样式出现的。比如说,下图中的广告,“一位女性正享受着丝丝凉意”:[28]
另外,《申报月刊》1933年的“美丽牌香烟”广告,虽然每月更换人物,但坚持使用一女一男的创意,有时一男一女吞云吐雾秉烛夜谈,[29]有时俊男靓女手夹香烟漫步街头。[30]“美丽牌香烟”、“一字牌香烟”、“金鼠牌香烟”都生产有精制的女烟,其广告中的女子皆在袅袅青烟之中,吞吐间的潇洒绝不亚于男性。还有,在止咳润肺、补脑安神等药品广告中,也用女性形象,特别是一些美容护肤品更是广泛使用习惯女性形象。
广告中也出现大量的针对女性的商品。有女性专用的药品和保健品:“止带丹”,[31]“妇女两种妙药:月月红——乃通经活血惟一圣品”,“女界宝——滋养圣剂、滋阴补虚”,[32]有各种美容护肤品:“三星香雪:美容润肌型”、“三星香雪:护肤抗风日型”,“芳泽脂:清积垢,养护肤”,“夏士莲雪花霜:娇艳肌肤,保护容颜,防尘避晒”,“常用棕榄霜:能使肌肤香艳如花,细润似玉”,“蝶霜”,“雅霜”。[33]当时还有专门开发女性饰品的厂家,如“启文丝织厂专门生产雅俗共赏的各种丝织头饰、围巾、钱袋、背包”。[34]上海女性在为美而进行的一系列消费中,找到了自身的快乐和人生的意义。[35]
在招聘类广告中,女性有了一席之地,特别是文员和教员招聘中女性占有优势,并出现专门招聘女性的广告,如“招聘女打字员”、“聘请女教员”、“招聘英算女教员”。[36]虽然说,大多数的女性还处于家庭妇女的地位,但值得欣慰的是女性得到了重视,至少获得踏入职场的机会。
从以上广告中可以引证上海人逐渐对女性开始重视的心态,女子不再只是男子附属品,她们的地位正在不断地提高。
六、注重文化涵养(www.xing528.com)
在《申报》广告中书籍广告也不少。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北新书局、新知书店、正中书局、影印西书联合会等都经常在《申报》刊登书刊广告。商务印书馆还在《申报》上刊登“新书月报”,以便于读者能及时地掌握书刊信息。书籍无疑是重要的知识来源,当时的书刊广告上的书籍不仅量多,而且涉及面也十分广,涉及政治、历史、科学、文学、经济、军事、医学等,可称得上是包罗万象。此外,还有一些杂志和展会的广告,也频频出现在《申报》的广告中。
在《申报》中常不断出现“教英文课”、“夜教英语”、“英德法日口语班”、“教授中英算”、“法文速成专科”、“不学无术,晨学英文招生”[37]之类的广告。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上海学外语是十分“吃香”的。
出现以上这些广告可以看出上海人对知识的渴求,注重自身文化涵养的心态,期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充电”,来提高自身素质。
结 语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深受着西方的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重构的影响,上海人传统观念和社会心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广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产物,渗透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申报》包罗万象的广告,更是见证了上海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市民生活和折射出了当时上海人的种种社会心态:功利主义下的精明实惠、追求娱乐享受和新奇事物、崇尚西方与提倡国货的矛盾、浓厚的自我保护、对女性的重视以及注重文化涵养,上海人正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社会人格。
本文为作者的社会史课程论文(2004年)
【注释】
[1]冯跃民:《从1875—1925年〈申报〉广告看中外企业“商战”》,《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许爱莲:《从〈申报〉广告看近代上海商业的繁荣与发展》,《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
[3]刘雪梅:《浅议〈申报〉广告的阶段性演化》,《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第4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申报》1937年6月2日。
[6]《申报》1937年6月2日。
[7]《申报》1930年5月30日。
[8]《申报月刊》1933年12月。
[9]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第8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申报》1937年6月2日。
[11]马学强、宋钻友:《上海史话》第14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胡俊修:《近世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解读与建构——以1927—1937年〈申报〉为主体的考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13]《申报》1937年6月2日。
[14]《申报》1937年6月19日、6月26日、7月3日、7月10日、7月24日;胡俊修:《近世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解读与建构——以1927—1937年〈申报〉为主体的考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15]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第1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16]《申报》1937年6月2日。
[17]《申报》1937年7月3日。
[18]《申报》1937年7月4日。
[19]《申报》1938年9月1日。
[20]《申报》1937年6月1日。
[21]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第55—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2]《申报》1937年7月7日。
[23]《申报》1937年6月2日。
[24]胡俊修:《近世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解读与建构——以1927—1937年〈申报〉为主体的考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25]《申报》1937年6月2日。
[26]《申报》1937年6月2日。
[27]《申报》1937年6月2日。
[28]《申报》1937年6月2日。
[29]《申报月刊》1933年3月。
[30]《申报月刊》1933年10月。
[31]《申报》1937年6月2日。
[32]《申报月刊》1933年9月。
[33]《申报月刊》1933年1月。
[34]《申报月刊》1933年1月。
[35]王儒年:《从〈申报〉广告看现代上海女性的社会认同》,《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
[36]《申报》1932年10月2日。
[37]《申报》1935年5月3日;胡俊修:《近世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解读与建构——以1927—1937年〈申报〉为主体的考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