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近代西方哲学的高峰
莱布尼茨之后,西方近代哲学进入了它的高峰——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康德(1724—1804年)、费希特、黑格尔(1770—1831年)等人的哲学思想出现,这标志着西方哲学进入了现代阶段。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换中,德国、法国与英国等国的哲学家们都有新的贡献和创造,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
1724年,伊曼纽尔·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即今日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市),父亲是一个马鞍匠。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神学,1755年开始任大学讲师,1770年成为逻辑学教授,1804年2月12日在哥尼斯堡逝世。这位名满欧洲的哲学大师的生活中有两个引人注目之处:第一是他终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据说他最远的行程不超过90千米,但是世界各地的信件与著作源源不断地来到他的身边。第二是他生活安静而有规律,每天下午由老仆陪同,挟着一把雨伞外出散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周围的农夫们一看到康德出来,就知道该收工了,这就是“康德时钟”的故事。
康德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也被称为“批判哲学”。他的代表著作“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批判力批判》都是以“批判”命名,他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就是批判,一切都要受到批判,即使是神学躲在上帝身后,仍然要接受时代的批判。但是康德的“批判”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批判,康德说过,他所谓的“批判”,不是意味着对某一现象、某一学说或理论体系的批判,而是独立于所有经验去追求一般知识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这表明,他力图克服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对立。在认识世界时,首先应当批判地考察人类的理性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限度与范围。所以,他的批判归根结底是一种主体能力的批判。
康德早期著作中研究了自然科学中的理论问题,《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提出了星云假说,解释了太阳系形成的原因与过程。时至今日,这仍然是最有价值的宇宙起源与太阳系起源的理论之一,被恩格斯称为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是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康德认为,前人都在围绕如何认识世界方面进行争论,这种争论当然是对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先要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本身进行检验,如果不清楚人类认识能力的作用,就无法真正认识世界。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有三种形式:感性、知性、理性。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的先验形式,因果性等12个范畴是知性的先验形式,认识过程中,人们把这些范畴加入感情材料之中,可能成为知识。不过,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现象,所以知识的研究是一种现象学。人是认识的主体,但是在人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即“物自体”),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感觉,它能够作用于感官并引起感觉。虽然如此,但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本体,人类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理性是人类最高的认识能力,它必然要求对物自体进行认识,但理性自身却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矛盾,这就是“二律背反”。所以,最终的物自体仍然是不可知的,这样才有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康德认为,人类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而对本体只能靠信仰去理解。
康德的代表著作还有《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康德晚年关注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写了一些关于历史文化的论文,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虽然康德被认为是足不出户的哲学家,其实康德十分关心世界与政治,不过他的政治观念却是十分矛盾的。他拥护民主制度,反对贵族专制,主张人类自由平等与建立共和国。但他又认为共和国只是一种理想制度,无法实现。康德的批判思想与人道主义精神使他对于西方文化之外的民族文化持一种平等的态度,虽然他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并没有太多的理解,但在其晚年的论著中尖锐地批判了西方学者轻视其他文明的思想。
康德之后,德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黑格尔1788—1793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哲学与神学;1793—1801年,在伯尔尼与法兰克福等地担任家庭教师;1801年与谢林(1775—1854年)共同编辑《哲学评论杂志》并任耶拿大学讲师。1808—1816年任纽伦堡中学校长,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开始主持哲学讲座。黑格尔哲学体系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肯定,被确立为官方哲学。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次年因感染霍乱去世。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大的理论体系的缔造者。他的哲学是从对康德、费希特、谢林的批判开始的,他的哲学出发点是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性,有人称之为“思有同一说”。从辩证法的观念来说,并不是指存在与思维的绝对统一,所以这一观念的出发点已经有不妥之处。因为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当然是有同一也有差异,即所谓“同与异俱于一”(墨子语),片面地强调同一性,则会形成理性中心的观念。历史证明,黑格尔主要著作中正是表现出这种理性中心的错误,这不但使得他的学说,也使得许多受到他影响的学派与学者的思想走了弯路。(www.xing528.com)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事物的本质,绝对精神经历了逻辑、自然与精神三个辩证阶段,所以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构成与之相对应,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逻辑学,这是研究绝对精神“自在自为的科学”。在这里,观念是超脱人类社会与自然等而运动的纯粹思维形式,主要有“存在”、“本质”、“概念”三个阶段。显然,黑格尔的自在自为、纯粹精神等概念无一不是来自于康德。但是不可否认,逻辑学是黑格尔的创造,其中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作为思维规律提出的。他还建立了所谓“概念”的辩证法,其中主要讲的是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将本体论、逻辑学与认识论三者统一起来了。
第二部分是自然哲学。黑格尔在这里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过他抛弃了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观念,研究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观念,自然哲学成为研究“观念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这个阶段中,观念自身“异化”为自然界。这里,黑格尔将自然界的变化置于空间之中、时间之外。虽然他的学说中也有物质世界的内容,如也有物质与运动的统一学说,化学元素的可变性与可转化性等合理因素,但总体构成是唯心主义的。关于黑格尔的自在哲学,我们已经指出,它虽然含有唯心论的成分,但其中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述还是非常有价值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在克服物理学的危机中,相当多的自然科学家曾经受到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精神哲学,这是研究观念由它再回复到自身的科学,观念在这里已经从自然中脱身而出,再次经历了辩证发展阶段: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绝对意识)。
黑格尔不同历史时期的著作全部都是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被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其实是一个总体规划。《哲学全书》是对其哲学体系的论述。《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等都属于精神哲学。其余如《自然哲学》等著作则是关于其哲学体系不同部分的论述。恩格斯对于黑格尔有一段人所共知的评价,他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
黑格尔的学生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年)用人本学扬弃了绝对精神,恢复了人作为现实存在的感性实体这一思想基础。德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1804年出生于巴伐利亚的朗兹胡特,中学毕业后相继就读于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学习神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他的主要著作有《论哲学家和基督教》、《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宗教的本质》、《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等。他的思想充满着理性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为反叛他的老师黑格尔,而且表现为反叛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传统。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范畴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他指出“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他坚持无神论,并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否定基督教的上帝。他在概括自己的思想发展时说:“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思想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这种认识与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相一致,即从唯心主义的宗教哲学到黑格尔的理性哲学,再到唯物主义的人本哲学。
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一切哲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自然界从何而来呢?它是来自自身,它没有始端和终端”。同时,他认为“黑格尔关于自然、实在为理念所建立的学说,只是用理性的说法来表达自然为上帝所创造的、物质实体为非物质的、亦即抽象的实体所创造的神学学说”。在费尔巴哈看来,“在自然界也没有什么神来统治,有的只是自然界的力量,自然的法则”。由于黑格尔“把第二性的东西当作了第一性的东西,而对真正第一性的东西或者不予理睬,或当作从属的东西抛在一边”。费尔巴哈彻底否定了包括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在内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建立起他自己的唯物主义人本哲学,这种“基本内核”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学说理论。
以德国三大古典哲学家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承前启后,它结束了西方近代哲学,开启了西方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主要分成两个大的流派:一派是理性主义流派,另一派是非理性主义流派。也有人将现代西方哲学划分为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文主义哲学两大学派。前一种划分是从内容与方法而分,后一种划分是从研究方法与观念而分,各有其特点。从康德经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以其庞大的体系建构、精密的形而上学思辨与丰富多样的内容,成为继古希腊哲学主义之后又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