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渊源于2世纪后期形成的教父哲学。教父哲学是教会神父们制定的基督教信条,以及对这些教条的哲学解释。奥古斯丁被认为是教父哲学的最大权威。随着封建制度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反教会异端思想的流行,教会不得不马上炮制出一种唯理论体系,以保护宗教,维护封建制度。于是教父哲学于8至10世纪发展为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使神学更加思辨化。它把基督教“真理”作为思维的起点和统御原则,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中孤立地、片面地抽出形式逻辑作为论证神学的依据,它撇开事实和经验,从既定的教条演绎出空洞的结论。经院哲学使基督教教义更加条理化和理论化,构成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论,成为烦琐的神学体系。因而,经院哲学是神学的理论形式,是神学的婢女,它要求理性为信仰服务。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意大利人安塞伦(1033—1109年)说:“应该由信仰进到理性,而不是理性达到信仰。”因而它的主要内容是用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来论证基督教的信仰问题。它把《圣经》、教父们所制定的教条和神学权威的言论视为绝对真理,千古不变,如论证宇宙和人类是上帝意志的产物,受上帝意志的支配,等等。经院哲学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运用才智,为信仰找合理的论据。如找不到,就只能期待上帝的“启示”。它反对离开教义而依靠理性和实践去认识和研究现实,探索自然。因而它的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了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等等,全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www.xing528.com)
完成经院哲学体系的是意大利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他被称为“神学之王”,著有《神学大全》,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说,如果知识不以论证上帝为目的,则任何知识都是罪恶。阿奎那创立的“宇宙秩序论”认为,整个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最低一级是无生命界,其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至高无上的是上帝。每一等级都有较高一级的目的,并力图达到各自的目的,上帝是宇宙的终极目的。阿奎那说,在宇宙等级中,下级从属于上级,上级统御下级,层层统御,层层归属,最后统属于上帝。阿奎那从宇宙秩序论中推演出人们中间也因聪明才智之差异,而形成为等级体系,杰出者治人,愚昧者治于人。阿奎那又说,如果有人想改变上帝的安排,去提高等级,那是犯罪的。
在经院哲学内部有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前者是非正统派,后者是正统派。两派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和个别事物的关系问题。唯实论者认为一般概念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先的某种精神实在。它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据的原型,是上帝的理念。唯名论者则认为,个别事物是先于概念而存在的,概念只是用以表示事物的相似性,是事物的名称,是后于个别事物而出现的。唯实论把一般概念看成第一性的东西,把物质世界看成第二性的东西,因而它是客观唯心主义。唯名论与此相反,因而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但是它不能说明一般与个别的矛盾统一关系,不能做出彻底唯物主义的结论。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是经院哲学的派别斗争,唯名论没有摆脱神学唯心主义体系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表现出新世界观发展的趋势。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是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和阶级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作为基督教正统派哲学,唯实论是论证神学教条、教会权威的思想言论和维护封建制度的理论。作为非正统派的唯名论主张自由争论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反对教权至上,政治上倾向王权。城市市民的异端运动,自由思想运动和新兴工商业阶层发展实验科学是同唯名论思潮有联系的。因此,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倾向唯名论的先进思想家牛津大学教授罗吉尔·培根(1214—1294)主张认识必须依靠经验,认为经验是认识现象的原因,反对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提倡实证科学。他毕生致力于物理、化学的研究和实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成为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因而,他受到教会的残酷迫害,被囚禁了1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