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冈郭氏宗族:发展历程及宗谱

黄冈郭氏宗族:发展历程及宗谱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黄冈郭氏宗族发展历程:宗谱、公产及祠堂郭氏宗族聚居于今天的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三店地区,处于长江支流的举水冲积平原之上,明清时期属黄州府黄冈县管辖。国初,云甫祖徙于黄之古亭南居焉,生希泰、希诚。乾隆五十八年,已六十七岁的维显召集郭氏成一、二分及玉分户众筹划修建祠堂,并得到族人的响应。当控制了一定的资源之后,郭氏宗族无疑迈出了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一步。祠成之后,又陆续有族人捐产入祠,同时,祠堂

黄冈郭氏宗族:发展历程及宗谱

(一)黄冈郭氏宗族发展历程:宗谱、公产及祠堂

郭氏宗族聚居于今天的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三店地区,处于长江支流的举水冲积平原之上,明清时期属黄州府黄冈县管辖。根据《郭氏宗谱》记载[1],郭氏始迁祖云甫公原籍江西饶州府余干县枣树林大塘郭,始迁云梦县,明洪武初年与昆弟虚甫、明甫二人又奉调入黄。其中,郭云甫居于黄冈庶安乡;其弟明甫生子二,曰希秀、希祖,希秀居黄冈石屋山区,希祖居麻城岐亭西乡;虚甫生子希乐,转迁至河南光山郭乐河。

郭云甫落居之后,生希泰、希诚二子。希泰居举水支流扬叉河之西,在黄冈乐四图立户曰郭成,演化为郭氏成分;希诚居扬叉河之东,在黄冈砂二图立户曰郭玉,由之演化为郭氏玉分。[2]希泰生五子,依次为彦忠、彦良、彦恕、彦恭、彦文,其中彦忠、彦良从军在外,彦恕一传而止。万历年间,留居本地的成分后裔又以彦恭、彦文为支祖,“申请县册,将我成分分而两之”,列为成一、成二两支。(见图4-1)

云甫七世孙,属于成二支系的郭庆于正德二年(1507年)中举,成为了本族第一位具有较高功名的族人。郭庆,字善甫,从著名学者王守仁治学,县志称其“闻王守仁讲学,徒步往从之三年,得其说。正德丁卯(1507年)举于乡,授清平知县,以廉称,勤于抚字,捐俸给贫民牛种。在官五年,乞休,民为立祠祀之。家居俭约,遇荒,赡亲邻困乏,为人质直,好吟,著述甚多,然不自收辑,后尽散失。卒祀乡贤”[3]。耿定向称其“为举人时,从文成王先生(即王守仁)游最久,文成念其笃实,常延为馆师,其所提训者甚悉,具录文成集中。北归,则以其闻诸文成者,接引里中后生,因而兴起者甚伙,不具述。里有郡庠彦吴君,名良吉,字仲修者,故笃孝人也,性质,视善甫尤英敏”[4]。可见郭庆的成就主要在为学、为官及为师等方面,这些活动,尤其是他在地方上的讲学,无疑增强了族人的荣誉感,而且扩大了郭氏在当地的影响,这就为郭氏宗族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思想及社会地位上的基础。然而,似乎由于个人原因,他在整合宗族的过程中,作用并不明显,仅限于“遇荒,赡亲邻困乏”之类。

img31

图4-1 黄冈郭氏世系图

郭庆的师承及理学上的成就不仅为他本人赢得了声誉,为郭氏赢得了“理学世家”的美名,同时,更激励着郭氏后人进行宗族组织化建设的努力。庆之孙郭知易,又于万历己卯(1579年)中举,授中江知县,县志称:“治才明敏,有廉平声,擢工部主事。时方建两宫,御史议签人夫运石,如嘉靖故事。知易上议造车法,所费视旧仅十六之一,官储无损而民不扰,其干济类如此。迁员外郎。告归,囊无余物。耿定向称其世济清白云。”[5]可见他甚有干才。归乡之后,郭知易几乎凭一己之力修纂宗谱,命次男郭世宏“采各分祷祀之章,详各家称谓之制……逐核其名,递详其分,耳目严明,世系昭信”,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修成。他在为宗谱所作的序言中阐明了修谱的目的:

余先世始于饶郡枣林园。国初,云甫祖徙于黄之古亭南居焉,生希泰、希诚。希泰而下,相衍二分,户名成一、成二。世世八传,蔓延楚蔡间者,皆其枝叶也。生齿日繁,惜未有谱,死几以世远而湮,生几以人盛而涣……抑又甚者,分干上下,派窜亲疏,莫可相诘。即余年八袤,于祖先世已不能悉记,况后起者曷能辨轻重等列乎?

简言之,就是为了明尊卑、辨世系。为此,郭知易还拟定从十二代开始,以“正宗维言在;存厚启嗣云;可继如山裕;应试尚主廷”二十字作为族人辈派之名。但是这部凭一己之力修纂的宗谱并没有付梓,使族人广知,而是以墨谱的形式藏于私人之手,秘而不宣。从内容来看,宗谱将世系编至第十一代,因为第十代、第十一代对郭知易而言属子孙辈,其记载并不详尽,而且谱系的范围也仅限于郭氏成分。然而,他的努力毕竟使这个尚处于涣散状态下的血缘群体迈出了制度化的第一步。

入清之后,郭知易的四世孙宗松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无意中得到墨谱,发现“谱中世代未接,且间有长者列于后,幼者列于前者”,而且谱稿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火,所存仅十之一二,“爰携谱反馆,为之驳正世代,序次长幼,且将遗者依次增补其名,以俟稽考,鱼鲁者悉行改正,勿致子孙之疑,未列者循序插入,不失人宗祖,而又多存素质,期下四五辈,层次渐入,然后刊刻以垂后世,俾后人明如指掌”。知易的另一位四世孙宗源已随父辈迁居于还和乡,去祖地百余里,亦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在宗松处得见墨谱,于是倡议各支“各依旧谱抄写一簿,再随所得见闻者而增书之,则止尽数日之勤,而可获百千年之益”,然而,族人对此似乎反应冷淡。乾隆三年(1738年),宗源之子郭维本中举,“因亲老,兄弟早卒,不赴任”[6],因此,宗源将旧谱各分第九代逐一抄出,命“维本持向祖地,请诸伯叔兄弟侄,不吝循序开载,各书本支一稿,付我誊录入谱,再俟得时以镌”。宗源、维本的努力引起了部分族人,尤其是同属于成二支系族人的共鸣,维昌即言:“庆公以理学著于楚黄,庆公之孙墨渠公叙谱,垂为二十字派行,而宗风为之大振,不幸遭于兵火,世远人湮,虽有遗稿,藏于二三诗礼之家,卒未昭示合族,至子孙犹有不识祖先之讳者,可乎哉?由明而清,犹未刊刻,因维本兄先生尝语及族尊,昌于斯共疚然焉。”维昌也加入到修谱的行列之中。但是总体而言,效果仍不甚明显。直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年已七十的宗源仍未停止努力。(www.xing528.com)

接下来致力于宗族整合之人,就是郭云甫的第十四代孙,属于成一分支系的郭维显。郭维显(1726—1801年),字峻德,号石涧夫,年及弱冠就到省城做吏员,从宗谱中进士王廷鸿为其所作的传记来看,他深受上司赏识,其吏员生涯可谓十分成功。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已六十七岁的维显召集郭氏成一、二分及玉分户众筹划修建祠堂,并得到族人的响应。因考虑到“宗庙香灯无所出,看祠之人无所资”,维显捐献了数十亩其父祖辈遗留的洲地,入祠成为公产。作为族内的第一份公产,这块数目不小并得以“渐次开垦”的洲地为其进一步的收族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当控制了一定的资源之后,郭氏宗族无疑迈出了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一步。筹划数年之后,祠堂于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开始动工,并于嘉庆六年(1801年)完工。祠成之后,又陆续有族人捐产入祠,同时,祠堂自嘉庆九年(1804年)亦开始置买祭产。

对于宗谱,维显亦十分重视,但相对于祠堂而言,他似乎更关注成一分本支的谱牒。与修祠几乎同时,郭宗宸也于嘉庆元年(1796年)修成了玉分的墨谱。维显之孙在唐于道光二年(1822年)才进行修纂包括成分与玉分在内的宗谱,然而未等事成,在唐病故。道光四年(1824年),在唐之子存恺、存怡接续其父未竟事宜,致力于修谱,终于道光八年(1828年)将包括成、玉二分的郭氏宗谱修成并付之刊印,成为郭氏创修之谱。在此之后,郭氏修谱与建祠等活动逐渐隆兴起来:

同治八年(1869年),由存恺之孙启宇为首,年已七十的存怡主笔,在迁居四川的族人资助之下完成了第二次续修宗谱;

光绪八年(1882年),八世祖丽民公之后,居于中腰塆的成一分族人建修支祠;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世祖懋祖支祠建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厚裕等人总理,郭氏第三次续修宗谱告成;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云汉、厚杰等人担任总修,郭氏第四次续修宗谱告成;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厚生等人的倡导下,玉分支祠建成。

上面以宗谱为线索,简要介绍了郭氏宗族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发展过程。笔者在前文中指出,鄂东地区宗族活动的高峰出现于清康雍乾时期,并且在此之后更愈演愈烈。因此,可以说黄冈郭氏的个案基本上能够反映整个鄂东地区的宗族发展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