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十年综述
王成安
【内容提要】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以下简称中葡论坛)自2003年10月在中国澳门创立,已走过差不多10个年头。与会国家安哥拉(Angola)、巴西(Brasil)、佛得角(Cabo Verde)、中国(China)、几内亚比绍(Cuiné-Bissau)、莫桑比克(Mo9ambique)、葡萄牙(Portugal)、东帝汶(Timor Leste)共同努力,如今中葡论坛已成为以葡萄牙语为纽带,以中国澳门为平台,在经贸领域集体对话的机制和务实合作的桥梁。
中葡论坛的成立不仅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共同创立的新生事物,而且也是国际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合作机制。中葡论坛共召开三届部长级会议,制定三个《经贸行动纲领》。中葡论坛开展了一系列后续行动,与会各国贸易投资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双方贸易获得快速发展。2012年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额达到1 284.97亿美元,同比增长9.6%。概括起来,中葡论坛在促进贸易投资、人员相互交流、发挥金融服务和澳门平台作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中葡论坛产生的背景
中葡论坛的成立不仅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共同创立的新生事物,而且也是国际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合作机制。中葡论坛的诞生与国际大环境、大趋势密不可分。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更为广泛而深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都是莫大的机遇,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发展,愿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加强合作。
世界讲葡萄牙语有8个国家,分布在世界四大洲。中国澳门也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葡语国家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有处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欧元创始国之一的葡萄牙,有地处南美洲、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有分布在非洲、多为最不发达国家的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有位于东南亚、最年轻的国家东帝汶。葡语国家共拥有土地面积1 070万平方公里和2.47亿人口。就讲葡萄牙语的人口来说,占世界第四位。虽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历史渊源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4世纪,中国元代旅游家、航海家汪大渊就踏足“古里地闷”,[1]即今帝汶岛和莫桑比克。15世纪,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也到达“古里地闷”和莫桑比克的索法拉。15世纪初期,中国农民到达巴西传播茶叶种植技术。1905年,葡萄牙就向中国明朝政府派遣了使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与葡语国家友好合作的新纪元。中国与葡语国家几内亚比绍自1974年3月建交后,相继与巴西(1974年8月)、莫桑比克(1975年6月)、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年7月)、佛得角(1976年4月)、葡萄牙(1979年2月)、安哥拉(1983年1月)和东帝汶(2002年5月)建立外交关系。
自中国与各葡语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起,中国就向亚非葡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与巴西、葡萄牙发展了经贸关系,与葡语国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
中国向几内亚比绍提供了真诚援助。中国援建医院、体育场,派遣农业技术人员推广水稻种植技术,派遣手工技术人员传授中国湖南传统的竹编技术。其中,援建的人民宫项目占地13 768平方米,建筑面积6 315平方米,成为几内亚比绍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大楼。
中国与巴西进行了广泛的合作。1993年11月两国建立了长期、稳定、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1974年中国与巴西贸易仅为1 700万美元,到2003年达到233.67亿美元。1999年和2003年,中国和巴西共同研究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巴西与中国企业组建安博威飞机工业公司,生产ER145喷气支线飞机。
中国援助莫桑比克鞋厂、纺织厂、议会办公楼、外交部办公楼、国家体育场、农业示范中心,以及打井供水等项目。
中国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保持外交关系期间,中国还援建了人民宫,派遣了12批医疗队。
中国援建几内亚比绍人民议会堂、政府办公楼和水坝等项目。泡衣崂水库容量170万立方米,是该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规模的水坝。
中国与葡萄牙于1987年3月26日就解决历史遗留的澳门问题达成一致。1999年12月19日,中国与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与葡萄牙于2005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与安哥拉建交后两国贸易发展较快。2000年双边贸易额达18.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4.4%,创历史最高纪录。2002年双边贸易额11.48亿美元,增长49.6%。中国逐步对安哥拉投资,截至2002年底中国企业投资300多万美元。
中国与东帝汶建交前即开始对其援助。1999年,中国红十字会向东帝汶人民提供价值10万美元的援助和100多台手扶拖拉机。同年10月初,中国驻印尼大使向东帝汶难民捐赠了3万美元救济款。2000年,东帝汶独立运动领导人凯·劳拉·夏纳纳·古斯芒(Kay Rala Xanana Gusm2o)和若泽·拉莫斯·奥尔塔(JoséRamos Horta)访华期间,中国政府宣布再向东帝汶提供5 000万人民币无偿援助。2001年,中国再向东帝汶提供3 000万人民币无偿援助,用于建造东帝汶外交与合作部大楼。东帝汶独立后,中国政府表示将为东帝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03年6月,奥尔塔访问澳门,并与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就澳门与东帝汶在旅游、经贸及运输多个领域上的合作广泛交换了意见。
中国澳门的历史记载东西方最早的交融,18世纪赴巴西的茶农是从澳门出发的,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澳门人与巴西交往。中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结束了葡萄牙人占领长达4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澳门特别行政区(Regi2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成立。《澳门基本法》规定“为了维护有利于澳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考虑到澳门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在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澳门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一国两制(Um país,dois sistemas)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当代社会制度上的一个创新,从而奠定了澳门特殊政体,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制度体系。允许澳门按照一个国家的原则,实行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澳门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这一伟大构想决定了澳门在其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2002年,中国与7个葡语国家的贸易额近61亿美元,相互之间均有投资,双方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和第二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于2002年指出,澳门特区政府全力打造“中国内地和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粤西地区商贸服务平台”、“世界华商联系与合作平台”,让澳门本身的有限市场得到充分外延。何特首还提出,除了开展相互投资贸易外,澳门还将推动、协助本地企业家与内地或葡语国家的中小企业家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一些尚在发展中的市场。这一施政理念既符合澳门作为微小经济体的实际,又看到澳门在国际社会中的特殊作用。[2]
中国内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提供可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变化,2002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达到12 372亿美元,占世界的3.8%,位居世界第六位。成立不久的澳门特区政府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审时度势按照自身的优势提出远见卓识的施政理念。
中国与葡语国家在过去卓有成效合作基础上认真探讨新思路和新战略,共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同时抓住历史赋予的大好机遇,增强参与全球化的能力。所有国家都有共同的愿望,发挥中国澳门的平台作用,获得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中国与葡语国家为实现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平等、互信、互利、优势互补和利益分享的基础上,建立起务实合作的商贸平台。
二、中葡论坛十年历程
中葡论坛形成集体对话和务实合作的机制。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是决策机构,每3年召开一次会议,制定三年行动纲领。常设秘书处是设在澳门的办事机构,每年召开例会一次,制定执行行动纲领的年度计划。
中葡论坛于2003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澳门举办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中国和7个葡语国家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与会。吴仪副总理会见出席中葡论坛的7个葡语国家经济部门的部长时指出,葡语系国家拥有超过两亿的人口,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历来是中国十分重视的合作伙伴。她希望通过这个论坛能增进了解,加强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次论坛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会议层次很高,内涵丰富。希望中国与葡语国家能够通过这次论坛,建立一种合作机制,使官方和民间能够很好结合,共同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3]中葡论坛于2006年9月24日至25日在澳门举办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国务委员华建敏出席开幕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华建敏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一届部长级会议达成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框架内的个性合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三年来,论坛各方以经贸合作为基础,推动了双边及多边关系发展。高层互访频繁,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强,在互利共赢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华建敏指出,中国和葡语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各方合作愿望强烈,潜力巨大,前景广阔。[4]
中葡论坛于2009年11月13日至14日在澳门举办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开幕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说,中葡论坛是中国和葡语国家开展互利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它充分利用澳门联系中国和葡语国家的独特优势,以经贸合作为重点,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澳门与葡语国家间的经贸关系也得到加强。实践证明,中葡论坛既是合作的桥梁,也是友谊的桥梁。它不但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且拉近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距离,加深了双方人民的友谊,密切了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中葡论坛经过共同友好磋商、充分酝酿和详细周密的准备,特别对每一份共同文件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表现出中国与葡语国家面向未来、相互合作的良好愿望。
中葡论坛制定2003-2006年、2007-2009年和2010-2013年三个《经贸合作行动纲领》。这一系列文件集中体现了中国与葡语国家达成的广泛共识,成为指导后续行动的纲领性文件。这些重要文件对中国与葡语国家政府部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全面了解中葡论坛,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件宣示了发展合作的决心和信心,中国与葡语国家负责经贸事务的部长积极评价中国与葡语国家双边合作现状,坚信在与会国政府努力下,可以进一步发掘双边合作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合作重点在经贸领域。文件制定了合作的目标和措施,中国与葡语国家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制定的纲领确定了三年具体目标,如中国与葡语国家双方贸易额到2009年力争达到450亿~500亿美元,计划2007-2009年内使中国与葡语国家双向投资额至少翻一番。在行动纲领中中国还承诺,中国向亚非葡语国家提供8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中方争取在2007-2009三年内为发展中葡语国家培训官员和各类人员900人。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中葡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强,双方的共同利益在扩大,相互需求也在增加,合作前景广阔。温总理指出,要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涵,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各种挑战,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第一,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力争到2013年双边贸易额增至1 000亿美元。第二,完善双向投资的法律法规,着力推动双向投资。第三,积极拓展双方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务实合作。第四,中国政府全力支持澳门与葡语国家的经贸交流,鼓励中国企业借助澳门平台与葡语国家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5]上述合作目标的实现必将提高中国与非洲多领域多方位的合作水平,加强非洲和亚非葡语国家的能力建设,并为优先发展的项目注入活力。
文件明确了合作的后续行动机制。中国与葡语国家同意建立论坛后续机制,通过在澳门设立常设秘书处。保障所需后勤和资金支援,以及必要的联络,以落实拟实施的计划和方案。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33/2004号行政长官批示,2004年3月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设立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常设秘书处辅助办公室,辅助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工作,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中葡论坛于2004年4月29日在澳门召开常设秘书处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常设秘书处章程,由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三名,每一与会国委员两名组成,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正式成立。中葡论坛第一届秘书长由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王辽平出任;中国商务部援外司王成安担任副秘书长。2004年8月,王成安赴澳门主持常设秘书处工作,第二年王成安担任秘书长。现任秘书长为中国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常和喜,副秘书长按葡文字母顺序,分别由安哥拉、佛得角、几内亚比绍政府派遣,澳门担任副秘书长先后为澳门经济财政司长办公室主任陆洁蝉。现任副秘书长兼任辅助办公室主任为姗桃丝女士。
根据2006年中葡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决定,中葡论坛设立投资工作小组,2008年5月,投资小组正式成立,并在“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期间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投资小组先后召开四次工作会议。
根据2010年中葡论坛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在澳门设立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培训中心。此中心于2010年11月14日正式在澳门挂牌成立。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和各葡语国家经贸部长出席启动仪式。(www.xing528.com)
根据中葡论坛发展的需要,2010年2月17日,中葡论坛成立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加大后续行动的落实工作。
三、中葡论坛后续行动
根据历届行动纲领的安排,中国与葡语国家在18个领域开展合作。政府间合作、贸易、投资与企业间合作、农业与渔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自然资源合作、人力资源合作、合作发展、金融合作、旅游合作、运输合作、卫生合作、科技合作、土地规划、友好省(州、城市和地区)交流、广播电视合作和文化交流,以及仲裁等。轮流在本地举办企业贸易投资洽谈会等。经过共同努力,各项举措不断得到落实,各方面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贸易投资促进活动,轮流举办贸易投资洽谈会,组织参加广交会、厦门投洽会、深圳高交会、中部五省经贸洽谈会和澳门国际投资洽谈会等。
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额自中葡论坛成立后获得高速发展。中葡论坛创立当年的2003年,双方贸易额才123.1亿美元; 2004年,达到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65.6%; 2005年,双方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3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9%; 2006年,达到340.8亿美元,同比增长46.9%; 2007年,463.5亿美元,同比增长36%; 2008年,770.218亿美元,同比增长66.16%; 2009年,624.681亿美元,由于世界金融危机造成贸易额呈负增长-18.9%,但还是超额完成行动纲领确定的500亿美元的目标; 2010年,618.5亿美元,同比增长46.35%; 2011年,1 07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9%。2012年,1 284.97亿美元,同比增长9.6%。
[6]
中国与非洲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也由过去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发展到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安哥拉的“一揽子”合作方式就带动了两国贸易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使两国受益。莫桑比克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关注点。两国企业已利用中国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开展公共设施的建设,并在农业、矿产开发和港口建设和维修等方面开始探讨合作。佛得角随着其国力的增强,也争取利用中方提供的优惠贷款在资源开发和住房建设等方面同中国企业合作。几内亚比绍近年来社会稳定,其农业和矿产资源也受到中国企业的注意。东帝汶除政府间合作外,两国企业还发展了通讯和电力方面的合作。中国与上述亚非洲葡语国家贸易额虽然规模较小,但近几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中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最大,2012年达到854.84亿美元,占中国与葡语国家当年贸易额的67%,其次是中国与安哥拉贸易额375.02.亿美元,占29%。
在相互投资方面,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葡语国家投资累计超过10亿美元,葡语国家在华设立企业700多家,对华累计投资超过5亿美元。中国与巴西率先开通北京—马德里—圣保罗直航,巴西、佛得角、莫桑比克和葡萄牙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
四、中葡论坛的经验总结
中葡论坛近十年运作获得成功。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投资促进作用
中葡论坛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与会国家在贸易投资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这些领域的合作。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在三个经贸合作纲领里面。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制定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中,部长们认为,扩大中国与葡语国家间贸易是与会国的共同目标,应在平等互利、协调发展以及尊重国际贸易规则的基础上发展双边贸易,以后每三年都提出具体目标。如2006年提出2009年贸易额达到450亿~500亿美元的目标,2010年提出2013贸易额达到1 000亿美元的目标。2007年贸易额提前达到2009年目标,2011年贸易额提前达到2013年的目标。2004年至2008年贸易额平均增幅高达48.31%。即使2009年因世界金融危机,贸易额出现负增长,2003年至2012年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38.89%。为实现上述目标,各与会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澳门在促进中国内地企业、本地企业与葡语国家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可圈可点。自2003年中葡论坛第一届部长会议期间,澳门就举办了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洽谈会。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葡语国家贸促机构建立并形成合作机制,每年轮流在各个与会国家举办“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9年多来已在中国澳门、安哥拉、莫桑比克、葡萄牙、佛得角、巴西成功举办九届。澳门贸促局每届都组织企业团参会,澳门企业游刃于中国内地企业与葡语国家企业之间,为双方企业建立联系和洽谈商贸发挥桥梁作用。每年一届的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还辟有葡语国家专场。与此同时,澳门商人已经开始与葡语国家开展进出口贸易,他们进口巴西、东帝汶的咖啡,在澳门烘焙后再在本地和内地销售,还有的企业经营葡萄牙红酒开拓中国内地市场。澳门与葡萄牙合资企业尝试在葡语国家直接投资,收购葡语国家产业的股权等。
(二)人员相互交流作用
中葡论坛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领导人和其他各类人员交往。中国与葡语国家高层互访频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巴西,吴邦国委员长访问巴西,温家宝总理访问葡萄牙和安哥拉。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分别访问巴西、葡萄牙和佛得角。巴西总统卢拉、葡萄牙总统桑帕约、东帝汶总统沙纳纳、佛得角总理内韦斯、莫桑比克总理迪奥戈等先后访华。自2003年以来,高层互访近200次,双方副总理级以上的访问就有34次之多。近10年来,中国共举办研修班、培训班200多期,葡语国家参加研讨活动的官员、技术人员达到2 500多人。研修、培训领域涉及贸易便利化、国家商法及国际法、投资、经济管理、海洋渔业管理、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开发合作、金融、港口物流、广电,城镇发展、招商引资、政府管理现代化、国旅会展、中小企业能力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场管理、媒体官员、城市交通和交通规划、可再生能源与生物能源利用、食品管理、发展管理、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管理、非洲政党青年领导人、工商行政管理、防治艾滋病、汉语与葡语教学、中医药开发等。中葡论坛连续在澳门举办三届部长级会议,常设秘书处设在澳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务交往日益增多,葡语国家除到内地出席各种商务活动外,还到澳门出席澳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机场大会、金融研讨会等。
(三)发挥澳门的平台作用
中葡论坛得益于澳门发挥的平台作用。澳门特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开展与葡语国家活动,各界人士异常活跃。澳门经济局、澳门旅游局、澳门金融管理局、澳门民航局、澳门文化局等分别举办专业性会议或活动促进各领域人员交流与往来。如“活力澳门推广周”在上海、重庆、北京、郑州、长春、福州的系列活动。中国与葡语国家已举办三届机场会议,加强行业之间交流,促进城市之间直航和物流。另一个不能忽略的现象是,澳门被称为“社团社会”。澳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社团,有四五千之多。[7]其中,不乏与葡语国家经贸、文化有关的各种社团,如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葡中工商会等商贸社团。还有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和刚刚于2011年12月成立的中国(澳门)综合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型社团十分重视中国与巴西和其他葡语国家关系,从理论、学术角度研究澳门在中国与巴西等国的合作中发挥平台作用。
澳门土生葡人和葡语国家在澳门居留的商人以及在澳门学习的学生构成沟通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年来亦十分活跃,他们本人和所在政府机构和社团都在积极促进各种交流,有的专项促进中国内地与某一个葡语国家的双边交流与合作,有的就某一领域促进贸易和投资等。特别是土生葡人,他们语言和人脉的优势在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的“澳门之家”和设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之家”经常举办各种活动维系和发展巴西、葡萄牙与澳门的血脉联系。难能可贵的是,自中葡论坛成立以来,吸引了大量的葡语国家领导人到澳门访问澳门出席各种活动。单就葡语国家来华来澳参加研修、培训的葡语国家官员和技术人员累计超过2 500人。中葡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10-2013年)》提出,利用澳门熟悉中国和葡语国家法律体系的比较优势,推动澳门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解决双方商业纠纷的仲裁地点之一。澳门的法律功能也是澳门的重要服务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澳门成为中国境内说葡萄牙语人数最多的地方,据说有1.7万人。他们中有历年在澳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双语(汉语和葡语)人才,有葡萄牙人、土生葡人和其他葡语国家的人才。他们工作学习在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领域,无时无刻地与世界讲葡语的朋友发生各种联系。除汉语外,葡萄牙语也是澳门的官方语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澳门能够得以打造成功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成功所在。中葡论坛是世界目前唯一以一种语言为联系纽带的多边合作机制。葡萄牙语承载着中国人、中国澳门人与葡语国家人的历史文化联系,沟通着商贸人士的经济合作交流,延续着子孙万代的友好和谐交往。葡萄牙语联系着巴西1.8亿人口,葡萄牙1 050万人口和4 000多万亚非葡语国家,这只有澳门才能做到。
(四)金融服务作用
中国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于2011年11月在中葡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宣布设立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发展基金。基金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澳门工商业发展基金共同发起,旨在支持中国内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企业对葡语国家投资和葡语国家企业对中国投资,鼓励企业投资于中国和葡语国家共同关注的基础设施、交通、电信、能源、农业和自然资源等领域,以扩大双向投资,促进共同发展。中葡基金总规模10亿美元,首期规模2亿美元,出资人包括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澳门工商业发展基金,并将在开曼群岛注册。澳门特区政府确定先注资5 000万美元。中葡基金由设在澳门的常设秘书处参与协调,必将为葡语国家、澳门企业和中国内地企业相互投资提供资金支持。2008年,澳门金融管理局访问巴西和佛得角。期间,巴西金融界了解到澳门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特殊角色,意在促进双方金融合作。中葡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10-2013年)》提出,利用澳门熟悉中国和葡语国家法律体系的比较优势,推动澳门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解决双方商业纠纷的仲裁地点之一。澳门的法律功能也是澳门的重要服务作用。
(五)促进智库交流作用
中葡论坛得到国内学术界关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还分别在北京和澳门举办有内地和澳门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对论坛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对论坛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012年1月16日,葡语国家研究中心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所成立。葡语国家研究中心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巴西驻华大使胡格内到对外经贸大学做中巴关系的演讲,受到近百名学者、大学生的欢迎;举办中巴关系展望研讨会,来自巴西的学者与中国学者进行热烈讨论;葡语国家研究咨询主任王成安访问澳门大学、理工学院,就葡语国家研究和双语人才培养进行交流;葡语国家研究中心还与葡萄牙“中国观察”学者进行了交流。巴西中国和亚太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Dr. Severino Bezerra Cabral Filho)自2011年起启动巴西—中国—中国澳门三地研讨会,2012年又举办澳门—上海—北京研讨会,研究巴西、中国与中国澳门关系。巴西中国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对中国的研究,巴西资深记者专栏作家、巴西总商会外贸顾问卡洛斯·塔瓦雷斯(Dr. Carlos Tavares de Oliveira)长期从事中国研究,撰写有多部对中国研究的专著。澳门国际研究所长期从事对中国澳门、中国内地和葡萄牙的研究,每年均出版大量著作。上述研究机构在中葡论坛成立后加强了对葡语国家的研究,并举办一系列研讨活动。
综上所述,中葡论坛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与会各国贸促机构和企业,以及专家学者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众多有志于中非合作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志士仁人都会在这个世纪平台上上演出色彩绚丽并具有时代意义的剧目。我们的先人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早在500多年前就已踏足亚洲的东帝汶,为中非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开辟了友好的大门。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后努力打造澳门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平台,为论坛的运作提供大量人力物力支持。
中国与葡语国家友谊源远流长,葡语国家分布在四大洲、拥有同一语言、物产种类繁多,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将于2013年召开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制定新三年合作目标。中葡论坛的创立为论坛各国合作创立了新的发展机遇,相互间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合作必将不断结出丰硕之果。
作者:王成安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前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所葡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注释】
[1]东帝汶历史与文化,来自百度文库。
[2]东方网2003年9月9日。
[3]中国新闻网2003年10日记者孙兆震。
[4]新华网2006年09月24日。
[5]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1月13日。
[6]据中国海关公布数据2013年2月22日。
[7]华南新闻,曾坤2004年05月21日第二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