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明正源:秦孝公嬴渠梁政治智慧

中国文明正源:秦孝公嬴渠梁政治智慧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座文明历史的“高原”,就是秦孝公嬴渠梁。秦孝公之政治决断力,千古之下无出其右。奇绝之五,自商鞅主政变法开始,秦孝公嬴渠梁在国事活动中几乎消失。凡此等等,尚不足以展现秦孝公嬴渠梁的全部风貌。秦人以“孝”字追谥嬴渠梁,足见对其崇高景仰。

中国文明正源:秦孝公嬴渠梁政治智慧

秦孝公嬴渠梁:政治天宇的太阳

大凡中国人,十有八九都知道“千古大变”的商鞅变法。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君主是谁,他起到了什么作用?

古往今来的政治法则:领袖人物是任何国家变革的第一推动力。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秦始皇之中央集权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罗斯福新政、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主义体制等,都是以领袖名号为变革标志的。

战国时代的秦国,发生了如此一场惊雷闪电,改变了天下格局与文明历史进程,天下竟然皆呼“商鞅变法”,而不冠国君之名,可谓历史一奇。

作为一个变法大臣,商鞅的声望,非但在历史上掩盖了秦国君主,而且在战国当世,也掩盖了秦国君主。如果说,前者尚算正常,那么后者就太不正常了。若用后世的政治潜规则衡量,这可是一桩“只知有某某,不知有某某”的声望大罪,立可置商鞅于死地。便是在战国时代,这种“臣望过君”的罪名杀伤力,也是很厉害的。声名显赫的信陵君,便生生倒在了这种“名望流言”下。大名士范睢首说秦昭王,第一句话也是:而今天下,只知秦有太后穰侯,不知有秦王。仅此一句,秦昭王便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将范睢邀入了密室。

果真如此,商鞅早早该死了,谈何继续深化变法?

不可思议的是,商鞅非但没有获罪,还在变法大成后统率秦国精锐新军一举收复了河西失地。大捷后又爵封商君(领商于十三县封地),成为真正与秦国君主“分土共治”的最强势权臣。声望满天下的商鞅,成功超越了权力法则的沼泽地带。

历史奥秘的背后,必然有被湮没的奇人奇事。

两千多年的历史烟尘,湮没了一座雄奇伟岸的文明高原。或者说,这座文明高原已经被在自身根基上连体生出的文明高峰所掩盖,人们只看见了险峻奇绝的高峰,而忽视了构成其生长根基的广袤坚实的高原。

这座文明历史的“高原”,就是秦孝公嬴渠梁。

说不尽的嬴渠梁,实在是中国文明历史上最为平中见奇的一个领袖人物。

从历史情状说,嬴渠梁之奇,有一种历史的幽默感——以不着痕迹的政治天才,将国家航船平稳驶出了战争与变法的连绵惊涛骇浪,而使国人与历史浑然无觉,在平稳进展中不觉其险,不觉其难。应该说,这实在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手笔。

我们来大体看看秦孝公嬴渠梁的奇绝风貌——

奇绝之一,21岁即位,接手父亲秦献公留下的危机四伏濒临崩溃的烂摊子。交接危机,历来是古典政治的最危险环节。嬴渠梁竟能在没有贬黜杀戮一个先朝大臣的情况下顺利整合朝野,不动声色地巩固了最高权力。以愤青的年龄段,第一次施展方略,便表现出如此的权力斡旋才华,实在令人惊叹。应该说,一轮天才的政治太阳,从此升起在中国文明历史的天宇。

奇绝之二,即位伊始,立即大胆地从父辈的既定国策中摆脱出来,成功遏制了秦人急于收复河西失地的强烈愿望,又成功化解了秦人急于为战死的秦献公复仇的酷烈战心,与最强大的魏国割地议和(包括函谷关在内的骊山以东,全数割让给魏国),使秦国从连绵战火中摆脱出来。这一着险棋,竟然没有引起这个此前只知道死硬拼杀的秦人族群的剧烈动荡,实在令人不可思议。(www.xing528.com)

奇绝之三,国家初步稳定后,立即谋求强国,以四海胸襟面对天下,发布旷古奇文《求贤令》。这卷《求贤令》,惊世之处在四点:第一,面对穷、小、弱、危四大困境,竟然公开宣示要“恢复穆公霸业”,其勃勃图谋,使山东六国大觉可笑;第二,不局限于向本国求贤,敢于向整个天下征集人才,一时成为战国奇谈;第三,数落历代先祖缺陷,直面秦国困境危局,使“敬天法祖”的老秦人一时瞠目结舌;第四,公开向天下承诺,谁能使秦国强大,便与谁“尊官分土”共享秦国。凡此四点,任何君主但能实现其一,便是惊世明君。嬴渠梁一举全揽,且毕生全部实践成功,堪称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奇绝之四,商鞅入秦,以“三说”(三种治国之道)试探秦孝公。这位年轻君主竟能辨识敏锐,对三种不切实际的迂腐治国之道嗤之以鼻,并断然拒绝。在商鞅痛陈变法强国之道后,又能立即摆脱俗见,立即重用商鞅。在一场思想政治大辩论后,再立即决断启动变法。当此转折关头,其成熟老辣,其杀伐决断之凌厉,庸常君主连想也不敢想。秦孝公之政治决断力,千古之下无出其右。

奇绝之五,自商鞅主政变法开始,秦孝公嬴渠梁在国事活动中几乎消失。这一时期关于秦孝公的史料记载,寥寥无几。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事实:国君嬴渠梁绝对信任商鞅,从不掣肘,自愿居于二线。如此器宇深沉,如此博大胸襟,如此举重若轻,寻常领袖万难做到。

奇绝之六,战国之世大战连绵,不测的战争时时对变法构成夭折的危险。而秦国自变法开始,二十余年间竟然没有发生一场足以威胁变法的大战,堪称历史奇迹。大战连绵,秦国独能成功避险,这是嬴渠梁的领袖之功——全力斡旋国际局势,不使战争危险扼杀秦国变法。此等战时国际环境的腾挪能力,罕见又罕见。须知,韩国申不害变法的失败,便是韩昭侯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无能,招致魏国猛攻,变法成果一举被摧毁。

奇绝之七,秦国变法二十余年,举国族群没有发生大的动荡。即或是太子犯法、商鞅刑治公子虔使秦国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最严重政治危机,也被成功消弭。终秦孝公一生,所有反对变法的势力不敢公然挑衅,保证了秦国深化改革的最终成功。这种无与伦比的政治平衡能力,强大的政治危慑能力,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奇绝之八,强大崛起之后,独能审时度势,只以收复河西失地为作战界标,而不再对山东六国发动主动进攻,使山东六国一时没有结盟抗秦的口实。这一折中,使秦国在新军尚未达成一定规模的时候,获得了最为宝贵的成长稳定期。强势而知进退,只有最为杰出的战略家才可以把握分寸。嬴渠梁恰恰如此,炉火纯青。

奇绝之九,善后之际大破俗套,非但不以铲除权臣为安定身后之手段,而且在临终之际授予商鞅“可称秦王”的巨大权力。此举被后世的刘备效法,虽不是历史惟一,但却是令天下震惊的绝对首创。

凡此等等,尚不足以展现秦孝公嬴渠梁的全部风貌。

依据谥法,“孝”作单字追谥,为“功业德行广大无边”之意。

秦人以“孝”字追谥嬴渠梁,足见对其崇高景仰。后来,无人当得单字“孝”谥号,便以“孝”配合他字,形成双字谥或多字谥,“孝”字遂演化成一种具体的孝行之德,内涵与“孝”的本意已经相去甚远了。譬如后来的秦孝文王、赵孝成王等,都是如此。

在史书资料中,对这位说不尽的秦孝公,记录得很是简略,历史评价更是少见。

大约只有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对这位奇绝人物留下了惟一的历史评价:“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后世史家,则大多对秦孝公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此间最为深刻的原因,只能是“非秦”烟雾之下对伟大秦政根基人物的有意识回避,是一种不甚光明的治史心态。

嬴渠梁,是政治天宇的一轮太阳。

秦孝公烁烁光焰照耀千古,足为领袖之文明标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