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傣族聚居地的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为指导,来欣赏、探索和认识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动,旨在促进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西双版纳和德宏,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此主要论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西双版纳州山地占土地面积的95%,许多地方生态环境未遭破坏,森林覆盖率达到67.7%,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402万亩。在这片面积仅占全国1/500的国土上,有756种野生动物,占全国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1/4,其中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达129种;有高等植物7000余种,占全国植物种类总数的1/5,其中珍稀植物341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58种。在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是绿色的海洋。[18]给游客以回归大自然的切身感受。版纳植被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和草丛。林木间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这为山野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游人游览原始森林,大自然的神秘魅力必将充满心田。游客还可欣赏到“绞杀现象”、“板根现象”、“独树成林”、“空中花园”和“老茎生根”等自然奇观,望天树、跳舞草和附生兰等都是观赏性较强的植物。西双版纳州有许多特有种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懒猴、长臂猿、云豹、豺、印支虎、亚洲象、野牛、赤颈鹤、犀牛等种,二、三级保护动物多种,未列保护的近万种。云南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西双版纳作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当之无愧。
德宏州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总面积达819200公顷,活立木总蓄积884246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59.81%。全州动植物种类丰富,据1995—1996年有关专家对德宏州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有野生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动物共计959种。其中,有很多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如亚洲象、蜂猴、野牛、果纹花面狸、绿孔雀、双角犀鸟、红嘴掠鸟、花冠皱犀、红腹锦鸡、红腿小隼、蟒、巨蜥、眼镜王蛇、陆龟等。全州有高等级植物318科1886属6032种之多,原生植物多达5414种,引种栽培植物618种。国家级、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盈江龙脑香、秃杉、桫椤、云南娑罗双、滇藏榄等159种,其中,萼翅藤、云南娑罗双、盈江龙脑香、鹿角蕨等为德宏州特有物种。[19]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造就了德宏州自然生态旅游类型的多样性,景区景点亮点特别多。比如河流旅游资源有瑞丽江、大盈江等,地貌旅游资源有盈江的“榕树王”、“橡胶母树”等,气候旅游资源有迷人的“盈江支那云海”等。德宏州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盈江坝、陇川坝、瑞丽坝、芒市坝和遮放坝,置身坝子中,因其旖旎的自然风光必然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二)傣族聚居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西双版纳、德宏两州的傣族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把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发扬光大,应用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中来。
西双版纳的旅游品牌是“绿色”,这是西双版纳州旅游的最大卖点。团结和睦、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成为西双版纳各民族的习俗和传统,各民族通过道德礼仪和民风民俗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篇章”。然而,西双版纳州的生态环境正日益衰退,“绿色”品牌受到挑战。德宏州正在强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旅游品牌,但当环境问题缠绕着“美丽”的时候,“美丽”将黯然失色。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目前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生态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态旅游规划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活动空间的环境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作好生态旅游规划,首先必须作好生态调查,收集与生态规划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要素信息,了解生态旅游资源规模的大小,旅游区生物多样性程度、保护条件及旅游区各方面的公平发展与各方利益等。其次在设计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坚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原则,把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对于经营者来说,必须遵循“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务必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www.xing528.com)
2.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观
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观,着重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既要求人类把自然作为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予以保护,又要求自然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为人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足的物质和能量。当代人在享受优厚的生活条件时,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生态是脆弱的,需要人类用心呵护,方能产生更多更大的价值。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部门都必须树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从“我”做起,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服务。特别是对于游客而言,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一定要有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做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做生态素养高的文明游客。
3.加强法制管理
在生态旅游中,旅游者乘兴而来,他们认为花钱旅游买享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违背规章制度也不管。政府和旅游地居民受经济利益驱动,把一些生态敏感地区开发成旅游目的地,这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可持续发展都有冲击性的影响。因此,借助立法、健全法制、依法管理来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部门要加强生态导游的培养,使生态导游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宣传者,让他们在导游过程中适时地对游客进行生动直观的生态教育,增强游客的生态意识。
4.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监测系统
生态旅游的阈值取决于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必须通过科学监测和研究确定,否则将对旅游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为此,两州的旅游有关部门应合谋确定一套全面、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评估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系统,定期公布,及时分析,发布预警,以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及时地全民、全方位地控制旅游污染,确保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并长期、协调地保持可持续发展。
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西双版纳、德宏与老挝、缅甸接壤,很有必要加强与老、缅乃至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在治理、保护西双版纳、德宏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国际力量的支持,特别要加入东南亚国家环境问题、旅游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探讨,争取资金、技术等资助,为两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