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生态文化无处不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对傣族文化的深刻影响的特征,这恰好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核相一致。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客观存在着。在人类童年时期,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持敬畏和膜拜态度,认为各种自然物都具有灵魂,人们只能小心谨慎地对待万事万物,才不会激怒对方,这就是万物有灵观念的具体表现。由于傣族“万物有灵”观念的长期存在,傣族先民以广义生命论的观点来看待万物也就十分自然了,而这种自然观就为傣家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步确立了热爱自然、怜惜天物的行为标准。既然各种自然物都富有生命力,那么人在向自然界攫取自然资源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顾忌,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无形中就有一种约束其任意开发的尺度,防止其极端化,这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这种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万物有灵”观念中包含着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深层内涵,实则体现了傣族特殊的文化精神。
傣族生态文化能够把道德原则与自然原则统一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一种协调的状态,因为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都有存在的意义,不应给予过分的伤害。一切事物皆有情意,鸟语花香、蝉鸣水流、草木荣枯,乃至风云变幻都自有其内在依据,人类不能强行制止、对抗它们,否则将矛盾重重,“只能采取适可而止、和谐相处的准则。因为自然界如果受到严重伤害,某些自然事物的灭绝,必然会导致人类生存陷入某种困境之中”[14]。所以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www.xing528.com)
傣族生态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是傣族人民在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作为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动成果,首先维系、调适着人与自然生态的适应,解决着人与自然的矛盾。”[15]即自然环境对文化形态有重要影响,处于相互渗透的关系。傣族文化打上生存环境的烙印,充分表现出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具体表现为:(1)对傣族生存具有决定意义的稻作文化。农业生产跟天气状况有直接关系,根据气候变化而制定的傣族历法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较为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对水稻的栽培具有推动作用,在稻作生产实践中,还总结出休耕肥田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还有在稻作农耕礼俗中也闪耀着傣族稻作文化的光辉。(2)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服饰。德宏、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多穿筒裙,舒适凉爽,又能显示出婀娜多姿的身材,而元江、金平等地的傣族由于受复杂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多穿厚重深色的裙子。(3)具有保健功效的绿色饮食。俗话说“吃出来的健康”,傣族酸、辣、苦、甜、生的饮食特点符合养生之道。饮酒、喝茶、嚼食槟榔也是适应生存环境的饮食表现。(4)傣族村寨通常位于有树林、河水、良田和阳光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村寨包围在花草树木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傣家竹楼通风透气,卫生洁净,既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又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芜,展露出质朴、淡雅的韵味。(5)傣族的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间充满了对家乡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只有热爱自己的家乡,才会咏叹出爱乡恋土的华章,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对乡土怀有眷恋之情,这是构建在对乡土环境适应基础上的。(6)傣族居住地区被誉为“歌舞之乡”,据传傣族音乐源于对泉流声、鸟鸣声的模仿,这是傣族亲近自然的见证。傣族舞蹈大多模仿动植物形象,这又是傣族道法自然的具体表现。(7)傣族工艺品原料就地取材,部分工艺品上有自然物纹饰,打上了傣族地区自然环境的烙印。
对生存环境的看法及生活方式对环境有影响,因此,健康积极的生产方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持和改善。诸多现象表明,傣族生态文化正如傣族民间流传的谚语:“人的生存在于生态,人的发展在于环境”,“人和生物像一家”,流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在傣族适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下来,成为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